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中的人与自然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_ideali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自天成。自人类意识形成以来,便从未中断过“人与自然”关系的纠葛。康德的人如何借由自然审美终成为完善的人之理论的确立推动了“自然美”的现实价值。文章阐述了工艺美术中的人与自然:(1)人与自然意趣影响了工艺美术的创作;(2)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升了工艺美术的审美品格;(3)人与自然的碰撞使观赏工艺品从实用品中脱颖而出;(4)人与自然和谐艺术表现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的重要特色。
  关键词:中国美术;工艺美术;人与自然
  1 中国工艺美术的范畴及发展
  1.1 工艺美术概念
  本文界定的工艺美术是指大的工艺美术概念,它包括日常器物、文房器具、室内陈设品、工艺赏玩品和叠石造园等,特别是与自然有关的工艺门类。尤其是人与自然完美融合衍生碰撞出的工艺品,追求的是心灵与物质的交融统一,这些工艺品主张自然性与人工性的和谐,注重的是工艺造物活动的整体有机性,力求协调天趣、地理、材质、技术诸因素间的美妙融合。
  1.2 工艺美术是中华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工艺美术的兴起与发展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艺术创作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留下了一大批非常有时代感的震撼人心的艺术珍品。20 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不断深化的变革,使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告别计划经济时代,逐渐形成以民营和个体为主体的新格局。进入 21 世纪以来,切合手工生产规律的生产组织形式已经深刻变化,极大地解放了工艺美术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为这个古老的行业带来新鲜的血液。新机制、新需要、新认识促成了创作上的崭新面貌,使得当代工艺美术更加贴近时代生活,呈现“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美好画面,并在不断地呈现她美丽的轮廓。
  2 人与自然在美学中的意义
  2.1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从自然中来,当归自然中去。纵观整部人类的发展史,不是挣脱自然的过程,而是复归自然的过程。“自然”:从它广泛的意义来讲,就是由不同的物质、不同的成分、以及我们在宇宙中所看到的不同的运动的物体集合而产生的一个无限的整体。“自然”,从狭义讲,或者是在每一个存在物体内部观察到的自然,又或者由于本质,即由于有别于其他存在物的一些特性、配合、运动或活动方式所产生的一个个小的局部构成的整体。自然是美好的,源自自然的一切都是真实的,自然中的人也应该是生而自由平等,温和且富有同情心的。卢梭关于人的学说的全部任务就是帮助人们认识到通过与自然的结合达到自身全部能力的发展与完善,人类仍然可以复归自然,实现自由。
  2.2 美学中的人与自然
  “美”,产生于审美的鉴赏。鉴赏是指通过不带任何功利的愉悦或不悦而对一个对象或一个抽象方式作评判的能力。一个这样的愉悦的对象就叫作美。凡是没有概念而普遍令人喜欢的东西就是美丽的。自然美就是不以任何有关对象应当是什么样子的概念为前提,也即对它进行评判的审美判断是纯粹的、无功利心的。
  艺术美是对一个美的事物的情感表现。美的艺术与人和自然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那就是艺术作品以“美”为目的被创造,艺术美本身的价值即在审视美的过程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美好碰撞过程就是在美学中美的诞生过程。人与自然本质就互相适应,人的心灵能反应出自然界中最美好最有意义的东西。美学倡导自然的人性在自然状态下自由的成长,就像让每一朵花留在它自己的土壤,才能开出最炫丽的花朵一样。人类满怀感激地观看美的自然界,因为我们从它的形式上收获了完全自由的愉悦体验,而大自然本来是要通过展示如此多美好的形态来促进我们的文化发展丰富。
  3 工艺美术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3.1 人与自然意趣影响了工艺美术的创作
  社会不断在进步的同时,催生出更多丰富多彩的精神产物,特别是21这个多彩的时代的到来使得更多元更绚烂的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呈现万齐放的壮观场面。这丰富了五彩缤纷的文化盛宴。时代文化方面,成为了引领时代风尚的领袖;在生活环境方面,有了较多优越的条件参与赏古鉴今、清玩交游;此外,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促使了知识的群体性自觉。以上诸多因素促成了文人意趣的兴起,在鉴赏把玩之间,文人自觉地参与制作自用或把玩之物是情理之中的事,尤其是与其最密切的文房用具。在制作之际,必然会与工艺制作的工匠有一定的交流,和技高艺精的匠师们的切磋,方得以做出文人们心仪的作品。由此,雅与俗的相融,人与自然的意趣促成了工艺美术的创作。
  浸淫在自然的和谐中,催生了文人代表的雅文化开始影响形而下之器的造物思想。并经元明清时期的发展,逐渐形成各种新的拓展,于清达到顶峰,且至今仍在不断地影响着中国现代设计,成为中国工艺美术设计和现代设计的重要特色。使得工艺美术的创作更多元更璀璨。
  3.2 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升了工艺美术的审美品格
  人与自然的和谐意趣催生文人雅士们对工艺品美术的品鉴的提升,虽然文人骨子里还是对工匠阶层有偏见,但在文人向工匠定做器物,或自己制作自用和赏玩之物时,与工匠之间的交往和交流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把文人的审美思想和价值取向赋予了工艺品,工匠也在合作和交往过程中汲取了诸多的文人的审美趣味和时代文化风尚。这样长此以往,逐渐提高了工艺美术的审美品格,并对周边地区、海外,特别是对现在工艺美术不断地璀璨夺目奠定了基础,使得工艺美术的审美更具多样化,审美品格也在不断提升和宽容。
  3.3 人与自然的碰撞使观赏工艺品从实用品中脱颖而出
  人与自然的碰撞使得工艺品层出不穷,灵感的发泄促使工艺品从实用品中脱颖而出。首先,诗书画直接进入工艺美术领域,不少工艺品种以表现书画为目的。比如书画缂丝、画绣,陶瓷、文房器具上的诗书画装饰等;其次,在陶瓷和文房用品中的一部分陈设品和收藏品;再有就是文人把玩之物的大量出现,如供石、研屏、砚山等。这些都是工艺美术由实用分离来,而以欣赏为主的一部分产品。至此,工艺美术明显地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结合实用的生活用品,二是专供欣赏的工艺品。人与自然的在碰撞中和谐促使工艺美术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4 人与自然和谐艺术表现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的重要特色
  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即内在的质地和外在的文饰相适宜,比例恰当,这样才可以称之为君子。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的话,“文”就是指文化的累积。对于工艺美术来说从艺术、审美的内容与形式、内在美与外在美、质地与文饰等各个方面来看,工艺品的外在形质和纹饰无不是时代文化精神的物化载体,并且在形态与内涵、实用与审美、感性与理性、材质工技与意匠营构方面,达到了和谐统一,此基础上,它比较注重审美功能,更加关照人的精神享受,也更加体现了含蓄的中国文化内涵。因此,工艺美术的文化性得到进一步提升,故人与自然的和谐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了中国工艺美术的重要特色。
  参考文献:
  [1] 张锋.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J].贺州学院学报,2010(02).
  [2] 杭间.一个名词兴衰的背后——百年中国工艺美术和设计进程的选择[J].美术观察,2002(07).
  作者简介: 李悝,女,山东济南人,初级实验员,0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供职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数学之中课堂是实施教学的战地,教师是课堂教学的领导者和实施者,教师应摒弃传统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和手段,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此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焕发生机 策略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3.163  一、传统教学之中存在的问题  
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艺术团在当下的职能拓展,论述了艺术团的日常管理模式和内容,提出了如何把艺术团建设成为学院品牌的思路,以及通过产学研的方式推動艺术团的健康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艺术团;产学研    随着各大高校扩招,高中生升入大学的几率越来越高,高校毕业生的生源质量和毕业生的质量越来越参差不齐。高职院校的生源竞争越来越激烈。各高校为了招生也是各尽所能。为了应对招生和就业两个重要的工作,很
创新的思维方式是发散、联想式的,并且它要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段表达出来,那么究竟怎样理解“创新”这个概念呢?究竟什么是创新设计呢?“新”的概念,应当是过去没有的、划时代的、或新鲜的、新奇的。实质上,创造新意是创新设计的精髓所在。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方式的一种,一个好的创意设计的产生,也就是思维方式的创造性的改变、翻新。我们可以遵循一系列的方法来完成对我们创造性思维束缚的改造,进而通过这种改造来激发和完善我
【正】 在双反运动和教学整改的胜利基础上,受到全国大跃进形势的鼓舞,英文系全体教师响应党的号召,在暑假里苦战了两个多月,完成了十多项“十一”献礼项目,从大纲、教材到工
通过对职场类节目《上班这点事》的策划分析,阐述在电视节目策划中,主持人外在形象与电视节目类型、节目内容、主持人的个人风格以及服饰品质的紧密联系。恰当的节目主持人的形
期刊
【正】 提到苏联研究英語的学者,我們多半会首先想起四个人:列寧格勒的伊里什教授,莫斯科的已故斯米尔尼茨基教授,他的夫人阿赫曼諾娃副教授,和古寧教授。这四位之中,斯米尔
【摘 要】语文越来越成为学生眼中的“豆芽科目”,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生对语文的重视程度,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兼顾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和趣味性,提高教师个人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策略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7.153  语文作为学生生涯中的一门基础性科目,它承载了中国悠久的历史
<正>《地球信息科学》自1996年创刊以来,得到了院、所和各界有关部门、领导及广大读者的诚挚支持、关心和帮助,2008年《地球信息科学》中国科技信息所的影响因子,全国排名,学
期刊
摘 要: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他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在钢琴艺术史中占有独一无二的位置,他把钢琴奏鸣曲这一形式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提高了钢琴奏鸣曲的艺术表现力。本文通过对古今中外贝多芬文献的收集,在对钢琴奏鸣曲的纵向发展概况以及对贝多芬早期及中期钢琴奏鸣曲横向研究的基础上,以贝多芬晚期五首作品中29、31、32三首为对象。从教学的角度分析弹奏的速度、力度、旋律处理、装饰音弹奏及踏板的运用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