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正方体寓于立体几何的相关题型

来源 :数理化学习·高一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a_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体几何是高考数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方体是空间图形中最基础、最常用、最重要的几何体.其本身中的点、线、面位置关系包涵空间图形中所有的位置关系,通过切割可得到形形色色的柱体、锥体、台体,所以说正方体具有很多其它图形不具有的特性.如果能挖掘题设条件,利用其特性,可使问题简洁明快,让不同基础和能力的考生自我发挥;同时解题思路又得到了开阔,又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优化解题过程的能力.本文举例说明正方体与其它几何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彰显正方体在立体几何中的百宝箱作用,体现正方体的独特魅力.
  类型一 以正方体为载体的截面、射影、三视图问题
  例1 (2013年湖南)已知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俯视图是一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则该正方体的正(主)视图的面积不可能等于( )
  (A) 1 (B) 2 (C) 2-12
  (D) 2+12
  简析:正视图最小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最大是边长为1和
  2的矩形,故选(C).
  图1
  例2 (2013年安徽)如图1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P为BC的中点,Q为线段CC1上的动点,过A、P、Q三点的平面截该正方体所得的截面的面积为S,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
  ①当0  ②当CQ=12时,S为等腰梯形;
  ③当CQ=34时,S与
  C1D1的交点R满足
  C1R=13;
  ④当34  ⑤当CQ=1时,S的面积为
  62.
  简析:对于①②,如图2(1)所示,因为正方体
  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
  当CQ=12时,
  PQ=22,这时过A,P,Q三点的截面与正方体表面交于D1,
  AP=D1Q=
  52,且
  PQ∥AD1,截面S为等腰梯形,
  当CQ<12时,过A、P、Q三点的截面与正方体表面的交点在棱DD1上,截面S为四边形,故①②正确.
  图2
  对于③④⑤,如图2(2)所示,连结QR并延长交DD1的延长线于N点,连结
  AN交A1D1于M,取AD中点G,作
  GH∥PQ交
  DD1于H点,可得GH∥AN,
  且GH=12AN,设
  CQ=t(0≤t≤1),则DN=2t,ND1=2t-1,
  ND1C1Q=
  D1RRC1=
  2t-11-t.
  当t=34时,
  D1RC1R
  =21,可得
  C1R=13,故③正确.
  当34  当t=1时,Q与C重合,M为A1D1的中点,S为菱形
  PC1MA,AM=AP=PC1=C1M=52
  ,MP=2,AC1=3,
  S的面积等于
  12×2×3=
  62,故⑤正确.所以,①②③⑤正确.
  截面、射影是空间图形和平面问题间变换的一种重要题型,像上题一样的定性分析题中的条件,一定要抓住图的特征(平行、垂直等)进行分析.
  类型二 以正方体为“母体”的衍生体问题
  图3
  例3 (2006年湖南)棱长为2的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若过该球球心的一个截面如图3所示,则图中三角形(正四面体的截面)的面积是( )
  (A) 22 (B) 32 (C) 2 (D) 3
  简析:如图,将棱长为2的正四面体补成正方体,则题中过球心的一个截面与正方体的对角面重合,且正方体的棱长为2,因此所求三角形(即正四面体的截面)的面积是
  12·2·2=2,所以选(C).
  例4 (2006年安徽)表面积为23的正八面体的各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此球的体积为( )
  (A) 23π (B) 13π (C)
  23π (D) 223π
  简析:易知连接正方体的六个面的中心可以构成一个正八面体,因此可将此正八面体放入正方体之中,此时正八面体的外接球即为正方体的内切球.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正八面体的每个面都是边长为
  22a的正三角形,所以
  8·[12(2a2)2
  ·sin60°]=23.
  所以a=2,
  R=22,
  V=43πR3=2π3.选(A).
  因此,正方体是多面体的“根基”,由正方体可变出正四面体、正八面体、正棱柱、直棱柱、斜三棱锥和一些棱台等等.只要理清这些几何体与正方体的关系,就能起到化难为易、丰富空间想象力的作用.
  类型三 巧用正方体“特长”妙解题
  例5 (2012年辽宁)已知正三棱锥P-ABC中,点P、A、B、C都在半径为
  3的球面上,若PA、PB、PC两两相互垂直,则球心到截面ABC的距离为
  简析:利用三条侧棱两两相互垂直的正三棱锥,即为正方体的“一角”,明显地“构造正方体”则是处理此类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抓住正方体体对角线即为外接球的直径及有两面(平面ABC、平面DEF)三等分体对角线PG,易求得结果
  33.
  例6 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AB⊥BC,若
  PA=1,AC=2,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体积是   图4
  简析:构造如图4所示的正方体,它的对角线PC是其外接球的直径,所以
  2R=
  PA2+AC2=
  3,
  R=32,故它的体积为:
  V=3π2.
  对于某些四个面均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锥、三个侧面两两互相垂直的正三棱锥、棱长比为
  1∶1∶2的正四棱柱等等基本图形为背景的立体几何问题,往往采用“构造正方体”的方式去处理.构造法不是无中生有,更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个“源”、“本”就是扎实的基础知识、坚实的创造能力.
  类型四 置身于正方体的动点问题
  图5
  例7 如图5,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体对角线为
  3,点P在体对角线AC1上运动(动点P不与体对角线
  AC1的端点重合)现以点A为球心,AP为半径作一个球,设
  AP=x,记该球面与正方体表面的交线长度和为f (x),
  则图6,函数f (x)的图象最有可能是( )
  图6
  简析:当
  0  f (x)=
  3×(14×2πx)=
  3πx
  2, 所以排除
  (C)(D), 又
  f (1)=3π2,
  f (2)=
  3×(14×2π×1)=
  3π2 (当
  x=2时,此时球面与正方体表面的交线在面
  A1B1C1D1、面
  B1C1CB、面C1D1DC上且相等,如在面
  A1B1C1D1的交线是以A1为圆心,以
  A1B1为半径的
  14圆弧),所以
  f (1)=f (2),排除(A),故选(B).
  对于空间的动点问题,考生们往往望之却步,由于正方体图形完美,展开联想充分借助于图形的特殊性进行估算,有时排除法即可解决.
  图7
  例8 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1,P2分别为线段
  AB,BD1 (不包括端点)上的动点,且线段
  P1P2平行于平面A1ADD1,
  则四面体P1P2AB1的体积最大值是( )
  (A) 124 (B) 112
  (C)
  16 (D) 12
  简析:由题意可得△
  P1P2B∽△
  AD1B,设出
  P1B=x,则
  P1P2=
  2x,
  P2到平面
  AA1B1B的距离为x,求出四面体的体积,通过二次函数的最值,求出四面体的体积的最大值.故选(A).
  以“正方体”为载体的立体几何题,不仅很好的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而且也能考察学生的化归和转换的思想.
  类型五 正方体可现身于一些创新题中
  例9 (2010年重庆)到两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过其中一条直线且平行于另一条直线的平面内的轨迹是( )
  (A) 直线 (B) 椭圆 (C) 抛物线 (D) 双曲线
  简析:不妨特殊化以正方体
  ABCD-A1B1C1D1为背景,把两条异面直线看成AB和A1D1在底面
  ABCD内建立以A为坐标原点,以AB为x轴以AD为y轴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若正方体棱长为a,在底面
  ABCD内取任意一点P(x,y),则P到A1D1距离为
  a2+x2,到AB距离为
  |y|,由题知
  x2+a2=y2.即选(D).
  例10 (2011年江西改编)
  若对于任一给定的四面体A1A2A3A4,总能找出依次排列的四个相互平行的
  a1,a2,a3,a4,使得
  Ai∈ai(i=1,2,3,4)且其中每相邻两个平面间的距离都相等;现给定依次排列的四个相互平行的平面
  a1,a2,a3,a4,其中每相邻两个平面间的距离为1,若一个正四面体
  A1A2A3A4的四个顶点满足:
  Ai∈ai(i=1,2,3,4),求该正四面体
  A1A2A3A4的体积.
  图8
  简析:将此正四面体补形为正方体 ABCD-A1B1C1D1(如图8(1)),分别取
  AB、CD、A1B1、C1D1的中点
  E、F、E1、F1,平面DEE1D1与BFF1B1是分别过点
  A2、A3的两平行平面,若其距离为1,则正四面体
  A1A2A3A4满足条件,图8(2)为正方体的下底面,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若
  AM=MN=1,因为AE=12a,DE=52a,
  在直角三角形ADE中,AM⊥DE,所以
  1·52a=
  12a·a,所以
  a=5,又正四面体的棱长为
  2a=10,所以此正四面体的体积为
  V=a3-4·13·12a3=
  535.
  以正方体为背景可谓精彩纷呈、情景交融、知能并重.正方体既然这么重要,我们就不能把这个“简单的正方体”看得太简单.因为越简单的东西,其基础性就越深刻,其内涵和外延的东西就越多.我们要从已知结构出发,联系所学知识通过认真分析,找到方向,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其他文献
反应热计算是高考热点也是难点,考查角度较固定,结合常见题型将解题方法总结为主要三种:定义法、键能法和盖斯定律法.  计算能力是每一个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也是高考中的必考内容,反应热的计算就是计算中的热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题型以选择题为主,有时也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在综合题中. 现结合例题将常见的反应热计算题型及方法总结如下:  一、定义法  根据燃烧热、中和热定义或者题中条件求算.  例1在10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经历了起步、发展、完善三个阶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和探讨,关键在于对影响当代中国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价值、价值观和价值体系的思考方式.构建社会价值
提高自身的“合法性”与魅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的前提基础和内在要求.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合法性与魅力,从理论品质维度来看,就要使其客观全面地反映马克思
基于高校校园论坛实名制六年来所面临的新情况,我们提出“高校论坛互联共享”的校园论坛管理新思路,通过“结队”、“强强联合”、“区域联合”等方式,加强校园BBS的“开放性
本文介绍正弦曲线和余弦曲线的余弦定理与应用,供读者欣赏.  定理:设正弦曲线y=Asinωx或余弦曲线y=Acosωx(A>0,ω>0)与x轴相邻的两个交点是  M,N,P是正余弦曲线上且位于M,N之间的最高点或最低点,  ∠MPN=θ, π是圆周率,则  证明:因为正余弦曲线的形状和周期性相同,故将点M平移至坐标原点O,由函数  推论1 :设正弦曲线  y=Asinωx或余弦曲线y=Acosωx
问题:如图1,电影屏幕的上下边缘A、B到地面的距离AD=a、BD=b(a>b),屏幕的正前方地面上一点P,求视角∠APB的最大值,以及当∠APB最大时,P、D两点的距离.  解:设∠APB=β,∠BPD=α,PD=x,则因为β为锐角,所以当tanβ最大时,∠APB最大.由tan(α+β)=  ax,tanα=bx得  图2  例1 椭圆x2a2  +y2b2=1  的左准线为l,左焦点为F,点P是
网络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产生了较天的冲击.高校作为推动和普及网络技术的先驱,其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工作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形势
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问题是充分反映代数与几何不可分割关系的一个非常好的素材.本文通过对一道典型例题的分析研究,引导学生从数、形两方面深刻理解线与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并用方程法讨论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从而掌握研究此类问题的一般手法.  引例:  已知抛物线C:x2=4y的焦点F为椭圆E的上顶点,椭圆E的离心率为  32,直线l过点F交抛物线C于A,B两点,分别过点A,B作抛物线C的切线  l1
现有的数学命题设计过程中,出题者常常把“一般规律”弱化成某种“特殊情况”来进行考题的设计,并以此为载体达到对解题者数学素养的测试.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往往是解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