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普爱人格”是指在普爱心理认知下自觉践行爱人、助人、利他等亲社会行为的人格特质。提出把塑造“普爱人格”作为当下中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其核心是把“爱”作为人格的重要元素予以培育,这在心理学上既有广泛的依据,又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塑造“普爱人格”,包括执政党、政府、各行业在内的一切公民、组织与团体,都得付出努力,营造“普爱”社会心理。作为教育者,要努力学习心理学,自觉运用心理学,普及爱的认知,普洒爱的温暖,弘普爱的行为。
关键词:心理学;“普爱人格”;人际关系;亲社会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5-0029-04
一、“普爱人格”的心理学内涵
在我国,“普爱人格”的明确提出,是近几年的事情。但是,人们对“普爱人格”的思考自古就有,主要是墨子“兼爱”思想和孔孟“仁爱”学说,到了近代主要是孙中山的“博爱”主张。所有这些思想无不与政治哲学交融在一起,抽象色彩极为浓重。学者中真正从人格角度思考“普爱”的寥寥无几。在笔者查阅的相关论述中,只发现三国时期刘劭的主张,似乎直接体现了对“普爱人格”的微妙洞察。刘劭受《尚书》中“九德”的启示,在《人物志》中把人格划分为12种不同类型,包括强毅之人、柔顺之人、雄悍之人、惧慎之人、凌楷之人、辨博之人、弘普之人、狷介之人、休动之人、沉静之人、朴露之人、韬谲之人。其中,弘普之人的人格是“意爱周洽”,认为这样的人“普博周洽,弘在覆裕,失在溷浊”(意思是普济博爱、好善乐施的人,推崇造福他人,拯救苦难,缺点是容易良莠不分,充当老好人)。笔者认为这是对“普爱人格”的懵懂描绘。严格讲来,刘劭的主张也只是“主张”,他只述及弘普之人的行为表现,没有也不可能有心理学依据。至今,心理学界还没有形成对“普爱人格”的准确定义。
笔者试图从心理学角度这样定义“普爱人格”:是指在普爱心理认知下恒久稳定地自觉践行爱人、助人、利他等亲社会行为的人格特质。所谓“普爱”,顾名思义就是广泛意义上的爱,泛指爱自己,爱他人,爱国家,爱自然,爱社会,其核心是行为利他性。所谓“人格”,是指个体相对稳定的心理与行为呈式,它内在地包含着个体心理倾向与个体行为倾向两方面。具体地说,从心理倾向上看,“普爱人格”表现为共情、善良、宽容与悲悯之心。从行为倾向上看,“普爱人格”表现为助人、利他等亲社会行为。“普爱人格”是对冷漠人格的根本否定,意味着人们要学会普爱生命,爱人惜物,要用真爱普洒人文的光辉。“普爱人格”的塑造,有利于人们在生命历程中将仁爱传播到普天之下,实现人与自己、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二、塑造“普爱人格”的心理学依据
笔者提出把塑造“普爱人格”作为当下中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其核心是把“爱”作为人格的重要特质予以培育,这在心理学上有着广泛的依据,主要包括: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依据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爱的需要是人的基本心理,爱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前提,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抑制人的成长,“爱的需要受到挫折,是心理失调的主要原因,爱就像盐或维生素一样不可缺少”[1]。可见,受教育者的“普爱人格”是他们寻求自我发展,实现“高峰体验”的内驱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另一位代表罗杰斯是杰出的心理治疗大师,他主张在治疗中对问题儿童实施“积极关注”,强调协调与坦诚,为患者创造和谐安全的氛围,并对患者无条件给予关怀,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笔者认为罗杰斯所说的“积极关注”,目的在于让他们减少或避免迷茫,修复爱心人格,其实质是“以爱育爱”。
(二)精神分析心理学依据
精神分析心理学的鼻祖弗洛伊德认为,爱的力量是人固有的生本能,他指出:“一个成熟的人,应该能够创造性地工作和爱。”[2]弗洛伊德的追随者阿德勒认为,人有博爱、合作与利他的精神,“忽视”儿童会使他们产生“错误的生活风格”,长大以后就会冷漠、猜疑他人,人际关系不和谐,从而失去爱心人格。德国心理学家霍妮提出了基本焦虑理论,认为家庭关系中父母的冷漠、偏爱会导致儿童的安全需求得不到满足,产生神经症。当代精神分析的权威弗罗姆认为,健康人格是有“生产倾向性的人”,这种人与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的人”相似,都能够发挥潜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培养这种人格需要重视爱的力量,他指出,“成熟的爱是人类的一种积极力量”, 使自我得到充分发展。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依据
“普爱人格”的行为特征是利他行为、亲社会行为。尽管已经有一些心理学家证明了利他行为是人类天生的倾向。但是,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则证明了一切人格都是行为的总和,是习惯的产物,强调教养和环境对于人格塑造的重要作用。按照华生的理论,“普爱人格”不会自发形成,需在教养下方可习得,这就离不开环境濡染和榜样示范。斯金纳提出了“强化”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操作性强化的结果,学习新行为的基本前提是强化,强化是学习利他行为的基本途径。霍曼斯认为社会人之间的互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交换”过程,“人们不仅交换物质性的商品和金钱,而且还交换非物质性的知识、友情、信息、爱、满足等”[3]。用霍曼斯的理论来解释,利他行为是“交换”使然,这吻合“爱人者,人恒爱之”的中国式理解。其实,形成任何人格都需要人际互动。互动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也是强化的过程。
三、塑造“普爱人格”的心理学价值
人格问题一直是心理学的重要课题。它体现着教育者对学生成长环境的判断,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认知,对培养目标的理解。“普爱人格”的塑造,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拉近社会心理价值:塑造“普爱人格”是由目前社会的人际现状所决定的,有利于拉近社会人际心理的距离
社会人际现状最能反映人与人之间心理距离。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很多媒体聚焦了这件事,并进行了深度的报道与尖锐的批评,给受众造成这样的印象:18路人的素质很低,千错万错都错在路人。笔者却不以为然,反倒认为一些媒体记者缺乏起码的社会学认知,忽视了对现实社会关系的深度剖析。早在19世纪中叶,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斯宾塞就提出了“社会有机论”,强调要从整体的有机性来研究社会行为。研究社会事实时,必须纵观全局,放开视野,对任何社会现象、社会问题都不能孤立看待,而应该从这些现象与其他现象的相互关联中去把握。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社会性是人的本质,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的冷漠,是社会冷漠的反映。18路人中的每个人都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个体,而是多种社会关系综合作用的结果。正是冷漠的社会关系铸就了他们缺乏爱心与德行的生活范式。2011年9月22日,《人民日报》一则醒目标题令人深思:中国已进入“陌生人社会”,人性冷漠随处可见。如何消除社会关系的冷漠?作为教育者,笔者的反思是:当践行爱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普爱”精神,即塑造学生的“普爱人格”。 (三)弘普爱的行为
健康人格是个体参与社会行为的结果,“普爱人格”是爱人、助人、利他等亲社会行为反复强化的结果。因此,塑造“普爱人格”,除了需要教育者自身参与爱心行动做榜样以外,还需要教育者大力弘普爱的行为,可行的途径有:
1.提供参与机会。比如,利用每年“12.4”普法宣传日,引导学生走向社区,开展普法宣传,培养学生亲社会的能力;利用学雷锋活动月,组织学生走进福利院,给鳏寡孤独者送去爱心。
2.建立利他机制。在教育管理中实施以优带劣,对学习困难同学实施救助,帮助学困同学走出困境,从机制上对学生中的利他行为进行考核,作为期末评优的必要条件。学生一旦出现自发的利他行为,教育者要及时表扬鼓励,使他们获得积极的反馈,达到逐渐强化目的。在实践中,教育者可以通过先进人物评选、表彰爱心人士等外部激励措施来有效强化学生的利他行为。
3.搞活社团活动。教师要利用一切学生社团,引导学生在社团中表现合作、谦让、共享等利他行为,帮助他们减少人际冲突,改善人际关系。通过社团活动让学生反复练习、反复实践,让他们逐步形成自觉、稳固的亲社会行为。
参考文献:
[1][2]叶奕乾.人格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213.46.
[3]崔美娟,尹亭亭.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1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5]李宏伟,李震.主题文化:催生特色高中的文化制高点[J].中国教育学刊,2010(1).
[6]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3.
责任编辑:丁伟红
*本文为连云港市“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普爱教育核心价值与实践路径研究”(课题编号:D∕2011∕09∕098)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13-01-15
作者简介:武兴华,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江苏连云港,222006),政教与法律双本科学历,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开发与教育心理等。
Universal Personality and Its Cre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WU Xing-hua
(Xinhai Senior Middle School, Lianyungang 222006, China)
Abstract: Universal personality refers to such pro-social qualities as loving, helping and benefiting others in the cognition of universal psychology. This essay proposes that creation of universal personality should be viewed as the major goal of present China’s school education, with the core of cultivating love as the leading element of personality, which can find extensive causes in psychology and has its important realistic values. As far as creation of universal personality is concerned, all parties, organizations and citizens need to make great efforts for the ultimate attainment.
Key words: psychology; universal personalit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pro-society
关键词:心理学;“普爱人格”;人际关系;亲社会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5-0029-04
一、“普爱人格”的心理学内涵
在我国,“普爱人格”的明确提出,是近几年的事情。但是,人们对“普爱人格”的思考自古就有,主要是墨子“兼爱”思想和孔孟“仁爱”学说,到了近代主要是孙中山的“博爱”主张。所有这些思想无不与政治哲学交融在一起,抽象色彩极为浓重。学者中真正从人格角度思考“普爱”的寥寥无几。在笔者查阅的相关论述中,只发现三国时期刘劭的主张,似乎直接体现了对“普爱人格”的微妙洞察。刘劭受《尚书》中“九德”的启示,在《人物志》中把人格划分为12种不同类型,包括强毅之人、柔顺之人、雄悍之人、惧慎之人、凌楷之人、辨博之人、弘普之人、狷介之人、休动之人、沉静之人、朴露之人、韬谲之人。其中,弘普之人的人格是“意爱周洽”,认为这样的人“普博周洽,弘在覆裕,失在溷浊”(意思是普济博爱、好善乐施的人,推崇造福他人,拯救苦难,缺点是容易良莠不分,充当老好人)。笔者认为这是对“普爱人格”的懵懂描绘。严格讲来,刘劭的主张也只是“主张”,他只述及弘普之人的行为表现,没有也不可能有心理学依据。至今,心理学界还没有形成对“普爱人格”的准确定义。
笔者试图从心理学角度这样定义“普爱人格”:是指在普爱心理认知下恒久稳定地自觉践行爱人、助人、利他等亲社会行为的人格特质。所谓“普爱”,顾名思义就是广泛意义上的爱,泛指爱自己,爱他人,爱国家,爱自然,爱社会,其核心是行为利他性。所谓“人格”,是指个体相对稳定的心理与行为呈式,它内在地包含着个体心理倾向与个体行为倾向两方面。具体地说,从心理倾向上看,“普爱人格”表现为共情、善良、宽容与悲悯之心。从行为倾向上看,“普爱人格”表现为助人、利他等亲社会行为。“普爱人格”是对冷漠人格的根本否定,意味着人们要学会普爱生命,爱人惜物,要用真爱普洒人文的光辉。“普爱人格”的塑造,有利于人们在生命历程中将仁爱传播到普天之下,实现人与自己、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二、塑造“普爱人格”的心理学依据
笔者提出把塑造“普爱人格”作为当下中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其核心是把“爱”作为人格的重要特质予以培育,这在心理学上有着广泛的依据,主要包括: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依据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爱的需要是人的基本心理,爱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前提,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抑制人的成长,“爱的需要受到挫折,是心理失调的主要原因,爱就像盐或维生素一样不可缺少”[1]。可见,受教育者的“普爱人格”是他们寻求自我发展,实现“高峰体验”的内驱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另一位代表罗杰斯是杰出的心理治疗大师,他主张在治疗中对问题儿童实施“积极关注”,强调协调与坦诚,为患者创造和谐安全的氛围,并对患者无条件给予关怀,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笔者认为罗杰斯所说的“积极关注”,目的在于让他们减少或避免迷茫,修复爱心人格,其实质是“以爱育爱”。
(二)精神分析心理学依据
精神分析心理学的鼻祖弗洛伊德认为,爱的力量是人固有的生本能,他指出:“一个成熟的人,应该能够创造性地工作和爱。”[2]弗洛伊德的追随者阿德勒认为,人有博爱、合作与利他的精神,“忽视”儿童会使他们产生“错误的生活风格”,长大以后就会冷漠、猜疑他人,人际关系不和谐,从而失去爱心人格。德国心理学家霍妮提出了基本焦虑理论,认为家庭关系中父母的冷漠、偏爱会导致儿童的安全需求得不到满足,产生神经症。当代精神分析的权威弗罗姆认为,健康人格是有“生产倾向性的人”,这种人与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的人”相似,都能够发挥潜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培养这种人格需要重视爱的力量,他指出,“成熟的爱是人类的一种积极力量”, 使自我得到充分发展。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依据
“普爱人格”的行为特征是利他行为、亲社会行为。尽管已经有一些心理学家证明了利他行为是人类天生的倾向。但是,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则证明了一切人格都是行为的总和,是习惯的产物,强调教养和环境对于人格塑造的重要作用。按照华生的理论,“普爱人格”不会自发形成,需在教养下方可习得,这就离不开环境濡染和榜样示范。斯金纳提出了“强化”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操作性强化的结果,学习新行为的基本前提是强化,强化是学习利他行为的基本途径。霍曼斯认为社会人之间的互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交换”过程,“人们不仅交换物质性的商品和金钱,而且还交换非物质性的知识、友情、信息、爱、满足等”[3]。用霍曼斯的理论来解释,利他行为是“交换”使然,这吻合“爱人者,人恒爱之”的中国式理解。其实,形成任何人格都需要人际互动。互动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也是强化的过程。
三、塑造“普爱人格”的心理学价值
人格问题一直是心理学的重要课题。它体现着教育者对学生成长环境的判断,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认知,对培养目标的理解。“普爱人格”的塑造,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拉近社会心理价值:塑造“普爱人格”是由目前社会的人际现状所决定的,有利于拉近社会人际心理的距离
社会人际现状最能反映人与人之间心理距离。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很多媒体聚焦了这件事,并进行了深度的报道与尖锐的批评,给受众造成这样的印象:18路人的素质很低,千错万错都错在路人。笔者却不以为然,反倒认为一些媒体记者缺乏起码的社会学认知,忽视了对现实社会关系的深度剖析。早在19世纪中叶,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斯宾塞就提出了“社会有机论”,强调要从整体的有机性来研究社会行为。研究社会事实时,必须纵观全局,放开视野,对任何社会现象、社会问题都不能孤立看待,而应该从这些现象与其他现象的相互关联中去把握。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社会性是人的本质,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的冷漠,是社会冷漠的反映。18路人中的每个人都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个体,而是多种社会关系综合作用的结果。正是冷漠的社会关系铸就了他们缺乏爱心与德行的生活范式。2011年9月22日,《人民日报》一则醒目标题令人深思:中国已进入“陌生人社会”,人性冷漠随处可见。如何消除社会关系的冷漠?作为教育者,笔者的反思是:当践行爱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普爱”精神,即塑造学生的“普爱人格”。 (三)弘普爱的行为
健康人格是个体参与社会行为的结果,“普爱人格”是爱人、助人、利他等亲社会行为反复强化的结果。因此,塑造“普爱人格”,除了需要教育者自身参与爱心行动做榜样以外,还需要教育者大力弘普爱的行为,可行的途径有:
1.提供参与机会。比如,利用每年“12.4”普法宣传日,引导学生走向社区,开展普法宣传,培养学生亲社会的能力;利用学雷锋活动月,组织学生走进福利院,给鳏寡孤独者送去爱心。
2.建立利他机制。在教育管理中实施以优带劣,对学习困难同学实施救助,帮助学困同学走出困境,从机制上对学生中的利他行为进行考核,作为期末评优的必要条件。学生一旦出现自发的利他行为,教育者要及时表扬鼓励,使他们获得积极的反馈,达到逐渐强化目的。在实践中,教育者可以通过先进人物评选、表彰爱心人士等外部激励措施来有效强化学生的利他行为。
3.搞活社团活动。教师要利用一切学生社团,引导学生在社团中表现合作、谦让、共享等利他行为,帮助他们减少人际冲突,改善人际关系。通过社团活动让学生反复练习、反复实践,让他们逐步形成自觉、稳固的亲社会行为。
参考文献:
[1][2]叶奕乾.人格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213.46.
[3]崔美娟,尹亭亭.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1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5]李宏伟,李震.主题文化:催生特色高中的文化制高点[J].中国教育学刊,2010(1).
[6]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3.
责任编辑:丁伟红
*本文为连云港市“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普爱教育核心价值与实践路径研究”(课题编号:D∕2011∕09∕098)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13-01-15
作者简介:武兴华,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江苏连云港,222006),政教与法律双本科学历,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开发与教育心理等。
Universal Personality and Its Cre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WU Xing-hua
(Xinhai Senior Middle School, Lianyungang 222006, China)
Abstract: Universal personality refers to such pro-social qualities as loving, helping and benefiting others in the cognition of universal psychology. This essay proposes that creation of universal personality should be viewed as the major goal of present China’s school education, with the core of cultivating love as the leading element of personality, which can find extensive causes in psychology and has its important realistic values. As far as creation of universal personality is concerned, all parties, organizations and citizens need to make great efforts for the ultimate attainment.
Key words: psychology; universal personalit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pro-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