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叙事学知识体系中的中国因素——以《劳特利奇叙事理论百科全书》为中心

来源 :文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h4975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特利奇叙事理论百科全书》是国际上第一部叙事理论百科全书,其中部分内容涉及中国叙事传统和叙事理论问题.编撰者以"今西"所确立的叙事学知识体系为基础,关注到了"非西方古代"叙事资源中的"差异"或特色之处.对"中国叙事传统"的介绍侧重于汉学视角,聚焦口语/书面、历史/叙事等问题,表现出编撰者个人的学术偏好;中国叙事理论的呈现形态多样,既有从非西方古代叙事理论的角度对中国古代叙事理论的介绍,也有从西方叙事理论的视角对中国叙事特质的发现,还包括中国学者对当代叙事理论知识体系构建的贡献.
其他文献
鲁迅的《阿Q正传》是个一直被反复阐释的文本,近年更卓有推进,引发了从文本细读出发,重新讨论的空间。从小说的叙述上看,作者自觉控制着叙述者“我”,造成反讽效果,质疑“我”批判阿Q的有效性。而在这一逻辑上,鲁迅表达了无法理解阿Q这一人物灵魂的隔膜之感,以及在革命的意义上实践“启蒙主义”的诉求。鲁迅揭示了与阿Q之间存在的双向互动的启蒙关系,并暗示阿Q身上隐藏着“个人的无治主义”的境遇,暗示阿Q是在自身劳动能力的意义上具有个体尊严,具有成为历史主体的可能,因此也就有可能是真正的改革者或革命者。
大约在世纪之交,研究者纷纷用"民间口头叙事"的概念来替代传统的"民间文学",伴随着这一变化,研究者的重点也逐渐从文本分析转向语境和讲述者.事实上,文本分析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而对"语境"的认识远远没有被认同于对生活世界的理解.对江南地区的宝卷、神歌及渔歌等民间口头叙事文本的分析,应以江南水乡的生活世界为出发点,并在历时性的考察中重新认识民间口头叙事在江南水上人上岸过程中的意义.
《阿Q正传》是鲁迅最重要的作品,发表至今已有一百年了。阿Q早为人们所熟悉,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罕有的进入世界文学典型画廊的人物形象。百年来关于阿Q一直存在着学术争议。本文认为阿Q是与世界文学中的堂·吉诃德、哈姆雷特、奥勃洛莫夫等人物相通的偏重反映人类精神弱点的艺术典型,达到了深刻的哲学境界,具有巨大的精神反思意义。人们以这些典型为“镜像”看见自己,开出反省的道路,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与认识世界,促使自己从“本能的人”升华为“自觉的人”。
苗人因素是沈从文文学世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相关研究受制于当代的民族认知框架,对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沈从文写作中的苗人因素不够重视.本文通过将沈从文这一时期写作中的苗人因素与1934年的湘西苗族调查和1936—1938年的苗民革屯运动对读,展现沈从文的族群观念与同时代的知识生产、政治事件、民众运动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相较于以现代民族学为基础的民族话语,沈从文的族群认知中包含着更多的弹性,但在革屯运动的背景下,沈从文对民族话语的抗拒也意味着他拒绝了真正面对苗民的困境和诉求.
江南的水上人近来得到学界的较多关注,我们该如何结合水上人的口头叙事还原他们的生存状态与上岸过程?宝卷、神歌与渔歌给大众呈现了洞庭东山水上人的信仰世界,如何解读文本,
鲁迅对于"光"一直有着独特的关注,学界对此探讨并不深入."光"之于鲁迅不仅是一种文学意象或风景,更直接牵涉到其对于如何在现代转型时期的中国安置自身主体的思考.早年的鲁迅为"光"赋予了一种"群之大觉"的理想信念色彩,但这种理想却未能持续,因为他一方面感受到"光"的窥视性,一方面在身处绝望逆境时又借助"光"来展现自身与外界现实间保持的距离,这为他寻找主体的安置带来了相当的分裂焦虑和伦理焦虑.鲁迅以对"复仇"的深刻思索来应对这些焦虑,也可以视作对早年充满理想信心的"光"的"回心"与调整.
作为一个在全世界大学知识生产体系中具有稳固而独特位置的学科,比较文学的方法论之根却仍然不够牢靠;比较文学的固有界定无法完满地解决现代思想界提出的"他异性"难题,故学科理论建设在西方已经长时间地陷入停滞状态.这一状况既是一个挑战,同时也给我国比较文学学者提供了与西方学界并辔前行,甚至率先突破的机会,而国内外比较文学界所长期轻忽的"平行研究"正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突破口.本文以"不—比较"的观念为切入点,对"超越比较"的平行研究方法论及其主要蕴含和运作机制进行探索.
对传统文化价值的现代认识经历了从遗物、遗产到活化的非遗这样一个进程,但传统文化如何活化传承,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难题;历史遗存需要通过情感体验和意象建构的审美活动唤醒记忆以活化,即从史学走向美学;非遗美学是对民间文化审美价值的发现,意义在于使民间文化遗产在审美中复活,发掘传统生活技艺的诗意内涵并回归当代生活.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首次系统论述了"风骨",遂使其成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最富生命力的范畴之一;然而因其语义浑融缠夹,又成为中西诗学中难以通约的范畴之一.将"风骨"置于海外言述场域,wind and bone,sentiment,animation等文化简化主义的诸多误读导致译语贫困化,宇文所安所言的"话语机器"则是一种现代理性立场的独断指认.中国文论范畴的海外译释应建基于充分解会其语义内涵和逻辑关联,在获取本义的基础上推阐新义.由此,多重定义法不失为兼顾原典经典性和译本可读性的外译良策.
小松和彦是当代日本妖怪研究代表人物,他以柳田国男的妖怪学为起点,借鉴了宫田登等都市妖怪研究的成果,提出了"新妖怪学"的构想.小松认为,妖怪来源于人们的警戒心与不安,是不被祭祀的"神".妖怪包含超自然的现象和存在,出没于非日常的异界,现身于包括村落、城镇和都市的"生活社会"中.小松的新妖怪学旨在通过妖怪的变化探究日本社会文化和宇宙观的变迁史,并揭示出其背后不变的日本人固有的信仰,以及区分自我与他者的精神结构.所以,他的妖怪学实质是研究"人"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