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言文教学有助于渗透传统文化,促使学生理解并传承传统文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阅读文言文作品的同时追溯汉字本源,理解古代礼俗,还原文化背景,这些方法都能促使学生透过文言文作品更深刻地了解传统文化。
【关键词】文化传承;文言文教学;高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言文具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的特点,学习文言文作品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文言文词汇和语法知识,更要将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融入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学习文言文作品理解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溯源汉字,破译文本密码
教师可以在学生细读文言文作品时将其中的某些字词抽取出来,让学生尝试从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聚焦其本源,并通过剖析和联想破解其中蕴藏的文化密码。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介绍《说文解字》等古代辞书,让学生参考其中的解释探究汉字的本源。如果能将该汉字融入课文的语境中进行分析,探究该词汇在特定语境中的语义,则学生的理解能更为透彻。
以《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为例子,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探究“且贰于楚也”中的“贰”字,了解其本意是什么。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贰”的金文从戊从鼎从二,其中“戊”表示武力,“鼎”表示权力,“二”表示双方,因此“贰”可以理解为是采用武力从某人处获得权力。由此可以理解“贰”的本意指的是背叛天子,武力胁迫,二分国土,在《周礼·乃酒正》和《礼记·曲礼》等文献中都有出现。还可以引申成形容词,意思是不专一的,不忠诚的。由于古人有“忠臣不事二主”的说法,因此“贰”还渐渐地被引申成了“二”的大写。如果理解了这一点,再结合课文进行分析,能更好地理解文章意思,由于郑国在和晋国交好的同时还和晋国的敌人楚国表示友好,所以让晋文公觉得郑国的做法不正确,因此才会联合秦穆公对其发难。而烛之武告诉秦穆公,晋国早晨渡过河去,晚上就筑城防备秦国,这其实也是一种“贰”心的行为,因此才说服了秦穆公。通过分析汉字字源,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更多了解。
学者王养民在研究语文教学时提出汉字是中华民族独有文化的再现和演绎,所以追寻汉字中的文化信息实际上就是探究中华文化的命脉。这种探究汉字本源的方式能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对字词知识点的记忆冲破表层,变得更加深刻。
二、还原礼俗,解读文本意蕴
古代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将僭越失礼视为较严重的过失。在文言文作品中也会出现一些能展现古代礼俗的词语。这些词句堪称是礼仪的活化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这些字词,从而挖掘古代的文化状态。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文章语境进行思考,思考文章中的人物在当时为何会采用这样的礼俗。
在学习《鸿门宴》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一下古代的饮食文化和礼仪,并促使学生对文章的主旨有更深刻的了解。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思考鸿门宴中刘邦在拜访项羽时是否给其赠送了什么礼品。学生发现刘邦在拜访项羽的过程中也带了不少礼品,如白璧、白斗等。按照古代礼仪风俗的特点,这应该是酒宴开始时就要亲自敬献的。但是刘邦却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在准备逃走前才匆匆地敬献,而且是由张良代替其敬献的。这本来不符合古代的礼俗,但是联系上下文却可以看到这是因为刘邦在来到酒宴时就发现了宴会的气氛十分紧张,因此才没有拿出来。由此可见,作者通过这个小小的细节实际上暗示了当时的气氛,而且也能展现出刘邦的敏感,刘邦敏锐地发现了气氛的尴尬,因此没有按照礼仪送上礼品。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析一下古人的座次,如“项王按剑而跽”,“跽”是跪坐,表现的是随时打算起来的状态,这里实际上也暗示了气氛的紧张。通过还原古代礼俗,学生对文章的情节和暗含的主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若能找到礼俗背后所体现的文化意味,则学生便能给文章中的人物行为做出更合理的解释,进而对文章的内容也有更加深入的理解。由此可见,还原文言文中的礼俗能促使学生更好地解读文章的意蕴。
三、了解背景,汲取文本精髓
了解文章的背景文化对于了解文章的主旨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下文章发生的背景,介绍其中人物的相关形象,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进而把握文章主旨。
在学习《荆轲刺秦王》时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介绍一下当时的文化背景,如可以让学生适当地了解一下当时的刺客文化,刺客文化注重的是“士为知己者死”,如果能结合其思想特点来分析文章的内容,便能更好地理解文章中各个人物的行为。如荆轲其实并非燕国人,为何要帮助燕国奔赴秦国,而且明知道刺杀的成功可能并不大,为何还要义无反顾地选择前去刺杀秦王呢?如果能结合刺客文化的思想精髓进行分析,便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主人公的行为。刺客强调的是言必信、行必果,“已诺必诚”,而荆轲在得到了燕太子的礼遇后,必然会遵守自己的信条,前去刺杀秦王。在荆轲搭档未前来的情况下,刺杀的成功机会变得更低,然而当太子问“荆卿岂无意哉”时,荆轲觉得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损害,因此依然决定立刻前往刺杀。如果结合时代背景进行理解,便会促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文章中人物的行为和想法。
由于时代的变化,学生有时很难理解文言文中隐藏的文化背景,因此可能会认为某些人物的行为“不合理”,认为对文章中的某事“很难认同”。如果能适当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则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容。
于漪老师认为语文和文化之间是相互融合渗透的关系。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也要注意这一点,将传统文化的教學融合在文言文教学中,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杨志刚.高中语文“四导学教”课堂教学案例设计及分
析——以人教版必修二《短歌行》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1).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文化传承;文言文教学;高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言文具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的特点,学习文言文作品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文言文词汇和语法知识,更要将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融入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学习文言文作品理解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溯源汉字,破译文本密码
教师可以在学生细读文言文作品时将其中的某些字词抽取出来,让学生尝试从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聚焦其本源,并通过剖析和联想破解其中蕴藏的文化密码。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介绍《说文解字》等古代辞书,让学生参考其中的解释探究汉字的本源。如果能将该汉字融入课文的语境中进行分析,探究该词汇在特定语境中的语义,则学生的理解能更为透彻。
以《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为例子,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探究“且贰于楚也”中的“贰”字,了解其本意是什么。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贰”的金文从戊从鼎从二,其中“戊”表示武力,“鼎”表示权力,“二”表示双方,因此“贰”可以理解为是采用武力从某人处获得权力。由此可以理解“贰”的本意指的是背叛天子,武力胁迫,二分国土,在《周礼·乃酒正》和《礼记·曲礼》等文献中都有出现。还可以引申成形容词,意思是不专一的,不忠诚的。由于古人有“忠臣不事二主”的说法,因此“贰”还渐渐地被引申成了“二”的大写。如果理解了这一点,再结合课文进行分析,能更好地理解文章意思,由于郑国在和晋国交好的同时还和晋国的敌人楚国表示友好,所以让晋文公觉得郑国的做法不正确,因此才会联合秦穆公对其发难。而烛之武告诉秦穆公,晋国早晨渡过河去,晚上就筑城防备秦国,这其实也是一种“贰”心的行为,因此才说服了秦穆公。通过分析汉字字源,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更多了解。
学者王养民在研究语文教学时提出汉字是中华民族独有文化的再现和演绎,所以追寻汉字中的文化信息实际上就是探究中华文化的命脉。这种探究汉字本源的方式能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对字词知识点的记忆冲破表层,变得更加深刻。
二、还原礼俗,解读文本意蕴
古代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将僭越失礼视为较严重的过失。在文言文作品中也会出现一些能展现古代礼俗的词语。这些词句堪称是礼仪的活化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这些字词,从而挖掘古代的文化状态。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文章语境进行思考,思考文章中的人物在当时为何会采用这样的礼俗。
在学习《鸿门宴》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一下古代的饮食文化和礼仪,并促使学生对文章的主旨有更深刻的了解。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思考鸿门宴中刘邦在拜访项羽时是否给其赠送了什么礼品。学生发现刘邦在拜访项羽的过程中也带了不少礼品,如白璧、白斗等。按照古代礼仪风俗的特点,这应该是酒宴开始时就要亲自敬献的。但是刘邦却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在准备逃走前才匆匆地敬献,而且是由张良代替其敬献的。这本来不符合古代的礼俗,但是联系上下文却可以看到这是因为刘邦在来到酒宴时就发现了宴会的气氛十分紧张,因此才没有拿出来。由此可见,作者通过这个小小的细节实际上暗示了当时的气氛,而且也能展现出刘邦的敏感,刘邦敏锐地发现了气氛的尴尬,因此没有按照礼仪送上礼品。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析一下古人的座次,如“项王按剑而跽”,“跽”是跪坐,表现的是随时打算起来的状态,这里实际上也暗示了气氛的紧张。通过还原古代礼俗,学生对文章的情节和暗含的主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若能找到礼俗背后所体现的文化意味,则学生便能给文章中的人物行为做出更合理的解释,进而对文章的内容也有更加深入的理解。由此可见,还原文言文中的礼俗能促使学生更好地解读文章的意蕴。
三、了解背景,汲取文本精髓
了解文章的背景文化对于了解文章的主旨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下文章发生的背景,介绍其中人物的相关形象,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进而把握文章主旨。
在学习《荆轲刺秦王》时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介绍一下当时的文化背景,如可以让学生适当地了解一下当时的刺客文化,刺客文化注重的是“士为知己者死”,如果能结合其思想特点来分析文章的内容,便能更好地理解文章中各个人物的行为。如荆轲其实并非燕国人,为何要帮助燕国奔赴秦国,而且明知道刺杀的成功可能并不大,为何还要义无反顾地选择前去刺杀秦王呢?如果能结合刺客文化的思想精髓进行分析,便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主人公的行为。刺客强调的是言必信、行必果,“已诺必诚”,而荆轲在得到了燕太子的礼遇后,必然会遵守自己的信条,前去刺杀秦王。在荆轲搭档未前来的情况下,刺杀的成功机会变得更低,然而当太子问“荆卿岂无意哉”时,荆轲觉得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损害,因此依然决定立刻前往刺杀。如果结合时代背景进行理解,便会促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文章中人物的行为和想法。
由于时代的变化,学生有时很难理解文言文中隐藏的文化背景,因此可能会认为某些人物的行为“不合理”,认为对文章中的某事“很难认同”。如果能适当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则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容。
于漪老师认为语文和文化之间是相互融合渗透的关系。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也要注意这一点,将传统文化的教學融合在文言文教学中,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杨志刚.高中语文“四导学教”课堂教学案例设计及分
析——以人教版必修二《短歌行》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1).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