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英语学习是一个合作互动学习的过程,如何尽可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教学中尝试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学习,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满足学生个体内部的需要。小组合作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长学生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在自主合作氛围中学习是件快乐的事。
【关键词】 合作学习 思维拓展 复习巩固
“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还是一个苹果,但是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有两个甚至多于两个的思想。”这是英国大文豪肖伯纳说过的一段话。皮亚杰认为,孩子所接受的社交互动的质量和数量将会极大地影响他本身成长发展的速度。然而,当前大多数的教学仍局限在师问生答、生问师答等单调的模式中,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有意注意维持的时间较短,对于此类操练会渐渐失去耐心,学习积极性骤减,课堂教学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考虑到小学英语学科本身的特点,现实中语言环境比较缺乏,因此充分利用课堂的有限时间让学生交流势在必行。
一、主动设疑,自主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而预习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笔者在教学小学英语四上Unit 3 的单词教学时,发现生词较多,如果把这些单词及句型全部放在一堂课上教学,学生根本无法一下子消化,硬塞下去的后果只能是放弃大部分。于是,我便提前布置学生进行预习,要求极其简单:首先,找出生词,要求学生找出不懂的单词,查字典,问老师,在单词旁边注上词义;其次,找出短语和重点词并标明意思;再次,找出重点句子;最后,通读全文,使学生初步掌握文意。教学时,经过小组合作预习的班级五分钟就解决了新词的读音,而另一班级仅教学生词就花了近一刻钟,接下来操练时不同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让学生开展合作预习,不仅提高了上课的效率,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也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获取成功的喜悦,增强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二、融入集体,乐于合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四人小组的合作学习方式,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磨擦与碰撞的环境,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如笔者在教学小学英语五上 Unit 2时,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学生在读好的基础也能表演。如果仅仅让个别学生站起来表演,那其他学生无疑只能充当观众,所以我让学生先分四人小组练习书上这一看病的情景,并告诉学生练习时可以任意改变病人的症状和医嘱,甚至可以加上以前所学的内容。我的本意只要求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替换表演,而不少小组集中了集体智慧的力量,他们能联系自己已有的语言材料,把原来的对话进行创造性地加工,使对话内容明显丰满了许多。
三、多向思维,勇于拓展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有研究认为: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小学英语通常是一个单元一个话题,在学完一个单元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谈话。谈话的内容可以围绕本单元的话题展开,也可以是学生周围能看到的东西,如学习用品,衣着穿戴,还可以是与学生日常生活有关的事,如天气、饮食、学习情况、老师、同学、朋友、家庭情况等。
在学完小学英语六上 Unit 5 A party后,笔者会命题小作文:My favourite...;学完Unit 8 Chinese New Year后,让学生讨论:China and the other countries;……写完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评选出最佳美文,并在课堂上朗读。遥远的想象,训练了学生突破空间进行思维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更具跳跃性。
四、全面复习,及时巩固
语言的交流离不开语言环境。在我国,英语的学习最缺乏的不是优秀的老师,也不是先进的教学设备,而是用英语交流的环境。离开语言环境,英语的学习枯燥而又乏味。笔者建议学生课后要合作交流,并且提出了具体可采取的合作方法:
第一,在复习单词时,让学生四人为一组,首先对所复习的单词要确保读音准确无误,再根据读音来归纳单词中每个字母的发音,最后根据读音来记单词。
第二,在复习对话和课文时,三四人一组为佳,主要是分角色读对话,但要确定听众,便于改正读得不好或读错的地方。
当然,除此以外,合作学习的方式还有许多。如让他们回家把学过的英语单词说给家长听,也可以說给同学和好朋友听。
总之,小组活动为语言知识的吸收、转化、应用过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既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又培养了学生的纠错能力、听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素质。
参考文献
[1] 黄维.浅谈合作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7):212-212.
[2] 孔萍,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初探[J]西江教育论丛,2005(2):62-62.
[3] 田建芬,合作学习浅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1(1):21-24.
【关键词】 合作学习 思维拓展 复习巩固
“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还是一个苹果,但是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有两个甚至多于两个的思想。”这是英国大文豪肖伯纳说过的一段话。皮亚杰认为,孩子所接受的社交互动的质量和数量将会极大地影响他本身成长发展的速度。然而,当前大多数的教学仍局限在师问生答、生问师答等单调的模式中,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有意注意维持的时间较短,对于此类操练会渐渐失去耐心,学习积极性骤减,课堂教学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考虑到小学英语学科本身的特点,现实中语言环境比较缺乏,因此充分利用课堂的有限时间让学生交流势在必行。
一、主动设疑,自主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而预习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笔者在教学小学英语四上Unit 3 的单词教学时,发现生词较多,如果把这些单词及句型全部放在一堂课上教学,学生根本无法一下子消化,硬塞下去的后果只能是放弃大部分。于是,我便提前布置学生进行预习,要求极其简单:首先,找出生词,要求学生找出不懂的单词,查字典,问老师,在单词旁边注上词义;其次,找出短语和重点词并标明意思;再次,找出重点句子;最后,通读全文,使学生初步掌握文意。教学时,经过小组合作预习的班级五分钟就解决了新词的读音,而另一班级仅教学生词就花了近一刻钟,接下来操练时不同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让学生开展合作预习,不仅提高了上课的效率,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也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获取成功的喜悦,增强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二、融入集体,乐于合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四人小组的合作学习方式,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磨擦与碰撞的环境,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如笔者在教学小学英语五上 Unit 2时,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学生在读好的基础也能表演。如果仅仅让个别学生站起来表演,那其他学生无疑只能充当观众,所以我让学生先分四人小组练习书上这一看病的情景,并告诉学生练习时可以任意改变病人的症状和医嘱,甚至可以加上以前所学的内容。我的本意只要求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替换表演,而不少小组集中了集体智慧的力量,他们能联系自己已有的语言材料,把原来的对话进行创造性地加工,使对话内容明显丰满了许多。
三、多向思维,勇于拓展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有研究认为: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小学英语通常是一个单元一个话题,在学完一个单元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谈话。谈话的内容可以围绕本单元的话题展开,也可以是学生周围能看到的东西,如学习用品,衣着穿戴,还可以是与学生日常生活有关的事,如天气、饮食、学习情况、老师、同学、朋友、家庭情况等。
在学完小学英语六上 Unit 5 A party后,笔者会命题小作文:My favourite...;学完Unit 8 Chinese New Year后,让学生讨论:China and the other countries;……写完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评选出最佳美文,并在课堂上朗读。遥远的想象,训练了学生突破空间进行思维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更具跳跃性。
四、全面复习,及时巩固
语言的交流离不开语言环境。在我国,英语的学习最缺乏的不是优秀的老师,也不是先进的教学设备,而是用英语交流的环境。离开语言环境,英语的学习枯燥而又乏味。笔者建议学生课后要合作交流,并且提出了具体可采取的合作方法:
第一,在复习单词时,让学生四人为一组,首先对所复习的单词要确保读音准确无误,再根据读音来归纳单词中每个字母的发音,最后根据读音来记单词。
第二,在复习对话和课文时,三四人一组为佳,主要是分角色读对话,但要确定听众,便于改正读得不好或读错的地方。
当然,除此以外,合作学习的方式还有许多。如让他们回家把学过的英语单词说给家长听,也可以說给同学和好朋友听。
总之,小组活动为语言知识的吸收、转化、应用过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既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又培养了学生的纠错能力、听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素质。
参考文献
[1] 黄维.浅谈合作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7):212-212.
[2] 孔萍,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初探[J]西江教育论丛,2005(2):62-62.
[3] 田建芬,合作学习浅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1(1):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