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凯里市,有很多依靠“收衣服”而发家的人,张红宇便是其中一位。在她300多平米的家里,挂满了各种少数民族尤其是苗族服装,其中不乏价值不菲的珍贵藏品,俨然一个私人博物馆。然而,如今她的私人珍藏已大不如以前,其部分藏品被上海一家买主以百万高价买走,这位买主便是美特斯邦威。作为一家现代服饰企业,美特斯邦威为何要出如此高价购买这些民族服饰?
> 重金建馆
2003年,在英国出差的美特斯邦威董事长周成建利用工作间隙,与朋友开车往返于英国的各个庄园和博物馆,他发现,其中陈列的很多文物都来自中国,想到现在仍有不少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不断流失海外,周成建的心情十分沉重。回国后,他立即召开公司高层会议,建议筹建一座服饰博物馆,把国内的文物瑰宝收藏、保护起来。周成建在参观了北京服装学院的民族服饰博物馆后,更加坚定了筹建美特斯邦威服饰博物馆的决心。
2004年1月,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博物馆筹建组正式成立,筹备小组先后考察了北京、天津、沈阳、西安、上海等地的文物市场,同时远赴浙江、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进行实地征集,不惜重金从各地民间服饰收藏者手中进行藏品征集。据了解,周成建安排了10多名员工分散在全国各地,每年拨付2000万元的费用,专门征集传统服饰。然而,藏品的征集困难重重,很多收藏者都不愿意把自己多年的珍藏拿出来,因为他们不是为了商品买卖,而是延续中国服饰文化。张红宇,这位收藏了多年的苗家妇女至今仍对这些卖掉的藏品耿耿于怀。
为此,周成建甚至亲自跑到全国各地,把这些收藏爱好者请到上海来,跟他们沟通、交流,告诉他们,美特斯邦威服饰博物馆是为了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服饰文化呈现给更多的人,从而得到更好地传承。一年多的时间,周成建共征集到历代和30多个少数民族的服装、织绣、银饰及织机、缝纫机、熨斗等贵重物品近万件,还征集到已故著名文学家、中国服装史研究泰斗沈从文先生服饰研究的遗作手稿。
2005年1月,一期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博物馆”在公司总部正式揭牌。王菁是服饰博物馆一名讲解员,在博物馆刚刚开放的几年内,她每天都要接待众多前来参观的人员。对于博物馆的馆藏精品,对于每一件馆藏的技术、工艺、特点以及背后的故事,她都烂熟于心。她告诉记者,如今,美特斯邦威服饰博物馆已成为上海市工业旅游中心正式确立的旅游景点之一,除普通消费者参观外,主要是很多企业以及政府领导来参观考察。
> 店馆模式
2007年9月,“美特斯邦威服饰博物馆南京东路展区”在上海南京东路正式开展,这种将博物馆开进旗舰店的做法引起了很好的反响。
在上海读大学的李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时尚潮流追随者,喜欢周杰伦,喜欢看东方卫视的“加油好男儿”,由此对与这两者关系密切的美特斯邦威也爱屋及乌。周末,她经常会与同学相伴逛一逛素有“中华商业第一街”之称的上海南京东路,其中,美特斯邦威旗舰店是他们的必去之地。这是一个面积9000多平米、5层的庞大店面。1至4层为各式服装,而5层是一个服饰博物馆。买完衣服后,她通常都会到5层去参观一下历朝历代以及各个民族的传统服饰。每一次她都能参观到不同的展品,清代充满皇室贵气的宫廷服装、民国时期的长袍马褂、各民族的服饰以及古代的佩饰,都让她大开眼界,在民族服饰方面积累了不少知识。更让她欣喜的是,还能欣赏到贵州绣娘的现场织绣表演,如果有兴趣,还可以亲自动手参与,亲身领略一下织绣的美妙感觉。
博物馆内还设有放映厅,不停播放着各地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据了解,这些片子大部分都是由美特斯邦威的工作人员亲自深入少数民族居住区采风得来。
2007年底,美特斯邦威确立在战略性城市、战略性商圈开设博物馆的规划。如今,上海南京东路的时尚文化体验在武汉、北京的美特斯邦威旗舰店都能感受到。各个博物馆的馆藏会定期轮换展出,以便各地的参观者都能全面地欣赏到各民族的服饰精品。
之所以选择武汉和北京开设,美特斯邦威也是经过了审慎的选择。据介绍,一方面,是考虑到文化辐射半径和文化消化的周期;另一方面也考虑到博物馆资源的稀缺性可以带来更大的影响力。选择武汉,使华中与华东形成呼应,逐渐构建起大文化的版图。而北京作为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其大店的开业可以向更多的中外时尚消费者传递美的历程。
周成建认为,品牌内涵应该从技术力、文化力、艺术力三个维度去创新,只有三者的完美结合,才能够使品牌真正丰富起来。美特斯邦威服饰博物馆正是品牌文化力的重要组成之一,旨在传承传播中华服饰文化,通过独特的店铺与博物馆结合的形式为消费者提供美好的购物体验和文化体验,最终期望通过创新来弘扬中华服饰文化,让中华文化走入全球年轻一代的生活中。
> 文化嫁接
登录美特斯邦威的官方网站,博物馆的实景便可以在网上一览无余。其中一件巨人风雪衣见证了美特斯邦威的成长历史。90年代初,风雪衣风靡全国市场。在当时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为了打响美特斯邦威品牌,赢得市场先机,周成建亲自主持设计制作一件长4.64米、胸围5.4米的巨型风雪衣,并入选当年上海《大世界吉尼斯大全》。
在周成建看来,中国服饰文化发展的两个巅峰是唐代和清代。唐代吸收少数民族及西方的服饰文化,进行融合与创新,无论在图案还是款式上都代表了全世界最领先的趋势;而清代是中国服饰文化手工纺织工艺的最高峰,无论是图案、刺绣工艺种类、刺绣水平都是中国织绣业的最高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美特斯邦威如果想成为在世界上有地位的品牌,同样需要挖掘服饰历史并结合全球时尚前沿。传统服饰能赋予我们灵感,在印花、绣花等很多细节上我们都能找到能嫁接的思想。只有在设计中不断融入中国服饰文化的元素,才能创造出属于中国的流行服饰文化,才能真正使美特斯邦威成为中国休闲服零售业的代表者。
2008年夏,美特斯邦威挖掘民族风中的时尚元素,从苗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中,从中国功夫中,从青花瓷的形与意中,从中国书法与水墨画中,汲取灵感,推出了民族系列的原创主题服饰。“越中国越时尚”的口号在很大程度上是希望唤起人们对民族文化的审美。通过多年对民族服饰文化的典藏与传播,美特斯邦威发现,很多当代的时尚都发源于民族。
据介绍,美特斯邦威的服饰博物馆是集收藏研究、陈列展览、对外交流和员工教学于一体的服饰文化研究、展教机构。专家认为,这样的企业博物馆,一方面对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宣传起到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也为社会文化建设和历史教育做出了贡献。
> 重金建馆
2003年,在英国出差的美特斯邦威董事长周成建利用工作间隙,与朋友开车往返于英国的各个庄园和博物馆,他发现,其中陈列的很多文物都来自中国,想到现在仍有不少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不断流失海外,周成建的心情十分沉重。回国后,他立即召开公司高层会议,建议筹建一座服饰博物馆,把国内的文物瑰宝收藏、保护起来。周成建在参观了北京服装学院的民族服饰博物馆后,更加坚定了筹建美特斯邦威服饰博物馆的决心。
2004年1月,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博物馆筹建组正式成立,筹备小组先后考察了北京、天津、沈阳、西安、上海等地的文物市场,同时远赴浙江、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进行实地征集,不惜重金从各地民间服饰收藏者手中进行藏品征集。据了解,周成建安排了10多名员工分散在全国各地,每年拨付2000万元的费用,专门征集传统服饰。然而,藏品的征集困难重重,很多收藏者都不愿意把自己多年的珍藏拿出来,因为他们不是为了商品买卖,而是延续中国服饰文化。张红宇,这位收藏了多年的苗家妇女至今仍对这些卖掉的藏品耿耿于怀。
为此,周成建甚至亲自跑到全国各地,把这些收藏爱好者请到上海来,跟他们沟通、交流,告诉他们,美特斯邦威服饰博物馆是为了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服饰文化呈现给更多的人,从而得到更好地传承。一年多的时间,周成建共征集到历代和30多个少数民族的服装、织绣、银饰及织机、缝纫机、熨斗等贵重物品近万件,还征集到已故著名文学家、中国服装史研究泰斗沈从文先生服饰研究的遗作手稿。
2005年1月,一期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博物馆”在公司总部正式揭牌。王菁是服饰博物馆一名讲解员,在博物馆刚刚开放的几年内,她每天都要接待众多前来参观的人员。对于博物馆的馆藏精品,对于每一件馆藏的技术、工艺、特点以及背后的故事,她都烂熟于心。她告诉记者,如今,美特斯邦威服饰博物馆已成为上海市工业旅游中心正式确立的旅游景点之一,除普通消费者参观外,主要是很多企业以及政府领导来参观考察。
> 店馆模式
2007年9月,“美特斯邦威服饰博物馆南京东路展区”在上海南京东路正式开展,这种将博物馆开进旗舰店的做法引起了很好的反响。
在上海读大学的李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时尚潮流追随者,喜欢周杰伦,喜欢看东方卫视的“加油好男儿”,由此对与这两者关系密切的美特斯邦威也爱屋及乌。周末,她经常会与同学相伴逛一逛素有“中华商业第一街”之称的上海南京东路,其中,美特斯邦威旗舰店是他们的必去之地。这是一个面积9000多平米、5层的庞大店面。1至4层为各式服装,而5层是一个服饰博物馆。买完衣服后,她通常都会到5层去参观一下历朝历代以及各个民族的传统服饰。每一次她都能参观到不同的展品,清代充满皇室贵气的宫廷服装、民国时期的长袍马褂、各民族的服饰以及古代的佩饰,都让她大开眼界,在民族服饰方面积累了不少知识。更让她欣喜的是,还能欣赏到贵州绣娘的现场织绣表演,如果有兴趣,还可以亲自动手参与,亲身领略一下织绣的美妙感觉。
博物馆内还设有放映厅,不停播放着各地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据了解,这些片子大部分都是由美特斯邦威的工作人员亲自深入少数民族居住区采风得来。
2007年底,美特斯邦威确立在战略性城市、战略性商圈开设博物馆的规划。如今,上海南京东路的时尚文化体验在武汉、北京的美特斯邦威旗舰店都能感受到。各个博物馆的馆藏会定期轮换展出,以便各地的参观者都能全面地欣赏到各民族的服饰精品。
之所以选择武汉和北京开设,美特斯邦威也是经过了审慎的选择。据介绍,一方面,是考虑到文化辐射半径和文化消化的周期;另一方面也考虑到博物馆资源的稀缺性可以带来更大的影响力。选择武汉,使华中与华东形成呼应,逐渐构建起大文化的版图。而北京作为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其大店的开业可以向更多的中外时尚消费者传递美的历程。
周成建认为,品牌内涵应该从技术力、文化力、艺术力三个维度去创新,只有三者的完美结合,才能够使品牌真正丰富起来。美特斯邦威服饰博物馆正是品牌文化力的重要组成之一,旨在传承传播中华服饰文化,通过独特的店铺与博物馆结合的形式为消费者提供美好的购物体验和文化体验,最终期望通过创新来弘扬中华服饰文化,让中华文化走入全球年轻一代的生活中。
> 文化嫁接
登录美特斯邦威的官方网站,博物馆的实景便可以在网上一览无余。其中一件巨人风雪衣见证了美特斯邦威的成长历史。90年代初,风雪衣风靡全国市场。在当时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为了打响美特斯邦威品牌,赢得市场先机,周成建亲自主持设计制作一件长4.64米、胸围5.4米的巨型风雪衣,并入选当年上海《大世界吉尼斯大全》。
在周成建看来,中国服饰文化发展的两个巅峰是唐代和清代。唐代吸收少数民族及西方的服饰文化,进行融合与创新,无论在图案还是款式上都代表了全世界最领先的趋势;而清代是中国服饰文化手工纺织工艺的最高峰,无论是图案、刺绣工艺种类、刺绣水平都是中国织绣业的最高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美特斯邦威如果想成为在世界上有地位的品牌,同样需要挖掘服饰历史并结合全球时尚前沿。传统服饰能赋予我们灵感,在印花、绣花等很多细节上我们都能找到能嫁接的思想。只有在设计中不断融入中国服饰文化的元素,才能创造出属于中国的流行服饰文化,才能真正使美特斯邦威成为中国休闲服零售业的代表者。
2008年夏,美特斯邦威挖掘民族风中的时尚元素,从苗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中,从中国功夫中,从青花瓷的形与意中,从中国书法与水墨画中,汲取灵感,推出了民族系列的原创主题服饰。“越中国越时尚”的口号在很大程度上是希望唤起人们对民族文化的审美。通过多年对民族服饰文化的典藏与传播,美特斯邦威发现,很多当代的时尚都发源于民族。
据介绍,美特斯邦威的服饰博物馆是集收藏研究、陈列展览、对外交流和员工教学于一体的服饰文化研究、展教机构。专家认为,这样的企业博物馆,一方面对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宣传起到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也为社会文化建设和历史教育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