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导向的高职院校学生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来源 :科教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1977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院校在履行立德树人使命任务的背景下,加强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培育,是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的需要,是促进高职院校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增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高职院校作为培育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主要阵地,可以通过强化思政工作、加强载体建设、增进实践活动等途径,系统性地构建立德树人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体系,以此来塑造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素养,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在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真正成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所需的优秀人才。
其他文献
我们既有幸又不幸地生活在最好又最坏的时代.一方面,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另一方面,全球化铩羽逆行,国际关系不是互不理睬的豪猪,就是你死我活的豺狼.一方面,科技和市场创造了许多便利的服务,人们用消费让渡隐私,放弃了生活的目的与意义;另一方面,民主与资讯生产了很多泡沫的生活,人们用狂欢蒙蔽共识,遗忘了人生的幸福与理想.而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所催生的暴力叙事,犹如乱云飞渡,加剧了德之丧失,美之退化,整个世界笼罩着无所适从的悲怆情绪.
期刊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之下,线上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大众共同期盼的高等教育改革愿景。然而在高校推进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仍然存在教师、学生、平台等方面的多重问题,今后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强化教师的培训制度和激励制度、优化教学策略、强化教学平台的建设等四个方面弥补当前教学的不足。
高校外语教学在重新定位学科方向、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外语人才的改革过程中,必须强调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引领.其实现方式应以课程思政为形,国家意识内容为魂,最终达到外语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在高校外语教育改革中体现、实施国家意识的培育,其具体实现路径应首先以外语课程中的国家意识元素为点,以提升外语教师思政育人能力为线,以制定院校政策与激励机制为面等三重维度进行.
随着新媒体素养进入更多教育、教学者的视野,功能语言学话语分析者在话语的浪潮中需要更开阔的视野和对新媒体更深入的认知.梳理从媒介素养到新媒体素养要素的融合与变化,可发现新媒体素养的主要内涵与话语分析紧密关联,功能语言学话语分析中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语篇意义、语类、评价等中心概念可放置于新媒体素养的重要位置.基于功能语言学的话语分析需要延伸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等概念内涵,并将语类和评价等理论阐释运用到对新媒体话语的解读中.新媒体素养构成了年轻一代的核心文化能力和社会技能,面对具备多任务能力、追求可视化呈现、善
一个良好的班级,离不开班主任的引导和谋划,班级的管理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班主任是疏通班级内部同学之间心灵的桥梁,是创建一个温馨,和睦大家庭的组织者,同时也是引领大家团结奋进,积极求知的领导者。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初中班主任,作为从事初中班主任工作十几年的我,认为管理班级应该做到以下的几点:  一、管理学生要有很强的责任心。一个人做事必须要有责任心,没有了责任心,做事就会半途而费,而班主任的工作是项
期刊
本文引入红色翻译史的概念与内涵,通过五四时期、抗战时期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三个阶段,介绍红色翻译史的译者译事及其影响与贡献:五四时期,红色翻译传播了新知新学,开启了民智,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的结合,催生了中国共产党,刺激了中国民主革命;抗战时期,红色翻译在革命根据地、国统区、沦陷区与国际战区以不同的方式,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做了贡献,同时助力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走上国际化的道路;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红色翻译促使新中国进一步借鉴了国外优秀文明,助力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在国际上输出红色经典,形塑
艺体特色是普通高中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学校树立品牌、促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但是文化成绩差是高中艺体特长生的最大的问题,在政治这门记忆性较强的学科上,艺体特长生的兴趣不高,再加上高中艺体特长生的课程紧张,在政治学科上花的时间有限,导致学生他们只是机械地记忆、学习,因此学习效果不佳。本文针对此问题总结了几点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高中艺体特长生政治教学困境存在的原因  1.艺体特长生的文化课基
期刊
外国文学课程是高校人文学科和外语学科的教学研究重要领域.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它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新文科建设给外国文学课程带来学科融合的广度,使之在语言、文学、文化层面力求“通事”与“通心”并举;“课程思政”又赋予外国文学课程以价值重构的深度,使之力求政治方向性、价值导向性和文化引领性贯通融合.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应当提升到国家意识的理论高度,在教学实践中树立借鉴中的立场意识,坚守比较中的忠诚意识,张扬开放中的热爱意识,从而推动外国文学课程理论体系、认知体系和践行体系的全面改革,使之成为新文科建设
在近100年的人民军队发展历程中,在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一系列伟大军事实践中,以毛泽东为首的军事家提出了游击战、持久战、人民战争等一系列的红色军事思想.可是,目前为止,尚未有翻译学者系统地探讨我国红色军事思想和精神在海外的翻译、传播与影响.有鉴于此,本文调查并整理了国内外专著、报刊、档案等文献,以经典著作和不同译者主体为线索,勾勒出游击战和持久战等红色军事思想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的翻译和传播概况,以期能为我国军事文化的海外译介研究与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原理学是学科和学术之纲,只有纲举,才能目张.“三大体系”建设离不开原理学这个话语基准,而后者又必须以史为鉴,具有历史维度,即学科史维度与学术史维度.是以,从学科史、学术史出发探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原理学的使命历史性地落到了我辈肩上.如何有理有节地在继承和借鉴中扬弃与创新,决定了目标的高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