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自然危害相冲突创造出“Natech”灾难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m19840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季,一场穿越加利福尼亚的无雨雷电风暴引发了剧烈的山火,它席卷了圣克鲁斯山脉的整个社区。在CZU雷电综合大火受到控制后,地方官员建议返回家中的居民不要使用饮用水。在供水系统中发现了一种已知的致癌物质——苯。这种化学制品有可能是被在大火中融化的塑料管线释放出来的。
  科学家将类似这样的事件称为“Natech”,或由自然灾害引发的技术灾难。这个术语出现于1994 年,它最初被应用于工业事故,诸如发生在飓风、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之后的化工原料或者燃料的泄露。“但是‘Natech’的定义最近发生了扩展”,来自于美国普渡大学的回弹性科学家David Yu 说到,“现在它覆盖了任何由一场自然灾害引发的基础设施受到破坏的灾难,这些基础设施完全依赖于科学技术”。
  这些灾难涉及电力及水利供应。“山火之后在饮用水中发现苯是一个完美的案例”,Yu 说到。“Natech”现在也包含那些具有导致人道主义危机的潜在性灾难,比如2011 年日本福岛的核反应堆灾难,它是由9 级地震及之后的海啸所引发。
  根据2018 年《灾害研究手册》研究显示,Natech 的发生频率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增加。更多的人正在向海滨和荒野地区的边缘搬家,这些地区易于受到自然灾害的侵害,特别是飓风和山火。它需要电厂、供水设施和光纤网络支持这些不断增长的人口中心。伴随着预计会导致更高频率和更剧烈灾害的气候变化,這些自然事件将会更加频繁地与重要的基础设施发生“碰撞”。
  Natech 经常会对环境造成伤害,但没有典型地造成人类死亡或受伤。虽然这种损害很难用美元量化,但它的波及效应比之前要深远得多,来自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和来自于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的社会学家Duane Gill 及Liesel Ritchie 在《灾害研究手册》注释道。那是因为这个世界比起26 年前联系得更加密切。Natech,这两位写到:“揭示出了所有危害、危险及灾难的社会嵌入性。”
其他文献
[编者按]  张大千是蜚声海内外的艺术名家,他天赋异禀、学养深厚,一生画风几变、风格多样,其作品传统功力深厚,雅俗共赏;一生创作作品4万余件而精品众多。  在张大千浩如烟海的作品中遴选出张大千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无疑是对《张大千精品集》编纂团队的一次考验。2011年,《张大千精品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为出版此书,《张大千精品集》编委会搜集了张大千的5000多件作品,最终从2000多件真品中精
甲午正月,石城细雨;虽是早春,却泛着冬的凉意。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缅怀当年遇难同胞的人络绎不绝,如同清明;默默地缓缓地向前行进的观者在与纪念馆群雕《逃难》的相遇中,神情尤显凝重。  2014年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以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从此,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承载的纪念意义更为突出。回忆几年前,我接受了为纪念
[内容摘要]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创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儒学作为文化遗产,为寻求当代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现实出路提供了文化养分。本文在客观扬弃儒学的基础上,从分析儒学的核心思想如“有为”、“仁爱”、“中和”、“无为”等四个方面层层递进,解读儒学对现代包装设计其文化根源上的启示。  [关键词] 儒学 有为 仁爱 中和 无为 包装设计  由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国
摘 要:描述了文件删除的原理。“文件粉碎机”的原理及其应用,并介绍了以VB程序实现“文件粉碎机”的整个过程。  关键词:文件粉碎机 VB API函数 Dir函数    “文件粉碎机”能够将文件彻底的销毁的一种程序。其原理就是将需要销毁的文件所占用的空间使用无意义的符号重新填充一遍,然后再将文件删除,从而达到完全删除文件的目的。    1 界面的设计    (1)启动VB,新建一个标准EXEDia
[编者按]  邵宇,一位有着传奇般经历的共产党人。皖南事变中他被囚于上饶集中营,后越狱回到革命根据地,并根据亲身经历创作了《上饶集中营》《千山万水》等优秀作品。  邵宇,一位优秀的画家。徐悲鸿先生称赞他的连环画画风“用来描写中国社会非常适合。可称简约、紧凑、扼要,而极具力量”。从早期控诉日本侵略者罪行和反动派滔天罪行的木刻,到抗美援朝前线的一系列战地素描,再到改革开放后的水彩和国画作品,那流畅的速
【摘要】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基于已有的专业经验和知识,借由时代发展而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和教育观念。本文从美术教育发展的国际视角、文化特色、教育重点等方面对中国美术教育的目标进行了宏观层面的探讨,对未来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构想。  【关键词】美术教育 比较 国际 文化  中国的美术教育是一个有关自身传统的特定命题,源于数千年绘画的发展与文化理念的演变,其美术教育亦几乎与实践平行,从而建立了自己特有
艺术与时代紧密相连,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法国批评家丹纳认为,“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这是艺术品产生的规律所在。每一个历史时期的艺术都负载着这一时代的精神、理念和审美情趣,艺术从产生之日起就从未离开过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涵盖着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文化思想
2015年04月25日,由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油画学会主办的“大美至朴——罗尔纯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将完整呈现罗尔纯生生多年来所创作的油画、水墨画作品近三百件,是其艺术生涯的一次集中回顾。展览通过何处不乡土、知其正得其变、生命回响、蕴藉传统四部分,诠释了罗尔纯生生大美至朴的色彩激情与意味隽永的艺术人生。  20世纪中国美术受到西方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影响,在
为庆祝中国和西班牙建交40周年,增进两国的友谊,由西班牙官方信贷局基金会、西班牙文化行动、西班牙驻华大使馆以及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的“从毕加索到巴塞罗——20世纪西班牙雕塑艺术展”于2013年4月21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展期至6月30日。  本次展览的展品来自于西班牙官方信贷局的藏品,包括高迪、毕加索、达利、米罗、巴塞罗、胡安·格利斯、齐伊达、帕拉苏埃洛、达比埃斯、布林萨、穆尼斯和索拉诺等31位代表
活动概述  在为期3天的活动中,从“观、悟、感、行、言”5个维度带领营员走进大船集团,感受造船文化,学习船舶从设计到建造的知识,参观船舶建造的全过程,接触造船现场的艰苦环境,体验大国工匠的艰辛历程,引领营员共筑船舶梦,深刻理解科技梦、青春梦、中国梦的内涵。 活动实施  观——远洋巨轮的建造之路  开营之初,为营员安排了一场大船集团企业文化介绍讲座,并参观企业文化长廊,历数大船集团从成立到如今,历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