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男子体操的实力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男子体操实力变化经历了5个阶段:繁荣发展阶段、缓慢发展阶段、团体实力优势突显阶段、技术水平不稳定阶段和综合实力提升阶段。不断发展难新动作、时刻强化动作质量;加强梯队建设、培植科学合理的人才层次结构;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是我国男子体操不断走向成功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竞技体操;男子体操实力;中国
中图分类号:G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7)07-0108-04
20世纪80年代,中国男子体操首枚金牌诞生,开创了男子体操金牌的时代,至2005年第38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在世界体操三大赛上中国男子体操队共获得金牌63枚,进入世界体操强国之列。回顾20多年的历史,中国男子体操的发展可谓跌宕起伏,有喜有忧。1983年初次荣登世界男子团体冠军宝座,1988年饮恨汉城奥运会,2000年悉尼奥运会获得第一个奥运会团体冠军,2004年却又兵败雅典,威风尽失,2006年丹麦锦标赛上再次称雄,竞技实力表现出波浪性起伏。值此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之际,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男子体操在世界体操三大赛上的比赛成绩及相关因素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对20多年来中国男子体操实力的变化及各阶段特征进行归纳分析,目的是以史为鉴,继往开来,为备战北京奥运会提供参考。
1 繁荣发展阶段(1980-1987年)
1980-1987年,中国男子体操在世界体操三大赛上表现出良好的竞技能力和技术水平,在团体、全能和6个单项上均有金牌进帐,其鲜明的特点是创新意识强,难新动作多。另外,通过中苏两个体操超级大国的技术较量,新的世界体操发展格局开始改写,势不可挡的中国体操之风在世界体坛刮起。
在1980-1987年的8年中,中国男子体操队共参加了8次世界大赛,即奥运会1次、世界锦标赛4次和世界杯赛3次,共夺得27枚金牌(平均每次3.375枚)、13枚银牌(平均每次1.625枚)和14枚铜牌(平均每次1.75枚),仅次于前苏联,金牌和奖牌总数明显高于日本、德国和美国,位列第2。金牌之争(除1987年锦标赛匈牙利选手博尔卡伊获得1枚鞍马金牌外)主要在前苏联、中国、日本、德国和美国5个国家之间展开(美国只在1984年奥运会上有金牌入帐,且前苏联没有参加),而最大的赢家当属前苏联,4次世锦赛获3次团体冠军和4次全能冠军,3次世界杯获2次全能冠军。其次是中国,一次世锦赛获团体冠军,两次世界杯获全能冠军。
在此期间,我国涌现出黄玉斌、李月久、李小平、李宁、童非、楼云、许志强等一批世界级体操选手,还有6人6项创出13个难新动作首先在国际大赛中使用,并以中国运动员姓名命名,如“月久空翻”、“李宁正吊”、“童非大移位”等,已被列人《国际体操评分规则》难度表中。尤其突出的是,他们每个人参赛的自选动作中,几乎个个都有难新动作,共计37个。其中我国运动员创造并首先使用的就有19个,占使用的难新动作总数的51.4%。1983年在第22届世锦赛上,中国男子体操队以总分超过前苏联队0.1分的优势首次荣登团体世界冠军宝座,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1985年第23届世锦赛,以李宁、童非、楼云、许志强、邹利敏和杨岳山组成的男子体操队,再次推出16个难新动作,尽管这次比赛团体获得亚军,但是我们在自选动作上赢了苏联队0.65分。这充分表明,动作难度和创新是体操比赛制胜的法宝之一。也正是这样,中国男子体操队才取得了如此丰硕的成果。其实,中国体操界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难度大、质量高、形象美”的训练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初步揭示了体操制胜规律,在60、70年代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60年代以后,原来以质量高、动作规范而领先的前苏联队,不得不让位于动作难度大、不断创新的日本队。而面对这种情况,中国体操界充分认识到“难、新”在高水平竞争中的重要地位,不失时机地提出“人人360。,个个下法难”的训练要求,在创难新上下功夫。70年代以后,中国又再次提出“补充国际上的难新,创造中国自己的难新”的训练要求。这一时期以后,中国体操界對体操的认识进一步深入,较全面地把握住了体操项目的“难、新、稳、美”4大制胜要素。
2 缓慢发展阶段(1988-1992年)
1988-1992年间,中国男子体操进入缓慢发展阶段,其特点是后备人才补充不及时,尖子选手匮乏;创新意识淡化,难新动作明显减少;队伍老化,动作陈旧等。竞技实力和前一阶段相比有所下降。 在这一阶段,中国男子体操共参加6次世界体操大赛,即奥运会2次、世界杯1次、世锦赛3次(1992年为单项比赛)。共获得9枚金牌(平均每次1.5枚,比第一阶段少1.875枚)、8枚银牌(平均每次1.333枚,比第一阶段少0.292枚)、铜牌10枚(平均每次1.666枚,比第一阶段少0.084枚)。金牌的争夺从第一阶段的5个国家增加到7个国家(韩国和朝鲜),总的竞争格局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从奖牌数量来看,我国男子体操水平仍处于第2的位置,高于日本、德国和美国。1988年汉城奥运会我们惨遭失败,竞技水平有所下滑,尽管1989年、1990年、1991年的世界大赛我们均有金牌进帐,但是与第一阶段相比,整体水平处于下降趋势,发展相对缓慢。相反,前苏联队实力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明显处于上升趋势,显示出较高的竞技水平,中国队和前苏联队差距进一步拉大。例如,汉城奥运会中国队不仅难新动作缺乏,而且动作稳定性差,规定(7人次)加自选(4人次)动作失误达11人次,团体总分与前苏联队差距达到8.1分之多(1985年、1987年分别输给苏联队3.05分、6.40分),终于造成中国队从团体第2滑至第4。与此同时,中国队对民主德国队的优势也在逐渐缩小。1983年中国队赢团体第5名的民主德国队6.50分;1985年该队上升为团体第3名,输给中国队1.55分;1987年该队仍为团体第3名,只输给中国队0.55分;汉城奥运会该队反胜中国队5.20分,获得团体亚军。对于获得团体铜牌的日本队在汉城奥运会上的崛起我们也缺乏足够认识。汉城奥运会上中国男队的失利,我国体操权威人士总结为:失误多、难新动作少、队伍老化。特别是3位老将出现了老动作、老技术、老成套,加上老伤,加重了队伍的老化。一些有识之士早就提出,我队“自选动作不如苏联新”,“训练水平不如苏联高”,“后备力量不如苏联足”等等的警告。同时再次提出“与1983年第22届世锦赛相比,我队仍是原班人马,无一新手上场,暴露出后备力量的不足”。尽管在汉城奥运会后我们曾培养出李敬、李春阳等优秀选手,并且在1990年、1991年、1992年的世界大赛上均有金牌入帐,但是他们的整体实力与李
关键词:竞技体操;男子体操实力;中国
中图分类号:G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7)07-0108-04
20世纪80年代,中国男子体操首枚金牌诞生,开创了男子体操金牌的时代,至2005年第38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在世界体操三大赛上中国男子体操队共获得金牌63枚,进入世界体操强国之列。回顾20多年的历史,中国男子体操的发展可谓跌宕起伏,有喜有忧。1983年初次荣登世界男子团体冠军宝座,1988年饮恨汉城奥运会,2000年悉尼奥运会获得第一个奥运会团体冠军,2004年却又兵败雅典,威风尽失,2006年丹麦锦标赛上再次称雄,竞技实力表现出波浪性起伏。值此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之际,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男子体操在世界体操三大赛上的比赛成绩及相关因素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对20多年来中国男子体操实力的变化及各阶段特征进行归纳分析,目的是以史为鉴,继往开来,为备战北京奥运会提供参考。
1 繁荣发展阶段(1980-1987年)
1980-1987年,中国男子体操在世界体操三大赛上表现出良好的竞技能力和技术水平,在团体、全能和6个单项上均有金牌进帐,其鲜明的特点是创新意识强,难新动作多。另外,通过中苏两个体操超级大国的技术较量,新的世界体操发展格局开始改写,势不可挡的中国体操之风在世界体坛刮起。
在1980-1987年的8年中,中国男子体操队共参加了8次世界大赛,即奥运会1次、世界锦标赛4次和世界杯赛3次,共夺得27枚金牌(平均每次3.375枚)、13枚银牌(平均每次1.625枚)和14枚铜牌(平均每次1.75枚),仅次于前苏联,金牌和奖牌总数明显高于日本、德国和美国,位列第2。金牌之争(除1987年锦标赛匈牙利选手博尔卡伊获得1枚鞍马金牌外)主要在前苏联、中国、日本、德国和美国5个国家之间展开(美国只在1984年奥运会上有金牌入帐,且前苏联没有参加),而最大的赢家当属前苏联,4次世锦赛获3次团体冠军和4次全能冠军,3次世界杯获2次全能冠军。其次是中国,一次世锦赛获团体冠军,两次世界杯获全能冠军。
在此期间,我国涌现出黄玉斌、李月久、李小平、李宁、童非、楼云、许志强等一批世界级体操选手,还有6人6项创出13个难新动作首先在国际大赛中使用,并以中国运动员姓名命名,如“月久空翻”、“李宁正吊”、“童非大移位”等,已被列人《国际体操评分规则》难度表中。尤其突出的是,他们每个人参赛的自选动作中,几乎个个都有难新动作,共计37个。其中我国运动员创造并首先使用的就有19个,占使用的难新动作总数的51.4%。1983年在第22届世锦赛上,中国男子体操队以总分超过前苏联队0.1分的优势首次荣登团体世界冠军宝座,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1985年第23届世锦赛,以李宁、童非、楼云、许志强、邹利敏和杨岳山组成的男子体操队,再次推出16个难新动作,尽管这次比赛团体获得亚军,但是我们在自选动作上赢了苏联队0.65分。这充分表明,动作难度和创新是体操比赛制胜的法宝之一。也正是这样,中国男子体操队才取得了如此丰硕的成果。其实,中国体操界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难度大、质量高、形象美”的训练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初步揭示了体操制胜规律,在60、70年代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60年代以后,原来以质量高、动作规范而领先的前苏联队,不得不让位于动作难度大、不断创新的日本队。而面对这种情况,中国体操界充分认识到“难、新”在高水平竞争中的重要地位,不失时机地提出“人人360。,个个下法难”的训练要求,在创难新上下功夫。70年代以后,中国又再次提出“补充国际上的难新,创造中国自己的难新”的训练要求。这一时期以后,中国体操界對体操的认识进一步深入,较全面地把握住了体操项目的“难、新、稳、美”4大制胜要素。
2 缓慢发展阶段(1988-1992年)
1988-1992年间,中国男子体操进入缓慢发展阶段,其特点是后备人才补充不及时,尖子选手匮乏;创新意识淡化,难新动作明显减少;队伍老化,动作陈旧等。竞技实力和前一阶段相比有所下降。 在这一阶段,中国男子体操共参加6次世界体操大赛,即奥运会2次、世界杯1次、世锦赛3次(1992年为单项比赛)。共获得9枚金牌(平均每次1.5枚,比第一阶段少1.875枚)、8枚银牌(平均每次1.333枚,比第一阶段少0.292枚)、铜牌10枚(平均每次1.666枚,比第一阶段少0.084枚)。金牌的争夺从第一阶段的5个国家增加到7个国家(韩国和朝鲜),总的竞争格局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从奖牌数量来看,我国男子体操水平仍处于第2的位置,高于日本、德国和美国。1988年汉城奥运会我们惨遭失败,竞技水平有所下滑,尽管1989年、1990年、1991年的世界大赛我们均有金牌进帐,但是与第一阶段相比,整体水平处于下降趋势,发展相对缓慢。相反,前苏联队实力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明显处于上升趋势,显示出较高的竞技水平,中国队和前苏联队差距进一步拉大。例如,汉城奥运会中国队不仅难新动作缺乏,而且动作稳定性差,规定(7人次)加自选(4人次)动作失误达11人次,团体总分与前苏联队差距达到8.1分之多(1985年、1987年分别输给苏联队3.05分、6.40分),终于造成中国队从团体第2滑至第4。与此同时,中国队对民主德国队的优势也在逐渐缩小。1983年中国队赢团体第5名的民主德国队6.50分;1985年该队上升为团体第3名,输给中国队1.55分;1987年该队仍为团体第3名,只输给中国队0.55分;汉城奥运会该队反胜中国队5.20分,获得团体亚军。对于获得团体铜牌的日本队在汉城奥运会上的崛起我们也缺乏足够认识。汉城奥运会上中国男队的失利,我国体操权威人士总结为:失误多、难新动作少、队伍老化。特别是3位老将出现了老动作、老技术、老成套,加上老伤,加重了队伍的老化。一些有识之士早就提出,我队“自选动作不如苏联新”,“训练水平不如苏联高”,“后备力量不如苏联足”等等的警告。同时再次提出“与1983年第22届世锦赛相比,我队仍是原班人马,无一新手上场,暴露出后备力量的不足”。尽管在汉城奥运会后我们曾培养出李敬、李春阳等优秀选手,并且在1990年、1991年、1992年的世界大赛上均有金牌入帐,但是他们的整体实力与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