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 静待花开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ji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童时代,有这样一首歌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从生到师,我深深地感受到每个学生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花朵的绽放需要肥沃的土壤和悉心的照料,这也正是教师的使命所在、职责所系。当我们把点点滴滴的心血、责任化为浇灌花朵的雨露时,我们便能听见花开的声音。
  以爱为名,方得始终
  2014年9月,怀揣着“传道、授业、解惑”的梦想和沉甸甸的包裹,我远离家乡,成为昭通市巧家县老店镇治乐村完小的一名特岗教师。刚到校园时眼前的景象令我至今难忘:全校唯一一块操场已经因地震出现了多条裂缝,2人课桌桌面凹凸不平、破旧不堪,简易板房搭建的学生宿舍冬冷夏热,特别是看到一张张黝黑的小脸和满是冻疮的小手,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与此相对应的是,课堂上孩子们总是以明亮的眼睛传达着他们天真无邪、求知若渴的讯息,一支支短到拿不住的铅笔和一本本皱巴巴但书写工整的作业,仿佛在述说着他们渴望走出大山去远行的执着。在课后,孩子总喜欢围着我,有学习上的疑惑、也有孩子之间的互相告状,我理解这更多的则是心理上的一种依赖和信任。为了不辜负这份信任,我拼尽全力提升自己,把责任体现在每一次备课、每一次授课和每一次交流当中。回望特岗教师期间,有两件事最令我自豪:一是通过努力改变了孩子的乡音,让他们能够说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二是在执教期间,所带的班级连续多年成绩位于全镇第一,甚至有的学生已经有了与县城学校同龄人比拼的能力。
  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很多学生家长选择外出务工,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是住校生,从照顾学生吃饭、睡觉、穿衣到送孩子回家、定期家访,我也渐渐褪去了大学生的青涩,开始学会从多种角度来考虑学生的生活起居和心理动态。有同事开玩笑说:“还没结婚的你就已经成了很多孩子的妈妈了。”简单的一句话,我的心头却为之一震,想想自己当年做学生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哪一位老师不是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呢?当我离开学校那天,看着新建的宿舍、多功能活动广场、音乐教室,我由衷地为孩子们感到高兴,为国家的政策感到自豪。但当车子即将驶出校园时,我却看到了一双双含泪不舍的眼睛:“杨老师,你还会回来吗?”“杨老师,你是去隔壁村吗?我们还能来看你吗?”同事说:“你看,你爱他们,他们就会爱你。”是啊,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就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真诚吗?那一刻,我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崭新的学校,更看到了我的学生新的面貌、新的思想和新的未来。我相信,这些被我精心呵护过的花朵,总有一天会绽放。
  以身作则,当好绿叶
  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谈话中提到:“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不仅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更应该成为道德上的引领者,成为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
  而我的身边就有那么一群人,天蒙蒙亮就到教室里收拾座椅、站在门口等候学生;万籁俱寂时,顶着一盏小台灯批改作业,认真而又细致;原本应该休息的时间,却主动给学生补课温习;不是自己的孩子,却为他们的未来愁白了头。这仅是我身边教师最平常不过的举动,但我认为这就是师德,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它朴素得不着痕迹,就像春天的小雨,润物无声,却滋润大地。
  教师的言行举止,既处于学生的监督之下,又处于学生的模仿之中。有一件小事让我记忆犹新,一次“六一”儿童节,为了让学生早点回家休息,我主动承担了教室和清洁区的卫生打扫。第二天晚上,很多家长都把自己孩子主动做家务的视频发到微信群,当他们问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这样做的时候,很多孩子都说:“杨老师把我们的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也要帮助爸爸妈妈把家里面收拾干净。”这些话让我感到震惊,也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所造成的影响潜移默化而又深远持久。
  始終保持对学生的爱心和耐心,守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初心,这是师德;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更应该是每一个老师的不懈追求和行为常态。我们不仅要延续孔孟荀墨以文化人的精髓,守住一方净土,安于三尺讲台,用爱写好“师德”,静待花开;更要立足当前,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
其他文献
走进坐落在珠江的源头、云南省第二大城市、爨文化的故乡曲靖市的曲靖师范学院,我们为曲师人的拼搏精神所折服。从1907年开办的“师范传习所”到现今的滇东北地区惟一的一所普通本科院校,厚重的学院发展史记载了其发展历程:学院前身是1907年开办的“师范传习所”;1912年设置“云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56年更名为“曲靖师范学校”;1977年招收“昆明师范学院曲靖普通(本科)班”;1978年4月,经国务
期刊
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启动之际,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标准修订的有关情况回答了《中国教育报》记者的提问。  记者: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从2001年秋季进入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实验,至今已6年,为什么要在现在启动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  答:首先这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规划进行的工作。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实验稿在小学实施一轮,初中实施两轮了。这一过程是探索、创新的过程,积累了经验,发现了问题,作
期刊
云教办〔2007〕25号  (2007年4月28日)    各州、市教育局:  为便于有关领导、干部职工、师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了解、把握、研究云南教育,推动我省教育改革与发展,省教育厅决定,从今年起编写、出版云南教育发展报告,赓续出版。请各州市教育局严格按照《〈云南教育发展报告(2007)〉编写方案》及“体例样本”(附后)的要求,认真做好撰稿工作。各州市教育局要指定此项工作的联系人,并于5月10前
期刊
“失学”、“辍学”一直是贫困地区普及义务教育工作中的一大难题。为探索一条由“输血”到增强“造血”功能的助学之路,资助云南省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勤工俭学助学机制,为贫困家庭的适龄儿童创造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促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2004年6月,美国“福特基金会”援助15万美元,云南省教育厅和“福特基金会”在楚雄市、南华县、澜沧县、普洱县的20所小学实施了勤工
期刊
木耳胡萝卜丝炒肉、炖肉末、炒莲白。一盆盆油汪汪的餐食,摆上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隆福小学食堂窗口,待午餐时间,一批批学生便涌向食堂,排着队等食堂阿姨将一大勺菜浇在热腾腾的米饭上。  自2011年全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实施营养餐项目后,这所地处广西深度贫困县、坐落在大山里的小学,每天中午可以向全校600多名孩子提供一顿国家补助的营养午餐。  10年前的场景和今天有天壤之别:当时,隆福小学的食
期刊
一、高等教育    1.研究生培养  全省有研究生培养机构17个,其中:普通高校11所,科研机构6个。  毕业研究生3161人,其中:普通高校毕业3014人,科研机构毕业147人。毕业生中博士生210人,硕士生2951人。  招收研究生6193人,其中:普通高校招收5926人,科研机构招收267人。招收博士生391人,硕士生5802人。  在学研究生16246人,其中:普通高校在学15436人,科
期刊
教育部曾就发布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有关文件,以及《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实施以来落实评估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综合会上披露的教育改革发展信息可知,我国教育整体迈上一个新发展阶段,国家通过落实各项教育改革发展措施,精耕细作让教师安教、适教、乐教的教育土壤。  一是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让教师安心从教。针对教育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党和政府综合施策
期刊
(2007年4月25日)    尊敬的李副省长、高副省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省政府的安排,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07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2006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经验,全面部署2007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根据会议的安排,我就做好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谈三点意见。    一、2006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
期刊
在砚山县,有这样一所“特殊”的学校,因为特殊,它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而这所学校的那位“特殊”的校长,也赢得社会各界的好评。  这所“特殊”的学校就是砚山县第六中学。该校是砚山县聚焦“义务教育有保障”目标,为破解劝返复学学生安置难题,在稼依镇建立起来的控辍保学“一县一班”集中安置办学点。而我们所说的特殊校长,便是该校的第一任校长杨美龙——一位身材清瘦、踏实睿智、躬耕教育多年、获得诸多荣誉的先进教
期刊
春回大地,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迎来了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第一个春天,广袤土地上处处焕发着生机。记者走进六家子镇学校,发现身着统一校服的孩子们沐浴着春风欢快地奔跑在操场上。  已经在六家子镇学校就职3年的特设岗位英语教师齐思媛通过不断实践和改良,将汉语、英语结合授課的模式变为了现在的全程英语授课。这种转变,营造了良好的授课氛围,不仅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更提高了授课质量。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