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从情感走到正义要多远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jo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美国一些政治哲学家的经典著作,如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罗纳德·德沃金的《至上的美德》曾经是我比较痛苦的记忆。他们的分析和逻辑论证到了非常琐碎的地步,几乎是一种智力折磨。即使是比较通俗的桑德尔,也是提示我们必须用大脑思考。而思考当然是要消耗能量的,并不那么舒服。
  但美国历届总统的就职演说,和政治哲学家比却具有完全不同的风格。
  比如特郎普是这样说的:
  “我们国家中被遗忘的男男女女将不会再被遗忘。所有人都将听取你们的声音。你们和千百万人一道投入这一历史性的运动中,而世界从未有此盛况。”
  “从今天起,一个新的愿景将领导这片土地。从今天起,只有美国第一,美国第一!”
  现在我再重新看了一下,特郎普的演讲,没有一句是分析的,没有一句进行了逻辑推理,全部是用抽象但很有文艺范的語言进行描述。而且很多词语或表述—比如“国家”、“男男女女”、“千百万人”、“历史性”、“美国第一”—要么自带正义和情感,要么形象性很强,一看就是冲着心理而来的。显然,听着的人会很激动,心理上会很愉悦,因为这不是在消耗能量,而是在释放能量。
  这种“打动人心”而不是“说服头脑”的风格当然是精心设计的。联系到“颜值就是正义”、“情感就是正确”这类社会现象,我对这里面的心理-社会机制产生了兴趣。
  情感自带价值观
  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商业领域,无数的例子一次次地证明,“打动人心”的能力很重要。而“打动人心”其实就是激发别人的情感。在我所观察到的商业大咖中,他们从来不会愚蠢地去刺激人们的情绪,而是巧妙地、不动声色地激起人们的情感。这点和身处社会下层的人似乎相反,一些人在社会交往中没见得能够激起别人的情感,刺激别人的情绪倒是偶有发生。
  这些大咖肯定明白:说服头脑是没什么用的,非常困难,因为头脑倾向于去作出思考、分析,甚至有怀疑,会让别人和他们保持心理上的距离。但打动情感,却能迅速地激发出人们的心理能量,获得认同。
  为什么说服头脑很困难?我对这个问题想了很久,发现包括写过《乌合之众》的勒庞在内的很多人的解释是不充分的。尤其是在读到德国社会学大师马克斯·韦伯,以及英国哲学家罗素想从学术界进入政界,却都遭到失败的故事时,更是产生了困惑。
  现在我明白了。答案就在情感的本质中。
  假设有一个社会贫富悬殊,很多人再努力也处于受剥夺的地位。小张正是这样的一个人。可以想象,如果他还有自然情感,他肯定不满、愤懑。
  好。有人对他说:“不要有情绪!”
  我相信小张肯定想在心里骂人:“我这叫情绪吗?或者,我只是有情绪吗?”
  是的,看上去,小张的不满、愤懑确实有情绪的成分。但如果我们去体验一下他的处境和心理,发现跟“情绪化”的那些心理-行为还是有点不同。这并不仅仅是不理性。有一个声音可能会告诉我们:这不公平!
  情绪是不可能感觉到什么公平不公平的,只有情感能感受到。而公平不公平,属于一种价值观。
  亚当·斯密说,“情感或心里的感受,是各种行为产生的根源,也是品评整个行为的善恶最终必须倚赖的基础。”
  如果我没有歪曲斯密先生的话,我可以这样解释说,善恶,也是要看好恶的。比如,你打一个小孩,让我感到恶心、反感、鄙视、愤怒—这些情感本身就自带价值判断了,我当然愿意认为这是错的。
  那么,再推一步,就可以推出这个结论了:情感本身是有价值观的!
  这个结论,我发现可以解释太多的现象。
  2017年8月初,我作了一个调查。有5个青年怀着强烈的兴趣参与了。我们的问题意识是:为什么一个人让你厌恶,就会认为他是坏的?或者,为什么一个人让你愉悦,你就认为他是好的?为什么在这个看脸的社会里,很多人会认为“颜值就是正义”?为什么很多人“帮亲不帮理”?
  这个调查设计得有点特别,不是倾向性或观点性调查,而是“体验性调查”。具体是我找一个地方,告诉他们一起来看两部电影,然后,由我来提问,他们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告诉我就行了。挺简单的。

  从情感到道德
  我先放了一部电影《举起手来》,嗯,郭达、潘长江演的,比较搞笑的经典抗战剧(不知道可不可以叫做抗日神剧?)。他们5个人看得挺欢乐的。
  看完之后,我问他们:“恨鬼子吗?”我要他们用内心的真实感受回答。
  他们中,5个人全回答:“谈不上恨。”
  我问为什么?他们回答:“觉得(剧中)鬼子挺蠢挺搞笑的。”
  从这里可以看到:如果一个人,哪怕他是一个坏人,能够给我们带来欢乐,引起了我们愉悦的情感,我们好像没那么恨他,不会认为他是一个坏人,至少认为他是坏人的程度不强。
  我接着再放了一部《南京!南京!》。这下,他们都看得咬牙切齿,表情痛苦,于是,我只放了一半,就不再放了。
  问题仍然是:“恨鬼子吗?”
  “恨!”他们回答的时候,表情还没有摆脱痛苦。
  同样,逻辑也很清楚:一个人如果制造了我们的痛苦,让我们在感情上厌恶、愤怒、羞辱,我们就会恨他,会认为他就是一个坏人。
  总结一下,我们会恨让我们痛苦的人,会爱让我们开心的人—很多时候,跟这个人是不是真对我们好,没有关系。
  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
  经过推理,我发现了两个链条。
  一个链条是从情感体验到道德判断:
  如果一个人让我们情感上愉悦→这意味着我们预设了他在心理上对我们有正的价值,至少负的价值有正的效用→所以他好像是个好人,至少可恶程度不强。   所以,为什么《举起手来》电影里的鬼子没那么让人恨?因为他们能哄观众开心呀。虽然大家在心理背景上,根据历史,肯定会恨侵略者的,他们在观众情感上的价值是负的,但在此时的心理情境中,他们对于我们的心理、情感来说,有正的效用呀。这种正的效用,虽然暂时不能压抑、否定掉他们所存在的负的价值,可至少也没那么可恶可恨了。于是,情感上的这种体验,就变成了道德上对于鬼子的轻微否定。
  而在电影《南京!南京!》中,鬼子凶残无比,丧失人性,而中国人无力抵抗,只是待宰的羔羊,这给了我们一种巨大的痛苦、愤怒和耻辱,侵略者对于我们心理、情感的价值是极大的负数。这种强烈的体验,变成了对鬼子的强烈道德否定。
  从这里深入下去,可以解释“颜值就是正义”的逻辑。
  以一个故事为例。
  2016年12月29日,在浙江丽水街头,一名疑似小三的年轻女子被原配当街抓到,随后就是一顿辱骂暴打,引数人围观。视频被上传网络后,引起吃瓜群众热议。就在大家怒斥小三破坏家庭理应该打时,事情突然发生了转机,视频中小三由于太过于漂亮了,被称为“最美小三”,引发不少网友的同情。
  当然,事后发现,吃瓜群众一般情况下总是容易被人操纵情感的。这位“最美小三”小姐,其实是个网红。该事件也纯属演戏炒作。而因为这个炒作,她摇身一变成了网络女主播,粉丝者众。
  为什么这些人因为“小三”长得漂亮,就不问是非了,就站在她一边?他们显然在心理上发生了这个过程:
  她长得漂亮→她让我看着舒服→她对我有正的价值,至少有正的效用→所以她不是一个坏人(即使破坏了家庭,那也是破坏人家的家庭,不是我的)。
  你看,一个人长得漂亮,就可以通过激发别人正的情感,转化为正的道德判断。颜值经过心理机制的“处理”,变成了正义。
  也难怪,在过去的一些电影电视中,导演总会安排一些长得丑,长得猥琐的人来演坏人。一个人只要长得贼眉鼠眼,在屏幕里一晃,观众一看,这个人绝对是混入我革命队伍里的特务。而在反动派的阵营里出现的帅哥、美女,嗯,不用说,绝对是打入敌人内部的我们的同志,至少这些人在以后会弃暗投明,选择站在人民这一边的。
  我一直认为“颜值”这个词真的很形象。它抹上了一层社会价值排序的油彩,符合这个社会粉丝们的心智模式。一方面,它说明那张脸具有市场上的交换价值,另一方面,也说明一个人的肉体组织形态、皮肤颜色等,在情感上是有正负价值的区分的。你说“长得漂亮长得丑陋”那只是审美,跟交换、情感无关。可要说是“高颜值低颜值”,那摆明了就不只是用来审美了。
  所以,一个人颜值低的话,让人看着本来就不舒服,即使没有负的价值,可好像也没有正的效用。所以,他们被预设要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因为不说你是个坏人都已经很客气了。如果他们长得丑居然还不老实,甚至还干坏事,那就千倍万倍地可恶,要被咬牙切齿地痛恨的。
  心理指挥头脑
  从这个链条,我发现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并且,突然记起了英国哲学家休谟所说过的一段话。我发现,某种程度上,他是对的。
  这个事实是:无数人认为一个人是好是坏的道德判断,其实是被情感所影响的。根据自我同一性的原理,他们头脑上的理性判断,只是在心理这位领导的“要求”下,去找理由而已。心理要让头脑跟自己保持一致,即使头脑有“不同意见”,那也要“服从组织决定”。
  休谟的话是:“理性是且只应当是激情的奴隶,并且除了服从激情和为激情服务之外,不能扮演其他角色。”
  理性当然可以扮演很多很多角色,要不然苹果手机怎么会被发明出来,移动互联网也不会出现,一种社会规律、心理规律也不可能被揭示出来,休谟老师自己更是不可能说出这番话了。另外,理性不仅可以干很多很多厉害的事情,也有本事去控制激情,让激情服务于自己,在这点上,我想说,休谟老师,你错了。
  但休谟又对了,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理性确实是激情的奴隶。
  在这里,“激情”不是只指一股表现得好像很激动的心理能量。它其实是指各种欲望,各种情感,比如爱、恨、恐惧、贪婪。
  很多在股市被套牢,输得底裤都没有的人,就是典型的头脑在心理面前没有话语权,理性只是激情的奴隶。原理很简单:当贪婪、恐惧弥漫于他内心的时候,其力量太强大了;相比之下,他头脑的判断,力量非常弱小。当股市下跌的时候,尽管他的头脑可以作出一个判断—危险,但这个危险,还没有下跌到让他输掉底裤的地步,头脑的判断还没有得到事实的支持,所以相对于贪婪、恐惧的强大力量来说,几乎不会影响到他的行为。嗯,等到股市一泻千里,既成事实造成后,他可能捶胸顿足自己为什么当时不听一下头脑的。但一切已经晚了。
  前面描述了第一个链条,从情感体验到道德判断。第二个链条的路径是从情感体验到找理由、事实进行证明。这是心理要求头脑和自己保持一致的典型套路。
  当我读到美国道德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时,兴奋不已。他举了很多例子,有些还挺……恶心。所以我在这里就不引述了,只抄一下他的发现:“……这些受访对象在推理,绞尽脑汁地推理,但他们推理的目的不是探求真理,而是为了找理由来支持他们的情感反应。”
  对,人是最喜欢为自己的情感好恶找理由的动物。很多理由,无论拙劣的还是精致的,无论是大白话还是要装学术腔,可能都没那么理性,是为了支持情感而“编”出来的。
  我不说普通人,以理性能力很强的学者为例。
  在西方的政治哲学界,几百年来,一直有两派人在较量。一派我们可以叫做“消极自由”的大师,杰出楷模有波普尔、伯林等很多人。另一派,叫做“积极自由”的元老,优秀代表当然是卢梭、罗尔斯等人。他们分别有很多拥趸,相互争来争去,当然,大家都是用“学术”想证明自己对了,别人错了。
  在这些争论中,加拿大的政治哲学家查尔斯·泰勒教授发现,“消极自由”的那帮人很不老实。
  “消极自由”的粉丝们是怎么不老实的呢?泰勒教授用学术语言说:
  “在讨论的过程中,人们非常容易盯住极端的观点,甚至是被漫画式地曲解的观点不放。积极自由的反对者总是把积极自由的极端变体加到积极自由的拥护者头上,但是这些消极自由的拥护者好像很愿意采用消极自由理论中最粗糙的版本……这就好像是一个人要从根基上砍断积极自由理论,为此即使付出缩小自己理论的范围这样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泰勒老师的意思是:有一个人,为了干掉对手,必须要去黑对手,哪怕让自己显得像个“白痴”也在所不惜。
  这里的真相是:“消极自由”的那帮人之所以这样去看待对手,并不是头脑理性地想出来的,而是来自于内心里对好像跟“积极自由”理论联系在一起的某些权力体系的厌恶和恐惧,比如像法国大革命时的那种恐怖,据说其权力机器的理论设计就是来自卢梭的学说。正因为厌恶和恐惧,他们就不管你实际上说了什么,又是什么,一概会认为你就是这个版本。而為了远离你,不跟你沾上一点共性,于是宁可缩小自己理论的范畴。所以搞来搞去,其实观点不过是情感的产物,不过是心理指挥头脑而已。
  这个世界上,很多观念的产生并不是头脑的产物,而是心理和利益的产物,它们只是伪装成好像是有理性而已。关于这一点,以后我再撰文分析。
其他文献
2018年1月30日,特朗普发表上任后首份国情咨文。  “世界在我们眼前坍塌,头晕目眩”,法国驻美大使热拉尔·阿罗德,在2016年11月特朗普赢得大选后发了这样一条推特。他写道,这是一个时代的终结—新自由主义的终结。不知是否觉得自己“一时冲动”,阿罗德随后把这些推特删掉了。但“头晕目眩”的感觉却删不掉。  特朗普当选造成的震撼是显而易见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学者约翰·伊肯伯里去年5月在《外交事务》上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在宏观经济数据发布会上回应了“失业潮”这一热点问题,结论是“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劳动力市场整体较为活跃,过剩劳动力可顺利实现流动就业。”  最近一段时间,一些机构和学者的研究倾向于中国可能要出现较大规模的“失业潮”、“降薪潮”,判断依据大体上是“去产能”导致大量人员下岗,制造业萎缩导致农民工就业难,部分外资将产能转移到东南亚市场等变化。  这些因素对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影
在文坛上,刘杰就是个半路出家的擅入者,但甫一进入就鲜花夹道。外人所不知的是,在写作卡壳、痛苦万分的时候,刘杰便会陷入癫狂状态,几乎理智崩溃,将电脑砸成碎片。  “品茶玩壶抽烟斗,读书码字瞎溜达。”这是刘杰的自况。  结合他的微博名“闲人刘爷”,在见面之前我一直以为他确乎很清闲,想象着他唐装布鞋,手提鸟笼,哼着小调穿过胡同的“老炮儿”样。见上面后发现,打扮上差不离,工作却是陀螺般忙碌。  7月17日
如果一个国家投票决定2加2应该等于5,那么无论投赞成票的比例有多大,这个“民主决定”最终都将服从于算术规则。  眼下,英国政府发现自己无法让议会通过任何现实的脱欧计划。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英国就只有一个选择:再搞一场公投来重新考量2016年投票所得出的不可能结果。  在保守党“强硬脱欧派”自乱阵脚之后,一场新公投正在上升到英国政治议程的首要位置。当负责脱欧谈判的国务大臣戴维·戴维斯和脱欧的主要倡
自人类诞生以来,便天然有男女之分,性别的存在和差异是跨越种族和地区的共同认知。但是随着时间一同发展的,还有横亘在男女两性之间的鸿沟。对于公共领域的研究我们早已轻车熟路,但是对于私人领域的观照可能才刚刚起步,当性别作为一个问题进入中国大众的视野—这,是不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失衡的两性关系  不难发现,最近几年,每当有呈现男女关系的电视剧播出,几乎会掀起舆论的巨浪。近者有在《我的前半生》中,以自立自
大年初一,阳光猛烈,女主人里里外外,忙着招呼来到客栈里的客人—他们大都从北方赶来,候鸟一般来到束河,这个丽江的古镇。院子里,只有几个月大的奶油色小拉布拉多犬趴在太阳伞下,朋友10岁的女儿在滑板上敏捷地逡巡。自从朋友一家从广州“移民”到这里经营旅馆生意,我们很少见面。他们依然活泼好动的女儿,因为高原强烈的紫外线而拥有了黝黑的皮肤。  2015年春节,《南风窗》记者在丽江和大理,两个今日中国最著名的度
《杜拉拉升职记》剧照。  国企虽然不算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这样的“体制内”,端的不是铁饭碗了,可也算“半体制”,对于追求“稳定”的年轻人,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但是,年轻人(这里特指35岁以下编制内正式职工)在国企的职业发展,会是怎样一种状况呢?他们在国企的晋升难不难?这可能是年轻人普遍不清楚却又想了解的问题。作为资深国企人士,我想讲述一下,作为参考。晋升阶梯  下面我们先
大批世界500强企业先后在成都大规模布局,直到2018年9月,落户成都的世界500强数量达到285家。图为位于成都高新区的“中国—欧洲中心”  未来几年,一座名为“天府中心”的677米摩天楼,将在天府新区秦皇寺地块拔地而起。巍然挺立之日,“中国第一高楼”将从东部的上海让渡于西部的成都。  中国的经济地理格局,也正经历着一个东西再平衡的过程。引领着西部崛起的那座城市,就叫成都。  在中国人信仰与实用
石勇资深主笔  前段时间,一个网红律师在火车上换铺的事引起了一场低层次“大讨论”。  事情经过大概是:律师带了两个孩子坐长途火车。他买的是两张上铺。上车后,他找人商量。  有两个男生拒绝了。但最后,有两个女孩给律师换了下铺。于是,律师就在微博上写了一篇《火车换铺有感》,阴阳怪气地表达对两个男生的怨咒。  但律师没有想到,他微博一发出,就被网友怼了,说律师在进行道德绑架。  网友当然是对的,没人欠律
情感匮乏真的是一个问题吗?  在当下中国这个高度强调理性和逻辑的商业社会里,很多情况下,“理性”被认为是更有效率的,而“感性”的表达或人格特质常常被认为是缺点而不是优点。  那么,情感的作用到底是什么?我们真的需要走出“情感匮乏”的时代症候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出路又在哪里?“真正让生活美好的东西”是什么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不妨看看情感匮乏是怎样产生的。  “我们的真实需要被资本主义产业仔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