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镇痛用于小儿唇腭裂修补术全麻苏醒期的镇痛镇静效果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lzlj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芬太尼、对乙酰氨基酚栓剂及局部浸润麻醉对唇腭裂修补术小儿全麻苏醒期镇静镇痛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唇腭裂修补术的患儿5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组,n=28)和多模式镇痛组(M组,n=26).均采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方法,七氟烷麻醉诱导与维持.手术开始前由术者对两组患儿行局部浸润麻醉;M组患儿气管插管后即予对乙酰氨基酚栓剂塞肛;手术结束前10 min,静脉注射静脉注射芬太尼0.5μg/kg,C组不给药.观察两组患儿停止吸入七氟烷至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PACU内镇静镇痛评分、PACU的滞留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从停止吸入麻醉药至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无明显差异;PACU滞留时间M组[(25 ±4)min]较C组[(32±3)min]短(t=7.426,P<0.01);与C组比较,M组患儿镇痛满意(F=4.840,P=0.028),发生严重疼痛(F=5.333,P=0.021)及躁动(F=4.571,P=0.033)的例数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无一例发生呼吸抑制及瘙痒,过度镇静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应用芬太尼、对乙酰氨基酚栓剂及局部浸润麻醉的多模式镇痛方法在苏醒期可为唇腭裂修补术小儿提供良好的镇痛镇静,减少躁动的发生率,加快PACU患者的转运速度,有利于苏醒期安全。

其他文献
患者女,55岁,因全身麻木乏力5个月于2008年8月14日入院.患者于2008年3月出现双膝以下麻木并逐渐向上发展;5个月麻木感发展到颈部,且出现双下肢乏力;7个月双下肢乏力急剧加重,不能行走及活动,同时出现双上肢乏力,尤其左上肢抬举不能.脑脊液细胞数为6×106/L,单核细胞增多;头颅及脊髓MRI示胼胝体、双侧额、顶、枕叶异常信号,延髓至C6水平颈髓异常信号(图1),脊髓圆锥内异常信号.诊断为多
期刊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首剂治疗剂量他克莫司(FK506)对大鼠肾脏组织和肾脏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以及地尔硫革(Dil)对FK506肾毒性的防治作用.方法 按公式将肾移植术后FK506、环孢素A(CsA)和Dil的首剂治疗剂最换算成大鼠的治疗剂量.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CsA组(25 mg·kg-1·d-1)、FK506组(0.8 mg·kg-1·d-1)和FK506+Dil组(0.8 mg
第九届国际乳铁蛋白会议和首届中国乳铁蛋白会议将先后于2009年10月18—22日和22—23日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两个会议的主题均为“乳铁蛋白结构、功能及应用”,欢迎相关领域工作者投稿和参加会议。优选论文将在SCI收录的杂志《BioMetals》(影响因子2.17)出版。拟参会者请通过会议网站(www.lactoferrin—conference.com)在线注册,国际和国内会议注册截止时间分别为
2008年6月题目为美国风湿病学会(ACR)2008关于使用非生物和生物(DMARD)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建议(以下简称为"建议")的文章发表在美国杂志上.该"建议"以循征医学为基础,思路清晰,对治疗定位明确,读后受益匪浅,对风湿科医生治疗RA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全球掀起了解读"建议"的热潮.多年来ACR第一次提出了生物制剂的使用建议,自2
期刊
由于使用典型安定药的患者具有较高的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此非典型安定药现在已在很大程度上取代典型安定药用于临床,但是对于其心脏安全性知之甚少。
期刊
目的 研究间断性低剂量应用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rhPTH(1-34)]在骨折愈合的早期过程中与成骨基因Runx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2月龄雄性Spragne-Dawley大鼠建立单侧闭合性股骨骨折内固定模型,随机分为甲状旁腺素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分别皮下注射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10 μg·kg-1·d-1或等剂量安慰剂,分别于术后第2、4、7、14和21天取双侧股骨标本,提取
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胡伏莲教授和南方大学周殿元教授主编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与临床》一书于1997年问世,在2002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再版。此书问世后,在临床、教学和科研三大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对幽门螺杆菌(Hp)研究不断地深入,在Hp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又有新进展,人们对Hp感染处理中的某些争议问题又有了新见解和新认识,所以,该书编者于2009年进行第二次修订再版(出书时间2009年5月)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七氟烷后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评价七氟烷后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例):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建立肾脏缺血/再灌注(I/R)模型]、不同浓度七氟烷后处理组[(1.2%七氟烷为S1.2组,1.8%七氟烷为S1.8组和2.2%七氟烷为
期刊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受体NKG2D表达的变化,并分析其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20例原发性肝癌、23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20例慢性乙型肝炎及20名健康者的外周血NK细胞数量及其NKG2D的表达情况,并用酶标仪检测各组样本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NK细胞杀伤率、NK细胞NKG2D的表达率(中位数)、NKG2D+NK细胞数(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