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有效沟通;家校共育;对策
家校共育就是家长与学校共同参与孩子的教育活动,通过双方的沟通交流,促使育人效果达到最大化。家校共育可以通过家庭学校互动,强化家校合作机制,建立新型的家校合作方式,让家庭更多地参与学校育人活动,帮助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互补、共同促进,最终实现家庭、学校教育的统一协调发展。家庭对于学生成长的影响力是第一位的,学校是在辅助因素里面最重要的。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为学生提高德智体美劳素养、安全意识、格局意识奠定基础。
一、初中阶段家校共育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升家庭教育效果
初中生是青春期叛逆心态最显著的时期,是最容易跟家长发生亲子冲突的时期。教师只有充分利用家校共育的功能,让家长在学校的指导下充分配合学校,用专业的沟通方式来教育初中生孩子,才有利于提升家庭教育的作用。
(二)有利于提升学习质量
家校共育可以让学校与家庭教育互补互促,让初中生在学校认真学习之余,在家也有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全面提升学习效果。
(三)有利于父母孩子共同成长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家校共育是用科学专业的方法引导家长与学校共同参与孩子的教育活动,让家长用更好的方法、更大的热情、更积极的努力、更诚实的态度去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与孩子共同成长。
二、初中阶段家校共育的现状分析
笔者在近年的德育岗位工作中发现当代的初中生越来越不好管教,尤其是亲子关系、家庭沟通冲突方面尤为严重。这与学生的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密不可分。因此笔者对所在学校初中三个年级的学生家庭教育情况做了抽样调查,并结合本校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情况,总结出当前家校共育的具体情况。
(一)部分学生家庭区域分布不均匀
在乡镇逐渐合并的大前提下,相关学校的区域规划也受到了影响,因此,很多学校的学生量相较于之前上升幅度较大。与此同时,很多学生的家庭住址比较分散,这就使家庭区域分布面非常广,且数量庞大。在义务教育就近原则入学的要求下,很多初中学校会容纳很多的学生,包括一些外来务工的子女,部分学生离学校还有很远的距离。据调查显示,目前很多初中班级容量非常大,如果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家访形式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家校共育,工作量大。这无疑就增加了家校共育的难度,导致了目前家校共育的情况十分不乐观。
(二)学生家长没有较高的德育意识,家校互动缺失
调查发现,行为习惯和思想素质差不仅仅体现在成绩差的学生身上,同时也会体现在成绩好的学生身上。深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家长的德育意识不强。很多家长存在一個误区,他们认为孩子成绩好就好,其他方面并不重要,过分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虽然一些家长也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但是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当教师和家长谈起关于学生德育问题时,家长大多不以为然。
(三)家长错误的德育观念和方式表明家校共育的重要性
由于很多家长的综合素质不高,因此在教育子女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不能履行好教育子女的责任。在这些家庭中,德育出现缺失,有很多家长的教育方式过于粗暴,真正可以认识到教育子女是一种责任的家长少之又少,更别谈能够很好地履行德育的职责。现在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上都缺乏爱心,所以一旦孩子出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好好沟通,而是直接采用武力方式,没有倾听的过程,不分时间地点地教育孩子,忽略了这种行为给孩子身心造成的伤害,从而导致德育的效果并不理想。
三、探索多源的有效沟通途径,提升初中阶段家校共育的效果
做好家校共育的工作意义重大,成功的家校共育会通过一所学校影响周边的家庭、社区,从而为教育营造出一个小范围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家校共育工作,不是简单的1 1>2,而是打开校门做教育,从一种小手牵大手的突破式的教育成长。针对目前初中生家校共育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尝试在本学校探索多种渠道的家校、家生、师生有效沟通途径,从而提升家校共育的效果。
(一)遵循人人平等原则,进行有效沟通
在社会各种关系构成方面,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的发展逐渐影响了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修养。因此,进行有效的家校共育和沟通,能够帮助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矛盾,从而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教师与家长要认真观察学生在同一个阶段的不同表现,深入分析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进而想出应对策略,解决问题。
(二)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选择合适的互动方式
由于部分初中的生源分布比较广泛,所以,一方面要求教师选择一种合适的方式进行家访。比如说,定期举行家长会,或者针对有问题的学生个别联系,另一方面,学校也要收集每位学生的家长联系方式,这些都有利于家校互动。在这些方式的引导下,现如今很多家长都提高了德育意识,都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进行子女教育,并且意识到管理子女处理问题时要有耐心。
(三)把传统家校沟通方式与新媒体相结合,让家校沟通更畅通
在家校沟通方式中,如学校引导教师充分利用微信,能够更直观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并且能够及时收到家长反馈;也可以利用微信群或学校公众号进行实时或定期更新,以便家长更直观地了解学生在校的动态,有效地形成教师与家长“双向沟通”模式,从而促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相信任、配合。
(四)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成效
从学校的角度讲,要及时提高德育工作方面的成效,要定期组织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德育素质和水平。教师是学校里教育学生的主要角色,一方面,要不断地学习和总结相关理论知识,利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选择适合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要拥有大爱精神,表现出崇高的精神品质。另一方面,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精神风貌和品德修养,减少学校的事故发生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目前初中学校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只有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探索,学校与家庭互相尊重、理解,通过有效的沟通,才能摸索出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现状,最终目标是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家校共育就是家长与学校共同参与孩子的教育活动,通过双方的沟通交流,促使育人效果达到最大化。家校共育可以通过家庭学校互动,强化家校合作机制,建立新型的家校合作方式,让家庭更多地参与学校育人活动,帮助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互补、共同促进,最终实现家庭、学校教育的统一协调发展。家庭对于学生成长的影响力是第一位的,学校是在辅助因素里面最重要的。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为学生提高德智体美劳素养、安全意识、格局意识奠定基础。
一、初中阶段家校共育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升家庭教育效果
初中生是青春期叛逆心态最显著的时期,是最容易跟家长发生亲子冲突的时期。教师只有充分利用家校共育的功能,让家长在学校的指导下充分配合学校,用专业的沟通方式来教育初中生孩子,才有利于提升家庭教育的作用。
(二)有利于提升学习质量
家校共育可以让学校与家庭教育互补互促,让初中生在学校认真学习之余,在家也有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全面提升学习效果。
(三)有利于父母孩子共同成长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家校共育是用科学专业的方法引导家长与学校共同参与孩子的教育活动,让家长用更好的方法、更大的热情、更积极的努力、更诚实的态度去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与孩子共同成长。
二、初中阶段家校共育的现状分析
笔者在近年的德育岗位工作中发现当代的初中生越来越不好管教,尤其是亲子关系、家庭沟通冲突方面尤为严重。这与学生的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密不可分。因此笔者对所在学校初中三个年级的学生家庭教育情况做了抽样调查,并结合本校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情况,总结出当前家校共育的具体情况。
(一)部分学生家庭区域分布不均匀
在乡镇逐渐合并的大前提下,相关学校的区域规划也受到了影响,因此,很多学校的学生量相较于之前上升幅度较大。与此同时,很多学生的家庭住址比较分散,这就使家庭区域分布面非常广,且数量庞大。在义务教育就近原则入学的要求下,很多初中学校会容纳很多的学生,包括一些外来务工的子女,部分学生离学校还有很远的距离。据调查显示,目前很多初中班级容量非常大,如果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家访形式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家校共育,工作量大。这无疑就增加了家校共育的难度,导致了目前家校共育的情况十分不乐观。
(二)学生家长没有较高的德育意识,家校互动缺失
调查发现,行为习惯和思想素质差不仅仅体现在成绩差的学生身上,同时也会体现在成绩好的学生身上。深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家长的德育意识不强。很多家长存在一個误区,他们认为孩子成绩好就好,其他方面并不重要,过分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虽然一些家长也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但是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当教师和家长谈起关于学生德育问题时,家长大多不以为然。
(三)家长错误的德育观念和方式表明家校共育的重要性
由于很多家长的综合素质不高,因此在教育子女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不能履行好教育子女的责任。在这些家庭中,德育出现缺失,有很多家长的教育方式过于粗暴,真正可以认识到教育子女是一种责任的家长少之又少,更别谈能够很好地履行德育的职责。现在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上都缺乏爱心,所以一旦孩子出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好好沟通,而是直接采用武力方式,没有倾听的过程,不分时间地点地教育孩子,忽略了这种行为给孩子身心造成的伤害,从而导致德育的效果并不理想。
三、探索多源的有效沟通途径,提升初中阶段家校共育的效果
做好家校共育的工作意义重大,成功的家校共育会通过一所学校影响周边的家庭、社区,从而为教育营造出一个小范围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家校共育工作,不是简单的1 1>2,而是打开校门做教育,从一种小手牵大手的突破式的教育成长。针对目前初中生家校共育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尝试在本学校探索多种渠道的家校、家生、师生有效沟通途径,从而提升家校共育的效果。
(一)遵循人人平等原则,进行有效沟通
在社会各种关系构成方面,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的发展逐渐影响了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修养。因此,进行有效的家校共育和沟通,能够帮助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矛盾,从而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教师与家长要认真观察学生在同一个阶段的不同表现,深入分析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进而想出应对策略,解决问题。
(二)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选择合适的互动方式
由于部分初中的生源分布比较广泛,所以,一方面要求教师选择一种合适的方式进行家访。比如说,定期举行家长会,或者针对有问题的学生个别联系,另一方面,学校也要收集每位学生的家长联系方式,这些都有利于家校互动。在这些方式的引导下,现如今很多家长都提高了德育意识,都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进行子女教育,并且意识到管理子女处理问题时要有耐心。
(三)把传统家校沟通方式与新媒体相结合,让家校沟通更畅通
在家校沟通方式中,如学校引导教师充分利用微信,能够更直观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并且能够及时收到家长反馈;也可以利用微信群或学校公众号进行实时或定期更新,以便家长更直观地了解学生在校的动态,有效地形成教师与家长“双向沟通”模式,从而促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相信任、配合。
(四)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成效
从学校的角度讲,要及时提高德育工作方面的成效,要定期组织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德育素质和水平。教师是学校里教育学生的主要角色,一方面,要不断地学习和总结相关理论知识,利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选择适合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要拥有大爱精神,表现出崇高的精神品质。另一方面,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精神风貌和品德修养,减少学校的事故发生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目前初中学校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只有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探索,学校与家庭互相尊重、理解,通过有效的沟通,才能摸索出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现状,最终目标是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