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的统计,全球每年召开的国际会议大约有16万次,其中的高端国际会议在助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更为城市声名地位的提升、国际交流等带来了新的机遇。
可以看到,博鳌、日内瓦、达沃斯等许多城市,确实因举办会议而发生了深刻改变。
2018年4月8日,海南,博鳌。来自63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与会嘉宾汇聚一堂,参加以“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这个总面积仅有86平方公里的小城,再次汇聚了全世界的目光。
博鳌,位于琼海市东部海滨,万泉河、九曲江、龙滚河三江交汇处。18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渔家小镇。不足200米长的街道,只有一家饭店、一家百货商店。人们靠种田、捕鱼维持生活。
1998年9月,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日本前首相细川护熙共同倡议成立“亚洲论坛”,旨在为亚洲及其他大洲有关国家政府、工商界和学术界领袖就亚洲及全球重要事务提供高层对话平台。同时,三位发起人建议将论坛总部设在中国海南博鳌。
博鳌全年平均气温24.1摄氏度,气候宜人;江河、湖泊、岛屿、沙滩交相辉映。博鳌玉带滩,全长8.5公里,将海水和河水分开,一边是烟波浩瀚的南海,一边是平静如镜的万泉河。如此独特的地形地貌,亚洲仅此一处。
2001年2月,博鳌亚洲论坛正式宣告成立,这是第一个把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会议组织。而博鳌,则成为亚洲论坛总部的永久所在地。
2002年,博鰲亚洲论坛首届年会举行,其国际性和开放性,让这座寓意“鱼多鱼肥”的南海小镇,从此天翻地覆。
如今的博鳌,已经难寻当年渔家小镇的影子。围绕博鳌亚洲论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近十多年来先后投入40多亿元;机场、高铁、渡口、高速公路一应俱全,其中博鳌机场已开通数十条国内航线,正计划逐步开通至韩国、东南亚、俄罗斯等地的国际航线;五星级酒店从无到有,十余家星级酒店拔地而起,客房总数逾3600间。
在亚洲论坛的带动下,博鳌成为名副其实的会议之城。从2001年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到2017年底,6000多场大小会议相继在此召开。
据海南省旅游部门统计,近年来,随着大量会议的举办,博鳌这座常住人口不过3万多人的小城,前来观光游览的国内外游客数量也屡创新高。2017年,博鳌全年接待游客580万人次,直接带动了酒店、餐饮、娱乐、金融、通信等服务行业的大发展。
成功举办了17届博鳌亚洲论坛的博鳌,实现了从渔家小镇到国际会议城的华丽转身。
2018年6月12日,吊足了世界胃口的美朝首脑会晤,终于在新加坡圣淘沙岛嘉佩拉酒店举行。此次会晤,引发国际舆论广泛关注。
“新加坡通过此次峰会,重新让世界记住了它特殊的地位。”英国《金融时报》如此评论。
事实上,新加坡得以脱颖而出,并非一夕之功。1993年,首次“汪辜会谈”举办地设在新加坡。
据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2017年全球举办国际协会会议数量最多的城市中,新加坡位列十强榜第六名,仅次于巴塞罗那、巴黎、维也纳、柏林和伦敦。
新加坡面积只有719平方公里。国际重大会议为何纷纷花落这里?这得益于新加坡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安全、交通、医疗、通讯、服务等多方面因素。
比如安全方面,新加坡的法律体系、应急机制、反恐机制等都比较完善、高效。其社区警务通过警察与社区、志愿者紧密联手,可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在英国《经济学人》发布的“2017年全球最安全的60座城市”报告中,新加坡位居第二,成为全球最安全城市之一。
文化方面,新加坡是一个东西方文化大融合城市。居民以华人为主,约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三,其余还包括马来裔、印度裔、欧亚裔等。此外,居住在新加坡的外籍人士也非常多。官方语言更是多达4种。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独立之初,在饮用水都需要进口的情况下,于1964年就成立了新加坡旅游促进局,1974年又设立了展览会议署,专门负责协调展会活动的组织、策划和推广。
举办国际会议不仅让新加坡在国际舞台上提高了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从经济效益来看,也是收获颇丰。
以美朝首脑会晤为例,新加坡为这场峰会投入了约1630万新币,其中约一半是安保费用。但据相关机构估算,新加坡“赚得”的宣传回报价值高达数亿美元,投入产出比非常之高。
当然,举办一场高规格的国际会议,其所带来的潜在效益,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正如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所说,“如果凡事以价格来计算,我们可能会错过真正重要的东西。”
一些城市,以会议的形式展开重大外交,并因此被载入了史册。
1684年,在历经30年混战之后,欧洲各参战国为了恢复欧洲和平,在威斯特伐利亚召开会议以结束战争。一定意义上说,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和近代欧洲外交史的开端。
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亚非会议,这是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亚非国家和地区讨论事关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这次会议由于在万隆召开,也被称作万隆会议。
此外,华盛顿会议、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维也纳会议、日内瓦会议等,也皆以城市命名,被载入史册。
日内瓦每年召开的大小国际会议,据不完全统计有7000次之多。这得益于超过200个国际组织和机构云集,如联合国欧洲总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红十字委员会、国际劳工组织、世界气象组织等。会议所取得的成果影响深远,故也成就了日内瓦“国际会议之都”的地位。
另一个典型达沃斯,位于瑞士东部兰德瓦瑟河畔,人口约1.3万,是温泉度假、高山滑雪旅游胜地。在瑞士,这样的地方可谓比比皆是,达沃斯之所以声名鹊起、享誉全球,是因为自1971年起,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每年年初都在这里举行,因此也被称为达沃斯论坛。
达沃斯论坛被认为是非官方的国际经济最高级会谈,素有“经济联合国”和“世界经济风向标”之称。2018年第48届达沃斯论坛,共举行了400余场会议,来自全球各地的近3000名参会者中,包括70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38位主要国际机构领导人,创参会全球领袖人数历次之最。
年会的举办不仅令达沃斯声名远扬,也给达沃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据统计,每年的年会为达沃斯创造的直接效益约为4500万瑞士法郎。
可以看到,博鳌、日内瓦、达沃斯等许多城市,确实因举办会议而发生了深刻改变。
从小渔村到国际会议城
2018年4月8日,海南,博鳌。来自63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与会嘉宾汇聚一堂,参加以“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这个总面积仅有86平方公里的小城,再次汇聚了全世界的目光。
博鳌,位于琼海市东部海滨,万泉河、九曲江、龙滚河三江交汇处。18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渔家小镇。不足200米长的街道,只有一家饭店、一家百货商店。人们靠种田、捕鱼维持生活。
1998年9月,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日本前首相细川护熙共同倡议成立“亚洲论坛”,旨在为亚洲及其他大洲有关国家政府、工商界和学术界领袖就亚洲及全球重要事务提供高层对话平台。同时,三位发起人建议将论坛总部设在中国海南博鳌。
博鳌全年平均气温24.1摄氏度,气候宜人;江河、湖泊、岛屿、沙滩交相辉映。博鳌玉带滩,全长8.5公里,将海水和河水分开,一边是烟波浩瀚的南海,一边是平静如镜的万泉河。如此独特的地形地貌,亚洲仅此一处。
2001年2月,博鳌亚洲论坛正式宣告成立,这是第一个把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会议组织。而博鳌,则成为亚洲论坛总部的永久所在地。
2002年,博鰲亚洲论坛首届年会举行,其国际性和开放性,让这座寓意“鱼多鱼肥”的南海小镇,从此天翻地覆。
如今的博鳌,已经难寻当年渔家小镇的影子。围绕博鳌亚洲论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近十多年来先后投入40多亿元;机场、高铁、渡口、高速公路一应俱全,其中博鳌机场已开通数十条国内航线,正计划逐步开通至韩国、东南亚、俄罗斯等地的国际航线;五星级酒店从无到有,十余家星级酒店拔地而起,客房总数逾3600间。
一些城市,以会议的形式展开重大外交,并因此被载入了史册。
在亚洲论坛的带动下,博鳌成为名副其实的会议之城。从2001年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到2017年底,6000多场大小会议相继在此召开。
据海南省旅游部门统计,近年来,随着大量会议的举办,博鳌这座常住人口不过3万多人的小城,前来观光游览的国内外游客数量也屡创新高。2017年,博鳌全年接待游客580万人次,直接带动了酒店、餐饮、娱乐、金融、通信等服务行业的大发展。
成功举办了17届博鳌亚洲论坛的博鳌,实现了从渔家小镇到国际会议城的华丽转身。
收益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2018年6月12日,吊足了世界胃口的美朝首脑会晤,终于在新加坡圣淘沙岛嘉佩拉酒店举行。此次会晤,引发国际舆论广泛关注。
“新加坡通过此次峰会,重新让世界记住了它特殊的地位。”英国《金融时报》如此评论。
事实上,新加坡得以脱颖而出,并非一夕之功。1993年,首次“汪辜会谈”举办地设在新加坡。
据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2017年全球举办国际协会会议数量最多的城市中,新加坡位列十强榜第六名,仅次于巴塞罗那、巴黎、维也纳、柏林和伦敦。
新加坡面积只有719平方公里。国际重大会议为何纷纷花落这里?这得益于新加坡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安全、交通、医疗、通讯、服务等多方面因素。
比如安全方面,新加坡的法律体系、应急机制、反恐机制等都比较完善、高效。其社区警务通过警察与社区、志愿者紧密联手,可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在英国《经济学人》发布的“2017年全球最安全的60座城市”报告中,新加坡位居第二,成为全球最安全城市之一。
文化方面,新加坡是一个东西方文化大融合城市。居民以华人为主,约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三,其余还包括马来裔、印度裔、欧亚裔等。此外,居住在新加坡的外籍人士也非常多。官方语言更是多达4种。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独立之初,在饮用水都需要进口的情况下,于1964年就成立了新加坡旅游促进局,1974年又设立了展览会议署,专门负责协调展会活动的组织、策划和推广。
举办国际会议不仅让新加坡在国际舞台上提高了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从经济效益来看,也是收获颇丰。
以美朝首脑会晤为例,新加坡为这场峰会投入了约1630万新币,其中约一半是安保费用。但据相关机构估算,新加坡“赚得”的宣传回报价值高达数亿美元,投入产出比非常之高。
当然,举办一场高规格的国际会议,其所带来的潜在效益,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正如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所说,“如果凡事以价格来计算,我们可能会错过真正重要的东西。”
以城市命名会议
一些城市,以会议的形式展开重大外交,并因此被载入了史册。
1684年,在历经30年混战之后,欧洲各参战国为了恢复欧洲和平,在威斯特伐利亚召开会议以结束战争。一定意义上说,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和近代欧洲外交史的开端。
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亚非会议,这是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亚非国家和地区讨论事关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这次会议由于在万隆召开,也被称作万隆会议。
此外,华盛顿会议、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维也纳会议、日内瓦会议等,也皆以城市命名,被载入史册。
日内瓦每年召开的大小国际会议,据不完全统计有7000次之多。这得益于超过200个国际组织和机构云集,如联合国欧洲总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红十字委员会、国际劳工组织、世界气象组织等。会议所取得的成果影响深远,故也成就了日内瓦“国际会议之都”的地位。
另一个典型达沃斯,位于瑞士东部兰德瓦瑟河畔,人口约1.3万,是温泉度假、高山滑雪旅游胜地。在瑞士,这样的地方可谓比比皆是,达沃斯之所以声名鹊起、享誉全球,是因为自1971年起,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每年年初都在这里举行,因此也被称为达沃斯论坛。
达沃斯论坛被认为是非官方的国际经济最高级会谈,素有“经济联合国”和“世界经济风向标”之称。2018年第48届达沃斯论坛,共举行了400余场会议,来自全球各地的近3000名参会者中,包括70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38位主要国际机构领导人,创参会全球领袖人数历次之最。
年会的举办不仅令达沃斯声名远扬,也给达沃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据统计,每年的年会为达沃斯创造的直接效益约为4500万瑞士法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