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言知识对于阅读和写作的价值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h0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几年来,淡化语文知识在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中渐成一种倾向。然在语文教学理论界,不少人则认为,不能一概否定语言知识的价值,语文知识中“陈述性知识对语文教学的意义是有限的”,可“程序性知识对语文教学的意义是巨大的”。[1]本文拟探讨陈述性语文知识中语言知识对于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价值。
  “价值是一种关系,需要和满足需要的关系,因而也是需要者和满足者之间的关系”。[2]研究语言知识之于语文教学的价值,首先要看语文教学是否需要语言知识。而语文教学是否需要语言知识应以语文学习、读写活动是否需要为准绳,因教学规律以学习规律为前提。其次要看在读、写活动中对语言知识的需要量,以此判断语言知识于语文学习及语文教学价值的大小,是有限还是巨大。
  
  一、阅读的价值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不理解的句子而阅读受阻。所读句子不理解系阅读凭借不足所致。据心理语言学研究,理解句子的心理过程:从理解句子的表层结构入手以理解句子的深层结构,从而理解句子的语言意义即字面意思,然后理解句子的语用意义或语境意义。理解句子的语言意义需凭借语言知识,理解句子的语用意义需凭借语用知识(语用知识属程序性知识)。当然在理解过程中还需凭借读者已有的字词积累、书本知识、生活经验等。在阅读过程中,当读者阅读凭借中缺乏与所读句子相关的语言知识、语用知识,或字词积累、书本知识、生活经验等,所读句子便不能理解。例如在读文章中遇到多重复句,倘若学生头脑里既缺乏经习得获取的缄默的多重复知识,又缺乏经学得获取的显性的多重复句知识,那么便可能因无此凭借去同化这多重复句而导致无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倘若头脑里已有与这多重复句相关的复句知识,如果是习得的缄默知识,他便会借其无意识地顺应这多重复句;如果是学得的显性知识,他便会借其意识地顺应这多重复句。顺应成功便能理解,假设顺应不成功则仍不理解。这时教师便可用显性的多重复句知识指导学生理解这多重复句。当然阅读理解文章中句子应主要凭借内含缄默语言知识、语用知识的语感,借助显性语言知识、语用知识只能偶然为之。倘若全仗它则步履维艰,犹如初读古文,借文言知识阅读;初学外语,借语法知识阅读。由此可见,语言知识对于阅读有价值,但有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下简称课标)在第四学段课程目标中提出:“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并于附录中列出这基本的语法知识要点。我们以为相对初中生而言,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所需借助的应是较复杂的语言知识。因为这“基本的语法知识”,他们从学龄前到小学在言语活动中经习得从话语、文章中已获取。凭借已习得的缄默语言知识阅读课文中隐含的语言知识一般不会成为难点。成为难点的往往是超出这“基本的语法知识”之外的语言知识。
  
  二、写作的价值
  
  在写作过程中进行遣词造句,有时不假思索、行云流水,有时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不假思索、行云流水,凭语感,凭缄默语言知识、语用知识,作者意识不到遣词造句的心理过程,意识到的已是表达出的语句,这已无可争辩。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有人认为凭显性的语言知识、语用知识,有人则认为仍凭语感,这在语感研究中是一个争论的焦点。
  从心理学角度看,储存于人脑长时记忆中的知识是无意识的,知识从长时记忆提取到工作记忆之过程也无意识。在工作记忆中进行加工时,有的意识不到,有的意识到。乔姆斯基指出:“一种语言是由规则与原则的系统所生成的,这个系统进入复杂的心理运算,以决定句子的形式与意义。这些规则大体上是无意识的”。[3]这就是说,在工作记忆中由语言规则组合词语生成句子这一加工过程意识不到。意识到的已是呈现于工作记忆中的生成出的内含词语的句子,以及从长时记忆直接提取到工作记忆中的词语。能意识到在工作记忆中进行加工的,也就是能意识到在工作记忆中进行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的。语境包括言语对象的特征,依据语境选择什么样的语句,如是陈述句还是反问句(如上所述,这些要选择的语句能无意识地呈现在工作记忆中),是否要对所选句子进行改造,如换句中词语、调句中词序,以求最佳效果来表达言语意图。由此我们判定,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的基础——由语言规则组合词语生成出句子,凭借的是缄默语言知识;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凭借的则是显性语用知识。“意识的基本标志是言语觉知”。[4]字斟句酌、反复推敲能意识到,能意识到便能用语言陈述,凭借的便是显性知识。用语言规则组合词语生成句子意识不到,不能用语言陈述,凭借的则为缄默知识。
  运用语言进行表达,一要“对”,二要“好”。言语能力强者在遣词造句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语病。需进行修改,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主要是求得最佳的表达效果。以上的论述是针对言语能力强者的,中小学生则不然,在遣词造句和修改作文过程中,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不但要求“好”,更要看“对”,看自己的语言表达是否正确,如是否用词不当、搭配不当、缺少成分、指代不清。如果说为求“好”,对凭借缄默语言知识由语言规则组合词语生成出的语句,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凭借的是显性语用知识,那么为求“对”,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凭借的则是显性语言知识。不过,中小学生在遣词造句和修改作文过程中,检查自己的语言表达是否正确,首先凭借的是内含缄默语言知识的语感。凭语感去读,看是否读通,凭感觉,从感性上判断。如果读不通又不知为何,才可能凭显性语言知识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从理性上分析、研究。如此看来,语言知识于写作的价值也是有限的。
  课标指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如上所述,相对初中生而言,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所需借助的应是较为复杂的语言知识,修改自己文章中的病句,一般而言,语法常识便够用了。常识告诉我们,一般人理解语言的能力远胜运用语言的能力。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一般人头脑里积累的消极语言比积极语言丰富且层次高。消极语言指在听话、阅读活动中获取的,仅能借其理解的语言;积极语言指经说话、写作活动由消极语言转化而来的,能用于表达的语言。消极语言虽能经说话、写作活动转化为积极语言,但难度很大,故而人头脑里积累的消极语言远多于积极语言,学生在写作时运用的语言,其丰富性、复杂性,远不及他们在阅读理解时凭借的语言。
  
  参考文献:
  [1]李海林.“语言知识”,不能再回避的理论问题[J].人民教育,2006(5)
  [2]田心铭.认识的反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76.
  [3]徐烈炯等译.乔姆斯基语言哲学文选[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79.
  [4]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80.
  [5]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30.
  [作者通联:南京晓庄学校]
其他文献
Diesel每一季的广告都让人期待,这一次她表现得低调而不平凡,让你我在一个所有独特元素皆被遮蔽的空间里体验,包括人类的伪善。
期刊
日前.户外运动产业的先驱者、拥有153年历史的法国户外高端品牌Aigle在中国推出新品.在将航海功能性服饰带入中国的同时.也把海洋生活的概念及生活方式引入了中国。
到处是花边、蕾丝、百褶与流苏的身影,到处是高腰设计的背心与吊带,到处是沁人心脾的花型图案,在此次香港时装周中,女性主义愈发走俏,一切尊崇于浪漫,柔美风有增无减……
微笑是一种通用的世界语它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无论你是何种肤色无论你来自哪个国籍
2006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春夏)博览会期间,澳大利亚羊毛发展公司(AWI)推出纺织面料新品Merino Active。Merino Active以美丽诺羊毛作为里层.涤纶做外层,面料的美丽诺羊毛纤维细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7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常规西药加步长稳心颗粒,对照组单用常规西药,观察时间均为2疗程(2周为1疗程
世界各国家、地区、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呈现的音乐风格是不一样的,这些异彩纷呈的音乐也大量地体现在他们的声乐艺术当中,以此决定了各个国家各地区各民族的声乐风格的大相
近日,NBA球星,姚明火箭队的队友麦克格雷迪抵达香港,出席他的签约品牌)Adidas在香港一家旗舰店的开幕礼,麦克格雷迪此次来港,一同带来了他的新款球鞋,其中T-MACTour Tee最惹人注目,此
戴着长长的白色手套和白皮帽,脚蹬皮靴子,名模凯特·莫丝优雅地出现在9月刊的《名利场》封面上,32岁的莫丝被认为是这个时代的一个时尚标签。
是古老的银腰链,还是独特的衣装,你的风姿让世人惊叹?是飘飘的头巾,还是宽宽的竹笠,美丽了你驻足凝望的神态?惠安女啊,惠安女,有谁知道你扶笠的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