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来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z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左-右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并总结11例锁骨下动脉转流术围手术期的患者从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到出院指导所实施的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经系统护理,术后11例患者均顺利康复.结论 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在保证手术效果,促进疾病康复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其他文献
执行医嘱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自2002年<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出台之后,病历文书的法律属性得到加强,临床中沿用已久的医嘱本和医嘱转抄制度均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医生直接在医嘱单上下达医嘱,交护士处理执行.为了在医护之间准确传递医嘱信息,帮助护士及时正确执行医嘱,我院2007年9月设计制作了一种医嘱标识,应用于临床中,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期刊
电子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是于80年代末出现,从检查、记录到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纤支镜的功能不断扩展,已成为诊治气管和肺部疾病的有力工具,并且在急危重症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1].纤支镜检查在我国成人已普遍应用,但由于小儿气道狭小、黏膜柔嫩、缺乏配合等原因,使纤支镜在儿科的应用中有较大难度.危重症患儿病情危重,术前已存在缺氧,部分患儿已予机械通气支持治疗,此类患儿行纤支镜检查有更大风险,
期刊
腭裂手术体位要求肩、背部垫高,头部后仰,使口腔、气管、胸骨尽可能在同一平面,以使上腭立起,充分显露术野.这种体位使颈部过伸,胸背部前凸,腰部拉伸;常引起患者术后头颈、腰背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常规腭裂手术使用背垫、颈垫、头垫加上中单与布球.术中布球易滑动造成颈项悬空,且操作复杂,垫起效果又不够满意。
期刊
为了准确直观连续监测尿量,2000年2月,我们自行研制了一种储尿量筒,并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期刊
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常置动脉导管监测动脉压,在监测过程中为保持动脉导管通畅,需持续用肝素盐水缓慢滴入、泵入或持续冲洗,我们使用肝素盐水定时冲洗导管的方法来保持动脉导管通畅,并对2种不同浓度肝素盐水冲管结果的相关资料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期刊
医-护-患之间的关系本应该是和谐、融洽的,然而近些年来,医-护-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护-患之间冲突频发导致患者身心利益受到影响,从而医患纠纷层出不断,影响了医院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稳定,医患间矛盾已成为阻碍医院发展的最不和谐因素.发生医疗纠纷的比例占98%[1].整体护理是我国现推行的护理模式,该模式顺应医学模式的发展,是将人视为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本研究通过医护协作,有效促进了整体
期刊
目的 探讨慢性病儿童心理特征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患白血病、哮喘、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的儿童和正常儿童进行评定和比较,得出慢性病儿童在心理个性特征上与正常儿童的区别,分析几种因素对患儿心理特征的影响.结果 慢性病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在个性上具有较冲动、渴望冒险,并有焦虑、担忧、郁郁不乐的情绪,以及孤独、不关心人、感觉迟钝的精神质的特点.结论 慢性病儿童具有多种心理疾病,应采取
目前,临床上尚无成熟理想的婴儿哺乳辅助装置,不利于母乳喂养的实施.为了满足婴儿出生早期的营养需求,避免婴儿产生乳头错觉[1],我们继"婴儿哺乳辅助装置"[2]后,2007年1-6月进一步研制改进,使产品更加科学、方便、实用,定名为"多功能哺乳辅助器及孕产妇胸罩".经过半年多的临床试用,效果满意,深受医护人员及产妇们的好评,现报道如下。
期刊
检验医学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3个部分,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前据[1].在实际工作中,分析前的标本采集多由临床护理人员承担.我科2006年4-9月,对225份标本采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加以质量控制与管理,通过改进,标本采集质量明显提高,现报道如下。
期刊
缺血性眼病是眼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高,涉及病症广泛,危害性大,常致失明.复方樟柳碱能加速恢复眼缺血区血管活性物质的正常水平,缓解血管痉挛,维持脉络膜血管的正常紧张度及舒缩功能,在增加血流量等方面具有较好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