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肌肉衰减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17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肌肉衰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青岛市中医医院、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65~84岁患者3 016例进行横断面调查.依据肌肉情况分为肌肉衰减组和无肌肉衰减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运动情况、实验室检查及中医体质类型,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探讨以上因素对肌肉衰减的影响.结果 3 016例患者合并肌肉衰减829例(27.49%).与无肌肉衰减组比较,肌肉衰减组年龄高,体质量指数(BMI)低,吸烟指数高,肺功能差,病程长,合并糖尿病多,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高,锻炼习惯少,运动时间短,运动频率低,白蛋白低、前白蛋白低,中医体质类型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按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阳虚质[OR=9.067,95%C/(6.704,12.261)]、气虚质[OR=4.745,95%C/(3.503,6.426)]、肺功能[OR=3.086,95%C/(2.472,3.851)]、痰湿质[OR=2.974,95%CI(1.963,4.507)]、血瘀质[OR=2.892,95%CI(1.910,4.380)]、吸烟[OR=1.574,95%CI(1.405,1.764)]、糖尿病[OR=1.407,95%CI(1.123,1.764)]、病程[OR=1.388,95%C/(1.125,1.712)]、CCI[OR=1.330,95%CI(1.072,1.651)]、年龄[OR=1.171,95%CI(1.141,1.201)]、运动时间[OR=0.983,95%C/(0.974,0.992)]、前白蛋白[OR=0.981,95%CI(0.977,0.986)]、运动频率[OR=0.955,95%CI(0.938,0.971)]、BMI[OR=0.898,95%CI(0.871,0.926)]、白蛋白[OR=0.749,95%CI(0.721,0.778)].结论 老年COPD患者肌肉衰减患病率高.中医体质类型、肺功能、吸烟、合并糖尿病、病程、CCI、年龄、运动时间、前白蛋白、运动频率、BMI、白蛋白是老年COPD患者肌肉衰减的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1前言rn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相关文字记载首见于明代异远真人的《救伤秘旨跌损妙方》[1],其中记载“参三七”组方40条,广泛用于治疗外伤出血等疾病.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2]中指出三七具有“止血、散血、定痛”的功效,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3]中补充记载了三七的补益作用,认为“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目前已从三七中分离、提取、鉴定出了百余种化合物,基本阐明了三七中主要化合物的结构组成,其中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是三七的主要有
期刊
肌肉衰减综合征(sarcopenia,SP)于1980年提出,指与年龄增长相关的进行性的、全身广泛性的综合退行性病征,主要表现为肌肉数量与质量的下降及功能的减退[1].我国社会老龄化现象日益显著,SP已成为严重影响中老年人正常生活和自理能力的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但现代医学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2].因此,加强对老年SP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有重要意义.
期刊
肌肉衰减综合征(sarcopenia,SP)亦称为肌少症,是老年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活动障碍、跌倒、骨质疏松症及多种慢性疾病密切相关,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理机能、生活质量及预期寿命,近10余年越来越受到老年医学领域的广泛关注.2010年欧洲老年人肌少症工作组首先颁布了 SP共识,将其定义为进行性、广泛性骨骼肌质量减少和力量下降,以及由此引起的机体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甚至导致死亡的综合征[1],并于2018年对共识进行了更新.
期刊
淋巴瘤(lymphoma)是我国多发恶性肿瘤之一,2019年发布的我国淋巴瘤的确诊发病率为7.04/10万,死亡率为3.62/10万[1].淋巴瘤病理类型复杂,可分为霍奇金(Hodgkin lymphoma,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2],治疗原则各不相同.2009年《规范常见血液病中医病名建议》中确定“恶核”为淋巴瘤中医学病名[3],本病以“痰”为根本病理因素,合并“寒”“虚”“瘀”“毒”而表现出不同的病机及临床证候.
期刊
作为经脉(经络)学说的一部分,脉诊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是医者通过“切脉”诊断疾病的方法,也是最初发现经络的方法之一.笔者试图纠正后世对《内经》三部九候全身遍诊法的一处误解,以现代解剖学对上臂变异正中动脉的研究结果为依据,还原《内经》中用手厥阴脉诊断“胸中之气”的原意.新释后可见,秦汉时期描述的六条阴脉的原始解剖依据应该是解剖学四肢的大动脉,这也是中医学经络脉诊的结构基础.比较古代中医学全身诊脉穴位与现代医学常用的体表脉搏检测点可见,两组体表位置几乎完全重叠.说明中医学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发现了体表所有重要的
目的 调查一般成年人群的藏医体质分布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藏医体质量表调查北京、郑州、西宁、拉萨4市15岁以上一般人群2 322例,描述各体质类型的比例,分析体质与人口学因素的关系.结果 隆型体质344例(14.81%),赤巴型111例(4.78%),培根型196例(8.44%),其余1 671例(71.97%)为复合体质.男性赤巴型、隆赤合并型、赤培合并型、聚合型体质比例高于女性(6.4%vs3.5%,22.3%vs18.9%,22.2%vs 11.9%,4.3%vs 2.6%),其余体质则相反(
目的 通过专家调查,探讨老年人五脏虚证基本证型具有特征性、代表性的主要症状.方法 基于文献总结及专家意见调查,制订“老年人五脏虚证证候框架”调查表.运用Delphi法遴选31名专家对老年人五脏虚证基本证型主要症状开展3轮函询调查.专家按照0~10分对量表每个条目的重要程度打分.通过均数及其变异系数评价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并通过协调系数对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进行评价.结果 三轮调查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3.9%、96.2%、100.0%,各条目必要性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08、0.469、0.631(P<0.00
目的 分析国内外期刊发表的中医药领域研究报告规范的特征,为中医药研究报告规范的科学制定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 CNKI、Wanfang Data、SinoMed、VIP、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和EQUATOR协作网,收集中医药领域研究的报告规范清单/指南.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相关资料,并应用频次、频率对报告规范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中医药研究报告规范16部(含双语发布3部),发表时间在2010-2020年;发表在15种期刊上,SCI期刊收录
目的 探讨芪红散联合尼可地尔改善冠状动脉慢血流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本研究为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将184例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尼可地尔)和治疗组(芪红散联合尼可地尔),每组92例.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冠状动脉血流速度(CTFC)、心脏舒张功能指标平均室间隔-侧壁E/e\'比值(AS-L E/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6、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内皮素1(ET-1)水平、心绞痛发作频率与程度及里克特评分情况.结果 最终纳入合格病
目的 观察以血砷浓度≥30μg/L作为目标值调整青黄散方案中青黄散剂量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多系病态造血(MDS-ML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3月—2019年5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门诊MDS-MLD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青黄散联合补肾健脾方和司坦唑醇片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析每个疗程后患者的血砷浓度和疗效,并记录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60例患者完成第1个疗程治疗和检测,总有效率48.3%(29/60);血砷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