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的国土开发利用情况

来源 :地理科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zoud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中国科学院和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学术交流计划,笔者应邀于1982年11月2日至12月3日到东京、仙台、扎幌、名古屋、广岛和京都等地讲学访问。在逗留日本期间访问了六所大学地理系,11个有关研究所,参观了8个生产单位,此外在各地还作了内容丰富的野外考察,从而增长了有关日本地理方面的感性认识。现仅就在北海道访问期间看到和接触到有关北海道国土开发和整治,泥炭地开发利用的见闻作一简要报导。北海道是日本列岛最北的一个大岛;全岛总面积约83500多平方公里,占日本国土的22%,该岛地处中温带,除内陆具
其他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对于多年平均情况,地表面水分平衡可表示为:r=f+E (1)式中 r 为平均年降水量(毫米);f 为平均年径流量(毫米);E 为平均年蒸发量(毫米)。对全年平均情况来说,地表面热量平衡可用简化方程表示:R=P+LE (2)式中 R 为年辐射平衡(千卡/厘米~2);P 为年乱流热通量(千卡/厘米~2);L 为蒸发潜热,约等于0.59千卡/克。上述两个方程,除常数 L 外,尚有5个分量,
期刊
国家制定了“六五”计划,并将进一步制定1986—2000年的长期规划。在五年计划和长期规划中,都要安排地区生产布局。地区生产布局,主要是确定地区之间的发展比例,使之与部门问的发展比例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地运转。我国幅员广阔,地区差异性很大,直到现在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在中长期计划中,正确安排地区间的发展比例,就具有更大的意义。这里涉及到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按什么样的地域单元
期刊
DDT和六六六(BHC)一类有机氯农药脂溶性强且不易分解,因而具有残效长、易在生物有机体内累积的特点。随着近代工业的高度发展和农业生产的需要,这类农药的踪迹已遍布地理环境的每一个角落。因此,研究 DDT 和 BHC 在地理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和残留累积规律,对有效地控制利用这类有机氯农药和保护环境具有很重要的意义。60年代以来,国外对DDT和BHC在环境中的分布、迁移、转化和累积规律作了很多工作
期刊
当前,风能的开发和利用已引起各国的普遍重视,而如何正确估算风能资源是风能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过去,对风能资源的估算主要用年平均风速资料,其计算结果的误差较大,后来,又多采用逐时风速值估算风能,但仍然不能适应当前风能利用中提出的一些要求,近年来,Justus 等人利用双参数的 Weibull 模式拟合风速频率分布计算风能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本文利用辽宁省气象台站的风速资料,采用 Weibull 模式
期刊
近年来全国已有约11所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系先后开设了第四纪地质学课程。为了交流教学经验及科研成果,受有关兄弟院校的委托,经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系积极筹备,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系第四纪地质学教学大纲讨论会,于1982年9月18日至24日在石家庄市召开。来自全国18所高等师范院校及有关科研和生产单位的3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审阅了河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学院和南京师范学院所提供的四份教学大纲;
期刊
本文所指的中国东北只包括内蒙南部、辽宁北部和吉林南端。植被区划图中的边界线是本区内典型优势植被群落分布的外缘边界的大体连线。所谓边界上的优势典型植被群落,不包括伴人植物及远远超出本区北界的广布种,如狗尾草(Setaria viridis)、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及兴安胡枝子(Lespedezadavurica)等,还有小片的种群及其群落。因为决定其分布北界的是最冷月的绝对最
期刊
长白山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苔原带,是一特殊的高山冰缘环境。近几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对这一特殊环境进行了深入地考察研究。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委员会委托中国科学院在长白山建立了森林生态系统研究定位站。从此,有许多外国学者前来考察,并对高山苔原冰缘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们于1981年夏对高山苔原带冰缘环境与土壤动物进行了初步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冰缘环境的一般特征和土壤动物组成、分
期刊
西江干流下游具有强径流与中等潮流的动力特性。汛期,径流作用处于完全控制的主导地位,但在枯水期,潮流势力又可深入到河口以上一百公里的距离。与珠江三角洲其它河口对比,西江口门具有径流及输沙最强而潮流最弱的特点,这对河口淤积发展是极为有利的条件。就整个珠江三角洲来说,西江来水来沙量均占绝对大的数量,所以它是形成整个珠江三角洲主要的动力和物质来源。因此,对西江下游河床演变规律的研究,无疑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
期刊
人类自诞生以后,不断地认识、改造自然界。可以说现在地球上的任何自然环境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人类活动影响。同自然环境能影响人类一样,那些人类改变自然面貌而形成的环境,如城市,也必然反过来对人类产生影响。同样的环境影响在每个人的头脑中有各种不同的反映——感应。人们正是在这样一种既是自然的、人为的——客观环境、又是在每个人自己所理解的、认识的——主观环境中生活、工作。正如英国彼得·安布罗斯(Peter Am
期刊
近年,对东北山地丘陵的棕色森林土、黑土地区以及西北黄土高原的环境地球化学与克山病关系的报导较多。这些地区的共同特点是土壤中的腐殖质含量较高,而水溶性硒的含量较低。本文将通过对腐殖质含量极低的高原砂地环境地球化学特点与克山病关系的论述,补充说明低硒环境是克山病的一个重要相关因子。一、工作方法本工作于一九七九年八月由中国科学院林土所、内蒙古昭乌达盟防疫站地方病研究所,昭乌达盟畜牧局、克什克腾旗防疫站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