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模式的实施价值及对策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y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动及改进,小组合作以迅猛的趋势走向当前教育行业,其作为英语课堂教学中极为有效的教学方式,被大多数课堂所欢迎。就当前已经实施的基于小组合作模式所展开的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尤其是小组内学生发展全凭自主,这也是导致小组内学生发展并不均衡的原因,且小组成型,学生极容易产生依赖心理,小组合作模式的初衷也就无法达成,本文将就以上问题提出系列性的分析及策略改进方案。
  【关键词】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实施价值;策略研究
  【作者简介】王卿,杭州钱塘新区江湾小学。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当前格外受到广大的教师欢迎,这不仅从某种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从理论上还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从自主性学习中获得成长,更锻炼了学生间相互配合沟通的能力。通过就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对“小组合作”这一概念认识不清,为了合作而合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就分析内容展开后续改进方案的提出,进而呈现高质量的高效课堂,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供助力。
  一、树立正确的小组合作教学意识,科学合理的实施课堂教学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小组合作模式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后,笔者发现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小组合作模式都存在很大的偏差性,教师对小组合作明显存在为了合作而合作的目的,而学生在小组内也明显存在严重依赖的情况。因此,为师生双方树立正确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意识,合理科学发实施课堂的教学,进而有效培养学生英语素养。
  以“Colours”一课为例,在上一课中,“Hello”这首英文歌曲给孩子们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所以可以要求全体学生进行大合唱,依次调动学生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积极性。紧接着,本课的主题“颜色”是生活中极为普遍的一种描述,所以基于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可在这一课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正确树立。当然,我们教师正确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意识的树立依托于座谈会形式的交流,校内各英语教师以及特邀专家进行普及,思想上的碰撞以及新文化的交流有助于教师迅速掌握小组合作这一教学模式的精髓。基于教师掌握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核心后展开的明确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探讨,为不影响正常课程进度,所以选择课本内容进行初步实施。“Colours”相对较好实施,基于这一内容展开对颜色的探讨,在此之前并不需要学生使用全英文进行描述,只需对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清晰地描述即可。探讨环节设立在颜色的选择及讨论,每名孩子选择一种颜色,颜色相同的孩子组成一组,一起探讨对于这一颜色的见解,若是意见不一致可选择坚持自己的观点,进而进行表达,若是观点一致则由教师抽人上前讲述选择这一颜色的原因是什么,与同伴细微的差别之处在哪里,这一环节看似是激烈的探讨环节,但实际上学生须将自己所选择的颜色背诵下来,准确地找到黑板上的所有与这一颜色有关的单词。若是选择的颜色为blue,那么即便是用蓝色粉笔写下的red也需要写下来,并明确这一单词是什么颜色,什么意思,代表着怎样的含义。这一环节实则唤醒学生对于语言表达的渴望,对于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并对自己意见坚持想法的肯定,进而为后续教师实施一系列小组合作的教学策略做足准备。要知道,在初期就可以暗示学生提升学生对小组合作的认知,比在中期甚至是后期才开始纠正要高效得多。
  二、科学合理的定制小组内部成员,均衡各小组内部活跃成分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实现是基于小组成员的合理构成,要知道,玩得到一起去的孩子大多都有某些共性,那么若是任由学生自己分组势必会出现某个小组意见过多彼此不同意,而另一个小组完全没有意见的情况;即便不是按照学生意愿进行,就近原则也并不是能够碰巧成为科学的小组分工的,小组的划分须是教师对学生多方面进行考察,包括向其他科目教师、学生家长以及日常观察来了解。
  以“Look At Me”为例,小组成员可借助这一课来组成,以Look At Me作为开头,写出一段足够使人印象深刻并迅速了解你的英文小介绍,这一环节旨在帮助教师从介绍中观察学生是否有自己的想法,以及学生的性格等表现再结合其他教师的评价以及种种现象观察来看,小组内部的成员就可以拟定了。这一环节,Look At Me,旨在吸引对方注意力,那么学生就需要想办法获得其他同学的注意力,同时还要使教师及学生留有深刻的印象,这两点要求对于英语基础一般,且只在幼儿园阶段学习过英语的学生考验极高。所以,这一环节重点考验学生的信念感、创新能力以及英语的基础能力,结合这三项能力便足以将各个小组合理划分了。小组的划分不可有所偏重,各项能力相对较高的学生都聚在一个小组固然可以彼此激励而成就彼此,但其他小组丝毫获得不到刺激,优秀的更加优秀,一般的更加一般,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所以须得将学生均衡地分配,使每个小组的整体能力彼此持平,在小组间的比拼中迅速凝聚起小组内部的凝聚力,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以能力突出的学生为主导,最大程度带动并刺激组内其他学生奋发图强。况且,小学阶段的学生,有劣势自然也有优势,组内成员相互帮助相互补充,共同成就更美好的自己,也为综合提升各组内成员各项素质提供助力。
  三、制定科学的小组发言人的规则,重视小组内部个体的发展
  基于以上策略進行实施后发现,组成互帮互助式小组的初衷是促使组内实现互助,彼此共同进步,英语素养较好的学生帮助英语素养一般的学生,但实际的情况却是表现较好的学生被表现一般的学生依赖,每次有发言或是需要小组出人展示时都只是那么几个人,也就导致了“好的更好,一般的也更一般”,班级的结构丝毫没有改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措施。
  如:“We Love Animals”一课,三年级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事物总是充满着好奇,对未知的事物也充满征服欲,那么教师可以提出挑战,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关于对动物的热爱,以及为什么热爱的讨论,其形式以情景剧的形式展开,要求每一名学生都有出席,也必须有一定份额的台词及动作,最终谢幕时,学生需要用某种特别且与动物相关的英文介绍介绍自己,以完成最终的舞台呈现。这一环节既保证了课堂进度的顺利推进,促使学生了解到更多小动物的生活习性以及各种小动物以及相关词汇应当怎样表达,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即便这种创新或许与组内某名学生有极大的关系,但孩子总是在逐步进步的,我们也不必对学生过分的苛求,只要确保孩子一直在前进的路上,一直在保持前进就好,至于其他,是我们教师实施教学策略的问题,过于着急反而适得其反。在许多的时候,学生们需要的正是像这样给他们一个助力,再慢慢地接受自己给自己这样的助力。这样小组呈现的形式无疑打破了常规,对组内每名成员起到督促的作用。合理的组内发言规则的制定,从要求学生整组成员出席开始,使学生意识到组内并不是只有优秀的人才可以发光发热,每个人也可以,自己作为组内的一份子起到自己的作用使小组受到表扬,这种心情是躲开提问再多次也不能获得的,基于以上表现,组内成员逐步转变意识,开始接受并愿意作为发言人,这才是以小组个体发展促使小组整体发展的开始。在接下来的策略实施过程中,相信学生在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后可以更加坚定,不逃避地成为那个可以发言的人,勇敢地站起来!   四、建立完善的小组奖惩评价体系,着重突出小组内部差异性
  小组合作模式,有值得表扬的必定要奖励,有提倡的行为也会受到惩罚,为学生树立正确是非观,以突出小组间的差异性以及小组内成员的差异性,旨在点醒学生“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混日子的心态,学生间存在差异是正常的,本环节所采取的措施旨在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来实现待遇的差异性,进而促进学生提升自己,向更好的自己看齐。
  如:“Happy Birthday”一课,教师可借助生日歌来导入,这一课旨在引导学生大胆表达,勇敢说出口。在开课之前可旁敲侧击是否在近期有学生过生日,若是有可适当调节课时进行惊喜性的祝福,若是没有也没关系,教师可与学生做一个师生间的约定,表现最突出的小组每个孩子过生日时都优先享有被唱生日歌的权利,旨在带动学生表现的积极性,当然,唱生日歌的学生由表现相对较差的小组来代劳,既促进了他们敢于表达的勇气,又缓和了两个“顶点”之间的关系,为后续雙方或许存在些许的互帮互助起到推动性作用,进而整体提升班级学生的英语素养水平。建立完善的小组奖惩体系,并不是意味着一定要有很明确的奖励和惩罚,实际上,有着某种积极意义的奖惩措施远比实际意义上的奖惩更深刻!
  结语
  小组合作模式的教学方法只是一种途径,归根结底教师借助一切途径最终要达到的目的还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感,进而提升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吸收理解能力。而小组合作模式只是理论上更加符合且可行性极高的一种途径,必须深刻领会小组合作的教学精神,深入挖掘其中可实施的点,使学生参与“教学”这一项内容,从参与、实践中获得知识的升华,促进自身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教师身为这一教学模式的组织者,需深刻掌握教学实质,有效地实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主桂香.把握关键点,打造高效课堂——庶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的有效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3):35-36.
  [2]邱琼香.小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英语的有效性策略的应用型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14):18-19.
  [3]刘辉霞.“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小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22):161-162.
  [4]文朝晖.小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下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J].英语教师,2019(2):156-158.
  [5]王亚云.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探究[J].新丝路,2019(2):122-123.
其他文献
【摘要】思政视域下在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中引入并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是高职英语教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是职业院校培养新时代思想过硬技能人才的需要。从强化意识、教材编撰、教师素养、教学活动、考试制度等方面开展措施,把中华民族文化融入英语课程教学中,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利于抵御西方文化入侵,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随着身体的发育和学习任务的加重,其心理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为此,教师必须及时了解他们内心世界的变化。指导学生写心理日记,进行书面交流就是一条较好的途径。  通过心理日记对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个别指导为主,以保密、尊重为原则。学生在日记中可以宣泄心中的喜怒哀乐,进而调节情绪,有助于克服不良心理状态,完善自我人格,从而逐渐形成健康心理。同时,教师也可通过日记这扇反映学生心理活
【摘要】近年来,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关注,本文通过阐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中职英语教学现状,对英语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以期推动学生的全面综合长远发展。  【关键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职英语;英语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徐桂荣(1986.08-),女, 吉林延边州人,延边体育运动学校,中专讲师,研究方向: 英语教育。  一、 引言  在中职英语
【摘要】作为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桥梁,成功的广告案例可以准确地抓住消费者的认知心理,并将产品相关信息准确的传递给消费者,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需求。国际知名品牌为了能够弥补自身产品广告与本土文化间的差异,通常用采用广告翻译的策略来吸引消费者目标群体。通过对广告的翻译,可以使消费者快速理解广告信息,并将自身的购买需求和产品性能之间建立关联,从而实现最佳语境效果。广告翻译的核心是广告内容与消费者需
【摘要】本文以公开发表的权威译著为例,从接受美学角度对其中典故的英译进行分析。本文通过研究,认为非文学文本中的典故英译应以读者为中心,关照读者的“期待视野”“召唤性”结构和“效果历史”,以达到更好地接受效果。  【关键词】接受美学;典故;期待视野  【作者简介】徐晓丽(1998.10-),女,江苏苏州人,汉族,金陵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2017级英语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翻译学;王秦瑜,顾彪,卢丽钰,
广州:小学生最爱啃四大名著    6月7日,在由广州市文化局、市少儿图书馆联合主办的——“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阅读展示活动”上,“2009年度广州少儿阅读调查报告”正式公布。报告显示,广州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喜好,已呈现“轻童话动漫,重文学科普”的趋势,他们最喜爱的读物竟是中国四大名著。  据悉,这份调查报告是“2009年全国少儿阅读年儿童阅读调查”的一部分。以广州1万名2至6年级的小学生为调查对象。调
教室里新养了一盆花,大家都很喜爱它。每个星期,孩子们都抢着为它浇水、松土、修整枝叶。课后或午间的休息时光里,在它的身边常常围着三三两两的学生,他们指指点点,谈笑风生。这点小小的绿色竟为班里增添了不少的亮丽,带来了些许清新活泼的生机。   不知怎的,近日这盆花出现了异样。翠绿的叶子间隐隐地透出了一丝丝黄意,原来挺拔俊俏的造型也变得庸懒耷拉下来,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   孩子们可急了,一个个在寻找着原
【摘要】针对当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问题,本文深入剖析了老师举步艰难、学生无所适从的窘境,是由于老师思想仍然认识不足,教学方法依然守旧;学生学习写作基础薄弱、意志力较差等原因造成的。通过加强学生听说读渗透写作训练,加强写作技巧指导,关注写作教学过程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等三方面提出破解写作教学困境的对策,促进学生写作水平与能力的提高。  【主题词】英语;写作教学;困境与原因分析;突破对策  【作者简介】
【摘要】本文研究目的:全面探究与分析分层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英语学科教育教学当中的运用情况。研究对象:将当前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当作是实验对象。研究方法:使用问卷调查方法展开充分探究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前的高职院校英语分层教学过程当中存有某些问题。研究结论:在现阶段的高职院校英语课程实际教学的时候运用分层教学方法至关重要,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英语素养与综合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台湾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物产,感受两岸人民的亲情和期盼统一的心情。  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有关台湾的知识,提高搜集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准备“心愿卡”、卡纸。  学生:带一些台湾特有的水果;了解台湾的美景、物产资源、美称、历史和两岸民众友好往来的感人事例。    教学过程    一、回望角——期盼回归  师:曾经有个孩子画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