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谦之的密码——一个宗教叙事的解读

来源 :文史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ey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书·释老志》所记寇谦之在嵩山两次遇神的故事,是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宗教叙事.其中隐藏在干支符号之后的年月日选择,尤具深意.首先,两次大神降临的日期都是十月五日,这是天师道非常重视的下会日,选择这一天与三会日诸神降临治堂的通说相合,易为天师道信徒所接受.其次,运用以干支为主要工具的择日历术,选择正月朔日与十月五日干支重合的两个年份作为修道叙事中的重要节点.较早的辛丑年被作为修道开始之年;而较晚的神瑞二年,其岁干支与正月朔日、十月五日重合,具有更高的神秘性,太上老君降临并授予寇谦之"系天师"之位便定在此年.再次,牧土上师李谱文降临嵩山的日期,被安排在泰常八年嵩洛地区被纳入北魏版图之后,又在泰平王登基成为皇帝之前,无疑是寇谦之观察外界政治变动后理性选择的结果.最后,在泰常八年与修道开始的辛丑年之间,根据术数的美感选择辛亥年作为修道历程的重要节点并加以强调,这在一定程度掩饰了泰常八年神降与政治时局的联系.
其他文献
越界的救赎 ——论姚鄂梅《衣物语》中的女性超脱与有序解放 打开文本图片集
期刊
破译历史散文写作的密码 ——评蒋蓝的《筹边楼记》 打开文本图片集
期刊
中国古代文学中意象运用的成功经验,启发了莫言的艺术灵感.莫言在小说创作中运用了纷繁多彩的意象,有自然意象、社会意象和民俗意象等,借助意象的象征作用,使意象成为叙事的焦点,将所蕴含的哲理意义含蓄地显示出来,实现了对诗意的追求.意象还具有疏通文章经络,贯通伏脉、沟通情节联系的功能.成功的意象运用能够激发出作品的艺术魅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意象犹如小说中的眼睛,透过这一眼睛,就可洞察到作品的审美内涵之所在,如红萝卜、红高粱、红耳朵等就是这样的"文眼".
期刊
与认为儒家思想并不重视堕胎问题的刻板印象相反,从宋代的法律和儒医关于妇产医学的论著中可以看到,胎儿的生命已经作为一个潜在的人类生命在法律上被加以重视和保护.鉴于当时系统而完整的胎儿发育及胎教学说,儒医普遍把胎儿时期看作人类生命的开始.基于对胎儿的这种看法,儒医一般来说对堕胎持反对立场,但是他们也秉承了儒家在处理实践问题时一贯采取的整全性态度,在复杂的现实中,对堕胎所涉及的多方面的价值和考量加以重视和权衡.
期刊
以"得君行道"和"觉民行道"来划分理学的两种形态,并将王学以及作为王门后学的泰州学派作为"觉民行道"的主要范例,构成了余英时考察宋明理学的重要之点.然而,这一看法并不合乎思想的实际演化过程.以泰州学派而言,其重要特点首先体现于把"事"和"道"联系在一起.历史地看,正是"日用即道",而非"得君行道"或"觉民行道",构成了儒家的重要传统,明代王学包括泰州心学的重要特点,在于上承和突出了这一传统,并由此进而提出"以事行道".在泰州学派那里,"以事行道"不仅涉及日用常行,而且关乎广义的经世活动,后者既包括人和对象
期刊
“缘情造端,兴于微言” ——评李少君的《抒怀》 打开文本图片集
期刊
政治是先秦儒家"鬼神"观的重要视域.先秦儒家以人为立论根据,论证了"鬼神"与政治结合的合理性,重点诠释了士以上阶层尤其是天子、诸侯的祭祀.君王在祭祀"鬼神"时极力彰著自己的情感、道德,以博得"鬼神"的青睐和求得天命.君王祭祀"鬼神"也是强化政治秩序和实施政治教化的需要.先秦儒家的"鬼神"观既重视人的情感和伦常,又通过一系列繁杂但有序的祭祀仪式来表达政治意图,这是先秦其他诸子的"鬼神"观所不具备的.先秦儒家的"鬼神"观从宗教神学和哲学两个方向影响到了后世儒家对"鬼神"的诠释.
期刊
郁振华和黄勇都认为道德命题知识不具有实践能动性,而王阳明的"良知"具有实践性,因此"良知"不是命题知识.两位先生分别把王阳明的"良知"诠释为能力之知和动力之知,但如此一来,"知而不行"就只是一种认知缺陷,而不是道德缺陷,即只具有道德命题知识,而没有实践性道德知识;要做到"知行合一",道德主体要在命题知识的基础上"别立个心"以获得实践性道德知识.道德能力之知与道德动力之知的概念也抹杀了信念与知识的分别,因此许多能够用"道德信念"解释的道德现象,是道德能力之知和道德动力之知难以解释的.为了说明"良知"的实践能
期刊
行为的理由是用于证明、阐释行为合理性的依据,也是使得行为具有合理性的原因.在行为的诸多理由中,规范乃是最常见也最具说服力者.当行为处于规范所关涉的情境之中,并且与规范所指示的行为类型相符合时,规范就能够成为证明该行为合理性的理由.在判定行为合理性的时候,人们往往会首先使用对具体情境和行为模式界定较为明确的"规则";在没有"规则"可依据的情况下,则会考虑采纳一般性的"原则".在通常状况下,个体愿意服从社会的要求,将规范作为行为优先的和排他性的理由,这是因为规范要么是权威意志的体现,要么是由强制力保障而实施,
期刊
中国哲学典籍在欧洲主流语种国家的传译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但在芬兰及北欧的译介情况尚待综合梳理.芬兰民族文化的觉醒、早期学院派的建立、探险家的科考以及传教士的差传,构成了芬兰汉学勃兴的多重动因.迂回译介策略与比较经学的研究进路是中国哲学文献"芬兰化"传译的主要特征.芬兰汉学家先道家后儒家的译介次序并非意味着忽视中国社会生活中儒家的主导性作用,而是从比较宗教学角度自觉反省"他者"的形而上学高度,并尝试与本土路德神学传统相参照.这种宗教终极关怀与内在哲学精神沟通的形而上学比较视角对充分理解中国哲学经典如何传入芬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