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护理药理学》作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和桥梁学科,能够指导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合理用药,掌握用药注意事项,防治不良反应,对患者进行用药咨询。通过对往届学生回访发现对一些基础的用药常识及注意事项掌握有所欠缺,传统的教学方式效果较差。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护理药理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改善。
一、护理专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
(一)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由于本校护理专业属于较新的专业,招生分数线较低,学习意愿较差,迫于家长的压力无奈来到学校学习。有的学生因基础知识差而缺乏自信,对专业认识不清楚,学习没有动力和目标。这样的态度对本来相对枯燥的药理学学习带来很大的障碍。
(二)教学计划有缺陷。五年制护理的药理学课程在入学的第一学期,学生对很多的医学基础学科(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微免)等都尚未接触或很好地掌握,这种教学计划使得学生缺乏机体正常的生理机制和相应疾病的发病机理,学生学习药理学内容时难免有一种架空感,所学知识一知半解,学后没有印象。尤其是一些发病机制复杂的疾病用药,比如降压药,学生对血压的形成、影响因素及发病机制都不清楚怎么能学会合理用药跟用药监护,这样毕业进入工作岗位以后影响整个护理工作。
(三)教学方法单一、临床经验不足。教学教师大多数都毕业于医学类院校药学类的专业,缺乏具体的临床实践,空有理论知识,进校以后工作量大没有外出进修的机会,随着新药的不断出现致使知识不能及时更新、不能紧跟临床。
二、护理药理学启发式教学的应用。
药理学常规教学方式通常从药物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需要识记的内容多且较乏味。在这个过程中,改为多用启发式教学,能够通过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护理药理学》知识的重点内容。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达到优化教学质量的目的,有助于加强《护理药理学》教学质量。
(一)课前自主学习。
要为学生设置相关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之后,加强学生的关注度与思考方向的明确性。例如在讲授胆碱受体激动剂毛果芸香碱时,先布置学生去检索青光眼的症状和用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未课堂讲解内容做好准备,提高学习效率。
(二)案例导入法,激发学习热情药理学与临床紧密结合,根据护理工作岗位需求,从临床病例中,选择经典的案例,采用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解抗帕金森药时,先播放帕金森病人的临床症状的视频,结合文字引入临床病例,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帕金森的症状,进一步引出帕金森病的發病机制;再提问帕金森病应用什么样药物治疗? 引出抗帕金森病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不良反应的内容。病例的引入改善了以往呆板的课堂气氛,改善了药理学内容枯燥乏味的特点。配合启发式的提问,引发好奇心,教师的详细讲解,解开疑惑,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感,明显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合作探究,引发思考
药理学知识往往需要在积极的探讨模式中,激发学生的主观思维,从不同角度审视药物知识的应用维度。在此方面可以由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针对性的探讨,就关键问题和疑惑进行积极讨论,寻找解答疑惑的突破口。例如,首先需要向学生介绍特定的病情,或者用药环境。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为例。向学生讲述可血压升高诊断依据后,提出疑问有些人就提出每天吃药控制血压太麻烦,自我感觉症状并不明显就不用吃药。通过小组讨论和总结,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动力,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思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然后再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既然要控制,药物可以从哪些方面去产生作用呢。继而教师对于高血压形成机制解析,从病理因素角度,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的药物可以使血压水平降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拓展发散性思维,形成合作探讨的积极意识,便可以加强学生的合作精神,支持和优化护理药理学课堂教学效果。
(四)提出质疑,引导探究
在完成基本学习任务之后,学生对于药理学的基础知识有所掌握,但是并不代表学生完全能够理解其中的关键知识点。巩固复习时,必须再次提出质疑,引发学生的再次思考,考察学生对于药理学知识点的掌握能力,结合护理学专业特点,加强学生对于药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临床应用、药理作用、注意事项、以及药物不良反映的诸多内容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理解与想法,加强知识点的巩固记忆效果。
三、实施效果
通过对参与启发教学法的相关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可以发现,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启发式教学法使得学生从被动地位转为主动地位,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其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思维的能力,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形成一套自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便于提高其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启发式教学法在护理药理学教学中的实施应用以案例为核心进行理论导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兴趣,同时对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经验提出较高的要求,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一、护理专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
(一)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由于本校护理专业属于较新的专业,招生分数线较低,学习意愿较差,迫于家长的压力无奈来到学校学习。有的学生因基础知识差而缺乏自信,对专业认识不清楚,学习没有动力和目标。这样的态度对本来相对枯燥的药理学学习带来很大的障碍。
(二)教学计划有缺陷。五年制护理的药理学课程在入学的第一学期,学生对很多的医学基础学科(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微免)等都尚未接触或很好地掌握,这种教学计划使得学生缺乏机体正常的生理机制和相应疾病的发病机理,学生学习药理学内容时难免有一种架空感,所学知识一知半解,学后没有印象。尤其是一些发病机制复杂的疾病用药,比如降压药,学生对血压的形成、影响因素及发病机制都不清楚怎么能学会合理用药跟用药监护,这样毕业进入工作岗位以后影响整个护理工作。
(三)教学方法单一、临床经验不足。教学教师大多数都毕业于医学类院校药学类的专业,缺乏具体的临床实践,空有理论知识,进校以后工作量大没有外出进修的机会,随着新药的不断出现致使知识不能及时更新、不能紧跟临床。
二、护理药理学启发式教学的应用。
药理学常规教学方式通常从药物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需要识记的内容多且较乏味。在这个过程中,改为多用启发式教学,能够通过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护理药理学》知识的重点内容。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达到优化教学质量的目的,有助于加强《护理药理学》教学质量。
(一)课前自主学习。
要为学生设置相关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之后,加强学生的关注度与思考方向的明确性。例如在讲授胆碱受体激动剂毛果芸香碱时,先布置学生去检索青光眼的症状和用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未课堂讲解内容做好准备,提高学习效率。
(二)案例导入法,激发学习热情药理学与临床紧密结合,根据护理工作岗位需求,从临床病例中,选择经典的案例,采用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解抗帕金森药时,先播放帕金森病人的临床症状的视频,结合文字引入临床病例,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帕金森的症状,进一步引出帕金森病的發病机制;再提问帕金森病应用什么样药物治疗? 引出抗帕金森病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不良反应的内容。病例的引入改善了以往呆板的课堂气氛,改善了药理学内容枯燥乏味的特点。配合启发式的提问,引发好奇心,教师的详细讲解,解开疑惑,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感,明显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合作探究,引发思考
药理学知识往往需要在积极的探讨模式中,激发学生的主观思维,从不同角度审视药物知识的应用维度。在此方面可以由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针对性的探讨,就关键问题和疑惑进行积极讨论,寻找解答疑惑的突破口。例如,首先需要向学生介绍特定的病情,或者用药环境。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为例。向学生讲述可血压升高诊断依据后,提出疑问有些人就提出每天吃药控制血压太麻烦,自我感觉症状并不明显就不用吃药。通过小组讨论和总结,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动力,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思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然后再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既然要控制,药物可以从哪些方面去产生作用呢。继而教师对于高血压形成机制解析,从病理因素角度,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的药物可以使血压水平降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拓展发散性思维,形成合作探讨的积极意识,便可以加强学生的合作精神,支持和优化护理药理学课堂教学效果。
(四)提出质疑,引导探究
在完成基本学习任务之后,学生对于药理学的基础知识有所掌握,但是并不代表学生完全能够理解其中的关键知识点。巩固复习时,必须再次提出质疑,引发学生的再次思考,考察学生对于药理学知识点的掌握能力,结合护理学专业特点,加强学生对于药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临床应用、药理作用、注意事项、以及药物不良反映的诸多内容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理解与想法,加强知识点的巩固记忆效果。
三、实施效果
通过对参与启发教学法的相关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可以发现,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启发式教学法使得学生从被动地位转为主动地位,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其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思维的能力,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形成一套自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便于提高其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启发式教学法在护理药理学教学中的实施应用以案例为核心进行理论导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兴趣,同时对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经验提出较高的要求,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