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生态课堂,引得核心素养源头活水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vvuu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个热烈讨论核心素养的语境里,笔者更关心的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理解与培养途径,而关于这两者,当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一线学校,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然这是正常的现象,因为任何一个理论从不成熟到成熟,从泊来到内化,都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参与者的视角不同,必然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在这种背景下,笔者更愿意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并寻求有效的实现途径。在此,笔者将自己的所做、所思、所想总结出来,以与同行切磋。
  一、课堂教学需要下的核心素养解读
  素养一词由来已久,《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十数次提出“语文素养”的概念,有研究者在梳理了语文素养与语文知识、素质、能力的关系之后认为语文素养是“一个开放概念”,这意味着对语文素养的理解可以是动态的、变化的;著名语文研究专家王尚文认为语文素养是“出于真诚对话的愿望,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形式与话语意图;精确妥帖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以进行最有效的交流(的能力)”。这样的理解显然既具理论高度,同时又满足了实践的需要,应当说还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
  笔者在教学中从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出发,抓住其中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关键词,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现实,同时基于当前对语文素养相对认同的理解——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提出自己对核心素养培养的理解,那就是: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基于文本的师生交流,让学生在语言、思维、审美与文化上面获得新的理解,进而提升自己语言运用能力,以及运用人文观点感知世界、明辩事物的能力的过程。
  在这样的理解中,既兼顾了传统语文教学的需要(即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需要),同时又强调从素养角度生成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观察事理的能力。笔者以为,这样的理解对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现实是适切的,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是可行的。当然,这一切的实现都源自一个重要的基础,那就是生态课堂的打造。
  二、生态课堂提供核心素养培养土壤
  自特级教师赵谦翔提出“绿色语文”以来,生态课堂已经成为一个普遍使用的概念。笔者在实践中坚持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出发,坚持从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形成出发,对生态课堂的理解主要形成了三点认识,下面结合《辛德勒名单》一课的教学来说明。
  其一,生态课堂是尊重学生认知的课堂。语文课堂上的一个主要任务是文本解读,文本解读具有多样性,这是由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的。《辛德勒名单》作为一个主题相对严肃甚至是沉重的文本,其在学生的解读中会出现哪些观点,这是值得教师观察与研究的。课文开篇即说“天空中笼罩着一层浓重的黑雾,一群波兰儿童在街头无忧无虑地玩耍”,这样的表述起什么作用?在具有开放性的课堂上,学生的观点不尽相同:有学生认为这是一种对比,也有学生认为这就是写实。课堂上教师常常会思考哪种观点正确,其实这个问题是不必担忧的,因为学生既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恰恰就反映了他们思考的出发点不同,前者肯定已经走入文本之境,因此其感受到“浓重的黑雾”与“无忧无虑”的鲜明对照,而后者则是从自然环境与人的角度“简单地”看的,自然就认为这是写实。尊重这样的认知基础,可为后面的文本解读奠定基础。
  其二,生态课堂是面向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辛德勒名单》一课的主题无疑是明确的,那就是“人性在复苏”,学生只有在文本解读中获得对“人性”的认知,才能真正把握这一主题,而这一主题显然就是本课教学所指向的“核心素养”。因此当让学生继续沿着自己的认知去解读课文,显然,当学生读到“那不是什么雪,是骨灰”时,自然就会思考其原因,于是焚尸炉的情形就开始让学生触目惊心,而当读到辛德勒以钱作为工具做高斯的工作的时候,学生的思维又有所不同,因为大部分学生原本想的是“义正辞严”,这样的认知失衡会让学生认识到,在那样的一个严峻的环境里,其实只有最现实、最直接的手段,才能让辛德勒名单不断延伸……经由这样的解读与理解,学生形成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在笔者看来,就是对世事的洞察,就是对人性复苏的理解,用有的学生的话说,“人性本就不是一个轻松的命题,轻言人性往往是不懂人性的,只有在具体的甚至是严酷的情境中,往往才能看到人性复苏的难能可贵”。笔者在课堂上听到这样的评价时,忍不住拍案叫绝,在笔者看来,这就是核心素养,这就是语文课所能达到的用文本引导学生深刻思考的最佳境界。
  其三,生态课堂是用人文触角感知世界的课堂。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能够站到人性最高处,《辛德勒名单》恰恰又是历史留给人类的一份宝贵文本,在这样的文本解读中,让学生沿着自己的思路不断地前行,在前行的过程中有各种形式的讨论,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真正读懂“人性在复苏”。这是一个用人文观点感知世界与人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无疑是生态的,无疑也是指向最核心的素养的。
  三、核心素养在文本意义建构中形成
  在笔者看来,核心素养从来就不是也不应当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更加不是粉饰自身教学观点与研究成果的一个工具,核心素养是指向学生的,是指向学生对世界判断的目光并影响自身行为的。如果不能达到这个目标,那就不是真的核心素养。
  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只能在生态的课堂上才能够实现。生态课堂中,文本解读是核心,文本解读的目的在于建构对文本的理解,在于把握文本的意义。笔者一贯认为,意义一定不是教师机械施加的,而必须是学生自然解读的结果,这个结果可能会因人而异,但只要学生的方向是正确的,那意义早晚会形成。因此,《辛德勒名单》一节课的教学,绝不可以对学生的不同层次的认识任意拔高,最恰当的办法或许是在多次素读课文之后,对故事情节有一个清晰的表象,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如果我是辛德勒,如果我是其他人物,我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这是语文教师应当教会学生的一种走入文本情境的最基本的手段,也只有沿着这样的思路,学生才会与文本融为一体,从而让学习过程生态起来。在此过程中形成的認识,终会成为催化核心素养形成的因素。
  生态课堂上必定会通过文本解读形成语文建构与运用的能力,会促进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会从文本主旨的角度获得审美观点并以之鉴赏他物或形成新的创造,亦会从传承的角度进一步丰富文化、丰满人性。
  [作者通联:江苏如皋市搬经中学]
其他文献
2016年浙江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参考样卷中的作文题:"……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论述类文章",而且"论述类"三字黑体加粗加点以作提示。这就意味着,论述文可能是2016年
不管是考试,还是平时阅读,“解释下列语句在文中的含意”历来是学生最为头疼的题之一。对这类题,笔者在教学中也颇费过一番心思。下面,从三个方面谈一谈破解“含意”题的点滴心得。  一、“语句”何以会有“含意”  文章有体,风格各异。大体而言,实用类、论述类文本好似高速公路,平直畅通;文学类文本好似山间观光小径,曲折幽深,如散文、小说、诗歌等。作为语言艺术,文学类文本更追求用尽量简省的语言表达尽量丰富的意
九月金秋,和文友们来到太阳山风景区。太阳山地处长白山余脉,距昌图县城七公里。太阳山山峰秀丽,溪水潺潺,风景怡人。近几年,太阳山人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开发了旅游业,
在新形势下,要增强大学生新闻写作能力,需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字素养,不断去探索与学习如何提高新闻质量,对于大学生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大学生新闻写作现状与问题入手,探寻如何
入选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记叙性文章.包括散文、小说、一般记叙文等.绝大多数是情理俱佳之作,这些作品中的描写、叙述句充满浓郁的趣味.
生活处处皆学问,生活中包含着许许多多和写作有关的内容,因此我们可以说,创作是来源于生活的,但同时它又高于生活。写作是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们更好
一 热爱与历练。也许我缺少伟大的理想,没有做过科学家、艺术家、军事家等的梦,但我从小就艳羡教师,渴望成为一名有威信、学生信服的老师。受父母敬重文化和当时社会的影响,
从2008年至2017年.江苏高考卷10年间累计7次,选用小说类文本作为文学类阅读的材料。
本文提出的“名师”,特指教育界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智慧型教师,他们或是某种教育理论的创立者和实践者,或为某种独特的教育理念的追求者和探索者。他们具有高水平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素养。本文遴选的“八位名师”,可谓我国改革开放30年三次教育大变革中的代表人物,他们提出或创立了特色语文,自成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个性化语文教学艺术风格。  一、名师教学艺术风格  教学艺术风格,指的是名师教育教学艺术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