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物流人才教育的探讨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tiger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物流人才紧缺,而作为培养物流领域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在物流人才教育培养却面临着许多困难,本文对此进行了一定分析,并就高职院校物流人才教育培养模式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物流人才 高职院校 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一、 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中国自1978年从日本引进物流这一概念以来,已走过了近三十年的路程。随着经济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中国的现代物流业已经从准备、起步阶段,进入到了快速发展期,现代物流业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一次把现代物流业单列一节,成为中国物流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里程碑,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2005年中国的物流业增加值已占整个GDP的6.7%,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16.5%。
  
  二、 高职院校物流人才教育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缺乏明确的目标
  高职院校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当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色,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明确的定位,应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定向,以培养实践型、技术应用型、岗位操作型人才为目标,而许多高职院校在物流人才培养中,培养目标宽泛,对学生需要掌握哪些技能,将来能够从事那些工作缺乏必要的认识和论证,这就造成了培养出的学生不被社会认可,不受市场欢迎,不能正常就业,严重浪费了高职教育资源,制约了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顺利发展。
  
  2、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学体系滞后
  首先,我国高职院校物流教育学科建设严重不足,虽然近二、三十年我国物流教育有了很快发展,但物流教育理论并不成熟,特别对于高职高专,更显欠缺,还没有形成与我国物流发展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的、适合各个层次的物流理论体系。其次,物流专业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缺口很大,真正适用于高职院校物流教育的专业教材并不很多,教材理论讲的过多、过深,而实践较少,非常不适用于高职院校,学科和课程建设的滞后,不仅限制了高职院校物流教育的正常进行,也非常不利于高技能物流人才的培养与输出。
  
  3、高素质师资队伍短缺
  我国物流业虽然发展较快,但起步较晚,落后发达国家近20年,这就使得我们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还很不健全,物流人才紧缺,而实质我们最紧缺的是培养物流人才的人才——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各高校物流专业开设较晚,教师大多转行而来,真正受过物流专业教育、有着扎实的物流专业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物流教师寥寥无几,本科院校如此,高职院校则更为突出,这些教师既要教学生,又要不断的充实提高自己,时间精力都难以保证,这就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4、校内外实训基地匮乏
  物流学本身是一门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交叉科学,物流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紧密结合的产业,而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又是基层管理和一线操作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物流专业的教学应比一些其他专业有更多的实践内容,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实训基地的匮乏是最主要的限制因素,一方面校内实验室、实习基地短缺,很多高职院校由于物流专业起步晚,经费紧张,加之培养目标不明确,有针对性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非常少,甚
  至还没有建立起来;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校企脱节的现象,使校外实训基地非常匮乏。
  
  三、 高职院校物流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的探讨
  
  1、转变教育思想,明确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物流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必须从这个根本任务出发,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才需求情况,以市场为导向确定物流专业学科方向,并且要正确定位,把培养基层管理人才和实际操作人才作为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的第一要务,制定经过论证的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使高职院校培养的物流人才不仅掌握物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具有较强的适应社会的关键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的人才才能真正溶入到物流业发展的大潮。
  
  2、调整高职院校物流专业课程设置,完善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必须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改革原有的教学体系,组织专门人员加强对职业物流教育理论的研究,时刻掌握市场动态,确定学科方向,调整物流专业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新组织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要根据物流各专业课程的特点精心编制课程教学大纲,精心组织教学活动,改变过去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改革考试制度,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取得物流专业的一些上岗资格证书,学校并为此提供配套措施和条件,探索形成一套适合于高职院校的物流教学体系,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以致用的各类初、中级物流人才。
  
  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物流专业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既具备丰富的教学理论和经验,又具备物流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的“双师型”物流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如前所述物流人才短缺的关键是物流教师的短缺,吸收引入一批有学历、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充实物流师资队伍,通过在岗学习,和分期、分批到物流企业实践学习达到“双师素质”,提高现有教师的业务水平,是高职院校解决物流师资问题非常有效的方法。
  
  4、增加教育经费,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教育经费短缺是制约很多高校发展的“瓶颈”,由于经费不足造成教学设施、实训设备、实习实训场所不能满足要求,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设施、设备投资巨大的物流专业所受影响更加突出,因此,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物流专业首先应依托学校尽量争取政府投入和社会投资,尽最大努力改善教学和实训条件,以使物流教育不致拖物流业发展的后退;其次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应走出去,与物流企业相结合,通过挂牌、签约甚至参资入股等方式,校企联手,优势互补,学校既为企业作了人才、技术和知识的储备,又可以使企业成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拉近与社会距离的实训基地,校企良性互动,达到双赢,这是目前高职院校培养物流人才的最佳途径,也符合当前高职院校发展定单教育,走“产学研”相结合办学道路的大趋势。
  作者单位:河北旅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陈舜等.高校物流人才教育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育,2006,5:8-23.
  [2]李晓文等.浅论我国高校物流教育现状与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现代物流,2004,2:7-47.
其他文献
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中国商业发展中心主办,长益、HP、INTEL、 BEA、商用联合数据等知名企业协办的“2006中国国际零售创新高峰论坛”(暨第三届长益用
期刊
此刻,美国的金融世界一片狼藉,海外市场也同样如此。更糟糕的是,金融领域的问题一直在向实体经济渗透,而且,这种渗透正在演变成喷涌之势。近期,失业率将攀升,商业活动将呈现萧条景象
大学是衔接学校与社会的过渡时期,大学不但教授给学生理论知识,还要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其中,大学物理教学更多的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
[摘 要]核动力系统与设备是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最重要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西安交通大学在核动力系统与设备课程教学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尝试,不断更新教材内容,将优势科研和学术前沿研究融入教学,采用多媒体及虚拟现实多种教学手段,建设了核电设备模型展室,并与多个核电厂联合成立了学生课外实践基地,通过多管齐下的手段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枯燥乏味的核电系统设备知识,教学效果较为显著。相关措施可为其他开设该课程的高校同仁
"成才"教育,就是要从小培养少年儿童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不断为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条件,引导他们不断追求,不断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发展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
轮胎制动力及滑移率对制动力矩的响应存在着显著的低频衰减振荡现象,这从制动力-滑移率特性曲线上看,表现为一系列的以稳态点为中心的旋涡状过渡曲线。这是稳态的轮胎模型所不能
教育督政是中国教育督导制度的特色,这成因于中国教育督导制度发展的历史实践和理论基础。结合国际上一些国家的教育督导制度的经验来看,未来我国的督导制度将在教育督政特色的
中心简介水利水电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武汉大学)于2008年10月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012年12月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示范中心专业特色鲜明、综合实力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必然导致农业劳动力的大量转移,随着农业生产劳动率的提高和可耕地资源的减少,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凸显出来。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城镇化建设,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