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出爱的双手,为心灵撑起一片蓝天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13519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粟例
  
  那是期中考试后的一个早上,像往常一样下早读的铃声响过,我走出所带的高二(1)班教室,这时一名叫向南(化名)的男生,跟在我后面急切地说:“老师,我有事想要跟您说。”我随口答道:“说吧!”他说:“老师,我听不下去课了。”我问:“为什么?”他说:“我上课根本听不进去,一上课满脑子都是想不通的问题,思想无法集中。总之,看到什么都要想为什么,脑子里不停地冒出很多问题,上课老师说什么根本听不进去,最近这些想法让我整夜不能入睡,再过两周就是我17岁的生日,我在想我可能活不过17岁了。”
  经过之后的走访和分析,原来向南的父亲是当兵的出身,平时对孩子很严厉,教育方法也比较简单粗暴,孩子很少和他交流。针对这个孩子的问题校领导极其重视,制订了心理辅导帮助方案,具体做法:—方面联系了陕西师大的心理专家;另一方面师生们倾注爱心,优化心理环境,营造宽松的氛围,促进心理感情内化。为他营造了宽松的心理环境氛围,帮助他走出心理困境。
  
  二、该学生心理困惑分析确认
  
  该生从初中到高中,经历了一个转入新环境的过程。进入新的高中后,有很多的不适应。诱发心理情绪出现了反常现象,继而就产生失眠焦虑。不难看出,该生进入高中后,处在一个新的环境中,不能及时适应从初中到高中学习生活环境的新变化。同时,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教育方法不当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有了心理困惑,自己无能为力时更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于是企图逃避并想用另一种方式来引起家长的注意,这也是该生怀疑一切的强迫心理的主要原因之一。
  总之,该生对进入高中后不能像以前一样出众这一现实情况缺乏正确客观的认识,没有思想准备,产生挫折体验后又不能正确应对。他对新情境中主、客观条件的变化缺乏认识:一是新高中的尖子学生集中,同学之间差异缩小,竞争将会激烈,自己原有的地位已不复存在,优越感丧失了原有的基础。二是由于环境的改变,进入高中后成绩波动和地位改变是正常的,应根据新的情况调整自己的目标和行动,适应新环境,争取更好。由于该生不能从主客观方面分析原因,对此表现出无能为力的心理矛盾。加之家长期望值太高,教养方法不正确,只是给他施加压力,不能理解支持他,使个体的心理矛盾无法摆脱,又不能采取相应的对策,心理困惑加重,产生适应不良的行为,导致心理失衡,从而表现出焦虑强迫心理倾向。此案例属于新环境适应不良强迫心理倾向,这类问题虽只在个别学生身上表现明显,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学校、老师、家庭应及时做好耐心细致的心理健康引导调试教育工作,使之能健康成长。
  
  三、结果与体会
  
  结果:通过心理辅导,该生到学期末情绪明显好转,并能基本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课余也能随心所欲地与同学交流,家长也反映孩子像变了一个人,也愿意与家人一起外出了,偶尔也主动与父亲交流,对学习成绩不再那么刻意要求。进入高三后状态完全恢复,能和其他同学一样正常地进行紧张的高三学习生活。该生从逃避到面对现实的过程,我们的心理辅导教育成效是显著的,也是成功的。
  体会:该男生的适应不良倾向这一案例,作为班主任我深叨体会到重视中学生青春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首先,要注意观察和关心影响学生成长的主客观因素,即外在的环境变化和学生的适应能力。善于看待心理问题:发现学生存有不健康的心理问题后,即要敢于积极面对又要冷静恰当地处理,这是教师的职责,更要克服自身心理障碍去接纳他们,帮助他们。班主任和教师在工作中要细心呵护每一个稚嫩心灵的成长,用大爱为学生撑起一片心灵的蓝天。在平时教学中,时刻提醒自己“亦师亦友”的身份,因学生心理发育的不健全而出现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严重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必须用真心挚爱,循循善诱,成为他们心理的“按摩师”,从而帮助他们解开心结,纠偏导正,给予及时有效地纠正和帮助,才能使之健康成长。其次,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方法、手段要遵循学生年龄和个性心理特点。家长和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潜心学习研究,运用心理学知识去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我们只有对学生倾注真情和爱心,讲究方法,乐于奉献,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健康的成长,更好地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给孩子一片空气,让他们自由呼吸;伸出我们爱的双手,为心灵撑起一片蓝天。
其他文献
宁强县地处陕西省西南角,北依秦岭,南枕巴山,毗邻川甘两省,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继“两基”迎验后,我县充分利用灾后重建的契机,积极争取重建资金,投入6.2亿多元,用于灾后学校校舍重建;通过多年的积累巩固,目前全县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处全市一流水平。软件方面,我县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在队伍的补充、管理、教育、培养、使用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壮大了教师队伍,确保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随着教师的
期刊
数学的文本因为理性特质很难让儿童亲近,它的面孔似乎天生就是板着的。怎样让它露出笑脸,让儿童感到亲近呢?这就涉及到教材文本解读的立场问题。时下的数学教学存在着文本解读的两种既有立场:一是基于知识的立场,即围绕知识的体系、逻辑和要点来解读文本;二是基于教者的立场,即传统教学论的立场(“教学论”一词最初源自希腊文,意思是“我教的”),是以教师的视角来解读文本,考虑的则必然是“我怎么教”。然而上述两种既有
期刊
案例一(16岁,15楼坠下):    2011年9月1日,是西安市中小学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小婉所在的学校当天上午接到了小婉妈妈的电话,说孩子今后不能来上学了,因为就在开学前一天的早上,小婉从家里的阳臺(15楼)跳下。16岁,花一样的年纪就这样凋零了。据了解,父母离异后小婉在上高一的时候曾患有轻度抑郁症,并休学一年。8月31号上午6点多,西安市某小区的门卫赵师傅正在值班,这时急匆匆过来一个人对他说
期刊
2011年中秋佳节,阴雨绵绵,人在异乡(走进陕西师范大学参加“国培计划”——“陕西省农村中学骨干教师高级专业能力提升项目——初中数学”的培训),但我却异常兴奋:因为我收到了我最欣赏的学生,2011年中考旬阳县状元,被西安高新一中、铁路一中、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等三所名校争抢,最终花落西工大附中的杨宏华同学的一个“红包”,“红包”中装着160元人民币和一封信——钱足上届九二班学生结余的班费,并请我转
期刊
做好预习是上好英语课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提高课堂效率、达到教学效果的可靠保证。然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预习走过场、无实效的情况严重。学生往往因为缺少必要的预习指导和监督,使预习环节少有成效,而白白错过了这一发展能力的机会。那么,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课前进行有效性预习呢?    一、侧重引导。提升学生的预习意识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有其自身的特点。学生刚开始不会预
期刊
每年,教师都会带着全班同学在校园参观、解说一番—一从校门口到操场,再到教学楼,最后到教室;要么让学生去选一处自己喜欢的景物——学生仔细地观察、记录。然后,教师让学生以《校园一角》《我爱校园》习作。虽然老师对景物都一一介绍了,但是学生写出的作文却令人不满意。他们不是记流水账,就是孤立地写一处景物:一是流水账似的,从校门口写到自己的教室,没有一处具体,文章重点不突出。二是指代模糊(不具体),令人费解。
期刊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关注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组织教学,是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展开有效教学的保证,笔者就自身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见解 。  一、探寻学习活动的“源头”,实现知识结构的质变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学习者能否主动建构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取决于原有
期刊
[案例一]  某次参加特级教师的观摩课,《乘法运算定律》中的交换律。在巩固环节,有如下一题:先让学生计算72×204,再进行验算。学生计算、交流汇报后,有一生的计算结果是13686,教师补充了一个问题:还有谁的结果是13686,这样的结果对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学生思索后,生甲:我从因数的尾数看,2×4=8,积的尾数应该是8,而不是6,所以这个结果不对。生乙:我从估算角度看,把两个数都估小,72估
期刊
犹太人询问上学归来的孩子的第一句是“你问老师什么问题?”而中国的家长问的第一句是“你今天记了什么知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前提条件。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更新提问意识,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优化提问质量。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能紧密配合,使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都得以充分发挥,使课堂气氛活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根据课程改革的
期刊
众所周知,每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都会面临同样的困惑,就是面对有着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的成长环境,甚至包括不同的教育基础的各式各样的学生时,觉得力不从心,因为当面对着自己的学生时,除了年龄的基本一致外,其他方面差异随着近年来社会的发展会愈发的凸显,成为一线教育者的痛楚。教育要关注的是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个个体的终身发展,使得学生能跑的跑,能飞的飞,每个学生都能突破自我。尤其对于学困生来讲,更多的需要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