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明,催生出了新的传播媒体,世界瞬息万变,媒体环境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新媒体快速进入到了人们的视野之中,这不仅使得编辑的角色变得越发重要,而且也给编辑工作带来了更为艰巨的考验。因而,编辑除了具备传统的编辑职能外,还需要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实现自我提升,以此来应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关键词】媒体行业 编辑 竞争环境 自我提升
随着我国媒体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发生了激烈碰撞,传播者与受众的界限不再分明,信息资源环境和信息资源载体更为多变,双向互动传播方式取代了单向传播,让媒体工作者包括编辑在内的工作人员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具体体现在信息需求、信息过剩、理念创新、信息实效等多个方面,对编辑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新媒体环境下编辑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广大受众有了更多获取信息的途径,各种新媒体通过对热点时事内容的及时更新、动态传递,体现出了新媒体的编辑优势。新媒体环境下,要求编辑改变传统单一的理念模式,与时俱进,为受众呈现出多样化的编辑效果,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然而,长期以来,出版行业因其在商业运作模式、经营管理方式等方面与市场需求有着一定的差距,导致存在编辑观念落后、缺乏整天规划、知识陈旧等问题。面对新媒体的冲击,编辑迫切需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提高专业素质,实现自我提升。
二、新媒体环境下编辑实现自我提升的必要性
(一)提高媒体品牌形象的必然要求
无论新媒体环境怎么变化,文化体制怎样改革,拥有一支具有高素质编辑队伍始终是维持媒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编辑肩负着大众传播的使命,引领着媒体潮流,影响着民族、国家,乃至世界的文化梦想,其知识水平、基本素质、综合能力对媒体出版行业而言十分重要。倘若其素养不高,那么出版物的质量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最终导致媒体的品牌形象受到影响。
(二)编辑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内在要求
在新媒体环境下,编辑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我能力的提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编辑要不断地完善和提升自我,其关键点在于提高自身的素养,也就是个人的知识存储和人生阅历的融合。这也要求编辑要关注时事,多进行市场调查,了解大众需求,从而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拓宽知识面。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让自己成为新媒体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三)提高编辑团队综合能力的迫切要求
编辑工作是一种集技术性、专业性、实践性为一体的职业,就整个出版行业而言,编辑工作是其中心环节。但编辑并不是一个单一、分散的环节,它在整个过程中更多需要的是一种团队精神。时代的快速发展,要求编辑团队能有敏锐的洞察力,引领时代潮流,提高编辑团队的综合能力,学习型编辑团队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可以说,编辑素养得不到提高,团队综合能力的提升只是一句空话。
三、新媒体环境下对编辑的要求
(一)做好信息的编辑策划工作
在新媒体竞争环境的影响下,传统媒体“一家独大”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更看重的是编辑们在同一事件上,策划出独特新颖的信息报道。因而,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做出吸引受众眼球的信息报道,就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编辑工作人员,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对信息的不同侧面进行深入挖掘,无论是从前期的选题策划、制作策划,中期的组稿编排,还是后期的营销策划、发刊过程都应该全程参与,把好每一道关卡。
(二)掌握有价值、有深度的信息
随着网络的蓬勃发展,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手段方式也越来越简单快捷,人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庞大的信息量。面对日益丰富的媒体信息世界,人们对信息内容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对信息的有效性和深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编辑工作的重要性在信息媒体时代显得愈发重要。这也就要求编辑从海量的信息源中去粗取精,提取最具价值的信息,同时对出版物的主体方向、价值考核等进行多方面的考量。
(三)搞好各环节的协调沟通工作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人们的注意力很难停留在某个事物点上,吸引读者眼球成为了编辑工作中的一大重点。在信息的阅读上,冗长繁琐的文字形式已经无法吸引读者,人们越来越依赖于感官的刺激和视觉的享受,这就要求出版物的排版风格要新颖有趣,图片安插要恰到好处,才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而要达到这些要求,需要每个环节做好协调沟通工作,把握信息的定位,以此促进连贯整体性信息的形成。
四、编辑实现自我提升的途径
(一)加强捕捉新事物的能力
时代瞬息万变,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编辑要想不被时代淘汰,需要有敏锐捕捉新事物、主动学习和操作新技术的能力。目前,有不少媒体机构与时俱进,致力于网络平台的建立,打造自己的网站特色,开拓出更多结合潮流的网络出版、数字出版业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面对这些新变化,编辑应该有意识去了解关注,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在选题策划、组稿、文字校对、审稿等方面融入数字化理念。
(二)对信息要有理性判断的能力
如今的信息发布早已不是某个传统媒体的特权,任何一个普通的大众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递者。思想指导行动,编辑在开展工作之前,需要具备正确的信息接受观念,也就是面对寓意宽泛的信息要有理性判断的能力,不要刻意赞扬夸大某件事,而是应该抱着一种客观的态度对事物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做出最客观的评判,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取舍和加工。
(三)建立特有的知识结构体系
新媒体环境下,编辑不仅需要面对信息量的递增,而且还要随时关注信息的更新速度。如此一来,编辑的工作量会大大提升,创新意识和能力要求也会加大,必须不断为自己充电,学习更多的新技术。所以说,编辑的工作就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学无止境,要求真正达到活到老、学到老的境界,时刻关注新技术的发展,灵活掌握各种网络工具,让自己成为所从事行业的“专家”。
参考文献:
[1]张斌. 编辑的创新意识培养与创新能力提高[J].青年记者,2012,(11).
[2]王庆.从美学视角看电视新闻及其编辑[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7).
[3]张明媚. 用独特的编辑意识为电视新闻增色[J].当代电视,2011,(7).
【关键词】媒体行业 编辑 竞争环境 自我提升
随着我国媒体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发生了激烈碰撞,传播者与受众的界限不再分明,信息资源环境和信息资源载体更为多变,双向互动传播方式取代了单向传播,让媒体工作者包括编辑在内的工作人员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具体体现在信息需求、信息过剩、理念创新、信息实效等多个方面,对编辑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新媒体环境下编辑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广大受众有了更多获取信息的途径,各种新媒体通过对热点时事内容的及时更新、动态传递,体现出了新媒体的编辑优势。新媒体环境下,要求编辑改变传统单一的理念模式,与时俱进,为受众呈现出多样化的编辑效果,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然而,长期以来,出版行业因其在商业运作模式、经营管理方式等方面与市场需求有着一定的差距,导致存在编辑观念落后、缺乏整天规划、知识陈旧等问题。面对新媒体的冲击,编辑迫切需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提高专业素质,实现自我提升。
二、新媒体环境下编辑实现自我提升的必要性
(一)提高媒体品牌形象的必然要求
无论新媒体环境怎么变化,文化体制怎样改革,拥有一支具有高素质编辑队伍始终是维持媒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编辑肩负着大众传播的使命,引领着媒体潮流,影响着民族、国家,乃至世界的文化梦想,其知识水平、基本素质、综合能力对媒体出版行业而言十分重要。倘若其素养不高,那么出版物的质量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最终导致媒体的品牌形象受到影响。
(二)编辑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内在要求
在新媒体环境下,编辑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我能力的提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编辑要不断地完善和提升自我,其关键点在于提高自身的素养,也就是个人的知识存储和人生阅历的融合。这也要求编辑要关注时事,多进行市场调查,了解大众需求,从而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拓宽知识面。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让自己成为新媒体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三)提高编辑团队综合能力的迫切要求
编辑工作是一种集技术性、专业性、实践性为一体的职业,就整个出版行业而言,编辑工作是其中心环节。但编辑并不是一个单一、分散的环节,它在整个过程中更多需要的是一种团队精神。时代的快速发展,要求编辑团队能有敏锐的洞察力,引领时代潮流,提高编辑团队的综合能力,学习型编辑团队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可以说,编辑素养得不到提高,团队综合能力的提升只是一句空话。
三、新媒体环境下对编辑的要求
(一)做好信息的编辑策划工作
在新媒体竞争环境的影响下,传统媒体“一家独大”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更看重的是编辑们在同一事件上,策划出独特新颖的信息报道。因而,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做出吸引受众眼球的信息报道,就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编辑工作人员,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对信息的不同侧面进行深入挖掘,无论是从前期的选题策划、制作策划,中期的组稿编排,还是后期的营销策划、发刊过程都应该全程参与,把好每一道关卡。
(二)掌握有价值、有深度的信息
随着网络的蓬勃发展,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手段方式也越来越简单快捷,人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庞大的信息量。面对日益丰富的媒体信息世界,人们对信息内容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对信息的有效性和深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编辑工作的重要性在信息媒体时代显得愈发重要。这也就要求编辑从海量的信息源中去粗取精,提取最具价值的信息,同时对出版物的主体方向、价值考核等进行多方面的考量。
(三)搞好各环节的协调沟通工作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人们的注意力很难停留在某个事物点上,吸引读者眼球成为了编辑工作中的一大重点。在信息的阅读上,冗长繁琐的文字形式已经无法吸引读者,人们越来越依赖于感官的刺激和视觉的享受,这就要求出版物的排版风格要新颖有趣,图片安插要恰到好处,才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而要达到这些要求,需要每个环节做好协调沟通工作,把握信息的定位,以此促进连贯整体性信息的形成。
四、编辑实现自我提升的途径
(一)加强捕捉新事物的能力
时代瞬息万变,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编辑要想不被时代淘汰,需要有敏锐捕捉新事物、主动学习和操作新技术的能力。目前,有不少媒体机构与时俱进,致力于网络平台的建立,打造自己的网站特色,开拓出更多结合潮流的网络出版、数字出版业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面对这些新变化,编辑应该有意识去了解关注,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在选题策划、组稿、文字校对、审稿等方面融入数字化理念。
(二)对信息要有理性判断的能力
如今的信息发布早已不是某个传统媒体的特权,任何一个普通的大众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递者。思想指导行动,编辑在开展工作之前,需要具备正确的信息接受观念,也就是面对寓意宽泛的信息要有理性判断的能力,不要刻意赞扬夸大某件事,而是应该抱着一种客观的态度对事物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做出最客观的评判,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取舍和加工。
(三)建立特有的知识结构体系
新媒体环境下,编辑不仅需要面对信息量的递增,而且还要随时关注信息的更新速度。如此一来,编辑的工作量会大大提升,创新意识和能力要求也会加大,必须不断为自己充电,学习更多的新技术。所以说,编辑的工作就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学无止境,要求真正达到活到老、学到老的境界,时刻关注新技术的发展,灵活掌握各种网络工具,让自己成为所从事行业的“专家”。
参考文献:
[1]张斌. 编辑的创新意识培养与创新能力提高[J].青年记者,2012,(11).
[2]王庆.从美学视角看电视新闻及其编辑[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7).
[3]张明媚. 用独特的编辑意识为电视新闻增色[J].当代电视,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