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活动空间的住宅景观探析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yi870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儿童的成长环境与未来的发展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住宅景观活动空间的好坏是儿童健康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但如今住宅景观的儿童活动空间设施普遍比较单一、陈旧、缺乏新意,活动场地面积也比较窄,导致多数儿童的活动内容与活动空间受到限制,天性无法完全的释放。文章主要通过一些设计案例和实地调研,来分析住宅景观活动空间对儿童行为与心理活动的影响和重要性,总结出一些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住宅景观活动空间设计要点。
  关键词:儿童;活动空间;行为;心理
  说到儿童时期,不禁想起诗人杨万里的“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我们的童年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琳琅满目的电子产品,课余时间没有补习,学习压力小,自由时间多,经常你约着我,我约着你,大家捉蝴蝶、捉蝌蚪;跳皮筋、斗蛐蛐;你追我赶,嬉笑声一片……可是放眼如今儿童的生活环境与成长状况,他们大多数的时间不是被补习班占据,就是消耗在电子产品上,父母的保护欲又过强,更别说户外活动了。
  这些种种因素导致儿童的行为活动受到限制,天性被压制,潜力没有办法被激发出来,越来越多孩子的性格变得很内向甚至自闭,身体素质也很差,儿童未来的成长与发展令人堪忧。
  一、住宅景观的儿童活动空间
  (一)背景
  在当今城市快节奏发展、老龄化加剧、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儿童的成长环境与发展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邓小平同志说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可见儿童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发展与祖国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因此,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有益于健康发展的活动空间环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住宅景观作为人们生活环境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时刻都扮演着为人们提供一个公共的舒适的休憩空间的角色,从地理位置等方面来看,是不可多得的儿童活动空间。早在1933年国际建筑大会《雅典宪章》中就首次在国际学术界提出了在居住区内建设儿童游戏场的号召,《宪章》指出“在新建住宅区内,应该预先留出空地作为建造公园、运动场及儿童游戏场之用。”1957年在联合国第四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儿童权利宣言”,再次确认了上述宣言。
  总的来说,住宅景观的儿童活动空间设计产生的背景主要有两点:第一,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提高了对儿童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的关注;第二,儿童对开放空间的需求提高。
  (二)现状
  虽说住宅景观的儿童活动空间设计发展迅速,普及广泛,但是从目前大部分的住宅景观儿童活动空间的现状看来,他们对儿童的关注却还停留在表面,对儿童的行为活动的了解还不够,几乎也没有考虑到陪同父母休息区域方面的问题,导致如今大部分儿童活动空间都毫无新意、千篇一律,十年前与十年后的设施几乎没区别,很多都是照搬。
  这些不合理的活动空间布置和硬性、简单粗糙的游戏活动设施既不利于儿童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对环境的利用率也不高,又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殊不知随性、自由的能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活動空间,才是孩子生命体验的源头。
  我国幼教理论家与实践家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儿童活动空间的优劣与其成长健康与否有直接关系”。[1](p116)因此,只有从儿童的心理与生理需求出发,从儿童自身的行为活动出发,才能创造出一个更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人性化、丰富的儿童游戏活动空间。
  二、儿童行为特性
  其实对于儿童来说最好的老师就是自己,在每一次的游戏活动中,他们都会有新的认知,会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同时也可以获得丰富的经验与感受,还能学会怎样与他人交往、相互协助。游戏活动有助于他们找到自己的能力方向,今后能够更好的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对儿童的一些行为特性进行了解分析,才能更好地开发儿童各方面的能力。
  (一)聚众性
  儿童阶段有一定的聚众性,他们不像成人世界里需要那么多的独处空间,也没有那么多的顾虑,相反他们能够很快的与陌生的小伙伴们打成一片。这时儿童就需要一个可以和朋友聚在一起、共同享受的空间,与此同时也要有私密的空间。
  (二)移动性
  儿童天性好动爱玩,若想让他在同一件事物上花大量时间是比较困难的,他们喜欢自由奔跑,喜欢随性,不喜欢被束缚。这时儿童就需要一个宽阔的空间,需要有趣的事物。
  (三)探索性
  儿童的好奇心很强,对没有见过或没有尝试过的事物非常感兴趣,他们喜欢新鲜的不一样的事物,喜欢探寻,不害怕冒险。这时儿童就需要一个神秘的、充满未知的空间,一个能够让他们自己去发掘、去找寻的空间。
  (四) 亲自然性
  儿童喜欢和自然有关的一切在一起,他们能相处得很愉快,这仿佛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种天赋,孩子们喜欢水,喜欢沙子,喜欢动物,他们能够在自然中探索最真实的自我,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认知等能力。这时儿童就需要一个有水,有植物,有新鲜的空气的空间,能与自然近距离接触的空间。
  三、活动空间对儿童的影响
  瑞士一名心理学家曾说过:“儿童是人一生中发展智力、形成人格的关键时期”,可见儿童时期的行为活动对其今后的成长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
  儿童的行为和需求影响着其活动空间的设计,也就是说儿童的行为是活动空间设计用来确定场所和动线的依据,建造后的活动空间又影响着儿童的行为活动,所以设计师在儿童活动空间的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儿童的行为序曲,也要考虑活动空间对儿童的生理、心理和视觉等各方面的影响。
  (一)生理影响
  儿童活动空间设计对儿童生理方面的影响主要有:儿童的身体素质;儿童活动过程的安全性;儿童行为活动的发展走向。
  儿童活动空间设计的前提是,要有利于身心健康和安全。活动空间影响着儿童的行为活动,因此在活动空间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儿童的人体工程学所提供的人体生理参数来确定各个环境空间尺寸,再根据其行为习惯来确定活动形式。活动空间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儿童活动的安全性,让陪同家长放心,让孩子在活动中不仅身体素质得到提高,也促进了体力的开发。通过游戏活动,找到自己的能力方向,有利于今后更好的发展。   (二)心理影响
  在儿童活动空间设计中,儿童的行为和心理是设计师进行设计的基础之一,我们需要在其活动空间中设计一些有领域性和特点的环境空间,不同的活动又要有它特定的心理范畴和领域,活动性强的就需要宽敞的空间,休息时就需要满足休息的空间,有时也需要有领域性的空间。而从儿童的心理角度来说,游戏活动会影响到孩子们在游戏中的感受、情绪和人格等,儿童的情绪比较敏感,住宅景观的儿童活动空间应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能让他们放松、娱乐的活动空间,让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能够得到释放,避免因压抑而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视觉影响
  视觉感受是儿童活动空间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可以说儿童对环境的认知是由感觉器官和大脑一起进行工作的,儿童在景观环境中时,感知首先来源于视觉,所以,在进行设计时要始终考虑到儿童的视觉感受,无论是整体的色彩上还是设计形态上都要给儿童一种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儿童的世界是天真的、色彩斑斓的、精彩的、充满想象的,在住宅景观的儿童游戏活动空间里我们可以通过地域的垂直变化、不同的用料、丰富绚丽的颜色,让孩子置身于一个充满视觉刺激的环境,会让孩子觉得更有趣,更容易吸引他们。
  四、住宅景观儿童活动空间设计要点
  一个好的儿童活动空间对孩子的智力和体力的开发上是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的,它应该可以引导并提高儿童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从而使孩子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儿童活动空间在住宅景观的环境下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我们需要尽可能的做到最优。
  (一)安全
  “安全”是儿童活动空间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防护措施完善,家长才能放心的让孩子玩耍,活动空间的安全防护措施要到位,同时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適宜
  一个儿童活动空间应该是符合儿童的行为需求的,儿童在这个空间所有的行为活动应该是舒适的,这个活动空间既要在住宅景观环境中不突兀,又要满足孩子的需求。
  (三)塑造丰富
  儿童活动空间设施不需要多复杂,但应该丰富,应该有针对性,应该有锻炼体能的,也应该有开发智力的,尽可能地利用每一块面积,做到不使用时可观赏,使用时也能成为一道风景。
  (四)想象创作空间
  儿童的想法千奇百怪,思绪也非常丰富,在这个活动空间里,需要为他们留出一个能够自己创作的空间,让他们可以随意自由地发挥,没有约束限制。
  (五)陪伴
  设计的意义是为了让我们离内心期望的生活更近,而创造儿童活动空间的本意是“共同享受、爱与陪伴”,住宅景观的儿童活动空间除了对孩子的考虑之外,还应该考虑陪同人群的使用,如果一个儿童活动空间不能让成年人也乐在其中,那一定是不完美的。更重要的是在那样的活动空间下,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陪伴变得不再遥远,心与心的距离拉近了,彼此的快乐也息息相关,成长不再被缺席。
  五、结语
  在开放空间玩耍是儿童健康发育的先决条件,经常在开放空间活动玩耍的孩子,知道如何找寻伙伴,在游戏中他们能够获得创造力,在游戏中他们能够探索自我,在游戏中他们能够培养兴趣,有自己的个性特征。
  虽然住宅景观用作儿童活动空间的面积和环境条件有限,但也应该物尽其用,从儿童本身出发,才能制造出更多有助于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的环境。
  参考文献 :
  [1]季莉春.创造游戏环境促进幼儿发展[J].考试周刊,2007,(39):116.
  [2]赵珍祥.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
  [3]李娜.儿童行为心理与儿童公园设计[D].湖南大学,2008.
  作者单位:
  西南林业大学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在新课改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根据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不断加强和改革化学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教学内容,积极探求化学实验教学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做
期刊
患者,男,61 岁,因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伴嗜睡,呕吐12 h入院。否认高血压及心脏病史。查体:T:37℃,P:90次/分,R:24次/分,BP:22/10 kPa,嗜睡,躁动,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不大,心率90次/分,律
为了提高抗移植难治性排斥反应的效果,对肾移植术后急性难治性排斥反应11例(其中1例为急性加速性排斥反应)应用抗白介素2受体单克隆抗体(抗Tac)治疗9例(包括1例急性加速性排斥反应)完全逆转,逆
目的:研究窒息对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T细胞亚群SAP法检测窒息新生儿CD3、CD4、CD8细胞,用免疫比浊法检测IgA、IgG、IgM、C3.以正常足月新生儿40 例作为对照组,观
采用前列组织特异性转基因鼠技术,使c-myc在新型C3(1)前列基因启动载体的转载下,在前列腺体中过量表达。c-myc转基因的表达及其组织特异性经用RNA组织原位原位杂交和RNA酶保护法证实。组织学观察发现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与治疗现状──血液系统疾病(4)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温春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它的病理基础是由于促凝物
藏南仲巴地区早白垩世日朗组出露于特提斯喜马拉雅北亚带,整体为黄绿色火山岩屑砂岩,局部层位可见页岩与泥岩,分析为一套深海海底扇沉积组合。本文仔细分析了日朗组砂岩岩石学特
为探讨肾癌的耐药规律,我们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34例原发性肾癌,20例正常肾移植多药耐药基因产物P-糖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100%的正常肾组织有PGP的表达,以肾近曲小管的表达最强,远
对15例不同程度拇指缺失患者实施自体Mu甲瓣异体骨复合组织移植再造拇指术,取得满意效果。护理内容:完成术前常规准备,认真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加强体温观察,及时准确地分析发热原
原发和复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P53和bcl2表达的差异性杨晓峰亢全寅申鹏飞李志强刘小平杨丽清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原发和复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的P53和bcl2表达进行了研究。材料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