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链球菌致手足感染并眼眶蜂窝组织炎一例

来源 :中华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om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例主诉为右眼肿痛3 d、发热2 d患儿就诊于眼科,全身体检患儿双手及双足可见散在红色皮疹,眼部检查发现右侧眼睑红肿、睁眼困难,眼睑可见皮肤破损,经过血常规、眼眶CT平扫、眼及皮肤分泌物细菌培养检查,诊断为右眼眶蜂窝织炎、化脓性链球菌感染,给予利奈唑胺联合头孢曲松钠抗感染治疗有效。(中华眼科杂志,201955:51-52

其他文献
协同分开是指患眼不能内转,且企图内转时同时伴有外转,导致双眼水平向非患侧方向注视时,双侧外直肌同时收缩,双眼极度分开的一种罕见眼部疾患表现,临床也称为眼球后退综合征合并协同分开或眼球后退综合征4型、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合并协同分开。具有协同分开症状的疾病归类于先天性颅神经支配异常性疾病,部分患者同时合并Horner综合征、视盘发育不良等多种眼部或全身异常。治疗协同分开的常用手术包括患眼外直肌后徙或离
睫状肌麻痹下视网膜检影验光是儿童屈光不正检查的主要环节,而睫状肌麻痹剂的选择和应用对于儿童验光的准确性和用药安全性均至关重要。长期以来阿托品一直是我国儿童最常用的睫状肌麻痹剂。近几十年来合成的抗胆碱药物托品酰胺、环喷托酯陆续在国外临床使用,尤其环喷托酯目前在西方国家已成为大多数儿童睫状肌麻痹验光的首选药物。在我国,眼科医师对儿童验光应如何合理选择睫状肌麻痹剂尚存在争议。为了规范睫状肌麻痹剂在我国儿
期刊
目的利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研究上斜肌麻痹性患者上斜肌形态学改变及其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确诊为上斜肌麻痹的患者23例(30只眼),其中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15例[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32±13)岁(12~53岁)],获得性上斜肌麻痹患者8例[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36±15)岁(17~62岁)];同时招募20名健康志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儿童远立体视锐度与注视不同远距离视标时的外斜视控制力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非干预性研究。对2014年8月至2015年3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眼科住院拟行手术治疗的52例间歇性外斜视(基本型、外展过强型和类似外展过强型;看远斜视度数≥15 PD)儿童进行远立体视锐度测定和看远外斜视控制力的评估。远立体视锐度测定采用Randot远立体视觉检查图。外斜视控制力评估采用Mohne
目的比较婴儿期通过角巩膜缘切口(前入路)和经睫状体(后入路)行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晶状体摘除手术治疗患儿的长期视功能预后,探索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最佳手术入路方式。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02年1月至2013年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共54例(108只眼)婴儿期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于一期接受前入路(前入路组)或后入路(后入路组)的三联手术(玻璃体切割头晶状体切除、晶状体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为了规范我国儿童睫状肌麻痹用药,制定并颁布了《中国儿童睫状肌麻痹验光及安全用药专家共识(2019年)》,对当前我国儿童睫状肌麻痹用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指导。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和更好地掌握其内容,特进行相关补充说明和深入解读。(中华眼科杂志,2019,55:74-76)
期刊
任何兼有神经系统和眼部异常的疾病均属神经眼科研究范畴,神经眼科疾病分为视觉传入系统障碍和视觉传出系统障碍两大类。视觉传入系统障碍主要引起视力下降或丧失,而视觉传出系统障碍引起的神经眼科疾病,由于主要表现为斜视、复视、眼球运动异常以及异常头位等,故常首诊于斜视与小儿眼科,而部分眼科医师仅从眼外肌疾病角度思考问题,易忽略视觉传出系统障碍导致的神经眼科问题,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扰。因此须从掌握常见视觉传出
1例主诉为右眼眶周肿胀20 d,头痛、呕吐12 h患者就诊于眼科,眼部检查发现右眼眶内肿物,经过全身检查、CT及MRI检查、右眼眶内肿物切除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壶腹周围癌(低分化腺癌),眼眶、颈部淋巴结、腹部淋巴结、骨骼多发转移。临床上以眼部表现首诊的壶腹周围癌极为罕见。(中华眼科杂志,2019,55:58-59)
期刊
特发性黄斑视网膜血管扩张症是一种特发的、非继发于炎性反应或阻塞等已知原因、以黄斑区毛细血管网异常扩张、周围微动脉和微静脉异常扩张以及神经纤维层萎缩为特征的双眼获得性疾病的总称,目前被广泛认为是一种黄斑区神经退行性疾病。本文针对特发性黄斑视网膜血管扩张症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分型及特征、分期、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临床深入研究和探讨提供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19,55:68-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