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合作学习”研究评述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za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合作教学是开展较为广泛的教学形式,其中合作学习也是广大体育教师关注较多、易于开展的学习方式。但由于人们对合作学习、合作教学、合作练习等概念的理解不够到位,从而导致一些误区或走了些弯路,本文在综述体育教学“合作学习”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待深化探讨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合作学习;分组;评述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5-0008-02
  自新世纪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新型学习方式以来,广大体育教师一直致力于探索合作学习方式与效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如探索了多种形式的合作方式,通过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促进了运动技能的发展等,但其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合作学习目标不明确、把合作学习理解为简单的合作练习等。本文对十余年来体育教学开展合作学习的情况做一个梳理,并在梳理中发现问题,提出对策。
  一、新课程改革以来体育教学“合作学习”研究现状
  首先,输入关键词“合作学习”,获得1951-2014年有关合作学习的论文22036篇,可谓数目庞大,同时说明了“合作学习”这个词语存在较早(最早是1951年),1988年之后逐渐增多,2000年开始迅速增加,2007年之后达到每年1000篇以上的高峰,这说明合作学习方式与新世纪改革的背景具有一定的吻合性。继续输入关键词“体育教学”,并在结果中搜寻,获得有关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研究文章483篇。为了较为典型地梳理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研究成果,我们特别选择了影响力最大、发行范围最广的两本期刊《体育教学》与《中国学校体育》作为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基于以上思路,笔者查询到有关合作学习的文章共66篇,其中《体育教学》杂志29篇,《中国学校体育》杂志37篇。
  二、新课程改革以来体育教学开展“合作学习”研究的评述
  从研究成果的现状来看,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合作学习的文献数量明显比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要多。其中自主学习文献21篇,探究学习文献11篇,而合作学习文献为66篇,说明基层一线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的认识较早、兴趣较浓、关注度较大、易于开展。二是,许多作者对于合作学习程序基本达成了较为一致的意见,主要包括“确立合作学习目标、安排适合的教学内容、落实分组形式、开展合作学习过程、实施合作学习的评价”。三是,指出了新课程实施以来合作学习开展的一些误区,如把课中合作学习描绘为“信马由缰”“个人学习”“盲人摸象”“避风港”“课中休息”、不合不作、合而不作、作而不合等。四是,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与实验研究数量有一定的增加。很多作者总结了教学实践经验,开展了一些教学实验研究,为合作学习理论提供了实践支撑。
  另外,上述成果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合作学习与合作学习法、合作练习、合作教学、合作教学模式等概念相互混淆。有的作者把“合作学习”说成是“教学方法”,如“合作学习法是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乐中求学、在学中取乐的一种教学方法”;有的作者把“合作学习”说成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有的作者把“合作学习”简单地认为是合作练习。二是,对于合作学习目标存在一定的争议。有的作者认为合作学习的目标是促进学生交往能力的发展,有的作者认为是促进运动技能的发展。三是,对合作学习中体育教师作用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作者认为教师是主导作用,有的作者认为教师是“参与、点拨、导向”作用。四是,合作学习的教学实验科学性有待商榷。如有一个实验这样表述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各自教学方法:“我们将三个班中随机抽出两个班作为对照班,其余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实验班和对照班使用相同教材,只是在教学方法上有所不同:对照班仍使用一般的体育教学法,实验班则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法,即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进行必要的讲解、示范之外,教师还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多组织和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练。”其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我们从表1中不难看出,实验班实验前排球30秒钟自垫8.3个,实验后上升为36.4个。这是作者实验的结果,可以理解,但问题在于,对照班1也从“实验前”的9.1个上升为“实验后”的30.2个,对照班2从“实验前”的8.2个上升为“实验后”的29.7个。试问,“对照班在没有改变教学方法”的情况下,为什么会发生学生排球30秒钟自垫数量的变化,且变化如此之大令人费解,这显然是不合逻辑的。其他评价指标类推,同样说明了其实验过程与结果存在较大的问题。还有的实验只有实验班,没有对照班,缺乏可比性与科学性。
  三、体育课堂教学深入开展“合作学习”需要商榷的几个问题
  本文在前期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体育课堂教学深化开展合作学习的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1.为什么要合作学习——是以发展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还是以发展运动技能为主
  对于这个问题,论者各有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体育合作学习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体育教学只是一种手段与方法;有的认为体育合作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运动技能,发展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只是辅助价值。笔者认为,首先,发展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体育课程目标之一,该目标与运动技能目标、体能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同等重要。其次,在体育课程四大目标中,运动技能目标是贯穿其他目标的主线与核心,也是体育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本质特点,离开了这个主线与本质特点去谈其他目标则会弃本求末。因此,体育课堂教学合作学习应该坚持运动技术教学,而不是单纯的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即通过学生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运动技术的学习(有时学生个人运动学习比较缓慢,而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观察、相互帮助,从而促进运动技术的学习)。当然,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如果单纯追求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而放弃运动技术教学,那么即使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加强了,我们能说这样的体育教学是完美的吗?另外,是否需要发展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还要结合班级学生的情况而定,如果某班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已经很强,通过合作学习发展社会适应能力还有必要吗?   2.合作学习是否属于教学模式
  从前期他人的研究文献来看,把学习方式描述为教学模式的作者不在少数,但对于它们之间的关系却很少有人在更深层次上进行研究,这就容易导致“学习方式”与“教学模式”的混淆现象。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学习方式主要是针对学生而言的,而教学模式主要是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策略,这是显而易见的;其次,合作学习与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它们各自具有较为完整的理念、目标、方法与手段、评价等要素;再次,教学模式主要针对单元教学设计,而学习方式主要针对课时教学设计。总之,合作学习与教学模式既有一定的共性,但更多的是差异性,合作学习不是一种教学模式,而是一种学习方式,我们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3.合作学习(方式)与合作练习(方法)之间的关系
  从理论上说,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它的上位概念是教学方式,而“教学方法”是组成教学方式的一个要素,因此,合作学习从属于合作教学,而合作学习方法则是合作学习的一个要素。我们不能把合作学习理解为教学方法或合作学习方法,同样,合作学习也不等同于合作练习,因为合作练习是组成合作学习的必备要素,但不是合作学习的全部,如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两人一组、三人一组、多人一组的合作练习是很多的,但我们不能把它简单地认为就是合作学习,因为合作学习是理念、目标、方法、手段、评价等组成的一个整体。
  4.合作学习中体育教师的作用
  前文已述,学习方式需要体育教师一定的指导[1],因此,在合作学习中同样要发挥教师的作用:第一,体育教师要做好合作学习的课前预设,即确立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手段、学习评价等,形成较为完整的教学设计;第二,体育教师需要明确分组的方式,是同质分组还是异质分组?是三人一组还是五人一组?是按性别分组还是男女搭配?第三,体育教师需要帮助小组明确成员的分工与责职;第四,体育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巡回观察各组进展情况并给予一定的技术指导;第五,体育教师要组织学生的组间竞赛;第六,体育教师要对合作学习效果做出客观评价等。因此,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并不是无事可做的闲人,而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协助者。
  5.合作学习实验需要落实的问题
  在前期他人的研究成果中,合作学习实验研究暴露出一些有关实验的严谨性、科学性等问题,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合作学习的理论建设需要大量的教学实践的佐证,而当下稀少的教学实验研究是我们开展合作学习方式的短板,因此,我们需要大力提倡与鼓励一线体育教师开展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要提高合作学习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在设计教学实验过程中,我们不能简单化,要符合教学实验的要求,要控制好变量,要有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前后对比等。
  6.合作学习的评价问题
  合作学习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评价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体育教师对合作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尤为重要。其中体育教师的评价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各小组合作情况、小组成员责任分担情况、小组成员互帮互助情况等;二是,合作学习运动技能的效果。这两个方面的评价缺一不可,前者针对的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后者针对的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对于评价的形式,既有学生自评、小组自评、组间互评,也有教师的评价,但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所限,体育教师的过程评价非常重要,且课后简短的评价也不可缺少。
  参考文献:
  [1]邵伟德,等.略论体育学习方式[J].体育教学,2015.3:8-11.
其他文献
摘 要:青春期的学生希望引起异性的关注,更希望能以自己的某些特点或特长受到异性同学和朋友的青睐,这是“异性效应”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本文通过几个案例来说明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巧妙地运用“异性效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异性效应;课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2-0058-02  在人际关系中,异性接触
摘 要:从教学视阈,运用结构、功能理论,基于《大纲》与学情,从宏观目标、任务着眼,把握不同技术动作的“共性特征”,划分技术的不同“教学层级”,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作用。中、微观层面,运用“分解”“打散”“消解”“融合”等解构方法,将“技术任务相近”“目标指向相通”“方法与手段可互鉴”的教学内容,运用“最近区理论”,缜密筛选和统合,建构“组合教学单元”,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的佳径。  关键词:教
摘要:为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践行身心雄健的培养目标,我校规定在校学生三年至少要完成600公里长跑的制度,并颁发体育毕业证,把体育毕业证作为颁发学校毕业证的前提。制定三年600公里统计表并由家校监督,进行详细记载,注重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强健体魄。  关键词:三年600公里;体质健康状况;体育锻炼习惯;体育毕业证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
体育课安全要说到细处,落到实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备课严谨,心中有"术";检查细致,严格有"术";组织合理,安排有"术";应变自如,活而有"术"。
摘 要:在投掷教学中,通过改变投掷物的形状、大小、轻重、颜色、附加物等形态结构,改变目标物的距离、大小、外貌、形状、运动状态,在“内”变“外”变、多变善变中,努力赋予器材一定的生命活力,使投掷物和目标物变得更有灵动、更加鲜活、更有乐趣、更能温暖学生的心灵,进而诱发和延续学生的投掷激情。  关键词:器材;变身;投掷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
关键词: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2015年;工作要点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4-0004-02  2015年学校体育、卫生与健康、艺术教育和国防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明确要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
摘要:在以“阳光体育运动”为背景的校园体育时代下,各地区都开展了不同的阳光体育活动。本文重点介绍本校体育改革创新措施——“体育毕业证”,着重从获得体育毕业证的条件、日常数据管理、实施的建议三方面介绍“体育毕业证”的开展。希望“体育毕业证”制度不仅仅成为一种制度,而且能够让更多体育人接受并开创出学校体育新时代。  关键词:阳光体育;体育毕业证;条件;实施;管理者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
东北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全国的最北端,冬季的时间比较寒冷漫长。在这种条件下,中小学的体育课内容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冰雪成为北方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冰雪体育课更是孩子们冬天
2015年5月22~25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武汉市教育局、《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承办的"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学观摩暨
摘 要:本文用废球、镀锌管、水泥、砂石等制作成简易杠铃,补充体育教学和课余训练的需要,具有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适合中小学生进行力量练习之用。  关键词:杠铃;自制;体育器材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1-0070-01  一、制作材料  工具:剪刀、锯子、锥子;材料:同样大小的废旧篮球、排球、小足球各若干,长1.2m、直径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