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钾氮肥滴施比例及施肥方式对土壤pH和盐分的影响

来源 :土壤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lley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灌溉施肥引起的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问题是限制其可持续应用的重要因素.2013 ~ 2018年在海南省澄迈县进行了荔枝滴灌施肥试验,探讨在磷肥土施条件下以不同比例滴施钾氮肥(K2O/N=0.6、0.8、1.0和1.2)及在K2O/N=1.0条件下以不同方式施肥(磷肥土施而钾氮肥滴施、全部肥料滴施及全部肥料土施)对砖红壤荔枝园0~30和30 ~ 50 cm土层土壤pH和盐分的影响.结果 表明,连续5年以不同比例滴施钾氮肥,土壤pH、盐分及盐分阳离子(K+、Ca2+和Mg2+)和阴离子(Cl-、NO3-、SO42-和HCO3-)含量变化与钾氮肥比例之间均缺乏密切关系.然而,在试验结束时,偏施氮肥(钾氮肥滴施比例为0.6)由于促进Ca2+在两个土层的淋失而降低土壤pH,而合理滴施钾氮肥(钾氮肥比例为1.0)则稍提高土壤pH,对盐分及盐分阴阳离子含量影响则未达显著水平.全部肥料土施比全部肥料滴施有利于盐分阳离子的保存,对盐分阴离子的影响则不大,从而也有利于维持土壤pH.在荔枝滴灌施肥中,可将钾氮肥以1∶1的比例滴施且将磷肥土施,即使在降雨丰沛的荔枝产区长期应用,也可避免土壤酸化及次生盐渍化.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明确田间环境中稻米镉的生物富集系数(BCF)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以原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对我国南方水稻产地的例行监测数据为基础,系统分析了土壤有效镉、pH、土壤有机质(SOM)及阳离子交换量(CEC)与稻米镉BCF的相关关系,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构建了二者间的定量关系模型.结果 表明:研究区域土壤全镉范围为0.25~ 10.34 mg/kg,平均值为1.94 mg/kg,是我国《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中镉污染风险筛选值(0.4 mg/kg)的4
氧化铁是土壤中含铁矿物的主体,是土壤发育和土壤分类最明显和最有用的指标之一。本文以湖南省大围山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化学成分测定和光谱采集,在光谱预处理及组合变换基础上,采用相关性分析筛选土壤氧化铁全量的敏感波段,并分别建立多元逐步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反演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光谱曲线趋势基本一致,均形似陡坎,且在420~580 nm波段,土壤氧化铁全量与光谱反射率呈负相关关系;不同的光
土壤pH时空变化对评估区域土壤质量及其生态功能演变具有重要意义。较多研究报导了我国耕地土壤自1980s以来的酸化特征,但鲜见报道自2005年大规模推行秸秆还田和配方施肥等措施后土壤pH变化。本文基于3个时期的1287个土壤样本(0~20 cm),采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研究华北典型农区土壤pH在1984—2007年和2007—2017年两个时期的变化,以评估秸秆还田和配方施肥措施对区域土壤pH变化的影
为提高土壤质地高光谱预测模型精度,以巢湖流域177个土样光谱为基础数据源,运用蚁群算法选择特征波长,结合BP神经网络构建土壤质地光谱预测模型,并与全光谱构建的光谱预测模型进行比较.结果 表明,运用蚁群算法选择特征波长构建的光谱预测模型精度优于全光谱构建的预测模型精度,土壤粉粒含量预测模型预测集决定系数R2为0.76,RPIQ为2.23,土壤砂粒含量预测模型预测集决定系数R2为0.72,RPIQ为1.94;全光谱土壤粉粒含量预测模型预测集R2为0.57,RPIQ为1.75,全光谱土壤砂粒含量预测模型预测集R
土壤水分作为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候、农业和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要素。快速、大面积和实时地监测土壤含水量,对旱情预报、农田灌溉和作物估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结合Landsat 8光学影像数据对地表土壤含水量进行反演,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的地表温度-植被指数特征空间基础上引入分形覆盖度,构建地表温度-分形覆盖度特征空间,从而计算得到改进温度植被干旱指数(ITVDI),采用研究区实测
对博兴县土壤质量综合评价,为当地土壤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以土壤pH、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和土壤重金属Cr、Pb、Cd、As、Hg含量数据为基础,采用指数和法对土壤肥力、内梅罗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进行评价,再引入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对土壤质量综合评价.结果 表明:研究区农用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7.85 g kg-1,较为缺乏;土壤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的平均含量为36.89、192.46、98.47 mg kg-1,较为丰富;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平均值为
为揭示大气降尘对亚热带季风区土壤资源的影响,本文以亚热带地区典型玄武岩发育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地理学和土壤粒度分析方法,分析表层土壤样品的粒度组成、粒度频率曲线和高含量的"风尘基本粒级"(10~50μm)的粒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大气降尘对土壤表层的影响深远。土壤Sr-Nd同位素比值辅助证据也进一步说明表层也不断受到来自大气降尘的影响。研究剖面土壤表层样品的粒度组成、频率曲线、粒度参数和Sr-N
综合运用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模型、响应测度模型及影响机理计量模型,从时空分异视角揭示土地利用效益及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响应程度;采用三期面板数据测算响应程度影响因子,进一步揭示其影响机理.结果 表明:①土地利用效益自改革开放以来整体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且表现东部沿海省份普遍较高、中西部省份及资源禀赋型省份明显较低;②土地利用效益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响应系数呈现逐年递增态势,表明产业结构基本适应土地利用效益提高,能够促进土地利用效益潜力挖掘,存在空间差异明显且变化呈现拉大趋势,也就是说高值仍较高、低值依旧较低,还有呈现
耕地土壤条件是耕地质量高低的重要体现,研究辽宁省耕地土壤条件及其空间分布,可以明晰辽宁省耕地土壤质量情况,为该区域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以及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基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辽宁省数据,借助ArcGIS和数理统计软件,从耕地质量分类自然地理格局和行政区划的角度,对辽宁省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pH值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空间表达.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耕地总面积为531.10×104hm2,耕地土层厚度以小于60 cm为主,所占比例达到46.58%;土壤质地以壤质土为主,
为提高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本文研究了南京市不同功能区绿地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土壤p H整体呈碱性且容重偏大;公园绿地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道路绿地;不同功能区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无显著差异,但公园绿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和微生物熵显著高于居住区和道路绿地;公园绿地土壤结构和养分均优于道路绿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与有机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