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的交际观

来源 :西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ww1980www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老子的人生哲学主张人在处世时要学会变通,行止要无为慎言,对待他人应谦虚尊敬,做事则要适可而止、量力而行。正是这种哲学思想和交际原则,使我们更深地了解老子对小国寡民社会的推崇。透过《道德经》,我们从中可以窥见人性的弱点与老子推崇的处世选择之间的张力,从而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选择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
  关键词:《道德经》;老子;交际观;无为;不争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老子交际观的哲学基础
  要理解老子的交际观,首先要理解其哲学基础与核心立场。他的哲学从《道德经》第一章的“有”和“无”的关系开始谈起。“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对“有”和“无”的边界进行了模糊处理,天地从“无”开始,但万物因“有”而生。这与“常无欲以观其眇、常有欲以观其所徼”(《道德经·第一章》)相对应。这两句话都表达了世人要想洞悉事物就应从“有”中超脱而回归“无”之本源,以探索“道”的思维前提。
  老子对“有”和“无”的关系的论述,实则阐述了认识事物的一种或张或驰、或进或退的方法,即他所说的“两者同出而异名”。这富有辩证法的意味。“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道德经·第二章》),其实就是表明世间万物都是在矛盾中相统一的;而又由于“道法自然”,世人的行为规范也将遵循世间万物在矛盾中相统一的最高律令。于是得出圣人的处世原则:“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第二章》)。即通过无为、不言来达到不落两端、不存偏颇的目的。不落两端、不存偏颇主要是效法自然的包容、和谐,约束个人的欲望追求,以求“谨慎言行、避免误导众人”,[1]5而圣人自己则最终获得逍遥自在。
  《道德经》中不乏老子对自然事物的欣赏与效法自然的呼吁。老子说:“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道德经·第二章》)。这看似是在说万物的生长不求占有、不加诸倾向、不居功自傲,实则是呼吁世人效法自然之道,做到不干预自身以外事物的发展与兴衰轨迹,只有这样,“是以弗去”(《道德经·第二章》)而长存。“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道德经·第五章》)也同样说明了这个道理,万物生长于天地之间,本就不存在刻意的人为干预,却也照样生生不息。
  老子生活在社会动荡的年代,国家间征伐混战,而国内又有精英贵族的明争暗斗。这令老子对人性有着较为悲观的看法,因此才有了《道德经》第三章中所说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就奠定了老子关于一个人立世基本心态的要求,即不锋芒毕露,不积敛珍贵名品,不炫耀所得之物和所居之位,学会收敛锋芒、明哲保身。
  老子不仅颂扬自然包容、和谐的本质,也通过对“道”的包容性的颂扬来呼吁世人应持有谦卑心态。“道”通过挫败自身的锐气、调解尘世纷扰、调和自身的光辉来与尘埃相混合,可见,大“道”与尘埃彼此间有着相互调和的默契。因而在人世间,圣人、贵族与平民之间,无论身份强弱都应虚怀若谷,用谦虚、平静的姿态对待身边的人与事。如果能这样,自然就能达到和谐。“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经·第七章》),所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不能以谦卑的姿态对待人与事,就不可能放弃欲求,自然不可能博爱他人,也就无法得到世人的尊重。只有善于放弃自己的利益,消除自己的私念,才能成全更广阔的人生,赢得更多外在的支持。[1]13不难看出,老子《道德经》里有关人际交往的哲学基础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其一,不固执于事物的其中一方面,要学会灵活变通。“有”与“无”作为万物存在之缘起,尚且“同出而异名”(《道德经·第一章》),可见任何矛盾的事物双方都有彼此转化的余地,執守一面将会导致现实格局僵化和意义不大的自我束缚。过早地放弃多种选择,是作茧自缚的行为。
  其二,处世时无为、慎言、不张扬。世人大多有现实追求,对他人行为亦有控制欲,但是,做得越多不一定越有成效。适时放手,听凭自然发展,有时比人为干预更易于取得效果,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为,则无不治”(《道德经·第三章》)。万事有其存在规律,无需干预也能生生不息。
  其三,要有谦卑与博爱的心态。在现实世界里,人分亲疏贵贱,但无论是什么身份的人,在对待他人时都不能倨傲狂放,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
  二、老子交际观的主要内容
  《道德经》的这些哲学原则都能够在老子的交际观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在人际交往上,老子主张为而不争,他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第八十一章》)。这与“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第八章》)相呼应。这两句话都主张人在处世中应顺应自然发展,不刻意人为干预。在人际交往中也是如此。首先是要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这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其实是一样的道理。生活中的许多经验揭示了,成功人士并不总是锱铢必较地与人争一时长短,而是善于放弃。很多时候,成全他人也是成全自己,一日所得非终生所得,一时之失亦非终生之失,所以我们应当以释然的心态对待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周易》有言:“亨,君子有终”(《周易·谦卦》)。这与老子的主张有异曲同工之处,也认为谦虚之人往往得尝善果;另外,《周易》所说的“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周易·谦卦》),也都在于教导我们要宽以待人、善于师从。现实生活中,许多成功之士正因为不与他人争而最终赢得了高贵的人生意义。这便是:“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第八章》)。
  另一方面,老子主张不炫耀地位。他认为,“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道德经·第十七章》)。这几句话表达的道理其实和《道德经》第四十一章里所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一样,都认为广博的事物或者是想到达理想的境界并不是通过渲染以使人得知,而是消弭于点滴之间,看似空虚无形,实则惠及每一物、每一人。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一个人达到崇高地位后不必时时炫耀。伟大的人对社会的贡献不是通过炒作得来的,而是其实实在在的功绩,他的社会声誉也不必刻意宣传,默默付出的人自有优良的群众口碑。如果通过权力威慑或实施暴力来令身边的弱者屈服,这样的人不仅不会有好的声誉,也不会持久地在崇高的位置上生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越是成功的企业家就越是不愿意频繁地出席媒体活动来引发关注,而是默默地进行着自己的事业,这背后的道理也就与老子所说的“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道德经·第五十八章》)相通。   相比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儒家思想,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充满了对待世事的变通精神,强调的是做事要适可而止、量力而行的原则。应用到人际交往中,这种原则就是“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在中国古代,君王与大臣之间的交往有十分经典的案例,历史上不乏因居功自傲而落得悲剧结局的名人。世人熟知的韩信正是因为不懂得适时释放权力而招致君主的猜忌而最终被诛,未得全身而退令人唏嘘。但反过来想,要做到所谓的“适可而止、量力而行”绝非易事,因为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停止,也不知道自己的能力究竟可以完成多少理想;在事业的上升过程中,但凡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总是令人不甘心,这本就是人性的弱点。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里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可见,老子绝不追求完美的事物,因为完美之物大多不可持久,相反,残缺的事物由于锋芒黯然以至于不为重视,反而获得持久的存在。因而,老子哲学讲求的其实是“度”。《周易》有言:“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乎人乎!”(《周易·丰》)这说的是天地万物都遵循发展的自然轨迹与适度的原则。过犹不及的思想,不仅在老子哲学中,而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重要的地位。老子认为,“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道德经·第九章》)。即一个人拥有太多反而会迷失自我,人世间泰否常傍、祸福相依。
  三国时魏国文学家李康在所著的《运命论》中说到:“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与老子的思想有颇多相似之处。老子主张“强大处下,柔弱处上”(《道德经·第七十六章》)。就是说,做人做事不必高高在上以免曲高和寡,刚柔相济、适时示弱不失为一种人生大智慧。正因如此,老子认为,一个人功成名就后应该适时隐退。与人交往,切勿锋芒过盛,鱼与熊掌本不可兼得,若得到太多便会招致周围人的不满乃至嫉恨,最终不得善果。古代秦朝丞相李斯权势鼎盛之时已是“人臣之位无居之上”①,由此,遭遇赵高忌恨而设计陷害。“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大盛’”,②可见李斯明知不能贪恋太多富贵权势,却最终免不了被世俗权势所诱惑,落个“盛极而衰”的悲剧。智慧如李斯尚且不能在得失之间把握好自己拥有的身份地位,何况是普通人?面对相似的事实,老子发出感叹:“涤除玄鉴,能如疵乎?”(《道德经·第十章》)老子认为,“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道德经·第十三章》)。世人终不能在心底彻底地消除杂念,也不能释怀宠辱得失,更不能看破生死,因而人心总是有瑕疵的,憂患也伴随每个人的一生,这几乎是所有人的宿命。而唯有“功成身退”,以成全“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方得保全自身。
  三、结语
  《道德经》诠释了人性的不完美和人生的无奈。老子认为,要想在世事漩涡中超脱,就必须在利益面前保持个人的淡泊情怀,不在繁华中放任自我;必须顺应自然的发展态势,不刻意强求名利、计较得失,即便是功成名就之际也能看淡盛衰荣辱,并懂得适时退出名利场,只有如此,才能保全个体尊严。这是老子交际观中“无为”思想的综合体现。
  只是,老子的处世心态并不具有积极的入世精神。在《道德经》第八十章里,老子道出了他的结论,即,他的哲学思想与交际原则更多为了构建一个“小国寡民”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第八十章》)。一定程度上,老子的交际原则并不十分适用于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他认为人与人不该交往过密,在理想的社会里,“老死不相往来”是一种安乐的境界。这与现在世人热情奔放的普遍性格很不相称。但是,《道德经》中具有很多值得后人学习的内容。在现实的世界里,物质繁华、名利诱惑使人容易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如果能学习老子提倡的无为与不争的精神,就能使世人在选择个人理想与名利追求之间达到一个新的平衡,进而放下眼前的繁华迷雾,走出名利场,回归自己的本心。
  注 释:
  ①②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
  参考文献:
  [1]冯国栋.老子会意[M].上海三联书店,2016.
  作者简介:陈斐斐,女,浙江绍兴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外外交学思想史。
  (责任编辑:石鸣)
其他文献
湖北省云梦县人民医院主管药师王前民戴一副眼镜,穿着朴素,人们很难把他同象棋排局大师、象棋活动家、国家一级象棋裁判员联系一起。生活中的王前民和蔼可亲,你要是同他谈起象棋
国庆期间,应广东松业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家松之邀请参加第五届“广东松业杯”棋王赛,我与胡荣华、赵国荣进行了6轮激烈的争夺,结果均和。经过加赛10分钟包干制的快棋,我胜
期刊
采用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立方(黄芩、夏枯草、板蓝根、昆布、海藻等)治疗流行性腮腺炎148例,总有效率76.6%,提示本法对本病有退热消炎、散结止痛作用。
本文对居经、避年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等进行了初步论述,并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具体分析、辨证施治。提出了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在治疗本病中的具体运用。
应广东松业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和广东松业象棋队名誉领队孔广锡先生的邀请,我作为特邀攻擂嘉宾出席。第一关我接受孔总安排的“考试”,过了顺德冠军卢达谦用过宫炮把守的第一关,攻
本文通过118例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例,对时振声教授治疗本病经验进行整理。文内突出了方药运用,按最新诊断标准分型,例举了西医临床分型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及两者疗效分布
<正> 近几年来,对某些微量元素与中医病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多的探索,展示了广阔的前景,为此综述如下并提出我们的设想及展望。 1 基础理论研究通过大量研究表明: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