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h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评价标准发生了重要变化,教学内容更加倾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教学评价则开始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但部分学校和教师仍然坚持传统的评价标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进而影响到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实践活动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强调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参与性。
  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主体意识现状
  1.主体意识。
  主体与客体相对,主要是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行为人,是客体存在意义的决定者。现代教育理论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只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主体意识则主要是在个人实践过程中逐渐凸显出来的能力、地位和基本特性。现代教育理论提出,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来进行主体意识的培养,不断挖掘学生潜能。
  2.高中生主体意识。
  高中生处于青春期发育末期,已经初步形成良好的认知体系,已经学会自我反思,自我督促,但尚未形成完整的价值理念。高中生主体意识主要是指高中生在教师引导下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高中生的自主性主要是指高中生具备独立的自主意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积极的学习态度。高中生的能动性则指高中生能够根据自我社会经验和自我需求來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了解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差距,并积极建构自我认知体系。高中生的创造性主要是指高中生以强烈的求知欲望来获取生存能力,以不断更新自我知识结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高中生主体意识培养现状。
  很多学校和教师已经意识到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意义,且会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有些教师已经意识到学生是课堂实践活动的主体,并尝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社会需求和学生身心特征角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不足,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但部分教师对课标要求的理解存在偏差,教学过程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最终导致学生人格塑造受到影响,个性发展受到限制。
  二、如何培养高中政治学科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校、教师应该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以推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1.学校要突出课程功能,创新评价模式。
  学校的教育方针直接决定学生主体意识培养的有效性,所以,学校应该落实新课改教育理念,制订教学计划,开展教学研究。
  首先,突出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功能。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方面,思想政治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应该重视思想政治学科的地位,强化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之间的相互关系,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与学习兴趣,不断整合课程资源,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除此之外,学校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同样需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督促教师从学生自我发展出发,重视学生的个性成长,不断开发学生潜能。
  其次,学校应该创新传统评价模式。学校除关注学生的成绩外,还应将学生阶段性发展纳入其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另外,学校对教师进行考核时,一方面要考核教师对思想政治学科基本理论的了解程度,另一方面要考核教师运用理论进行教学实践的基本能力。
  2.教师要转变理念,完成自我角色转变。
  教师是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只有教师创新教育理念,探索有效教学模式,才能够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需求,切实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首先,教师需要摒弃传统教育理念,树立“学生为课堂实践的主体”的基本理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自主探究问题,自我建构知识。
  其次,教师应该不断转变自我角色,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在“共享式”课堂中获得满足。另外,教师应该以平等、宽容的态度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课前了解学生身心发展需求,课堂中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实践的机会,课后则创新沟通交流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宽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完成任务,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其他文献
地理知识生活化,即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地理知识生活化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条。第一,地理知识生活化可以让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平易近人',使学生更容易学习和
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和体系,对相关企业对应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能力需求进行分析,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形成“模块化项目式”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正> “献诗”之说见于《国语》。《周语上》:“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晋语》:“吾闻古之王者,政德既成,又听于民,于是乎使工谏于朝,在列者献诗”。“献诗”之说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将道德与法治课程纳入教学体系中,将其作为教学实践的基础,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发挥教学的引导性作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由此可见,初中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程体现了超强的综合性。所以,教师应秉承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促使学生实现全方面的发展,从生活实际出发,发挥自身的职业素养,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丰富
<正> 所谓“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地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十亿人口的大陆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台湾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个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加密观测资料对2017年1月19日至21日的大风降温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从高空环形势、地面形势及物理量场等几方面找出了造成此次天气过程的原因。结果表明此
笔者从实际经历出发,以班上学生为案例,详细阐述了如何抓住教育时机,促进待优生成长转变。
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内容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主张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共处,这与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不谋而合。教材中有很多贴近生活实际的实例,所以,学生学习时更加容易理解。此外,教材内容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学生就会更加深入地了解教材内容。  一、鲁教版地理教学资源的概念和作用  1.地理教学资源的概念。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多媒体被广泛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观看
指出了渑池县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境内降水偏少,且降水集中春夏季,在秋冬季则常受到干旱问题的困扰,受制于该县地形、土质及气候影响,其水土流失问题较为严重,建造水土保持林能
<正> 《六州歌头》调初见于贺铸《东山词》,据程大昌《演繁露》云:“《六州歌头》本鼓吹曲也,近世好事者倚其声如吊古词,音调悲壮,又以古兴亡事实云,闻其歌使人慷慨,良不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