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昉与973年的“科场舞弊”案

来源 :历史学家茶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ho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60年2月3日清晨,赵匡胤带领着他的军队像一支箭一样穿越汴梁城脆弱的防守,经过短暂而看起来“温情脉脉”、颇有怀旧色彩的权力交接后,新王朝大宋一头闯进中国的历史。叛军将领们摇身一变都成为开国功臣,后周的大臣们也都识相地对着昨天还是他们同事赵匡胤三叩九拜、山呼万岁了。但是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少了一个身影,他就是后周文坛翘楚、翰林学士李昉,而且据一份暂时难以确认可信程度的史料,他此时可能正担任着首都开封行政长官的职务。李昉在这一天为什么没有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一切又与十三年后引起大宋王朝科举考试改革风暴的“科场舞弊”案有什么关系?
  
  960年的新年,东京汴梁少了往年春节的欢乐气氛,市民们表情严肃、来去匆匆。自周世宗半年前突然病故,京城上空就一直笼罩着不安的气氛。这种气氛似乎正越来越凝结成一片压向城头的乌云,或许会马上变成一场狂风暴雨,不少人正在惴惴不安地等待这一刻。正月初三赵匡胤的大军开出汴梁,夜里京城卫戍部队不同寻常的调动,似乎都在印证着一个传闻,传闻中赵匡胤像十年前的周太祖郭威一样,将在这次令人疑窦丛生的出征中举行兵变。汴梁百姓在乱世中养成的政治敏感没有错,此时赵匡胤和他的军队正匆匆地赶在由陈桥驿到汴梁城的路上。960年2月3日上午,许多文人或悲或喜地走进大宋历史的第一页,但是这其中却少了一个很重要的身影,他就是后周的翰林学士李昉。
  李昉可能是这天上午唯一一个拒绝与叛军合作的后周大臣。作为973年北宋那场影响中国科举考试史的“科场舞弊”案的主角,这个李昉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李昉其人
  
  李昉,这位曾深受周世宗器重的翰林学士,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的当天,似乎并没有什么人关注。他在后周的地位虽然不如范质、王溥等顾命大臣更重要,但是作为翰林学士的他理应见证这一天的政治剧变。可令人不解的是,大部分宋代史料都没有记录李昉这一天的作为,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话语策略,——史家对李昉的沉默,恰恰可能说明李昉的这一天是不为新成立的宋政权所接受的。而且更引起笔者怀疑的是,李昉在宋太祖赵匡胤执政的前十余年,确实可能遭到当局的“封杀”,政坛上很少听到他的声音,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赵匡胤篡周后,出于敷衍四方诸侯、保持政局稳定的目的,对后周的主要官员并没有采取撤换的安排,可为何偏偏冷落了这位前朝的翰林学士?
  好在被胜利者描画得再失真的历史,也总有那么一两处不经意遗漏的材料,为我们重新解读历史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北宋陈师道的《后山谈丛》卷四中记载了一条关于李昉的奇怪资料。说它奇怪,是因为我们找不到旁证来直接证明这条材料的真实性,但是它的合理性又不容抹杀:
  
  李相昉在周朝知开封府,人望已归太祖,而昉独不附。王师入京,昉又独不朝。贬道州司马。昉步行,日十数里,监者中人,问其故,曰须后命尔。上闻之,诏乘马,乃买驴而去。三岁徙延州别驾,在延州为生业以老。三岁又徙,昉不愿内徙,后二年宰相荐其可大用,召判兵部。昉五辞,行至长安,移疾六十日。中使促之,行至洛阳,又移疾三十日而后行。既至,上劳之。昉曰:“臣前日知事周而已,今以事周之心事陛下。”上大喜曰:“宰相不谬荐人。”
  
  这则故事虽然简短,却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根据这段记载,李昉早就预见到赵匡胤可能谋反,但是他并不像后周宰相王溥那样去巴结赵匡胤(王宰相老早就送了赵匡胤一套房子,当作政治投资)。等到赵匡胤穿着件黄袍子大模大样地入主汴梁城时,这位心高气傲的李翰林也不像其他文人官员一样屁颠屁颠地去朝见新主子(同是后周翰林学士的陶榖不仅朝见,而且还恬不知耻地事先准备好周恭帝的禅位诏书,以讨好新政权)。在这发生兵变、改朝换代的特殊时期,李昉采取这种不合作态度,是非常危险的。不仅如此,这个执拗的翰林学士被新政权贬了官后,故意慢悠悠地以散步的速度去上任,继续表现拒绝合作的姿态。赵匡胤让他骑马,他就故意骑驴,在交通工具的选择上也要摆明与赵匡胤对着干。后来召他回京,他又故意磨磨蹭蹭,仅在路上休病假就用去了三个月。当他终于以蜗牛般的速度踱进京城时,赵匡胤不仅没有怪罪他,反而表现出热烈欢迎的态度,这时候李昉才真正放下前朝大臣的架子,向新政权表达了自己的忠心。
  这是一段很有意思的文人传奇,可以作为电视剧戏说的好素材。但是读者大概很快就能从那段传奇经历中,读出细节上的涂抹部分。笔者也发现这条材料的重点不在于马、驴和旅行速度的问题,这些细节极有可能被文人加入自以为合理的想象,这条材料的重点在于,李昉采取对赵匡胤政权不合作的态度,并因此付出代价。这个内核可以通过考察李昉在太祖朝的遭遇而获得证实。至于一些具体的问题,则不一定都是可信的。其实宋人已经开始对这条材料的细节表示怀疑了,如南宋汪应辰在为《后山谈丛》所作的跋中,就公开表达了自己的疑惑。但这位曾经考中状元的汪应辰主要质疑了《后山谈丛》中李昉具体职务的变动,“俟他日详考”(《文定集》卷十二),并没有对李昉“不朝”赵匡胤提出什么有力的反驳,因为即使各种正史资料没有写李昉的“不朝”,但是也没有写他的“朝”,在没有具体史料反证的情况下,李昉“独不朝”事件被证伪的可能性不大。
  笔者也没有其他旁证来证明李昉“独不朝”事件的“必然真”,但值得注意的是,朱熹的《宋名臣言行录》转引了《后山谈丛》的这条材料,至少说明在朱熹看来,这条史料还是能说明一些问题的,并不纯属荒谬无稽之谈。宋末学者黄震在他的《黄氏日钞》中也有一段关于李昉的议论,他说:“范质、李昉,皆先朝旧臣。王师入京,质颇诮让,昉独不朝,盖贤于一时。其后质相太祖,昉相太宗,质以兢谨,昉以宽恕,皆为名臣,亦盛矣。”(《黄氏日钞》卷五十)从黄震的角度看来,他显然相信《后山谈丛》中涉及李昉在赵匡胤政变当天的表现部分,应该是真实的。实际上笔者也持这个看法,即李昉在960年2月3日这天上午,确实以某种方式,明确地表达了不与新政权合作的意愿。他此时翰林学士的身份似乎是没有问题的,至于当时是不是开封府长官,后来是不是又与赵匡胤较劲,因为目前笔者只找到《后山谈丛》这条孤证,九百多年前的大宋状元汪应辰都弄不清楚,我们也不妨把这个问题再放九百年,让那时候的读者和研究者们继续考证吧。
  李昉在北宋政权的头十来年一直过得不如意。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的记载,开宝四年(971)五月他与御史中丞刘温叟等人商讨国家礼仪时,还只有“中书舍人”的头衔,这个时候北宋已经建立了十二个年头了;到了972年,有关李昉的记录才显示他已经是翰林学士了,而这正是他在陈桥兵变前的职位。可以说在大宋头十二三年的时间内,李昉的官职一直属于超跌状态,大约直到972年前后,才勉强拉回到后周时的水平。不过即使又当上了翰林学士,李昉也没有获得宋太祖的信任;而开宝六年(973)发生的一场科举考试舞弊事件,作为丑闻主角的李昉,更在事后受到了赵匡胤严厉的处分。
  这是件怎样的案子呢?
  
  可疑的“科场舞弊”案
  
  北宋开宝六年(973)三月的一天,宋太祖赵匡胤按照惯例会见当年新考取的进士。在这次接见过程中,赵匡胤“发现”有两个人好像是滥竽充数的“东郭先生”,于是就把这两个人清除出录取者的队伍。而似乎在同时,有位名落孙山的考生敲了“登闻鼓”,直接找皇帝状告主考官李昉在考试过程中营私舞弊。很快,考试被重新安排,在仕途上刚刚有点起色的李昉再次遭遇被贬斥的命运。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所谓的“科场舞弊”案却有着极大的正面效应,——引发了中国科举考试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对文人政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科举考试产生于隋代,经唐代的发展演变,已经逐渐成为帝国选拔人才、更新官员队伍的重要方式。在科举考试中,主考官的地位非常重要,考试中登第的考生,一般都称为主考官的“门生”,而主考官就是所谓的“座主”。这些“座主”、“门生”在帝国的政治生活中,往往会形成一定的利益共同体。为了防止这种权力或利益共同体对帝国政治产生负面影响,统治者一般要以法律的形式,对这种关系在政治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作用,进行一些限制性规定,但是在“重情”的儒家法学思想下,这样的法律规定实际效果并不大。因此,这种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干部,并由此形成的权力或利益群体,与皇权一直保持一种奇特的若即若离的关系。李昉刚刚重返帝国权力中心并成功地掌握了干部选拔权力,根据已往的经验,随着“门生”们渐次走入仕途,李昉在赵宋政权中的地位将会而变得重要起来。《宋史·李昉传》在记载这一事件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它写道:“(开宝)三年,(李昉)知贡举。五年,复知贡举。” 这个说法明显错误,更多可靠的史料显示,李昉主持的是开宝六年的考试。关于“科场舞弊”的具体内容,《宋史》的记载很简单,只有短短的几句话:“昉之知贡举也,其乡人武济川预选,既而奏对失次,昉坐左迁太常少卿,俄判国子监。”《宋史》出于为传主隐讳的目的,并没有直说李昉在这次考试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但是却通过言语之间的阅读逻辑,强烈暗示了李昉有“用情”录取考生的嫌疑。这年三月,新录取的进士10人(或者是11人,史料记载稍有出入,姑且不论),诸科28人,到皇宫赵匡胤主持重要会议和政务活动的讲武殿,向赵匡胤表示谢恩。在开宝六年之前,这样的接见与谢恩活动都是礼仪性的,没有任何考试性质,甚至连面试的性质也不具备。但是赵匡胤不知出于什么目的,固执地认为这近四十个人中有两个考生有问题,当场黜落了他们。当赵匡胤了解到被黜落两人中的一个竟然是李昉的同乡时,更加生气,主考官李昉的前景一片惨淡。而恰恰在这期间,有个叫徐士廉的落第举子击鼓鸣冤,告发李昉在进士考试中存在舞弊行为。赵匡胤接见了这位徐同学,在认真听取了他的控诉和改革科举考试的建议后,做了两件事:其一是挑选了195个落第的举子,让他们和已经考中的那些人一起重新考试,然后赵匡胤在讲武殿“亲阅之”,共录取了129人,录取人数是原来的三倍多;其二,赵匡胤经过简单的调查,确认原来的主考官李昉主持考试不公,抹掉了他翰林学士的头衔,把他降为“太常少卿”。
  这次考试的最大的得利者并不是徐士廉(他在重新举行的考试中金榜题名),也不是宋代著名文人柳开(他也在第二次考试中被录取),实际上最大的得利者是作为专制君主的赵匡胤。他通过这次重考,催生了科举考试中一级新的考试程序——殿试,把对文官的选拔权牢牢地掌握到自己手中,这之后“座主”“门生”的关系渐渐在专制政权体系中被淡化,考中的进士都可以自豪的称自己为“天子门生”了。从北宋开宝六年开始,殿试作为一级考试被逐渐制度化,乡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模式逐渐成为中国科举考试的基本形态。关于“殿试”一级考试的形成和意义,学界多有论述,此处不再进行重复论证。笔者关注的是,李昉在这一事件中到底是个什么角色?《宋史》本传讳言这段经历,显然把它当作传主的丑闻看待,而由于其他史料别有用心的话语构建,又使读者必然地产生这样两个密切相关的阅读印象:其一,李昉是个不公正、徇私情的官僚;其二,赵匡胤是个非常英明的君主。但实际情况是这样吗?宋太祖开宝六年的“科场舞弊”作为一个宋史中的常识性事件,其中有没有隐藏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一事件为什么没有发生在之前的任何一位主考官身上,而是发生在经过赵宋政权十多年的“封杀”,刚刚在政坛上开始崭露头角,素以正直风节闻名的李昉身上?
  
  对历史常识的解构
  
  经过反复研读相关史料,笔者认为发生在973年的“科场舞弊”案,本身极可能是个历史阅读的陷阱;李昉在这一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是被史家有意无意地建构起来的。这一事件的真正得利者赵匡胤被官方史家们着意打扮成一个合格的“监考人”,似乎只有他才真正给了读书人公平的考试机会。但真实情况是否如此,我们不能轻信宋人倾向性的解说。
  为了完整地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还是从唐代的科举考试谈起,那正是科举制度逐步完善的朝代。唐代科举考试只是文人走向仕途的第一步,一个考取进士的文人(通常称为“前进士”)最终能不能如愿以偿地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往往还要经过专门的吏部铨试。吏部铨试考四个内容,即所谓的“身、言、书、判”:“身”是看长得怎么样,有没有做官的仪表;“言”主要看语言表达能力,说话是否口齿清楚,思路是否清晰;“书”看字写得怎么样,将来能不能拿得出手;最后一项看“判词”写得怎么样,一方面考应用文写作能力,另一方面也考法律知识。这四项都过关了,一个有进士文凭的“前进士”才可以正式迈入仕途。这种情况在宋代有了变化。此时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已促使社会由门阀政治向文人政治转型,赵匡胤有意抑制功臣贵戚家族势力的膨胀;天下初平,也需要大量的干部作补充,因此整个太祖朝的文人官员还是比较匮乏的。笔者曾专门对北宋欧苏时代的科举情况做了研究,发现彼时虽然文官数量已经相当庞大,但中了进士的文人,往往还是可以直接授以官职。揆之以情,宋初的进士入仕应当远较唐代宽松。宋初中进士的人并不多,皇帝往往要亲自接见一下,看看这些未来的帝国服务者到底怎么样。正如前文所说,这样的接见往往只是礼仪性的,一直到开宝六年以前,士人选拔权还由于传统制度的规定,并没有被赵匡胤抓到自己手中。
  赵匡胤本来就对李昉抱有成见,虽然自己压制了他十几年,但心中未必就了无芥蒂。开宝六年这批新进士和其他诸科登第考生前来拜见时,他居然一眼就看到其中有两个人“材质最漏”,一个是进士武济川,一个是三传刘浚(三传,科举考试的一个科目)。而且这两个人在回答赵匡胤的问话时“应对失次”,更加引起赵匡胤的不满,结果把他们淘汰了。史料记载往往要强调一下武济川与李昉有同乡关系,故意引发读者的联想。但当我们回到事件本身,就会发现这是历史叙事在这一事件上呈现给我们的修辞陷阱。要破解这个陷阱,我们先要看看赵匡胤在这次会面中扮演的角色。他一次要会见三四十个人,以往都是礼仪性的活动,但是这次他不知为何,居然担任其吏部的铨选职责,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考察了这批考生的“身”、“言”两个重要的入仕指标。这样的考察具有比较大的随意性,如果说“言”或许能看出此人的才能(实际上好多有学问的人说得并不好,但学问确是呱呱叫),但是“身”这一部分便完全属于感官印象了,以外表去衡量一个人的才能,当是古代品人的一种偏见,特别盛行于魏晋时期。而到了被学者称为开“近世”风气之先的宋代,这一套把戏早应该被淘汰了。
  从来没有人对那两个空欢喜一场的读书人的命运进行探究,历史有目的的建构所造成的现存材料的匮乏,是我们细读历史时遇到的最大障碍。我们还是从官方提供的史料本身去寻找蛛丝马迹。估计很多读者会认为“材质”一词是指才能的意思。这正是笔者考察这条史料的突破点。“材质”作为开宝六年“科场舞弊”案的关键词,在后来的传播过程中,内涵被慢慢地转移了。我们不妨考察一下这两个字本身的词义,以及它在赵匡胤会见38名考生的特殊语境下所可能呈现出来的意义。“质”字如果用在人的身上,首先指的是人的形体、外貌等,属于物质层面的内容。如曹植《愍民赋》有“岂良时之难俟,痛予质之日亏”的句子,宋人王谠《唐语林》也写道:“见其人,质清秀,复览其文卷,深器重之。”特别是后面这个例子,很明显“质”是外在的,与一个人的文采是分开讲的。这种可以由外在表现观察的“质”,也可引申出“素质”、“禀性”的意思,但是此层面的“质”必须在较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得出判断。关于“材”字,我们也不能马上把它与“才能”、“才学”的“才”等同起来,它实际上有“资质”、“本能”之意,《礼记·中庸》有云:“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 郑玄的解释为:“材,谓其质性也。”韩愈《马说》写那些庸人对待千里马“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这个“材”在这里也是一种本能之意。“材质”连用,确实常用来指内在的东西,但是也有一种外在直观把握的意思在。赵匡胤在讲武殿对武济川的不满,更多就是这种通过外表作出的判断。而经验告诉我们,这样的以貌取人,通过短暂的会面就做出“材质最陋”的判断,往往是不可靠的。比较有趣的是,据宋人潘自牧看到的材料,只有“进士武济川等人质最陋”的记录,里面干脆没有使用那个容易使人联想的“材”字(《记纂渊海》卷三十七)。当然,武济川“材质”低下的另一个证据是他“应对失次”,大概意思是他在回答赵匡胤的问话时语无伦次,或者极不得体。言语表达能力也是唐吏部录取公务员的一项指标,但李昉做的是礼部考官,即使出现了“应对失次”的情况,似亦不应由他负责。官方的历史记录偷换了“材质”与“才能”的概念,又把“言语能力”和“才能”联系起来,必然指向李昉所主持的考试值得怀疑,暗示考生与考官之间存在默契。这种默契是被历史书写者建构起来的,当我们寻找建构的根据时,无非还是“材质最陋”、“应对失次”八个字,这种循环论证是官方史家常用的把戏。
  另外,落榜考生徐士廉“击登闻鼓”事件发生的时间也很重要,它与赵匡胤黜落“材质最陋”的两名考生之间有什么样的逻辑关系?不少史料在写完赵匡胤黜落“材质最陋”的武济川、刘浚时,写道“会进士徐士廉等击登闻鼓”,用一个“会”字模糊了一个重要情节,即徐士廉击鼓鸣冤是在黜落武济川之前还是之后?“会”给人造成的印象是二者不期而遇、同时发生,这也构成证明李昉科场舞弊的证据链,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李昉就在这种暗示中被钉到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就在不久前,笔者就李昉的问题请教几位同门师兄弟,他们都毫不犹豫地说出这段“常识”。但当我们注意到这两条证据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黜落武济川与重新再考也并非同时发生时,大概我们的印象应该被质疑了,历史常识呈现给我们的“事实”有被检讨的必要。根据笔者对北宋几次所谓“击登闻鼓”事件的初步考索,发现这样的事件往往隐藏着朝堂斗争的背景。笔者没有证据证明徐士廉的真实背景,但是如此公然地反对主考官,至少与赵匡胤黜落武济川的行动有着逻辑关系,虽然史臣使用了一个“会”字,但是那登闻鼓在武济川被黜落后响起,才更符合历史逻辑。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科场舞弊”案更有可能的历史真相是,李昉首次在北宋主持考试,碰巧录取者中有长得不是那么帅的武济川,而且此人恰巧和他有同乡关系。赵匡胤本来就一直怀疑李昉看不起自己这个大老粗,对十几年前的旧账记忆犹新,因而趁此机会借题发挥,黜落了两个自己凭第一印象就不喜欢的考生。这一信息有多种渠道传播,比如考生自己,比如那个一直与李昉作对的卢多逊,总之,落第的举子似乎从这起事件中看到新的希望。于是有个叫徐士廉的落榜生或自愿、或受人指点,去敲了登闻鼓。再加上朝中卢多逊的煽风点火,李昉“科场舞弊”的事件就这样在历史上被坐实了。也许大家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使李昉主持的贡举成为当年最大丑闻,但主要问题还是出在“材质最陋”的武济川和刘浚两个人身上。据马端临《文献通考》的考证,赵匡胤重新组织考试,除了之前已经黜落武济川外,李昉所录取的其他十个进士全部再次录取,而且从第一名到第十名,名次都没有改变,而这次重考又多录取了进士26人,“不过附名在此十人之后”(《文献通考》卷三十)。如果把这一事实也考虑进去,尽可能回归李昉“科场舞弊”的历史语境,大概赵匡胤自己心里也很清楚,——他不过是借题发挥,趁机把士人的选拔权抓到手里,进一步削弱文人官僚的势力,加强自己的集权统治,而李昉只不过是他的一个棋子罢了。并且用这种方式来击溃李昉文人的高傲,恐怕比他十多年来贬斥这位当年瞧不起自己的老同事,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其他文献
钱锺书先生博极群书,无所不窥,号为“通人”,但我最近发现,他除《四库全书总目》外,很少涉猎目录学,至少是不曾读过余嘉锡的书。钱先生是否与余氏相识,我不知道,研究钱学的人必有考证,我很乐意做读者。钱先生不读余书,我有两个证据:第一,他已刊行的著作中,没见征引;二,他有三次考证,都与余氏 “撞车”了。第一个证据,不见得作准,因为没征引不见得就不读,何况其多卷本的手稿还没有出全。而第二个证据相对就比较确
期刊
武汉 “密云期风习小记”    鲁迅逝世。全面抗战爆发,众皆西迁。原在鲁迅的身边那拨人也纷纷往西走。其中有萧军、萧红、冯乃超,也有张光人,他的大名是胡风。  那时候胡风到了武汉。武汉已是大本营,有文人,也有武人、官人和商人,也有革命者。其中就有董必武,他是胡风的老乡,和胡风相熟。胡风开始办《七月》。——直到拥有了《七月》,胡风才开始真正有了自己的力量。《七月》是大家的刊物,但基本上却只有胡风在那边
期刊
如上篇(《蒋介石与他的外交亲信》)已述,国民党南京政权建立后,蒋以人身关系为统驭之张本,对外交权的掌控,主要并不借助体制进行,外交联络倚仗身边人物的牵线,有关外交的重大决策和人事任免,蒋介石通常也不通过什么党内讨论,多半出自其本人的意志和政治需要。然蒋毕竟是一国之领袖,操度一国之外交,倘用人只容纳身边亲信之人,不免狭窄;而且信息渠道过于单一,也直接影响了蒋对重大外交政策的正确判断。如蒋在建立南京政
期刊
【摘要】钻孔注水试验是野外测定岩(土)层渗透性的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在勘察过程中广泛使用。但在钻孔注水试验的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争议,引起了同行们的广泛关注。为统一和规范注水试验,水利部于2007年11月发布的《水利水电工程注水试验规程》,《规程》发布后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理解上的争议,本人在实践的基础上,对钻孔注水试验存在的一些争议经行了归纳,望能引起大家的讨论,形成统一的意见,为今后的注水试验
期刊
中国工业生产中的“承包制”始于何时?以往都认为是近代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其实,这种认识并不准确。据清乾隆五十年刊《临清直隶州志》记载,在明朝后期和清朝前期,临清官砖窑场中就已实行过“承包制”了。这是当时国营手工工场生产关系的一项重大创新。  临清官办砖窑场,设于明朝永乐初年。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帝位后,决定将都城由南京迁往北京,遂着手在北京营建宫殿、陵寝及内外城池。这是一项长期而浩大的
期刊
学生游行其实是为“卖国贼”“出丧”    提起五四那天的游行时,人们的头脑里马上会浮现出游行队伍中学生“手里拿着各色各样的旗子、标语牌”的场景,五颜六色,煞是好看。后来有回忆文章也说:“北大同学在上午十点钟提前吃饭,饭后在马神庙(现在的景山东街)二院大礼堂前面集合,按着班级排队,由班长领队;总数约一千人,各拿着一面红绿纸的小旗子。”红绿色的小旗子其实是不准确的。    其实,更准确的情形应当是:“
期刊
前些天在《中华读书报》上读到黄敏兰女士《珍珠港事件中的日本元素》一文,偶有所感。随后又承她赐寄约翰·托兰的名著《日本帝国的衰亡》一书借我参考。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二战史仿佛又那么诡谲地一幕幕呈现在眼前。  1931年“九一八”以前,日本政体还维持着政党竞选的议会政治传统。军方虽已干政,但未能完全掌握政局。九一八事件却为日本政局的大翻盘,提供了一个决定性的契机。九一八事件时,张学良采取的不抵抗政策大概也
期刊
在中华书局的档案中,藏有1963年康生(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齐燕铭(时任文化部副部长、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和丁树奇(时任中华书局副总编辑)关于《聊斋志异》出版问题的三封信,对研究康生及《聊斋志异》版本有重要参考价值。现将这三封信公布如下,并据其所提供的线索钩沉史事,以求方家指正。    康生、齐燕铭、丁树奇的信    1.康生信:      燕铭同志:  送回小字
期刊
【摘要】求二面角的大小,是现行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一个难点问题,还是近年高考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三点集于一题,说明了它的重要性。求二面角的基本方法有:(1)直接法;(2)射影面积法;(3)公式法:(4)向量法。  【关键词】一题多解;二面角;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0-8594(2010)03-0065-02     求二面角的大小,是
期刊
大约1500年前,在水清、流急、漕深的淮河中游,曾经矗立过一座雄伟的大坝;为了筑起这座寄予厚望的大坝,举全国之力,耗无数生命。然而,大坝仅仅存在了不到半年便轰然倒塌,于是转瞬之间,厚望变成了惨烈的水患。  这座大坝,就是梁武帝萧衍所筑的浮山堰。    (一)      浮山堰出现于分裂动荡、兵事扰攘的梁朝与北魏之南北对峙时期,原是一项意欲以水代兵、淹灌寿阳(今安徽寿县)的庞大军事工程。  话说北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