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高校逐年扩招、教学改革日益兴起、科研任务不断增加等原因,许多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工作负担加重,工作压力剧增,科研任务提升,出现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因素主要来自社会、学校、教师个人等方面。对此,本文提出解决体育院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改善教师待遇,形成科学、民主的高校管理制度,提高教师自我成就感和归属感,增强职业自信心。
关键词:体育院校 英语教师 职业倦怠 成因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0-0052-01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
职业倦怠的概念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于1974年提出。职业倦怠(burnout)用来描述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由于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职业倦怠通常有三种表现形式:情绪耗竭,人格解体和低的个人成就感。Byrne. B.M (1993) 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有效应对工作压力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由于长期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绪、态度及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症状为工作热情、兴趣丧失、工作满意度低,情感疏离与冷漠。
二、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社会期望过高,但是同时教师的社会地位及工资待遇较低。高校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神圣使命,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是社會模范的代表。随着体育国际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要求也不断增加,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和期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给教师带来了诸多的社会压力。经济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群体的社会地位。高等教育承担着社会乃至国家生死存亡的重任,似乎社会地位较高,但实际上我国高校教师社会地位无法与自己承担的重任相匹配,工资收入也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与国内其他行业相比也并不具备优势。
(二)学校原因
(1)机械化的行政管理。中国高校在管理上主要沿袭行政管理体制,管理体制缺乏人文关怀和人性化,学校管理教师的政策在制定过程中缺乏被管理者的参与度和发言权,甚至有些政策不切实际,教师主体地位难以实现,教师缺乏归属感;同时高校不定期的名目繁多的检查、教改、学科建设、专业评估等给教师工作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从而造成教师的抵触情绪并由此产生职业倦怠。
(2)过重的工作压力和过高的职称评定体系。
体育院校大学英语属于公共课,教师工作量较大,而且有些体育院校英语课都是大合班上课,总人数一般达到75-110人之间,庞大的授课结构给教师课堂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教学效果也无法达到预期要求,教师身心疲惫。
教师职称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高校教师职称评定重科研轻教学,过高过多的科研要求使一些教师望而却步,职称问题很难解决。同时,教师在考核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基本无发言权。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教师心理负担,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3)教学改革的压力。
社会对毕业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所以大学英语教学也需要不断深化改革。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过去英语课上重读写而轻听说、重理论而轻应用、重规范而轻差异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使那些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师压力倍增。
(三)教师个人原因
教师是一个有着多重社会角色的人,一名英语教师婚姻状况、教学能力水平、心理素质、专业素质、教龄、性别等因素都会给他们带来职业倦怠心理。
三、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对策
(一)弱化社会期望,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及待遇
树立正确角色观念,不能把教师“神化”,教师职业只是众多职业中的一种,不能附加教师更多的价值体系和道德标准。同时,不断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改善教师工资待遇,使教师能感觉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
(二)建立科学化、人性化、民主化的学校管理制度和职称评价体系
首先,学校各项制度的制定应予以英语教师更多的参与权和发言权,制度要合理化,具有普适性。其次,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相关领导应加强对英语教师的关心,了解教师需要,帮助教师减压减负,克服工作倦怠心理,保持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健康持续发展。最后,完善教师职称评定体系,制定与体育院校教学水平相协调的职称评定标准,不可不切实际,过大、过高。
(三)调节自我,提高自己
教师应该在思想上正确认识到职业倦怠的危害,并找到其产生的根本原因,针对各自不同的问题寻找不同的解决途径。勇敢面对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变故与危机,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同时教师要不断从根本上转变思想,与时俱进,提高业务水平,适应当代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学需要。
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解决职业倦怠问题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及学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让教师有归属感及职业幸福感,从而最大限度地解决职业倦怠问题。
责任编辑:杨国栋
关键词:体育院校 英语教师 职业倦怠 成因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0-0052-01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
职业倦怠的概念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于1974年提出。职业倦怠(burnout)用来描述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由于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职业倦怠通常有三种表现形式:情绪耗竭,人格解体和低的个人成就感。Byrne. B.M (1993) 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有效应对工作压力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由于长期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绪、态度及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症状为工作热情、兴趣丧失、工作满意度低,情感疏离与冷漠。
二、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社会期望过高,但是同时教师的社会地位及工资待遇较低。高校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神圣使命,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是社會模范的代表。随着体育国际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要求也不断增加,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和期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给教师带来了诸多的社会压力。经济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群体的社会地位。高等教育承担着社会乃至国家生死存亡的重任,似乎社会地位较高,但实际上我国高校教师社会地位无法与自己承担的重任相匹配,工资收入也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与国内其他行业相比也并不具备优势。
(二)学校原因
(1)机械化的行政管理。中国高校在管理上主要沿袭行政管理体制,管理体制缺乏人文关怀和人性化,学校管理教师的政策在制定过程中缺乏被管理者的参与度和发言权,甚至有些政策不切实际,教师主体地位难以实现,教师缺乏归属感;同时高校不定期的名目繁多的检查、教改、学科建设、专业评估等给教师工作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从而造成教师的抵触情绪并由此产生职业倦怠。
(2)过重的工作压力和过高的职称评定体系。
体育院校大学英语属于公共课,教师工作量较大,而且有些体育院校英语课都是大合班上课,总人数一般达到75-110人之间,庞大的授课结构给教师课堂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教学效果也无法达到预期要求,教师身心疲惫。
教师职称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高校教师职称评定重科研轻教学,过高过多的科研要求使一些教师望而却步,职称问题很难解决。同时,教师在考核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基本无发言权。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教师心理负担,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3)教学改革的压力。
社会对毕业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所以大学英语教学也需要不断深化改革。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过去英语课上重读写而轻听说、重理论而轻应用、重规范而轻差异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使那些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师压力倍增。
(三)教师个人原因
教师是一个有着多重社会角色的人,一名英语教师婚姻状况、教学能力水平、心理素质、专业素质、教龄、性别等因素都会给他们带来职业倦怠心理。
三、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对策
(一)弱化社会期望,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及待遇
树立正确角色观念,不能把教师“神化”,教师职业只是众多职业中的一种,不能附加教师更多的价值体系和道德标准。同时,不断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改善教师工资待遇,使教师能感觉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
(二)建立科学化、人性化、民主化的学校管理制度和职称评价体系
首先,学校各项制度的制定应予以英语教师更多的参与权和发言权,制度要合理化,具有普适性。其次,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相关领导应加强对英语教师的关心,了解教师需要,帮助教师减压减负,克服工作倦怠心理,保持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健康持续发展。最后,完善教师职称评定体系,制定与体育院校教学水平相协调的职称评定标准,不可不切实际,过大、过高。
(三)调节自我,提高自己
教师应该在思想上正确认识到职业倦怠的危害,并找到其产生的根本原因,针对各自不同的问题寻找不同的解决途径。勇敢面对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变故与危机,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同时教师要不断从根本上转变思想,与时俱进,提高业务水平,适应当代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学需要。
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解决职业倦怠问题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及学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让教师有归属感及职业幸福感,从而最大限度地解决职业倦怠问题。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