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雾,低空缭绕,像迷路归来的孩子,扯住母亲胸前的衣扣。
于是,就有了弥漫幸福的空间,幻想着,从水墨江南的故里到海岱绿洲的距离,一片落红,是如何掀动变色的山岗,将孤顶明月,亭阁庙宇,托于其上。
时过,三十年之久,仍是我无数次回眸。
“芙蓉凝望里,横亘立巑岏。叠翠三千丈,埋云十二盘。”
“我怀揣归尘的梦想,从劈山,这个巨大的豁口穿越,一步,驼岭千寻,再向,云门之巅。”
浓夏已过,时值晚秋。
习习的山风,在胭红的季节里驻留,以她明媚的手指和我青春的音符,旋律成记忆深处的墨笔,伴随着松涛声成的喜悦:一亭,观寿。
此亭,是仰观云门山“寿”字的最佳之处,六角六柱,叠梁重檐,并绘有“福寿禄喜”“八仙过海”的吉祥图案。当是美好的向往,成为现实的风光,亦然,是我家乡的模样!
小憩于此,深感“山不逊寿小,寿不嫌山大”。
一条山石路径,间于擎天的古木,崎岖,并无陡峭;阳光,在丛林里交错,几只飞禽野趣,在松石上觅食,意与我峙目相待,显得有些惊慌失措。心灵,在幽静中回旋和荡漾,视觉的界限,从路之交叉的深处穿越,形而上的感觉,也是一种意外的醉。
美艳的秋天,曾被我反复地吟诵,美的意象是轻盈的梦幻所给予。奇妙的风景,相约在晨风中起舞,若有心绪,定是那斑驳的色彩是天体的垂落,婉约了林间不知名字的奇珍异果。
隐隐,一点赭红;袅袅,青烟缭绕;十九级台阶,仄向,临崖而上。顿觉:闻声不见踪影,渡步却有人来。
渐入佳境:禅意,梵音,白云,梦痕。
正是那“望寿阁”的檐角,无意间看我一眼,便有了千年万年的夙愿。
半程的攀爬,人也略有一些疲惫。锦上的千丈红尘,几曾,轻雾掩盖。
远远望去,驼山脚下,龙兴寺的金碧辉煌,在虚无缥缈中,显得亦真亦幻,就那么半隐半显,横亘在非云非雾之间,如烟之花朵,盛开在潮头,妩媚着红枫淡淡的微笑。
我攀山崖而去,足抵千花万树。
一笔“海岱雄风”,情,可塑苍茫之威,心,可树空旷之灵。
亿万年,云门盘龙,萌发沉寂的山野,而峡谷,而平原,而浩瀚的龙潭静湖,在我的城中,是物之元素的扩展,是日月凝聚的光华,蓝于,我的古州辽阔。松林听涛,神龟探海,喧响凤之再生的风流:“东方第一州”,几近凭栏,我多想采下一缕福绸,缠绕在三仙殿阁的腰间,或许,他们能载我飞向穹宫,摘一句“人无寸高”,远眺,梦中的云门,“寿比南山”。
只叹,不是在雨后的夏季,不见有海市蜃楼的出现。
侧耳的山风,都是心中虔诚的佛号,我亦如朝圣的信徒,穿梭于人群,以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把能到云门山参拜“寿”字,作为自己最大的心愿。
仔细端详,此“寿”,字体挥洒俊逸,端庄大方,玄崖坐南朝北,通高7.5米,宽3.7米,仅寿下的“寸”字已高2.22米,虽千凿百斧而成,却不露分毫痕迹,更是书法石刻艺术上的瑰宝,且在无穷尽的孤寂中独放自己生命的形体,苍劲有力。
东齐秀色,云洞天开。
穿过摩崖题刻的长廊,“神在”,“超尘离梦”,羽化仙风道骨的真迹,让每一个传说,如同深谷再现的回声,刺破“二龙池”的宁静与清幽,把水面的金阁倒影,相拟得摇摇晃晃。
一门拱壁,站姿相迎。
是云的翅膀,從头顶上飞去,更是雾的低空缭绕,如滚滚的波涛,穿洞而来。其高阔过丈,且南北贯通。你若远望,定似一轮明镜,高悬太空。蔚为“云门仙境”。
穹岩千仞,云窟万倾。
衔一树霞光升腾起的晨烟,我站在梦幻的边缘,仰起脸,以禅的名义为山的屏峰,做一次完美的注释,在时光的剃度中,等待一次心灵的沐浴,掩饰着山石的层次。272尊雕像,更是栩栩如生。
天街云衢,盘桓而上。
全长三丈五尺的台阶,极为陡峭,奈何此时,雾已渐稀,那种“人在天街走,云在脚下流”的景象不再出现。一抹淡蓝的天空,与一颗纯真而高迈的灵魂衔接,由云门升天,腾空而去,仿佛,年轻的心一下子重回春水荡漾的岁月中,整个人,就是一丛热烈的焰火,正值青春向上的高峰,遇见,另一个真实自己。
漫步云顶,走过天池。
一扇迎旭拱门耸立其间,天仙玉女祠临崖而建,玉皇阁相依其旁,商摊小贩与游人讨价还价声,络绎不绝,观望台上,我从狭小的望远镜筒里,搜寻着,那个婉约八百里故园深情的梦来,一举手,便有“驼岭千寻,劈峰夕照”,把那“麦舞青烟轻欲去,花飞红雨滞忘归”及“秋容谁谓淡,满地足珊瑚”的绝句,速绘成一幅美丽而完整的版图:“三山联翠,障城如画。”
登上阆风亭远眺,有蜿蜒如带的河流,跃出翠谷,那正是弥河的水围,飘落,茫茫原野,绵延数百里的泰沂山脉,波涛起伏,接天连地。
山脚下,那几处人家,可是我土生土长的居屋,一石一木,一丘一壑,历历在我眼前“淅淅但闻林坠露,萧萧只听叶吟风”一束光,一片叶。
被我摘取的,是刚刚蒙生的冬黄与夏绿,跳跃着心的羽翼,冲开雾的屏障,云的盘桓,像一张薄薄的书签,夹在时间的书籍里,纷呈着立体的画卷。
“顿感,沉浮,我伸出怀旧的手
触摸,今夕的恬淡
让一片叶的笛音
去分割、铺展群峰里的秋色
也许,最美的那面
即是我,最深,亦或最浅的乡愁。”
偶然翻动,无意间,她,轻轻落在地面上,牵着人间的烟火,雨夕,晨岚……
作者简介
江政,青州市及潍坊市作协会员,有文学作品入选《青州文苑》《青春岁月杂志》《牡丹》《文学欣赏》《诗词月刊》《六尺巷文化》等。诗观:为诗者,而为思。
于是,就有了弥漫幸福的空间,幻想着,从水墨江南的故里到海岱绿洲的距离,一片落红,是如何掀动变色的山岗,将孤顶明月,亭阁庙宇,托于其上。
时过,三十年之久,仍是我无数次回眸。
“芙蓉凝望里,横亘立巑岏。叠翠三千丈,埋云十二盘。”
“我怀揣归尘的梦想,从劈山,这个巨大的豁口穿越,一步,驼岭千寻,再向,云门之巅。”
浓夏已过,时值晚秋。
习习的山风,在胭红的季节里驻留,以她明媚的手指和我青春的音符,旋律成记忆深处的墨笔,伴随着松涛声成的喜悦:一亭,观寿。
此亭,是仰观云门山“寿”字的最佳之处,六角六柱,叠梁重檐,并绘有“福寿禄喜”“八仙过海”的吉祥图案。当是美好的向往,成为现实的风光,亦然,是我家乡的模样!
小憩于此,深感“山不逊寿小,寿不嫌山大”。
一条山石路径,间于擎天的古木,崎岖,并无陡峭;阳光,在丛林里交错,几只飞禽野趣,在松石上觅食,意与我峙目相待,显得有些惊慌失措。心灵,在幽静中回旋和荡漾,视觉的界限,从路之交叉的深处穿越,形而上的感觉,也是一种意外的醉。
美艳的秋天,曾被我反复地吟诵,美的意象是轻盈的梦幻所给予。奇妙的风景,相约在晨风中起舞,若有心绪,定是那斑驳的色彩是天体的垂落,婉约了林间不知名字的奇珍异果。
隐隐,一点赭红;袅袅,青烟缭绕;十九级台阶,仄向,临崖而上。顿觉:闻声不见踪影,渡步却有人来。
渐入佳境:禅意,梵音,白云,梦痕。
正是那“望寿阁”的檐角,无意间看我一眼,便有了千年万年的夙愿。
半程的攀爬,人也略有一些疲惫。锦上的千丈红尘,几曾,轻雾掩盖。
远远望去,驼山脚下,龙兴寺的金碧辉煌,在虚无缥缈中,显得亦真亦幻,就那么半隐半显,横亘在非云非雾之间,如烟之花朵,盛开在潮头,妩媚着红枫淡淡的微笑。
我攀山崖而去,足抵千花万树。
一笔“海岱雄风”,情,可塑苍茫之威,心,可树空旷之灵。
亿万年,云门盘龙,萌发沉寂的山野,而峡谷,而平原,而浩瀚的龙潭静湖,在我的城中,是物之元素的扩展,是日月凝聚的光华,蓝于,我的古州辽阔。松林听涛,神龟探海,喧响凤之再生的风流:“东方第一州”,几近凭栏,我多想采下一缕福绸,缠绕在三仙殿阁的腰间,或许,他们能载我飞向穹宫,摘一句“人无寸高”,远眺,梦中的云门,“寿比南山”。
只叹,不是在雨后的夏季,不见有海市蜃楼的出现。
侧耳的山风,都是心中虔诚的佛号,我亦如朝圣的信徒,穿梭于人群,以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把能到云门山参拜“寿”字,作为自己最大的心愿。
仔细端详,此“寿”,字体挥洒俊逸,端庄大方,玄崖坐南朝北,通高7.5米,宽3.7米,仅寿下的“寸”字已高2.22米,虽千凿百斧而成,却不露分毫痕迹,更是书法石刻艺术上的瑰宝,且在无穷尽的孤寂中独放自己生命的形体,苍劲有力。
东齐秀色,云洞天开。
穿过摩崖题刻的长廊,“神在”,“超尘离梦”,羽化仙风道骨的真迹,让每一个传说,如同深谷再现的回声,刺破“二龙池”的宁静与清幽,把水面的金阁倒影,相拟得摇摇晃晃。
一门拱壁,站姿相迎。
是云的翅膀,從头顶上飞去,更是雾的低空缭绕,如滚滚的波涛,穿洞而来。其高阔过丈,且南北贯通。你若远望,定似一轮明镜,高悬太空。蔚为“云门仙境”。
穹岩千仞,云窟万倾。
衔一树霞光升腾起的晨烟,我站在梦幻的边缘,仰起脸,以禅的名义为山的屏峰,做一次完美的注释,在时光的剃度中,等待一次心灵的沐浴,掩饰着山石的层次。272尊雕像,更是栩栩如生。
天街云衢,盘桓而上。
全长三丈五尺的台阶,极为陡峭,奈何此时,雾已渐稀,那种“人在天街走,云在脚下流”的景象不再出现。一抹淡蓝的天空,与一颗纯真而高迈的灵魂衔接,由云门升天,腾空而去,仿佛,年轻的心一下子重回春水荡漾的岁月中,整个人,就是一丛热烈的焰火,正值青春向上的高峰,遇见,另一个真实自己。
漫步云顶,走过天池。
一扇迎旭拱门耸立其间,天仙玉女祠临崖而建,玉皇阁相依其旁,商摊小贩与游人讨价还价声,络绎不绝,观望台上,我从狭小的望远镜筒里,搜寻着,那个婉约八百里故园深情的梦来,一举手,便有“驼岭千寻,劈峰夕照”,把那“麦舞青烟轻欲去,花飞红雨滞忘归”及“秋容谁谓淡,满地足珊瑚”的绝句,速绘成一幅美丽而完整的版图:“三山联翠,障城如画。”
登上阆风亭远眺,有蜿蜒如带的河流,跃出翠谷,那正是弥河的水围,飘落,茫茫原野,绵延数百里的泰沂山脉,波涛起伏,接天连地。
山脚下,那几处人家,可是我土生土长的居屋,一石一木,一丘一壑,历历在我眼前“淅淅但闻林坠露,萧萧只听叶吟风”一束光,一片叶。
被我摘取的,是刚刚蒙生的冬黄与夏绿,跳跃着心的羽翼,冲开雾的屏障,云的盘桓,像一张薄薄的书签,夹在时间的书籍里,纷呈着立体的画卷。
“顿感,沉浮,我伸出怀旧的手
触摸,今夕的恬淡
让一片叶的笛音
去分割、铺展群峰里的秋色
也许,最美的那面
即是我,最深,亦或最浅的乡愁。”
偶然翻动,无意间,她,轻轻落在地面上,牵着人间的烟火,雨夕,晨岚……
作者简介
江政,青州市及潍坊市作协会员,有文学作品入选《青州文苑》《青春岁月杂志》《牡丹》《文学欣赏》《诗词月刊》《六尺巷文化》等。诗观:为诗者,而为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