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思政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两者关系密切,可以说,前者是时代赋予后者的课题要求。本文旨在于探讨理念信念教育和思政教育之间的联系,进而阐明后者于前者的培养作用,仅供同行交流探讨之用。
关键词:理想信念;思政教育;大学生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论断直接指出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工作核心。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由此可见,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基础和首要任务,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两者意义和作用,实现思政教育价值。
1、浅析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
全球化经济推进和信息化时代到来,为我国发展和民族复兴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与此同时,挑战并存,而挑战的形式并非是经济活动所带来的经济影响,深挖便可发现,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较量”才是矛盾爆发的主要因素[1]。且纵观当前国内外频发的各类社会问题时,以管窥“网络论调”,我们也已经发现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和理想新年教育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而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的本质核心是国民和族人的价值观,故而,全球化经济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各主体之间交流影响的是人的价值取向和思维定式。若是个人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则极有可能被其它国家或民族的价值观或者说文化所影响[2-3]。
价值多元化是当前中国发展现状,但是对于处于探究心强但分辨能力弱的大学生而言,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缺乏社会经历,知识储备有限,他们往往对价值观的选择上比较迷茫,却又受限于即将面对社会的事实必须自主对事业、爱情和家庭之类的价值观念进行选择。所以,在这个关键时期,思政教育要肩负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的重任。换言之,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是当前时代赋予高校思政教育的重任。
2、综述思政教育对理念信念的培养作用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加强其理想信念教育,是时代赋予高校思政教育的重任,也是思政教育的基础和首要任务,由此保障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实践中国梦和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4]。一言以蔽之,高校思政教育的性质及其功能决定了其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具有不可代替的积极作用。
2.1思政教育有助于强化大学生政治素养,坚定理想信念
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我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加强高校思政教育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培育和树立新时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帮助他们认识到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密切相关,认识到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和文明的创造者,推进他们建构或者说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这些新时代新青年,在坚持党的指导方针下,走上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诸如:可以播放党史纪录片,让学生了解到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可以讲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成就及在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和贡献者,让学生了解到个人的成功与国家和人民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而国家的成功依靠是千千万万个中华儿女的无悔付出;可以带领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让学生于参观和静听讲解的过程中了解何为历史的厚重,何为中华民族的风骨。
2.2思政教育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思想理论,坚定理想信念
思政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内容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理论体系。
作为培养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点课程,思政课程可以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理论体系内容,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诸如邓小平理论的理解,从而提升其使用这些先进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面对物质化和世俗化的社会诱惑能坚定理想信念,保留自我。诸如:可以开展“中国梦”专题讲座,紧紧围绕“中国梦”和“个人梦”之间的互相成就的关系进行讲述,鼓励大学生有梦、追梦,最终圆梦,要让“中国梦”在学生心中扎根,在“个人梦”的实践过程中发芽、开花和结果。最终,让“中国梦”成为学生追求理想道路上的精神支柱和理想信念。
2.3思政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坚定理想信念
思政教育课程内容及其“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决定了思政教育具有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能力,不仅仅上上文所述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的提升,还有思想道德的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由此可见,道德培育是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只有加强道德修养,才能够保障学生人格端方,信念不移,真正意义上成为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想信念坚定的新时代大学生。对于思想道德的培育,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使用已经学习的理论知识对社会案例进行分析。诸如:疫情防控期间,一些普通民众或奔赴一线,服务灾区,或捐款献爱心,为爱助力。帮助学生理解他们这些行为是不仅仅道德高尚的表现,更是坚定理想信念,奉献自我帮助更多人的表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基础和首要任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是当前时代赋予高校思政教育的重任,也有助于强化大学生政治素养、丰富其思想理论和提升其道德水平,进而帮助其坚定理想信念。
参考文献
[1]姚贤.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引领学生精神成长的途径探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13):101-102.
[2]李小蘭.习近平新时代青年学生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研究[D].吉林大学,2020.
[3]李可欣.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20.
[4]袁利利.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J].理论观察,2020(06):67-69.
作者简介:范瀛立,1973.8,男,汉族,河北省石家庄,大学本科,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文明素养、青年心理健康、党建与干部教育管理、社会热点现象调查分析。
关键词:理想信念;思政教育;大学生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论断直接指出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工作核心。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由此可见,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基础和首要任务,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两者意义和作用,实现思政教育价值。
1、浅析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
全球化经济推进和信息化时代到来,为我国发展和民族复兴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与此同时,挑战并存,而挑战的形式并非是经济活动所带来的经济影响,深挖便可发现,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较量”才是矛盾爆发的主要因素[1]。且纵观当前国内外频发的各类社会问题时,以管窥“网络论调”,我们也已经发现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和理想新年教育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而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的本质核心是国民和族人的价值观,故而,全球化经济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各主体之间交流影响的是人的价值取向和思维定式。若是个人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则极有可能被其它国家或民族的价值观或者说文化所影响[2-3]。
价值多元化是当前中国发展现状,但是对于处于探究心强但分辨能力弱的大学生而言,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缺乏社会经历,知识储备有限,他们往往对价值观的选择上比较迷茫,却又受限于即将面对社会的事实必须自主对事业、爱情和家庭之类的价值观念进行选择。所以,在这个关键时期,思政教育要肩负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的重任。换言之,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是当前时代赋予高校思政教育的重任。
2、综述思政教育对理念信念的培养作用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加强其理想信念教育,是时代赋予高校思政教育的重任,也是思政教育的基础和首要任务,由此保障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实践中国梦和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4]。一言以蔽之,高校思政教育的性质及其功能决定了其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具有不可代替的积极作用。
2.1思政教育有助于强化大学生政治素养,坚定理想信念
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我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加强高校思政教育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培育和树立新时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帮助他们认识到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密切相关,认识到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和文明的创造者,推进他们建构或者说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这些新时代新青年,在坚持党的指导方针下,走上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诸如:可以播放党史纪录片,让学生了解到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可以讲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成就及在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和贡献者,让学生了解到个人的成功与国家和人民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而国家的成功依靠是千千万万个中华儿女的无悔付出;可以带领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让学生于参观和静听讲解的过程中了解何为历史的厚重,何为中华民族的风骨。
2.2思政教育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思想理论,坚定理想信念
思政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内容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理论体系。
作为培养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点课程,思政课程可以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理论体系内容,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诸如邓小平理论的理解,从而提升其使用这些先进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面对物质化和世俗化的社会诱惑能坚定理想信念,保留自我。诸如:可以开展“中国梦”专题讲座,紧紧围绕“中国梦”和“个人梦”之间的互相成就的关系进行讲述,鼓励大学生有梦、追梦,最终圆梦,要让“中国梦”在学生心中扎根,在“个人梦”的实践过程中发芽、开花和结果。最终,让“中国梦”成为学生追求理想道路上的精神支柱和理想信念。
2.3思政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坚定理想信念
思政教育课程内容及其“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决定了思政教育具有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能力,不仅仅上上文所述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的提升,还有思想道德的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由此可见,道德培育是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只有加强道德修养,才能够保障学生人格端方,信念不移,真正意义上成为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想信念坚定的新时代大学生。对于思想道德的培育,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使用已经学习的理论知识对社会案例进行分析。诸如:疫情防控期间,一些普通民众或奔赴一线,服务灾区,或捐款献爱心,为爱助力。帮助学生理解他们这些行为是不仅仅道德高尚的表现,更是坚定理想信念,奉献自我帮助更多人的表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基础和首要任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是当前时代赋予高校思政教育的重任,也有助于强化大学生政治素养、丰富其思想理论和提升其道德水平,进而帮助其坚定理想信念。
参考文献
[1]姚贤.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引领学生精神成长的途径探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13):101-102.
[2]李小蘭.习近平新时代青年学生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研究[D].吉林大学,2020.
[3]李可欣.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20.
[4]袁利利.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J].理论观察,2020(06):67-69.
作者简介:范瀛立,1973.8,男,汉族,河北省石家庄,大学本科,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文明素养、青年心理健康、党建与干部教育管理、社会热点现象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