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教育是在家庭和幼儿园两个环境下共同进行的,两者就如同一辆自行车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前进,相互密切配合。本文从寻找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通过有趣的体验式活动让家长走近幼儿教育、点面结合,事半功倍三个方面理论联系实际详细地阐述了“体验式”家园共育的全新交流模式,从而搭建了家园联系的桥梁,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体验式”家园共育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而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和家庭都应该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
对于家长工作我一直恪守着传统的沟通方式,直到发生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我才意识到简单的家园沟通无法真正改变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误区。
一、寻找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
1. 在日常交流中,寻找误区的蛛丝马迹:
案例:李某冉是个开朗活泼、乐于助人的小姑娘,她妈妈因为工作原因,每天送孩子入园都是来去如风。在一次家长活动中,她妈妈主动来找我说:“老师,我家孩子好像心理有毛病。”我一惊忙询问为什么她会这么认为,她解释道:“因为她在家总是和我顶嘴,有时我说她一句她能反驳我好多句,你说不是有毛病吗?”我告诉她孩子是个彬彬有礼的小淑女,她听了我的话感觉十分的吃惊。从她的表情中我看到她对自己的孩子并不了解,此时我深深地感觉到让家长参与到教育中来是迫在眉睫了。
2. 在指导性纲要中,寻求理论支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共话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幼儿教育中,家长的教育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应通过家园合作,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用各自的专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因为儿童年龄与认知特点所限,单纯依靠幼儿园的教育显然是不够的,家园共育能够弥补这一不足。
二、通过有趣的体验式活动让家长走近幼儿教育:
活动一:“给植物角的植物做名牌”:以往布置植物角,家长们的任务很简单,买2盆植物带来,他们只是完成老师的任务而已。这次我请家长们先了解了自己所带植物的知识,现场制作植物名牌,5-6人一组商量制作一张醒目且富有童趣的植物“身份证”。有的家长图文并茂名牌内容简单有趣;有的家长文字虽然详细可是无法看懂;有的家长东张西望,把别人的创意组合成自己的想法;有的家长干脆请人帮忙……各种表现下隐藏着他们不同的心理活动也反应出不同的教育意识。植物名牌做好后,我组织大家进行互评,标准是浅显易懂。有了比较后家长发现文字少图片多的名牌更加适合孩子去理解,第二次制作中我发现家长之间的合作力更强了,原来不自信的家长也充满了信心。
活动虽小可是暗藏的教育成效却十分的显著:
1.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保育教育工作,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班级里每一位幼儿背后代表着不同类型的家庭,家长们无论是文化水平还是素质、修养、兴趣、爱好都各有所长,把这些不同进行融合,“小中见大”提升家长的思考力与凝聚力。
2. 活动既是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一种“体验”方式,也是教师了解家长特在的一个显性平台,哪些家长动手能力强、哪些家长善于思考、哪些家长富有创造力等都展现在教师面前。教师在活动中的鼓励与指导让家长不再只是教育的“旁观者”,帮助家长树立主动教育观念,从思想上增强与幼儿园教育积极配合的良好发展态势。
第一次尝试成功后我觉得家长们有很多的潜力可以运用到幼儿园教育中,于是结合幼儿园读书节的活动,又开展了第二次家长体验活动。
活动二:“故事妈妈进课堂”:沈某行的妈妈是位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大班即将进入小学的孩子们来说,提前感受小学的教育模式也是一次不错的体验。数次沟通后,沈某行的妈妈选择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她利用PPT来辅助教学。声情并茂地讲述让孩子们慢慢进入故事情境,与她积极互动,活动后他们还围着沈某行妈妈问东问西。
三、点面结合,事半功倍。
1. 树立典型,以点带面:
家长体验式参与的推广我觉得以点带面更为合适,从个别家长开始到全班家长都积极参与进来。家长们根据自身特长选择愿意体验的活动内容,譬如:翁某睿妈妈组织了折叠郁金香的活动;刘某熙妈妈则挑选了女儿最喜欢的爱的绘本《好爱好爱你》和孩子们一起进入温馨的绘本世界;余某翰、毛某然的妈妈成为了孩子们生活区中的玩伴,扣纽扣比赛,学习剥鹌鹑蛋等等。
2. 定期参加教育活动,增强互动合作:
在近一年的探索中家长们从最初的旁观者到之后的参与者,角色的变化也真实地反映出他们对于教育的态度在悄悄地改变着。他们开始尝试了解自己的孩子决不仅仅是生活上,而是各方面;他们开始了解幼儿园教育的核心与目标决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他们开始了解家庭教育决不仅仅局限于家庭中,而是要和幼儿园教育相互配合。
3. 在实践中,探索体验式家园共育的优势之处:
家园共育的方式很多,我这里谈到的是一种能够拉近家园距离并能亲身体验且可以促进亲子关系的一种共育模式——请家长走进幼儿园来体验教师的角色。这种看似简单的方式在实际操作并不如想象的那般容易,仅仅是把家长请来参加班级活动吗?当然不是,而是让家长在一系列活动中发挥所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模式,体验与家庭教育不一样的教育方式,从而懂得教育、学会教育、理解教育,才能真正地配合教育,做到家园共育的同步。
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在其著作《科尔曼报告》中提出,父母、儿童伙伴、教师是影响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与其和他们空谈教育问题,不如把他们请进幼儿园,让他们去亲身感受体验,让他们真正去了解教育、了解自己的孩子。
参考文献:
[1]王俊丽。家园共育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问题的探讨[J].亚太教育,2017-09
[2]高泗菊。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有效实施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7-04
[3]陈琼花。互动合作多元化家园共育谱新曲--《指南》背景下“家园共育”有效策略的实践研究[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7-05
[4]楊帆。幼儿园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J].宁夏教育,2017-06
[5]王洪英。幼儿园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好家长,2017-08
关键词:“体验式”家园共育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而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和家庭都应该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
对于家长工作我一直恪守着传统的沟通方式,直到发生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我才意识到简单的家园沟通无法真正改变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误区。
一、寻找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
1. 在日常交流中,寻找误区的蛛丝马迹:
案例:李某冉是个开朗活泼、乐于助人的小姑娘,她妈妈因为工作原因,每天送孩子入园都是来去如风。在一次家长活动中,她妈妈主动来找我说:“老师,我家孩子好像心理有毛病。”我一惊忙询问为什么她会这么认为,她解释道:“因为她在家总是和我顶嘴,有时我说她一句她能反驳我好多句,你说不是有毛病吗?”我告诉她孩子是个彬彬有礼的小淑女,她听了我的话感觉十分的吃惊。从她的表情中我看到她对自己的孩子并不了解,此时我深深地感觉到让家长参与到教育中来是迫在眉睫了。
2. 在指导性纲要中,寻求理论支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共话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幼儿教育中,家长的教育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应通过家园合作,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用各自的专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因为儿童年龄与认知特点所限,单纯依靠幼儿园的教育显然是不够的,家园共育能够弥补这一不足。
二、通过有趣的体验式活动让家长走近幼儿教育:
活动一:“给植物角的植物做名牌”:以往布置植物角,家长们的任务很简单,买2盆植物带来,他们只是完成老师的任务而已。这次我请家长们先了解了自己所带植物的知识,现场制作植物名牌,5-6人一组商量制作一张醒目且富有童趣的植物“身份证”。有的家长图文并茂名牌内容简单有趣;有的家长文字虽然详细可是无法看懂;有的家长东张西望,把别人的创意组合成自己的想法;有的家长干脆请人帮忙……各种表现下隐藏着他们不同的心理活动也反应出不同的教育意识。植物名牌做好后,我组织大家进行互评,标准是浅显易懂。有了比较后家长发现文字少图片多的名牌更加适合孩子去理解,第二次制作中我发现家长之间的合作力更强了,原来不自信的家长也充满了信心。
活动虽小可是暗藏的教育成效却十分的显著:
1.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保育教育工作,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班级里每一位幼儿背后代表着不同类型的家庭,家长们无论是文化水平还是素质、修养、兴趣、爱好都各有所长,把这些不同进行融合,“小中见大”提升家长的思考力与凝聚力。
2. 活动既是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一种“体验”方式,也是教师了解家长特在的一个显性平台,哪些家长动手能力强、哪些家长善于思考、哪些家长富有创造力等都展现在教师面前。教师在活动中的鼓励与指导让家长不再只是教育的“旁观者”,帮助家长树立主动教育观念,从思想上增强与幼儿园教育积极配合的良好发展态势。
第一次尝试成功后我觉得家长们有很多的潜力可以运用到幼儿园教育中,于是结合幼儿园读书节的活动,又开展了第二次家长体验活动。
活动二:“故事妈妈进课堂”:沈某行的妈妈是位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大班即将进入小学的孩子们来说,提前感受小学的教育模式也是一次不错的体验。数次沟通后,沈某行的妈妈选择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她利用PPT来辅助教学。声情并茂地讲述让孩子们慢慢进入故事情境,与她积极互动,活动后他们还围着沈某行妈妈问东问西。
三、点面结合,事半功倍。
1. 树立典型,以点带面:
家长体验式参与的推广我觉得以点带面更为合适,从个别家长开始到全班家长都积极参与进来。家长们根据自身特长选择愿意体验的活动内容,譬如:翁某睿妈妈组织了折叠郁金香的活动;刘某熙妈妈则挑选了女儿最喜欢的爱的绘本《好爱好爱你》和孩子们一起进入温馨的绘本世界;余某翰、毛某然的妈妈成为了孩子们生活区中的玩伴,扣纽扣比赛,学习剥鹌鹑蛋等等。
2. 定期参加教育活动,增强互动合作:
在近一年的探索中家长们从最初的旁观者到之后的参与者,角色的变化也真实地反映出他们对于教育的态度在悄悄地改变着。他们开始尝试了解自己的孩子决不仅仅是生活上,而是各方面;他们开始了解幼儿园教育的核心与目标决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他们开始了解家庭教育决不仅仅局限于家庭中,而是要和幼儿园教育相互配合。
3. 在实践中,探索体验式家园共育的优势之处:
家园共育的方式很多,我这里谈到的是一种能够拉近家园距离并能亲身体验且可以促进亲子关系的一种共育模式——请家长走进幼儿园来体验教师的角色。这种看似简单的方式在实际操作并不如想象的那般容易,仅仅是把家长请来参加班级活动吗?当然不是,而是让家长在一系列活动中发挥所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模式,体验与家庭教育不一样的教育方式,从而懂得教育、学会教育、理解教育,才能真正地配合教育,做到家园共育的同步。
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在其著作《科尔曼报告》中提出,父母、儿童伙伴、教师是影响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与其和他们空谈教育问题,不如把他们请进幼儿园,让他们去亲身感受体验,让他们真正去了解教育、了解自己的孩子。
参考文献:
[1]王俊丽。家园共育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问题的探讨[J].亚太教育,2017-09
[2]高泗菊。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有效实施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7-04
[3]陈琼花。互动合作多元化家园共育谱新曲--《指南》背景下“家园共育”有效策略的实践研究[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7-05
[4]楊帆。幼儿园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J].宁夏教育,2017-06
[5]王洪英。幼儿园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好家长,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