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育人,特色兴校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_dra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童话以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的方式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童话走进课堂教学,是对课堂教学方式的优化,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会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学习活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第一小学(以下简称我校)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探索出一条“童话育人,特色兴校”的道路,文章就这一特色项目的实施,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感悟。
  关键词:小学教育;童话育人;特色项目;实施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5-0017-02
  一、童话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童话激发儿童的想象力
  世界如同一幅画,在儿童的眼中这幅画是彩色的,富有想象力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想法丰富,他们习惯将自己的想法融入“物”中。童话中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善良的小女孩,如《逃家小兔》中机灵的小兔,《丑小鸭》中最后完成蜕变的“白天鹅”,《白雪公主》中善良的女孩,儿童会把这些小动物、小女孩当成自己的小伙伴或者是家人,他们会通过“过家家”的方式演绎丰富的故事,这个过程就是激发儿童想象力的过程。
  童话的特点就是有趣,充满幻想和夸张。这正符合儿童喜欢幻想的心理,在欣赏童话的过程中,儿童会不知不觉地产生兴趣,发展自身的想象力。
  (二)童话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
  刘晓东在《儿童精神哲学》中提出童话可以“帮助儿童发泄掉负面的情感因素,可以让儿童在无意识中深刻地感悟人类的智慧、生活的习俗等美德”。童话塑造的形象都是宣扬真、善、美的,学生在阅读中会感受这些美好的形象,产生美好的情感。比如,梅子涵翻译的《猜猜我有多爱你》塑造了两只兔子的可爱形象,整部作品充满着爱和快乐,学生会在阅读中感受到美好的情感——爱。我们熟悉的童话故事《小红帽》中有一个狡猾、凶恶的形象——大灰狼,学生在阅读中会明辨是非,喜爱纯洁而又善良的形象,激发对于美好、真诚的追求。
  (三)童话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
  儿童健全的人格是在成长和学习中不断形成的,童话在培养儿童健全人格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童话故事不仅充满了幻想和想象,还传达了美好的精神品质。如《木偶奇遇记》中的匹诺曹在说谎的时候,鼻子就会变长,学生在阅读中会知道做人要诚实。学生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会让这些美好的品质在心里生根发芽,引导他们成为一个品行端正的人。
  二、实施童话育人,推进特色项目
  2014年12月,我校推出了“童话育人”这一特色教育项目,其目的是保护学生的童心,呵护学生的童真,为他们打造一个纯净美好的精神家园。2016年10月,这一项目评审通过成为珠海市中小学特色项目的培育对象,之后,我校依据《珠海市中小学校特色项目培育和验收办法(试行)》的要求,按照特色学校建设的规律,充分利用学校的发展优势,整合我校的教育资源,积极推进“童话育人”项目的创建,引领学校走特色发展之路,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
  (一)“童话育人”项目走进课堂,创新课程体系
  我校从教学做起,创新课程体系,用课程镀亮特色,加强校本研究,编写童话校本课程教材。学校从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出发,开发了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童话润泽心灵 阅读点亮童年》,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力求做到全面育人。我校根据低、中、高学段学生特点共编写了12套童话校本课程教材,如一、二年级学生的识字量较少,这一阶段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主,因此我校编写的童话教材为注音版,且篇幅短小、插图精美、内容浅显。为学生打造一个童话般的精神家园,是我校“童话育人”的出发点和归宿。我校为了让童话教育真正地走进课堂,在每周三的第一节课设置了童话教育校本课程,语文教师采用学校编写的童话校本课程教材进行教学,师生共同读童话、讲童话,高年级的学生还会在教师的引导下编写童话。
  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校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让学生时刻感受到童话的美好。学校的外观以蓝色为主色调,学校的外墙、走廊、教室也布置了童话故事的展区,学生设计的一张张精美的童话小报、一幅幅优秀的童话作品都张贴在长廊上,学生随时随地都能享受阅读童话的时光。学校重视德育活动的开展,将德育活动和童话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徜徉在充满真诚、善良、美好的精神殿堂中,不断接受情感熏陶。如教师会引导学生制订班规、班训,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教师会引导学生根据班级核心文化内涵设计童话式班名,比如:一(3)班——羊羊部落班,班名内涵为:团结互助、健康上进;教师还会组织学生听、读、讲、画童话,让学生深入理解班级文化,增强集体荣辱感,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活动是凸显班级精神、实施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我校重视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校活动,如校园童话节。2015年6月,我校举行了首届童话节,主题为“走进童话、神采飞扬”;2016年5月,我校举行了第二届童话节,主题为“我与童话有个约会”;2017年3月20~24日,我校举行了第三届童话节,主题为“漫步童话世界,快乐体验童趣”。童话节分为班级活动、集体比赛和总结颁奖三个板块,主要是学生一起听、看、讲、画、編童话,设置一些活动和比赛,让学生都能与童话进行“交流”,走进童话世界,共同体验童话的乐趣。
  (二)“童话育人”项目坚持特色建设,传承精神
  我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工作要求,制订创建目标,健全学校特色教育创建工作机制,扎扎实实地开展创建工作。   创建特色教育是学校发展一个大工程,我校始终坚持特色建设,传承文化精神,使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文化情怀得到充分发展。在特色教育校本课程上,教师会对学生进行童话阅读指导。教师会精心指导学生读童话,不只是对童话进行笼统的介绍,而是带领学生感受童话中生动的形象,体会童话中的深刻内涵,在阅读中领悟童话的真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三、“童话育人”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实施的有效对策
  (一)“童话育人”项目存在的问题
  “童话育人”项目在我校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特色”到“常态”还有一定的距离,只有让“童话育人”在校园教育中常态化,才能真正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笔者总结发现,“童话育人”项目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过多地停留在活动的开展方面,注重从“量”上做文章,对于如何促使“量”的输入到学生全面发展的“质”的变化,今后应加强研究。
  其次,在童话进课堂方面,教师的研讨不够深入,形式不够丰富。
  最后,童话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还不够突出,不能很好地借此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童话育人”项目实施的有效对策
  1.教师提升自身的童话理论素养
  在“童话育人”项目的实践中,教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将童话有效地融入教学,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和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重视提升自身的童话理论素养。
  首先,教师要阅读相关的理论知识,掌握童话育人的实质和精髓,把握童话教育的最新形式。
  其次,教师要积极参与相关的培训和理论学习,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只有不断更新童话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童话素养,才能真正将其运用在教学中。
  最后,学校要开展童话交流活动或组织相关的课题探讨。在交流中,教师的想法相互碰撞,资源得到共享,对于童话育人的理解会更加深入。
  2.教师提升“童话育人”的自觉性
  作为一名教师,要充分领会“童话育人”的价值,在教学中不断提升“童话育人”的自觉性。教师应时刻保持一颗童心,关注学生的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一起体会童趣、童真,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追求童话中的美好。
  “童话育人”的实践应继续以活动为载体、以课堂为主阵地,推进特色教育创建进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挖掘童话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性,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3.将“童话育人”延伸至家庭
  “童话育人”项目不应只在学校教育中开展,还应延伸至家庭。家长也应参与“童话育人”的项目,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成为“童话育人”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家长可以参与童话剧的组织活动和表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童话剧的服装和道具,学生在参与中能够产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会更深入地理解故事的内涵,会对童话剧有更精彩的演绎。另外,家长参与童话剧的表演会让学生表现得更为自信,家长在与学生一起彩排的过程中,能起到示范作用,在与学生一同表演的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信的展示。
  除此以外,学校还可以借助外力,加快特色教育创建的步伐。如邀请教育专家进校园,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教育理论,为创建特色教育提供专业引领,从而达到师生共同发展的目的。学校也要加大“童话育人”的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努力在区内外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
  总之,“童话育人”特色项目已经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虽然在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但笔者相信,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关怀下,在学校的重视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童话育人”一定会在我校大放光彩,实现其艺术价值,我校必将成为“合格+特色”的魅力学校。
  [参考文献]
  [1]王泉根,赵 静,等.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
  [2]谢乐军.童话创作散论[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6.
  [3]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學出版社,2003.
  [4]蒋 风.儿童文学史论[M].太原:希望出版社,2001.
  [5]陈红梅.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作者简介:容碧珊(1979— ),女,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份文件首次提到了“核心素养”的概念。问学课堂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问学课堂基于学生的“问”,把问与学贯穿于课堂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在问与学的过程中不断深化,由低阶思维走向高阶思维。教师应探索问的艺术,掌握导的关键,拥有学的品质,将课堂变学堂,实现师生共成长、教育远流长。  关键词:核心素养;化学教学;水的净
期刊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升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学生阅读兴趣与能力的培养,以便让学生能够在阅读学习中“汲取营养”,并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到阅读学习中,使他们逐步由阅读转变为“悦读”,进而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素养。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本文中就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
期刊
摘 要: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将孝道文化融入小学德育工作中,能够丰富小学德育工作的内容,能够为每位小学生涂上唯美的精神底色。那么,如何将孝道文化融入小学德育工作中呢?笔者认为,教育工作者应融孝道文化于读书活动、劳动教育及班队活动中。  关键词:孝道文化;小学;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
期刊
摘 要:“教”与“改”是小学作文教学的两大环节。“教”是引导、基础,“改”是支架、保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作文“教”的“多样化”“启发化”教学策略已经得到普及,而“改”仍然以传统的“命令式”“被动式”为主,难以达到“以评促写”“以改优写”的目的,难以启发学生自主写作的思想。本文从叶圣陶先生“不教而教”的思想出发,论述小学“问题式”作文的“启发式”评改策略。  关键词:作文评改;小学作文;问题式
期刊
摘 要:幼儿美术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將生活材料作为美术创作材料,以丰富幼儿对世界和生活的认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从对生活材料的收集、思考和创作到动手制作,教师可以从材料的颜色和形状入手,引导幼儿大胆进行艺术创作,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提高幼儿的艺术技能,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教师要引导幼儿从生活中获得创作灵感,如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制作艺术作品,丰富幼儿的艺术生活。
期刊
摘 要:用词精练、言简意赅、韵味深长均是古诗词的特征,学习古诗词能够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但是在现阶段小学教育体系中存在以下问题,即学生认为古诗词晦涩难懂,因而在理解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诸多困难,无法行之有效地融入相应课堂活动中。面对此种情况,教师有必要积极地调整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环节,以此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满足学生的多元化成长需求。本文就
期刊
摘 要:在当代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西方音乐三大体系教学应用较为广泛,其中,达尔克罗兹教学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上的运用较为普遍,这种教学方式主要以让学生获得感性经验为主,通过一些体态律动来体现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而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民族民间舞蹈也能发挥类似作用,舞蹈与体态律动有相似之处,可以通过音乐的节拍使舞蹈变得更加柔美。本文从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将民族民间舞蹈与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相结合的角度展
期刊
摘 要:探索快乐体育在体育课堂中的作用,就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达到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目的。体育教师应在遵循基本的体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营造一种和谐美好的体育课堂氛围,从现代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出发,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进而达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体育;快乐体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2014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在基础教育发展中小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对我国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以三维目标为指导的中学历史学科教育已经实施十余年,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教育部将中学历史的教学目标浓缩为五项核心素养,即要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历史解释”五项核心素养。文章在前人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对由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8月第1版,2017年10月第5次印刷)和湖南教育出版社(2017年6月第2版第1次印刷)出版的两版初中数学教材(分别简称人教版和湘教版)中“反比例函数”的编写理念、章节编排、内容呈现、例题与习题的设置等方面进行比较,探讨了两个版本教材的异同点,研究得出:人教版教材更加重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湘教版教材則更加重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结合,并且两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