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正单打独斗而成功的创业者很少。一些最后独自站在成功奖台上的创业者,往往都有过一位或数位重要的合作创业者。著名投资人、新东方联合创始人徐小平2014年8月表示,“创业第一件事是要找合伙人,联合创始人比你的商业方向更加重要。这一点,一般人理解不了。”合作创业者,没有与主要创业者一起走到最后,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能否“好合好散”,是成功创业的一个关键挑战。
古典大亨的经验
在洛克菲勒和卡内基等古典大亨们的年代,股票市场和公司治理规则都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和细致,但他们通过遵循一些最基本的公平处事方法而解决了与合伙人之间的冲突,并由此开拓出自己继续前进的道路。
1858年,洛克菲勒与克拉克合伙开设了从事农产品经销的公司,各占一半股份。1863年,两人决定投资建炼油厂,与炼油专家安德鲁斯合伙成立了安德鲁斯-克拉克公司。不到一年,本是副业的炼油厂生意超过了主业农产品贸易,公司很快成了当地最大的炼油企业,但洛克菲勒和克拉克在公司管理和战略等方面产生矛盾。洛克菲勒比克拉克更为看好石油业的前景,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发展,而克拉克相对保守、缺乏胆识。1865年,洛克菲勒和克拉克决定散伙,双方竞拍炼油厂的所有权,出价高者得。从500美元的底价开始,一路上涨到7.25万美元时,克拉克放弃,洛克菲勒竞得。公司更名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安德鲁斯只负责技术,26岁的洛克菲勒全权掌管企业,开始了走向石油大亨的征程。
以魄力十足闻名的企业家、煤炭商马尔科姆森,与亨利?福特共同创建了福特汽车公司。两人合作的基本原则是“有钱者出钱、有力者出力,利益均分”:马尔科姆森提供种子资金,福特负责制造出经济型新车的样车、展出样车,以便吸引足够的风险投资来创建一家大批量生产的新公司。公司对外发行10万美元的股票,两人占股51%,各持一半。但起初设计良好的平等合作局面,随着公司业务发展而变化。马尔科姆森最初没有参与公司管理,在福特汽车取得一定成功、自己的煤炭生意通过改制为股份公司而可以放手后,他要介入公司管理,由此与福特及他先前派到福特汽车从事管理工作的助手卡曾斯发生了冲突。福特通过董事会投票决议,并最后收购股权而使马尔科姆森离开了公司。
助手型合作者
罗巴克1887年被西尔斯聘为钟表维修师,西尔斯1889年卖掉了公司。1891年,西尔斯找到罗巴克商讨合作,两人次年合伙组建了公司,1893年重组更名为西尔斯-罗巴克公司,罗巴克成为共同创始人。两年的快速发展之后,罗巴克因为个人兴趣转变而要求西尔斯买下了他的股份,不再是股东。
协助克洛克缔造麦当劳帝国的两个最重要助手是马丁诺和桑那本。马丁诺是克洛克1948年经销搅拌机时招聘来的办公室秘书,因忠实和正直而深得其信任。桑那本1955年辞去当时美国两大连锁公司之一Tastee副总裁,加盟了克洛克初创的麦当劳。按市场价克洛克当时雇佣不起桑那本,但桑那本非常看好麦当劳的前景,愿意以仅够养家糊口的周薪100美元加入。
1956年,当克洛克确信麦当劳会发展成为全美国的大公司时,他分别给了马丁诺和桑那本10%和20%的股权。1959年,克洛克任命桑那本为总裁兼CEO,留任董事会主席。实际分工是,桑那本负责财务和行政事务,克洛克负责销售。1967年,因为与克洛克之间关于公司战略等方面的分歧以及自身健康问题方面的原因,桑那本从麦当劳退休,待遇是每年10万美元的退休金。由于桑那本认为他离开后的麦当劳会走下坡路而出售了股票,得到几百万美元。一年后以与桑那本同样待遇退休的马丁诺,选择继续持有麦当劳而成为了相当富有的人。
盖茨和乔布斯的合伙人
微软和苹果,盖茨和乔布斯,两个改变世界的公司,两个改变世界的人物,两个长年的死对头,有很多不同,也有很多的相同。两个公司都是由两位年轻人共同创始,白手起家从零做起的,两个公司都有一位共同创始人——艾伦和沃兹早早离开公司,而坚持下来的盖茨和乔布斯,成为了公司、行业甚至是整个商业世界的灵魂人物。
对计算机编程的痴迷,把盖茨和艾伦联结到了一起。1975年两人合伙组建了微软,1983年艾伦离开了公司。创立微软之初两人平分权益,后来盖茨以自己为了公司而退学(盖茨确实是在艾伦的一再要求之下选择退学的)为理由,将两人的权益比例调整为盖茨64%,艾伦36%。公司1986年上市。
苹果电脑股份公司的前身是苹果合伙企业,存续了不到一年。1976年,乔布斯和在惠普公司工作的沃兹涅克达成合伙协议,约定二人各自占有合伙企业45%的权利,余下10%给予第三位合伙人,他们决定找第三人的原因是,为了避免以后两人在重大问题上达不成一致意见会陷入僵局的情况。乔布斯通过给10%权利的方式拉来了曾经的同事和朋友韦恩。
年轻胆大的乔布斯毫不担心负债经营,但老练谨慎并且曾经历过一次个人企业倒闭痛苦的韦恩不愿意自己因此再次陷入财务困境。这样,合伙企业成立不到两周,因为害怕乔布斯的负债经营会使自己债务缠身,韦恩以800美元让出了自己10%的合伙人权益。1977年,马库拉、乔布斯和沃兹涅克三人正式创建了苹果电脑,各占30%的股份,另外10%为电力工程师霍尔特所有。
惠普之道
惠普公司成功的首要因素应该说是两位创始人之间的互相认可、互相支撑与平等合作。惠普的前四十年都是在两位创始人的共同和直接领导之下。惠普两位创始人之间的伙伴关系不是由物质利益和合同来锁定的,而是由相互之间的认可和志同道合来维系并持续深化的。创业成功、共同管理惠普十几年后,帕卡德和休利特还于1952年开始合伙经营几处牧场,以加深两人以及两个家庭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每一个人都可以完全代表着两个人的“合伙精神”一直持续到他们离开惠普。
惠普创始人“一山二虎,平等合作”精神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两位合伙人都有过为国家服务而离开公司几年,回来后另一位诚心接纳,坚持着一如既往的平等关系。投掷硬币让休利特的名字在公司名称中排在前面,但惠普创业的早期实际是帕卡德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因为休利特从1941—1946年在军队服役。1940年的惠普共有3个人、销售收入是3.4万美元,帕卡德独自领导公司经过战争时期的高速发展,达到了高峰时期的近200人和100万美元年销售额。但,休利特退伍之后可以“大摇大摆”地回到惠普。1947年,两人把合伙企业变成了股份公司,帕卡德任总裁,休利特任副总裁。22年之后的1969年,帕卡德因出任美国国防部副部长而离开了惠普,公司在休利特单独领导之下发展良好。1971年,帕卡德重回公司,仍然顺利自然地被选做董事会主席。
对于合作创业者,能够像休利特和帕卡德这样成为终生伙伴,缔造一段传奇佳话的,可说少之又少。但是,只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公平处事方法和公司治理规则,与不再合适的原合作者好合好散,发掘新合作者,同样可以缔造出一个持续卓越的伟大公司。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古典大亨的经验
在洛克菲勒和卡内基等古典大亨们的年代,股票市场和公司治理规则都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和细致,但他们通过遵循一些最基本的公平处事方法而解决了与合伙人之间的冲突,并由此开拓出自己继续前进的道路。
1858年,洛克菲勒与克拉克合伙开设了从事农产品经销的公司,各占一半股份。1863年,两人决定投资建炼油厂,与炼油专家安德鲁斯合伙成立了安德鲁斯-克拉克公司。不到一年,本是副业的炼油厂生意超过了主业农产品贸易,公司很快成了当地最大的炼油企业,但洛克菲勒和克拉克在公司管理和战略等方面产生矛盾。洛克菲勒比克拉克更为看好石油业的前景,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发展,而克拉克相对保守、缺乏胆识。1865年,洛克菲勒和克拉克决定散伙,双方竞拍炼油厂的所有权,出价高者得。从500美元的底价开始,一路上涨到7.25万美元时,克拉克放弃,洛克菲勒竞得。公司更名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安德鲁斯只负责技术,26岁的洛克菲勒全权掌管企业,开始了走向石油大亨的征程。
以魄力十足闻名的企业家、煤炭商马尔科姆森,与亨利?福特共同创建了福特汽车公司。两人合作的基本原则是“有钱者出钱、有力者出力,利益均分”:马尔科姆森提供种子资金,福特负责制造出经济型新车的样车、展出样车,以便吸引足够的风险投资来创建一家大批量生产的新公司。公司对外发行10万美元的股票,两人占股51%,各持一半。但起初设计良好的平等合作局面,随着公司业务发展而变化。马尔科姆森最初没有参与公司管理,在福特汽车取得一定成功、自己的煤炭生意通过改制为股份公司而可以放手后,他要介入公司管理,由此与福特及他先前派到福特汽车从事管理工作的助手卡曾斯发生了冲突。福特通过董事会投票决议,并最后收购股权而使马尔科姆森离开了公司。
助手型合作者
罗巴克1887年被西尔斯聘为钟表维修师,西尔斯1889年卖掉了公司。1891年,西尔斯找到罗巴克商讨合作,两人次年合伙组建了公司,1893年重组更名为西尔斯-罗巴克公司,罗巴克成为共同创始人。两年的快速发展之后,罗巴克因为个人兴趣转变而要求西尔斯买下了他的股份,不再是股东。
协助克洛克缔造麦当劳帝国的两个最重要助手是马丁诺和桑那本。马丁诺是克洛克1948年经销搅拌机时招聘来的办公室秘书,因忠实和正直而深得其信任。桑那本1955年辞去当时美国两大连锁公司之一Tastee副总裁,加盟了克洛克初创的麦当劳。按市场价克洛克当时雇佣不起桑那本,但桑那本非常看好麦当劳的前景,愿意以仅够养家糊口的周薪100美元加入。
1956年,当克洛克确信麦当劳会发展成为全美国的大公司时,他分别给了马丁诺和桑那本10%和20%的股权。1959年,克洛克任命桑那本为总裁兼CEO,留任董事会主席。实际分工是,桑那本负责财务和行政事务,克洛克负责销售。1967年,因为与克洛克之间关于公司战略等方面的分歧以及自身健康问题方面的原因,桑那本从麦当劳退休,待遇是每年10万美元的退休金。由于桑那本认为他离开后的麦当劳会走下坡路而出售了股票,得到几百万美元。一年后以与桑那本同样待遇退休的马丁诺,选择继续持有麦当劳而成为了相当富有的人。
盖茨和乔布斯的合伙人
微软和苹果,盖茨和乔布斯,两个改变世界的公司,两个改变世界的人物,两个长年的死对头,有很多不同,也有很多的相同。两个公司都是由两位年轻人共同创始,白手起家从零做起的,两个公司都有一位共同创始人——艾伦和沃兹早早离开公司,而坚持下来的盖茨和乔布斯,成为了公司、行业甚至是整个商业世界的灵魂人物。
对计算机编程的痴迷,把盖茨和艾伦联结到了一起。1975年两人合伙组建了微软,1983年艾伦离开了公司。创立微软之初两人平分权益,后来盖茨以自己为了公司而退学(盖茨确实是在艾伦的一再要求之下选择退学的)为理由,将两人的权益比例调整为盖茨64%,艾伦36%。公司1986年上市。
苹果电脑股份公司的前身是苹果合伙企业,存续了不到一年。1976年,乔布斯和在惠普公司工作的沃兹涅克达成合伙协议,约定二人各自占有合伙企业45%的权利,余下10%给予第三位合伙人,他们决定找第三人的原因是,为了避免以后两人在重大问题上达不成一致意见会陷入僵局的情况。乔布斯通过给10%权利的方式拉来了曾经的同事和朋友韦恩。
年轻胆大的乔布斯毫不担心负债经营,但老练谨慎并且曾经历过一次个人企业倒闭痛苦的韦恩不愿意自己因此再次陷入财务困境。这样,合伙企业成立不到两周,因为害怕乔布斯的负债经营会使自己债务缠身,韦恩以800美元让出了自己10%的合伙人权益。1977年,马库拉、乔布斯和沃兹涅克三人正式创建了苹果电脑,各占30%的股份,另外10%为电力工程师霍尔特所有。
惠普之道
惠普公司成功的首要因素应该说是两位创始人之间的互相认可、互相支撑与平等合作。惠普的前四十年都是在两位创始人的共同和直接领导之下。惠普两位创始人之间的伙伴关系不是由物质利益和合同来锁定的,而是由相互之间的认可和志同道合来维系并持续深化的。创业成功、共同管理惠普十几年后,帕卡德和休利特还于1952年开始合伙经营几处牧场,以加深两人以及两个家庭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每一个人都可以完全代表着两个人的“合伙精神”一直持续到他们离开惠普。
惠普创始人“一山二虎,平等合作”精神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两位合伙人都有过为国家服务而离开公司几年,回来后另一位诚心接纳,坚持着一如既往的平等关系。投掷硬币让休利特的名字在公司名称中排在前面,但惠普创业的早期实际是帕卡德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因为休利特从1941—1946年在军队服役。1940年的惠普共有3个人、销售收入是3.4万美元,帕卡德独自领导公司经过战争时期的高速发展,达到了高峰时期的近200人和100万美元年销售额。但,休利特退伍之后可以“大摇大摆”地回到惠普。1947年,两人把合伙企业变成了股份公司,帕卡德任总裁,休利特任副总裁。22年之后的1969年,帕卡德因出任美国国防部副部长而离开了惠普,公司在休利特单独领导之下发展良好。1971年,帕卡德重回公司,仍然顺利自然地被选做董事会主席。
对于合作创业者,能够像休利特和帕卡德这样成为终生伙伴,缔造一段传奇佳话的,可说少之又少。但是,只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公平处事方法和公司治理规则,与不再合适的原合作者好合好散,发掘新合作者,同样可以缔造出一个持续卓越的伟大公司。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