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柯坪塔格组沉积演化及沉积分异模式

来源 :岩性油气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peopl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柯坪塔格组潮坪—陆棚沉积体系在不同阶段沉积格局存在的显著差异,利用普通薄片鉴定、岩心观察与详细描述、地震、测井、单井等资料,在井下地层岩性段的划分对比研究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顺北地区柯坪塔格组受古隆起控制,发育“三段式”(底砂岩段、泥岩段与砂岩段均发育)和“一段式”(缺失底砂岩段、泥岩段或泥岩段中下部)2类地层结构。②顺北地区柯坪塔格组发育海侵背景下受古隆起控制的潮坪—陆棚沉积体系。在早、晚沉积期沉积格局存在显著差异,早期受古隆起控制,沉积相带具有东西向分异特征,且沿古
其他文献
基于浅埋地下框架结构的破坏机理和减小中柱水平变形的局部减震设计理念,探讨了橡胶支座在地下车站结构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首先从理论上阐明了地下车站中柱柱顶设置橡胶支座的减震原理,然后建立橡胶支座的三维精细化有限元模型,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天然叠层橡胶支座(LNR)和铅芯橡胶支座(LRB)两种类型减震装置在地下车站中的减震效果.最后,探讨了橡胶支座水平刚度特性对结构体系减震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柱顶设置橡胶支座改变了结构的抗侧力分配,大幅度降低了地下车站中柱的地震响应,并且相比于LRB,LNR表
为了研究改性工艺对复合储氢材料的点火和爆炸特性的影响,使用氧弹量热仪测试了Al、MgH2、复合储氢材料CM和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包覆后的储氢材料CM‑H的燃烧热,并研究了这4种样品在48 h内的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包覆后的储氢材料CM‑H拥有最高的燃烧热:30.5633 MJ·kg-1;且在空气中48 h内增重最少,仅0.46%。这表明改性后可有效防止储氢材料在空气中发生变质,保持较高的燃烧热。用1.2 L哈特曼管、高速摄像机、20 L球爆炸测试系统对4种样品的最小点火能、火焰传播特性和爆炸压力
镍基硬质合金因具有较好的耐蚀性、弱磁性、较低的价格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生产者和使用者都迫切希望弄清其磁性能具体参数.本文通过不同工艺制备了不同镍含量和配碳量的镍基硬质合金,对其组织结构与磁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镍基硬质合金混合料粉末均具有一定的弱磁性,但氢气脱蜡烧结后试样均无磁性,真空脱蜡试样存在磁性,其饱和磁化强度(Ms)0.47~1.34 emu/g,矫顽力(Hc)58.93~123.86 Oe;合金WC粒径越小,合金的矫顽力越大;镍粘结相数量越多,合金的磁性越强.
为研究承压渗流条件下复合地层盾构开挖面失稳破坏模式及支护压力,自行研发了一种可以自由施加多种渗流承压作用的三维可视化盾构开挖面稳定性模型试验系统.该系统首次采用两种不同透明土材料模拟黏土-砂砾石复合地层,不仅可以消除原样砂砾的粒径效应,而且可以清晰演示复合地层内部变形过程,并基于数字图像测量技术和自行编写的三维地形位移场重构程序可精准获取开挖面三维破坏体视图.应用该设备进行了7组盾构隧道不同埋径比(C/D=0.5,1.0,2.0)的模型试验,系统研究黏土-砂砾石复合地层有无承压水渗流条件下盾构隧道开挖面稳
为了研究悬浮态AlH3粉尘爆炸泄放过程的能量输出规律,采用改进后的20 L球爆炸测试系统分别对其在密闭和泄放条件下的爆炸压力和火焰传播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悬浮态AlH3与Al粉相比,在密闭体系内爆炸下限浓度由40 g·m-3下降至30 g·m-3,表明AlH3点燃后释放氢气过程加速了整个化学反应历程;此外,密闭体系下AlH3粉尘爆炸的最大爆炸压力和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均高于铝粉爆炸,最大爆炸压力由1.02 MPa上升至1.15 MPa,表明由于氢气释放形成了可燃气体‑可燃粉尘复合体系,使得爆炸能量释放过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二叠系下乌尔禾组砾岩储层具有低孔低渗、孔隙结构复杂、强非均质性的特点,常规电法测井和核磁共振差谱法均难以反映储层的含油性特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开展了轻质原油核磁自由弛豫测量与下乌尔禾组储层岩心含不同流体的核磁共振对比实验,实验显示:①轻质原油核磁共振自由弛豫T2谱横向弛豫时间起始于100.00 ms;②饱和水岩心核磁共振T2谱基本收敛于100.00 ms;③饱和油岩心核磁共振T2谱在100.00 ms后出现了与原油核磁共振T2谱相似的自由弛豫特征.这说明下乌尔禾组岩心以水润湿为主,饱和
微生物矿化沉积是近年来的热门研究课题,然而人们对其时空演化过程的认识目前稍显不足.设计了具有大小孔隙的概念化微流控芯片,并利用微生物加固可视化系统对微生物矿化沉积的时空演化过程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该方法能够对沉积过程中的碳酸钙进行识别和计算,从而对微生物矿化沉积的时空演化过程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孔隙空间结构对碳酸钙晶体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管道大孔隙中碳酸钙以单晶的形式存在,而砂颗粒间小孔隙中碳酸钙以聚合体的方式渐进生长并表现出3个不同的生长过程.无论单晶还是聚合体碳酸钙,它们的生长速率均随
对酒西盆地下白垩统烃源岩的生烃潜力缺乏系统认识,并对其沉积古环境的认识也存在争议。通过对红柳峡地区下沟组烃源岩的孢粉相和元素地球化学的系统分析,研究烃源岩有机质母质来源、生烃潜力及其沉积古环境特征。结果表明红柳峡地区下沟组发育孢粉相A(植物碎屑—无定形组合),B(无定形组合)和C(植物碎屑组合)3类孢粉相,并且以孢粉相C为主;孢粉有机质整体以陆源高等植物来源的植物碎屑为优势成分,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Ⅲ型,显示较差的生油潜力,其中下段和上段中的部分层位无定形含量较高,有机质为Ⅱ2型,具有一
Ti(C,N)基金属陶瓷凭借着其低成本高性能的优势,被视为硬质合金的理想升级替代品,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与硬质合金相比,由于金属陶瓷的强韧性,尤其是断裂韧性相对较低,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金属陶瓷材料的强韧性对扩大其应用领域和应用规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提高Ti(C,N)基金属陶瓷强韧性的主要技术,综述了相关的研究进展及提高金属陶瓷强韧性的相关机理,简述了目前金属陶瓷强韧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为了获得具有燃烧增压效应的金属合金复合燃料,通过真空悬浮熔炼、超高温气雾化法、机械合金化等方法联用制备了Al/Mo/PMF(氟化石墨)复合粉末。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热重‑差热分析(TG/DTA)等表征手段分析复合粉末的物相、颗粒形貌、热性能,用氧弹量热仪、定容等热燃烧实验测试复合粉末的燃烧焓及增压性能。结果表明,经机械球磨后,PMF在复合粉末颗粒中分布均匀,有助于提高粉末的热反应活性,起始反应温度前移,且由燃烧产生的低沸点AlF3、MoO3等产物造成的额外增压效应较为明显,A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