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本手段,演示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做好物理演示实验,利用演示实验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值得广大教师探索的问题.本文主要从阐释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方面的改革.
关键词:物理;演示;实验
物理概念抽象,欲使初中学生建立、理解物理概念,就要变抽象为具体,而演示实验能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建立物理概念,理解物理原理.因此,物理教学不能忽视演示实验的作用.
一、改革演示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当前,演示实验教学被忽视了,不少教师认为实验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探究实验上.其实,演示实验仍然有很重要的教学功能,尤其在培养初中学生观察能力方面,是其他形式的实验无法比拟的.物理实验的器材比较小,可视度差,而且,在演示实验的时候,学生参与程度很低,这些是导致教师忽视演示实验的主要原因.事实上,演示实验不仅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还能向学生提供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建立、理解物理概念.教师严谨的操作,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作风,因此,演示实验不能被忽视,而应该加强,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要求,应该进行必要的改进,尤其要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从而能让它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1].
二、演示实验的改进
1.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教学不能只看学生掌握多少个知识点了,要看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没有提高.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希望学生掌握很多的知识,能在考试中考出好的成绩来,但这些学生走出了学校门,就不会解决实际问题,成为一个高分低能儿了,他们不能适应知识不断更新的社会.演示实验教学,也应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仅仅要向学生提供感性认识,还应该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特别要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初中学生有好奇的天性,他们喜欢看演示实验,假如教师在演示实验的时候,不引导他们的思维,那么,学生就会抱着看“魔术表演”的心态看到教师的演示实验,除了能短暂的激发学生的惊叹之外,没有其他教学作用了.因此,在具体演示实验的时候,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演示物体受到浮力的时候,可以这样的做实验:将弹簧秤下系上一个铁球,放在空的烧杯里,让学生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然后向烧杯里倒一些水,让学生再读读弹簧秤的读数,学生发现读数变小了,知道水对铁球产生浮力了;再向烧杯里倒水,直到铁球全部浸没水中,学生看到读数又变小了,知道浮力增大了;继续向烧杯中倒水,学生发现弹簧秤的读数不变了.由此引导学生理解:浮力的大小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体积的大小有关系,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阿基米德原理的学习与探究.
2.让学生参与其中.在以往的教学中,演示实验是教师的专利,学生只有看的份.其实,学生在看教师的演示实验时,内心是很想动手做的.因此,教师在演示实验的时候,可以视情况而定,有的可以请学生上来一起做,有的可以在教师做过以后,再请学生模仿着再做一次.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实验的影响,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时候,可以叫几个学生上来一起做拉球的实验,学生参与其中,不仅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上主人的新课程教学理念,还极大的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他的演示实验,只要时间允许,都可以请几个学生上来再做一遍.
3.增加可见度.演示实验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但可见度是基础.由于器材小,稍微后边的学生就看不清楚了,学生看不清楚就意味着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都没有办法得到培养.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主动的叫学生围到讲台前来看,也可以利用实物展示仪放大给学生看.对于看不见的“物质”,如电流、磁场等,可以做成课件让学生“看清楚”.
三、演示实验教学中的切忌点
1.不做演示实验的准备,效果差.在教学中发现,不少教师在课前不做准备,对实验的器材也不认真检查,课前匆匆的去拿器材,最后到了课堂就出差错.要么器材的规格不符合,要么器材质量有问题,于是教师就开始语无伦次,手忙脚乱,学生也看的着急,演示教学效果很差.
2.只顾自己做,忘记了学生.演示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做给学生观察,在具体的实验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而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或者理解物理原理.但,不少教师在演示实验的时候,只顾自己做,却忘记了学生的存在.比如,有的教师忽视了学生,将实验的装置背朝他们;有的是教师站位不好,身体挡住了学生的视线,部分学生无法看见实验,只看见教师的身影.也有的教师,不习惯引导学生观察,对学生的指导极少,学生只看见奇特的现象,至于怎么安装实验,如何规范的操作,如何根据现象引导他们分析问题等,教师都没有做指导,造成教学效果差.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最好是带着问题去观察,让学生仔细的观察教师的操作步骤,对某些重要的现象要认真的观察.
总之,演示实验是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对于刚学习物理的初中学生来说,它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重视它的教学功能,努力改革与创新,使它更好的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服务.
参考文献:
[1]袁洪卫.中学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调查与思考[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0,(4):15.
[江苏省溧阳市周城中学 (213342)]
关键词:物理;演示;实验
物理概念抽象,欲使初中学生建立、理解物理概念,就要变抽象为具体,而演示实验能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建立物理概念,理解物理原理.因此,物理教学不能忽视演示实验的作用.
一、改革演示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当前,演示实验教学被忽视了,不少教师认为实验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探究实验上.其实,演示实验仍然有很重要的教学功能,尤其在培养初中学生观察能力方面,是其他形式的实验无法比拟的.物理实验的器材比较小,可视度差,而且,在演示实验的时候,学生参与程度很低,这些是导致教师忽视演示实验的主要原因.事实上,演示实验不仅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还能向学生提供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建立、理解物理概念.教师严谨的操作,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作风,因此,演示实验不能被忽视,而应该加强,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要求,应该进行必要的改进,尤其要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从而能让它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1].
二、演示实验的改进
1.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教学不能只看学生掌握多少个知识点了,要看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没有提高.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希望学生掌握很多的知识,能在考试中考出好的成绩来,但这些学生走出了学校门,就不会解决实际问题,成为一个高分低能儿了,他们不能适应知识不断更新的社会.演示实验教学,也应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仅仅要向学生提供感性认识,还应该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特别要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初中学生有好奇的天性,他们喜欢看演示实验,假如教师在演示实验的时候,不引导他们的思维,那么,学生就会抱着看“魔术表演”的心态看到教师的演示实验,除了能短暂的激发学生的惊叹之外,没有其他教学作用了.因此,在具体演示实验的时候,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演示物体受到浮力的时候,可以这样的做实验:将弹簧秤下系上一个铁球,放在空的烧杯里,让学生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然后向烧杯里倒一些水,让学生再读读弹簧秤的读数,学生发现读数变小了,知道水对铁球产生浮力了;再向烧杯里倒水,直到铁球全部浸没水中,学生看到读数又变小了,知道浮力增大了;继续向烧杯中倒水,学生发现弹簧秤的读数不变了.由此引导学生理解:浮力的大小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体积的大小有关系,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阿基米德原理的学习与探究.
2.让学生参与其中.在以往的教学中,演示实验是教师的专利,学生只有看的份.其实,学生在看教师的演示实验时,内心是很想动手做的.因此,教师在演示实验的时候,可以视情况而定,有的可以请学生上来一起做,有的可以在教师做过以后,再请学生模仿着再做一次.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实验的影响,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时候,可以叫几个学生上来一起做拉球的实验,学生参与其中,不仅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上主人的新课程教学理念,还极大的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他的演示实验,只要时间允许,都可以请几个学生上来再做一遍.
3.增加可见度.演示实验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但可见度是基础.由于器材小,稍微后边的学生就看不清楚了,学生看不清楚就意味着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都没有办法得到培养.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主动的叫学生围到讲台前来看,也可以利用实物展示仪放大给学生看.对于看不见的“物质”,如电流、磁场等,可以做成课件让学生“看清楚”.
三、演示实验教学中的切忌点
1.不做演示实验的准备,效果差.在教学中发现,不少教师在课前不做准备,对实验的器材也不认真检查,课前匆匆的去拿器材,最后到了课堂就出差错.要么器材的规格不符合,要么器材质量有问题,于是教师就开始语无伦次,手忙脚乱,学生也看的着急,演示教学效果很差.
2.只顾自己做,忘记了学生.演示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做给学生观察,在具体的实验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而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或者理解物理原理.但,不少教师在演示实验的时候,只顾自己做,却忘记了学生的存在.比如,有的教师忽视了学生,将实验的装置背朝他们;有的是教师站位不好,身体挡住了学生的视线,部分学生无法看见实验,只看见教师的身影.也有的教师,不习惯引导学生观察,对学生的指导极少,学生只看见奇特的现象,至于怎么安装实验,如何规范的操作,如何根据现象引导他们分析问题等,教师都没有做指导,造成教学效果差.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最好是带着问题去观察,让学生仔细的观察教师的操作步骤,对某些重要的现象要认真的观察.
总之,演示实验是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对于刚学习物理的初中学生来说,它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重视它的教学功能,努力改革与创新,使它更好的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服务.
参考文献:
[1]袁洪卫.中学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调查与思考[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0,(4):15.
[江苏省溧阳市周城中学 (21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