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城镇化工作会议。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城镇化发展形势,明确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李克强在讲话中强调了当前城镇化工作的着力点,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具体部署。
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在京举行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传递出许多我国城镇化建设新信息。
“两横三纵”的战略格局
在城镇化工作会议勾画的蓝图中,东起连云港,西至阿拉山口的欧亚大陆桥,是“两横三纵”战略格局的中的第一横。向西望,绵延从高原流下的长江则是从西到东的第二横。东部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则分别构成了蓝图中的三条纵轴。
【解读】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徐逢贤:“两横三纵”的发展格局是考虑在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基础上,提升中西部地区的部分城市群,以让整个国家的发展建设更加协调。
“自然和历史的选择”
会议提出,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我国发展必然要遇到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推进城镇化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
【解读】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研究员管清友:过去提起城镇化,大家想起的就是建房子、建桥,而这次强调城镇化是自然历史过程,实际否定了人为造城、大拆大建的思路。城镇化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套开,经过一年讨论,最终提出“城镇化是自然历史过程”非常不容易。
“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
会议提出,根据区域自然条件,科学设置开发强度,尽快把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
【解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城镇化事关现代化,事关子孙后代,是中华民族的千年大计。必须要有长远眼光,必须突出天人合一,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此次会议指出,未来中国的城镇化道路应根据区域自然条件,科学设置开发强度,尽快把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针对当前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之间的问题,会议强调尊重自然,适应自然,体现了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会议提出,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
【解读】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唐任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我国的城镇化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二元体制、农民工、大城市病等,导致户籍人口只有35%。新型城镇化改善民生就要以人为本,就业是民生之本,转变为市民的农民只有有了稳定的就业,才能有好的生活质量,才能住得下、留得住、稳得根,城镇化才算成为真正的“人”的城镇化。
“记得住乡愁”
会议提出,“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城市居民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
【解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民俗学家萧放说:在快速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已经丢失了太多历史文化遗产,在今天的城镇化过程中,我们应尽量减少这方面的损失。在城市化过程中,饶有趣味的历史地名比洋地名更有吸引力。
“优化开发”
会议提出,城镇建设用地特别是优化开发的三大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要以盘活存量为主,不能再无节制扩大建设用地,不是每个城镇都要长成巨人。
【解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孝德:当前,不少地区都存在人口城镇化率远远低于土地城镇化率的情况,严重的甚至出现了空城、鬼城,浪费巨大。所以我们的城镇化还是要以人为本。中国的城市化一定要遏制土地无限扩张,土地的居民用地、公共用地、产业用地之间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比例。
“土地集约”
会议提到,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耕地红线一定要守住。
【解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中央的态度十分明确,耕地的红线是不能触碰的,城市建设需要腾挪的空间要通过土地集约化来实现,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着力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一张蓝图干到底
会议提出,城市规划要保持连续性,不能政府一换届、规划就换届。
【解读】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中国区域幅员辽阔,人口、资源等长时间、远距离的流动和配置,既不经济又不安全,在中西部区域、东北部建设一定量级的城市群十分必要。如果完全依靠市场力量,政府不加扶持,可能有的地区就很难形成城市群。所以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综合自新华社、人民日报)
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在京举行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传递出许多我国城镇化建设新信息。
“两横三纵”的战略格局
在城镇化工作会议勾画的蓝图中,东起连云港,西至阿拉山口的欧亚大陆桥,是“两横三纵”战略格局的中的第一横。向西望,绵延从高原流下的长江则是从西到东的第二横。东部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则分别构成了蓝图中的三条纵轴。
【解读】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徐逢贤:“两横三纵”的发展格局是考虑在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基础上,提升中西部地区的部分城市群,以让整个国家的发展建设更加协调。
“自然和历史的选择”
会议提出,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我国发展必然要遇到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推进城镇化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
【解读】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研究员管清友:过去提起城镇化,大家想起的就是建房子、建桥,而这次强调城镇化是自然历史过程,实际否定了人为造城、大拆大建的思路。城镇化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套开,经过一年讨论,最终提出“城镇化是自然历史过程”非常不容易。
“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
会议提出,根据区域自然条件,科学设置开发强度,尽快把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
【解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城镇化事关现代化,事关子孙后代,是中华民族的千年大计。必须要有长远眼光,必须突出天人合一,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此次会议指出,未来中国的城镇化道路应根据区域自然条件,科学设置开发强度,尽快把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针对当前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之间的问题,会议强调尊重自然,适应自然,体现了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会议提出,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
【解读】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唐任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我国的城镇化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二元体制、农民工、大城市病等,导致户籍人口只有35%。新型城镇化改善民生就要以人为本,就业是民生之本,转变为市民的农民只有有了稳定的就业,才能有好的生活质量,才能住得下、留得住、稳得根,城镇化才算成为真正的“人”的城镇化。
“记得住乡愁”
会议提出,“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城市居民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
【解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民俗学家萧放说:在快速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已经丢失了太多历史文化遗产,在今天的城镇化过程中,我们应尽量减少这方面的损失。在城市化过程中,饶有趣味的历史地名比洋地名更有吸引力。
“优化开发”
会议提出,城镇建设用地特别是优化开发的三大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要以盘活存量为主,不能再无节制扩大建设用地,不是每个城镇都要长成巨人。
【解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孝德:当前,不少地区都存在人口城镇化率远远低于土地城镇化率的情况,严重的甚至出现了空城、鬼城,浪费巨大。所以我们的城镇化还是要以人为本。中国的城市化一定要遏制土地无限扩张,土地的居民用地、公共用地、产业用地之间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比例。
“土地集约”
会议提到,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耕地红线一定要守住。
【解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中央的态度十分明确,耕地的红线是不能触碰的,城市建设需要腾挪的空间要通过土地集约化来实现,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着力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一张蓝图干到底
会议提出,城市规划要保持连续性,不能政府一换届、规划就换届。
【解读】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中国区域幅员辽阔,人口、资源等长时间、远距离的流动和配置,既不经济又不安全,在中西部区域、东北部建设一定量级的城市群十分必要。如果完全依靠市场力量,政府不加扶持,可能有的地区就很难形成城市群。所以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综合自新华社、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