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全国爱牙日(9月20日)的主题是“关怀中老年的口腔健康”。说起口腔健康,人们绝不会忘记牙齿,但往往会忽视口腔里的其他组织,比如口腔黏膜。本刊特邀上海口腔医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周曾同教授向大家介绍中老人常见的三大口腔黏膜异常。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为新千年制定的“口腔卫生目标”中明确指出:“不但要加强对龋齿的控制及预防,而且要关注其他口腔疾病,如牙周健康状况、口腔黏膜病损、口腔癌前病变与口腔癌,以及与口腔相关的生活质量。”也就是说,要关注口腔健康,仅关心牙齿是远远不够的。
口腔黏膜是口腔的“衬里”,其生理功能一点不比牙齿差。口腔黏膜不但是口腔其他组织的“保护伞”,而且有感觉、免疫、分泌等功能。口腔黏膜的一丁点儿异常,就会“闹”得人寝食难安。与身体其他器官一样,口腔黏膜也会随年龄增长而变化——变簿、变干、抵抗力下降。再加上中老年人常患有一些慢性病,口腔黏膜的营养因受到不利影响而变得更为“弱不禁风”,容易出现异常,甚至发生口腔黏膜病。
正常的口腔黏膜可以用六个形容词来描述:“湿润的”“柔软的”“粉红色的”“有弹性的”“光滑的”“连续的”。如果你的口腔黏膜不能同时用这六个形容词来描述的话,那可能就有麻烦了。对中老年人而言,以下三种口腔黏膜的异常变化特别值得关注。
口腔白斑
许多口腔黏膜病都会出现口腔黏膜白色斑块,如白色念珠菌病、口腔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良性过角化、游走性舌炎、白癜风、口腔白斑等。其中,口腔白斑是最需要重视的。因为医学上所说的“口腔白斑”特指“口腔白斑病”,它是一种癌前病变!其特征为:乳白色隆起的斑块,表面粗糙或略粗糙,有的斑块发生溃疡或糜烂,有的斑块表面呈毛刺状或绒毛状,有的则在充血发红的“背景”中间杂有白色颗粒。患者常感觉有粗糙感、木涩感。临床医生根据这些特征,再经病理切片检查,即可确诊。
口腔白斑的危险之处在于其不痛、不痒、不溃破,患者往往很难察觉。由于其属于癌前病变,如果听之任之,由其发展,很有可能会癌变。据估计,该病的癌变率为10%~30%。
以下患者具有较高的癌变倾向:①60岁以上老年患者。②吸烟的女性,特别是年轻女性,恶变可能性大。③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癌变可能性越大。④白斑位于舌缘、舌腹、口底及口角区者。⑤白斑表面粗糙,伴溃疡或糜烂者。⑥病理检查发现有上皮异常增生者。⑦有白色念珠菌感染者。⑧病变时间较长者。⑨有刺激痛或自发痛者。
口腔顽固性溃疡
口腔溃疡是个“大众化”疾病。可以说,在人的一生中,几乎没有人不发生口腔溃疡。口腔溃疡会不会变癌?这是个无法用一两句话就能讲清楚的问题。
首先,应该搞清楚什么是口腔溃疡?人们往往搞不清溃疡、糜烂、坏死之间的区别。口腔溃疡的医学术语叫作“口腔黏膜连续性中断”。通俗地说,就是口腔黏膜“破了个洞”。这个“洞”可深可浅,有大有小,或圆或扁,虽然形态各异,但都凹陷,并有明显的“边界线”。疼痛不是口腔溃疡的特有症状,口腔黏膜疼痛不等于口腔溃疡。
其次,口腔溃疡会不会变癌呢?不能一概而论。笼统地说,“口腔溃疡”既是一种病名,更是一种症状。口腔溃疡作为一种病名,被称为“复发性口疮”。复发性口疮有“周而复始”地发作、“火烧火燎”地疼痛、“不治而愈”的倾向。虽让人活得不是滋味,但它是良性的,绝对不会让人面临变癌的“生死考验”。
但是,有一种常发生在中老年人口腔里的溃疡就难说了。中老年人往往“头童齿豁”,头发秃了,牙齿豁的豁了,掉的掉了,口腔里多见“残垣断壁”式的“半拉”牙齿。别看在吃东西时,这些残根残冠“派不上用场”,但它们摩擦口腔黏膜的“功夫”却一点不含糊。面对这些“如刀似枪” 的坏牙齿,口腔黏膜哪是对手!久而久之,“创伤性溃疡”就出现了。还有一种情况,老年人的假牙装得不合适,或者假牙装得太久(用了10年还不换),也会损伤口腔黏膜,引起创伤性溃疡。创伤性溃疡虽然数目不多,但危险不小,常“顽固不化”,不像复发性口疮那样会“不治而愈”。即使医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令它暂时“安稳”,但只要造成创伤性溃疡的刺激因素还在,那么该处的口腔黏膜就会重复“创伤-溃疡-修复-再创伤-再溃疡-再修复”,而在此过程中,很有可能发生癌变。当然,发生在中老年身上的“复发性口疮”同样是不会癌变的,大家不用担心。如果不能确定自己患的是“复发性口疮”还是“创伤性溃疡”,最好去医院请口腔医生诊断一下。
味觉减退
熟知《三国演义》的人都听说过这么一段故事:曹操围城,久攻不下,欲撤兵,改军中口令为“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其实,令老年人“食之无味”的东西何止“鸡肋”?许多美味佳肴让老年人吃起来,几乎都“味同嚼腊”。要搞清其中的原因,首先得从味觉的生理谈起。
人的口腔里有无数个味蕾,主要隐藏在舌头的菌状、叶状和轮廓乳头里,它们是感觉味道的“先锋”,能辨别“甜、咸、酸、苦”四味。食物入口,味蕾就将味觉信号通过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三叉神经等传递到大脑皮质的味觉区,人就能感觉出哪个好吃,哪个不好吃。一旦这条“通路”的任何一环出了毛病,都会影响到味觉。此外,食品的温度、唾液的多少、口腔卫生状况,以及烟酒嗜好等都会干扰正常的味觉。而对老年人来说,更主要的是“增龄性变化”。首先,味蕾中的味觉细胞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萎缩,细胞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也会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其次,传递信息的神经也渐渐老化,传输效率下降。第三,老年人对味觉的判断分析能力下降。因此,与老年人共同生活的小辈常听到老人抱怨“菜太淡,汤不浓,饭无味,真是今不如昔”。对此,小辈们应该理解老年人,适当将菜味调得“重”一点。
当然,有些“食之无味”仅仅与口腔卫生不良、义齿装戴不合适、有嗜好烟酒等因素有关。对此,只需加强口腔卫生维护、克服不良生活习惯、调节好生活节奏、正确使用假牙,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需要提醒的是,部分“食之无味”的发生可能与某些疾病相关。口腔或神经系统的炎症、肿瘤,内分泌疾病,代谢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都会出现味觉改变。老年人一旦发现自己有味觉改变,尤其是“突然性”的味觉改变,应当引起重视,有必要去医院作一次检查。
相关链接:口腔黏膜保健三招
一要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少吸烟,少喝酒,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从年轻时
起,就要注重对味觉系统的保护。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吃得淡一点、凉一点、慢一点、少一点。”
二要多吃健康食品,包括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营养品。少吃酸、麻、辣、涩、烫和油炸食品,更不能食用那些用工业盐腌制、用“下脚油”炸制、用石灰炒制的劣质食品。
三要经常自查口腔黏膜。看一看有没有色泽、质地、完整性、柔软度、光滑度的变化。一旦发现有溃疡、糜烂、充血、皲裂、结节、痂皮、斑纹、肿块、色素等异常表现,或有麻木、粗糙、干涩、牵拉等异常感觉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当然,在你尚未掌握正确的检查方法之前,最好还是请口腔科医生“代劳”,以免似懂非懂,自己吓坏自己。
名医档案
周曾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上海市口腔医学会会长、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重点学科和中西医结合特色专科(口腔黏膜病)学科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周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获博士学位,并师从著名中医裘沛然教授,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各种口腔黏膜病。曾先后赴日本大阪齿科大学、美国德州大学、克来姆申大学、波士顿大学学术访问或短期进修。主持过18项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30余篇,主编或参编专著25部。曾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6项。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为新千年制定的“口腔卫生目标”中明确指出:“不但要加强对龋齿的控制及预防,而且要关注其他口腔疾病,如牙周健康状况、口腔黏膜病损、口腔癌前病变与口腔癌,以及与口腔相关的生活质量。”也就是说,要关注口腔健康,仅关心牙齿是远远不够的。
口腔黏膜是口腔的“衬里”,其生理功能一点不比牙齿差。口腔黏膜不但是口腔其他组织的“保护伞”,而且有感觉、免疫、分泌等功能。口腔黏膜的一丁点儿异常,就会“闹”得人寝食难安。与身体其他器官一样,口腔黏膜也会随年龄增长而变化——变簿、变干、抵抗力下降。再加上中老年人常患有一些慢性病,口腔黏膜的营养因受到不利影响而变得更为“弱不禁风”,容易出现异常,甚至发生口腔黏膜病。
正常的口腔黏膜可以用六个形容词来描述:“湿润的”“柔软的”“粉红色的”“有弹性的”“光滑的”“连续的”。如果你的口腔黏膜不能同时用这六个形容词来描述的话,那可能就有麻烦了。对中老年人而言,以下三种口腔黏膜的异常变化特别值得关注。
口腔白斑
许多口腔黏膜病都会出现口腔黏膜白色斑块,如白色念珠菌病、口腔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良性过角化、游走性舌炎、白癜风、口腔白斑等。其中,口腔白斑是最需要重视的。因为医学上所说的“口腔白斑”特指“口腔白斑病”,它是一种癌前病变!其特征为:乳白色隆起的斑块,表面粗糙或略粗糙,有的斑块发生溃疡或糜烂,有的斑块表面呈毛刺状或绒毛状,有的则在充血发红的“背景”中间杂有白色颗粒。患者常感觉有粗糙感、木涩感。临床医生根据这些特征,再经病理切片检查,即可确诊。
口腔白斑的危险之处在于其不痛、不痒、不溃破,患者往往很难察觉。由于其属于癌前病变,如果听之任之,由其发展,很有可能会癌变。据估计,该病的癌变率为10%~30%。
以下患者具有较高的癌变倾向:①60岁以上老年患者。②吸烟的女性,特别是年轻女性,恶变可能性大。③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癌变可能性越大。④白斑位于舌缘、舌腹、口底及口角区者。⑤白斑表面粗糙,伴溃疡或糜烂者。⑥病理检查发现有上皮异常增生者。⑦有白色念珠菌感染者。⑧病变时间较长者。⑨有刺激痛或自发痛者。
口腔顽固性溃疡
口腔溃疡是个“大众化”疾病。可以说,在人的一生中,几乎没有人不发生口腔溃疡。口腔溃疡会不会变癌?这是个无法用一两句话就能讲清楚的问题。
首先,应该搞清楚什么是口腔溃疡?人们往往搞不清溃疡、糜烂、坏死之间的区别。口腔溃疡的医学术语叫作“口腔黏膜连续性中断”。通俗地说,就是口腔黏膜“破了个洞”。这个“洞”可深可浅,有大有小,或圆或扁,虽然形态各异,但都凹陷,并有明显的“边界线”。疼痛不是口腔溃疡的特有症状,口腔黏膜疼痛不等于口腔溃疡。
其次,口腔溃疡会不会变癌呢?不能一概而论。笼统地说,“口腔溃疡”既是一种病名,更是一种症状。口腔溃疡作为一种病名,被称为“复发性口疮”。复发性口疮有“周而复始”地发作、“火烧火燎”地疼痛、“不治而愈”的倾向。虽让人活得不是滋味,但它是良性的,绝对不会让人面临变癌的“生死考验”。
但是,有一种常发生在中老年人口腔里的溃疡就难说了。中老年人往往“头童齿豁”,头发秃了,牙齿豁的豁了,掉的掉了,口腔里多见“残垣断壁”式的“半拉”牙齿。别看在吃东西时,这些残根残冠“派不上用场”,但它们摩擦口腔黏膜的“功夫”却一点不含糊。面对这些“如刀似枪” 的坏牙齿,口腔黏膜哪是对手!久而久之,“创伤性溃疡”就出现了。还有一种情况,老年人的假牙装得不合适,或者假牙装得太久(用了10年还不换),也会损伤口腔黏膜,引起创伤性溃疡。创伤性溃疡虽然数目不多,但危险不小,常“顽固不化”,不像复发性口疮那样会“不治而愈”。即使医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令它暂时“安稳”,但只要造成创伤性溃疡的刺激因素还在,那么该处的口腔黏膜就会重复“创伤-溃疡-修复-再创伤-再溃疡-再修复”,而在此过程中,很有可能发生癌变。当然,发生在中老年身上的“复发性口疮”同样是不会癌变的,大家不用担心。如果不能确定自己患的是“复发性口疮”还是“创伤性溃疡”,最好去医院请口腔医生诊断一下。
味觉减退
熟知《三国演义》的人都听说过这么一段故事:曹操围城,久攻不下,欲撤兵,改军中口令为“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其实,令老年人“食之无味”的东西何止“鸡肋”?许多美味佳肴让老年人吃起来,几乎都“味同嚼腊”。要搞清其中的原因,首先得从味觉的生理谈起。
人的口腔里有无数个味蕾,主要隐藏在舌头的菌状、叶状和轮廓乳头里,它们是感觉味道的“先锋”,能辨别“甜、咸、酸、苦”四味。食物入口,味蕾就将味觉信号通过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三叉神经等传递到大脑皮质的味觉区,人就能感觉出哪个好吃,哪个不好吃。一旦这条“通路”的任何一环出了毛病,都会影响到味觉。此外,食品的温度、唾液的多少、口腔卫生状况,以及烟酒嗜好等都会干扰正常的味觉。而对老年人来说,更主要的是“增龄性变化”。首先,味蕾中的味觉细胞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萎缩,细胞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也会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其次,传递信息的神经也渐渐老化,传输效率下降。第三,老年人对味觉的判断分析能力下降。因此,与老年人共同生活的小辈常听到老人抱怨“菜太淡,汤不浓,饭无味,真是今不如昔”。对此,小辈们应该理解老年人,适当将菜味调得“重”一点。
当然,有些“食之无味”仅仅与口腔卫生不良、义齿装戴不合适、有嗜好烟酒等因素有关。对此,只需加强口腔卫生维护、克服不良生活习惯、调节好生活节奏、正确使用假牙,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需要提醒的是,部分“食之无味”的发生可能与某些疾病相关。口腔或神经系统的炎症、肿瘤,内分泌疾病,代谢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都会出现味觉改变。老年人一旦发现自己有味觉改变,尤其是“突然性”的味觉改变,应当引起重视,有必要去医院作一次检查。
相关链接:口腔黏膜保健三招
一要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少吸烟,少喝酒,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从年轻时
起,就要注重对味觉系统的保护。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吃得淡一点、凉一点、慢一点、少一点。”
二要多吃健康食品,包括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营养品。少吃酸、麻、辣、涩、烫和油炸食品,更不能食用那些用工业盐腌制、用“下脚油”炸制、用石灰炒制的劣质食品。
三要经常自查口腔黏膜。看一看有没有色泽、质地、完整性、柔软度、光滑度的变化。一旦发现有溃疡、糜烂、充血、皲裂、结节、痂皮、斑纹、肿块、色素等异常表现,或有麻木、粗糙、干涩、牵拉等异常感觉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当然,在你尚未掌握正确的检查方法之前,最好还是请口腔科医生“代劳”,以免似懂非懂,自己吓坏自己。
名医档案
周曾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上海市口腔医学会会长、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重点学科和中西医结合特色专科(口腔黏膜病)学科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周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获博士学位,并师从著名中医裘沛然教授,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各种口腔黏膜病。曾先后赴日本大阪齿科大学、美国德州大学、克来姆申大学、波士顿大学学术访问或短期进修。主持过18项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30余篇,主编或参编专著25部。曾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