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个火暖暖手
烤火,是古代最普遍的取暖方式,但在室内燃起明火,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为此,古人发明了各种取暖用具,使得取暖变得安全又方便。其中一种叫作燎炉,历朝历代以不同的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
春秋
上面这个青铜制成的物件,不是餐盘,也不是水盆,而叫燎炉。据考古专家推测,它是春秋时期一位高官或王储的物品。原本它的底部有着二十多个柱形的足支撑,炉壁比较薄,能最大限度地让炭火散发出热量。
战国
这件由炭盆、铜箕、漏铲三部分组合的“套装”,是战国时期曾侯乙的取暖器。
对曾侯乙来说,冬天点燃燎炉是一件非常有仪式感的事情。每年第一次使用燎炉时,他总是命人先用铜箕盛装上好的木炭,再用漏铲将筛选好的木炭装进炭盆,当炭火在炉里烧得通红,整个宫殿便溢满了融融暖意。
冬天来了,路上人们行色匆匆,都希望快点回到家打开暖气。晚饭是火锅?太好了,吃上一口,从内到外都暖和起来了!虽然古代科学技术并不发达,但古人同样有很多取暖妙招呢!快和古人一起,生个火暖暖手,吃点儿热乎的吧!
渐渐地,人们不仅发明了更大型的燎炉,还想办法把温暖近身携带。在富庶的唐宋时期,人们用金银打造出了小型的暖炉,里面不仅盛装炭火,还添加香料,既能温暖身體,又让人心情愉悦。
后来,人们又喜爱上了便于携带的手炉,在明清的宫廷中,精美小巧的暖炉几乎成了妃嫔们的标配。
清
用珍贵材质打造的燎炉造价昂贵,只有官宦人家才有经济实力购置。家境一般的人,常会在屋子里挖一个深坑,在坑里堆满木柴点火取暖,称为“地炉”;木炭一般人也消费不起,卖炭翁“心忧炭贱愿天寒”,也只能等着人家把他辛苦烧制的木炭带走。
唐、宋
宋 带柄银熏炉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吃点儿热乎的
在寒冷的天气里,同学们都应该有这样的经验:上桌的饭菜不一会儿就会变凉,比较好的做法是菜趁热吃。吃火锅的话就不会有这样的烦恼了,一口铜锅,边煮边吃,想吃什么就煮点什么,吃到嘴里的食物永远是热腾腾的。
古人也和你们有相同的想法,一边加热一边吃,是隆隆冬日里的美好享受。商周时期,人们便发明了具有加热功能的器物。比如右边这件青铜温鼎——
古时候,用来作为食具或者祭祀用具的鼎体积比较大,无法摆放在桌案之上。温鼎一般体积小,“肚子”里分隔上下层,下层放置炭火加热,上层的食物就能一直热乎着了。
这个方形温鼎的构造则更为精妙。它“肚子”里也分上下两层,下层放置炭火,上层放需要加热的肉羹、肉汤。下层有一扇可以上下开合的小门,还带有插销,既能够保证加热温度,又能防止烟灰或者火星散出。
到了西汉时期,另一种加热的器具流行起来,那便是染炉。它更小巧便携,中层是炭炉、下层是接炭灰的盘子,上层则是一个可以活动的托盘。
当时的烹饪方法还很单一,人们把肉羹放在托盘中加热食用,或者先将酱料放在盘子里,再将没有调味的大块肉类放在其中加热,肉类便沾染了酱料的味道,变得鲜香味美了。它多像我们今天的小火锅呀!
祖国幅员辽阔,大江南北的饮食习惯各有不同,到了清朝,北方流行口味清淡的涮火锅,川渝地区则爱吃麻辣口味的火锅。它们的共同之处,便是继承中国人冬天爱吃热食的特点。
其实,要说起冬日取暖,古代人还有不少妙招:明朝前中国还没有棉花,人们便用丝绵或者芦花等填充在衣料里御寒;没有暖气空调,人们便想出把花椒掺和进泥浆,涂在房间内壁上增添温暖,称之“椒房”;没有电热毯,人们便烧煮热水灌进“汤婆子”取暖……这些招数,处处闪现着生活的智慧。
烤火,是古代最普遍的取暖方式,但在室内燃起明火,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为此,古人发明了各种取暖用具,使得取暖变得安全又方便。其中一种叫作燎炉,历朝历代以不同的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
春秋
上面这个青铜制成的物件,不是餐盘,也不是水盆,而叫燎炉。据考古专家推测,它是春秋时期一位高官或王储的物品。原本它的底部有着二十多个柱形的足支撑,炉壁比较薄,能最大限度地让炭火散发出热量。
战国
这件由炭盆、铜箕、漏铲三部分组合的“套装”,是战国时期曾侯乙的取暖器。
对曾侯乙来说,冬天点燃燎炉是一件非常有仪式感的事情。每年第一次使用燎炉时,他总是命人先用铜箕盛装上好的木炭,再用漏铲将筛选好的木炭装进炭盆,当炭火在炉里烧得通红,整个宫殿便溢满了融融暖意。
冬天来了,路上人们行色匆匆,都希望快点回到家打开暖气。晚饭是火锅?太好了,吃上一口,从内到外都暖和起来了!虽然古代科学技术并不发达,但古人同样有很多取暖妙招呢!快和古人一起,生个火暖暖手,吃点儿热乎的吧!
渐渐地,人们不仅发明了更大型的燎炉,还想办法把温暖近身携带。在富庶的唐宋时期,人们用金银打造出了小型的暖炉,里面不仅盛装炭火,还添加香料,既能温暖身體,又让人心情愉悦。
后来,人们又喜爱上了便于携带的手炉,在明清的宫廷中,精美小巧的暖炉几乎成了妃嫔们的标配。
清
用珍贵材质打造的燎炉造价昂贵,只有官宦人家才有经济实力购置。家境一般的人,常会在屋子里挖一个深坑,在坑里堆满木柴点火取暖,称为“地炉”;木炭一般人也消费不起,卖炭翁“心忧炭贱愿天寒”,也只能等着人家把他辛苦烧制的木炭带走。
唐、宋
宋 带柄银熏炉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吃点儿热乎的
在寒冷的天气里,同学们都应该有这样的经验:上桌的饭菜不一会儿就会变凉,比较好的做法是菜趁热吃。吃火锅的话就不会有这样的烦恼了,一口铜锅,边煮边吃,想吃什么就煮点什么,吃到嘴里的食物永远是热腾腾的。
古人也和你们有相同的想法,一边加热一边吃,是隆隆冬日里的美好享受。商周时期,人们便发明了具有加热功能的器物。比如右边这件青铜温鼎——
古时候,用来作为食具或者祭祀用具的鼎体积比较大,无法摆放在桌案之上。温鼎一般体积小,“肚子”里分隔上下层,下层放置炭火加热,上层的食物就能一直热乎着了。
这个方形温鼎的构造则更为精妙。它“肚子”里也分上下两层,下层放置炭火,上层放需要加热的肉羹、肉汤。下层有一扇可以上下开合的小门,还带有插销,既能够保证加热温度,又能防止烟灰或者火星散出。
到了西汉时期,另一种加热的器具流行起来,那便是染炉。它更小巧便携,中层是炭炉、下层是接炭灰的盘子,上层则是一个可以活动的托盘。
当时的烹饪方法还很单一,人们把肉羹放在托盘中加热食用,或者先将酱料放在盘子里,再将没有调味的大块肉类放在其中加热,肉类便沾染了酱料的味道,变得鲜香味美了。它多像我们今天的小火锅呀!
祖国幅员辽阔,大江南北的饮食习惯各有不同,到了清朝,北方流行口味清淡的涮火锅,川渝地区则爱吃麻辣口味的火锅。它们的共同之处,便是继承中国人冬天爱吃热食的特点。
其实,要说起冬日取暖,古代人还有不少妙招:明朝前中国还没有棉花,人们便用丝绵或者芦花等填充在衣料里御寒;没有暖气空调,人们便想出把花椒掺和进泥浆,涂在房间内壁上增添温暖,称之“椒房”;没有电热毯,人们便烧煮热水灌进“汤婆子”取暖……这些招数,处处闪现着生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