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多年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低年级学生在读课文时随意断句、毫无节奏地唱读现象时有发生。这大多与学生个体和文本之间的有效链接出现了问题有关。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直观形象性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观看图像和倾听情节的能力较强,但将大段的文字读出节奏、语感来,难度较大。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促进他们对文本产生兴趣,进而加深理解,最终形成语感。
一、从学生需要出发,精选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大多是由文字、图片、视频及音频组成,制作者把文本内容按照具体的教学环节将以上几种媒介有机结合使用。现在网络发达,已经能够很好地实现资源共享。精美完整的多媒体课件很容易找到,少则十几页,多则几十页。但是如果不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直接拿来使用,照着读、看一遍,老师也只是充当“放映师”,根本谈不上课堂“引导者”,再好的课件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
阅读过程是儿童内在的认知结构适应外部世界将信息内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结合自身的体验获取相应的知识,发挥相应的才能。制作精良、实用的多媒体课件能够很好地搭建学生认知与文本解读之间的桥梁。所以,教師要走进儿童的世界,了解他们的需要,提高课件选择的门槛。教师和学生之间因为在年龄、阅历、知识等多方面存在差异,这就决定了要想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教师必须先于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充分感悟和体验。只有教师真正走进儿童的世界,才能借多媒体课件之力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体验,入情入境,升华情感认识,进而形成语感。
二、从教学需要出发,善用多媒体技术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是推动阅读活动扎实、持续推进的不竭动力。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思维活跃,上课有效听讲时间短,这些都会形成上课时的不确定影响因素。同时,他们的知识储备以及思维能力还都处于较低的层次。他们阅读的内容在进入小学之前大多以绘本为主,生动有趣的角色形象、夸张的配图能有效吸引学前儿童的关注,而且寥寥文字更容易锻炼儿童的想象、推理能力。进入小学后,课本上文字内容占大部分篇幅,少量配图只是发挥帮助理解的作用。
要想让学生的阅读兴趣持续,同时上升到新的层次,教师必须开拓新的方法和途径。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本描述的内容与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形象再现,让学生们获得直观体验。但是,多媒体教学并不是多媒体技术使用得越多越好,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及接受能力选择合适的多媒体技术。不能让一张张精美的图片或有趣的动画代替文字,剥夺学生们思考、想象、生成的能力。此时,让多媒体与其他常用媒体有效地配合,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经过日常实践,我发现游戏法、体验法、讲故事、看动画等多种方式密切配合,能很好地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加深阅读体验。以部编版一年级教材为例,在上《影子》这课时,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影子就像一条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影子是我的好朋友常常陪着我”,我把学生带到阳光明媚的室外。秋日灿烂的阳光下,一个个小小黑色影子出现在学生们的周围,他们的兴趣一下被激发出来,个个兴致盎然。当学生们对于文本中描写影子所在方位的文字通过实地体验有了直观的理解,我用多媒体课件立体展示影子与身体的方位关系,学生们再次巩固知识点。轻松有趣的学习过程带来快乐的学习心情,此时再读前面两个长句子时,学生们已能抓住“一条小黑狗”“跟着我”“我的好朋友”“陪着我”读出了调皮、欢快的语感。
三、借多媒体之力,有效转变阅读方式
语感的培养应以有效的阅读为前提,但低年级学生因受识字量有限和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总会出现唱读、误读、把握不了节奏等缺乏语感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由浅入深,帮助学生逐步改变学前阶段养成的重点看图的阅读方式,转而向关注文字、与文字链接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也是阅读语感培养的重要内容。
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课文,教师可以亲自范读或播放录音,让学生对朗读节奏有一个大概把握。很多关键词语、句子能够很好地烘托文章主题,尤其是有关于心情、动作、神情的描写,是指导学生读好课文的重要抓手。此时,帮助理解文本意思的图片通过屏幕适时出现,能将教师的语言引导和学生的自我理解有效结合起来。例如,在教学《咕咚》一课时,我结合插图,围绕“拔腿就跑”“这一下可热闹了”“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等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动物们在没明白咕咚到底是什么的情况下,盲目跟从逃命、慌成一团的样子。有趣的动画放映结合学生们生动有趣的动作表演,再现文本情境,这对指导学生们读好课文有非常好的作用。再如,在教学《树和喜鹊》这一课时,我通过出示图片和相关文字将树和喜鹊从前“孤单”、现在“快乐”进行对比,提问“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从中发现两者发生变化的原因。在学生自主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学生纷纷回答文中“后来,这里种了好多好多树,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然后,我根据回答放映树和喜鹊由少到多的动画,这样一来,就将阅读过程和思维过程密切结合在一起。至此,学生们已能将喜鹊因有了更多的邻居而更加快乐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综上所述,对于低年级学生阅读语感的培养,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和能力、兴趣等多方面的特点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主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他们阅读习惯、兴趣的养成。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建国路小学
一、从学生需要出发,精选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大多是由文字、图片、视频及音频组成,制作者把文本内容按照具体的教学环节将以上几种媒介有机结合使用。现在网络发达,已经能够很好地实现资源共享。精美完整的多媒体课件很容易找到,少则十几页,多则几十页。但是如果不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直接拿来使用,照着读、看一遍,老师也只是充当“放映师”,根本谈不上课堂“引导者”,再好的课件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
阅读过程是儿童内在的认知结构适应外部世界将信息内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结合自身的体验获取相应的知识,发挥相应的才能。制作精良、实用的多媒体课件能够很好地搭建学生认知与文本解读之间的桥梁。所以,教師要走进儿童的世界,了解他们的需要,提高课件选择的门槛。教师和学生之间因为在年龄、阅历、知识等多方面存在差异,这就决定了要想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教师必须先于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充分感悟和体验。只有教师真正走进儿童的世界,才能借多媒体课件之力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体验,入情入境,升华情感认识,进而形成语感。
二、从教学需要出发,善用多媒体技术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是推动阅读活动扎实、持续推进的不竭动力。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思维活跃,上课有效听讲时间短,这些都会形成上课时的不确定影响因素。同时,他们的知识储备以及思维能力还都处于较低的层次。他们阅读的内容在进入小学之前大多以绘本为主,生动有趣的角色形象、夸张的配图能有效吸引学前儿童的关注,而且寥寥文字更容易锻炼儿童的想象、推理能力。进入小学后,课本上文字内容占大部分篇幅,少量配图只是发挥帮助理解的作用。
要想让学生的阅读兴趣持续,同时上升到新的层次,教师必须开拓新的方法和途径。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本描述的内容与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形象再现,让学生们获得直观体验。但是,多媒体教学并不是多媒体技术使用得越多越好,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及接受能力选择合适的多媒体技术。不能让一张张精美的图片或有趣的动画代替文字,剥夺学生们思考、想象、生成的能力。此时,让多媒体与其他常用媒体有效地配合,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经过日常实践,我发现游戏法、体验法、讲故事、看动画等多种方式密切配合,能很好地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加深阅读体验。以部编版一年级教材为例,在上《影子》这课时,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影子就像一条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影子是我的好朋友常常陪着我”,我把学生带到阳光明媚的室外。秋日灿烂的阳光下,一个个小小黑色影子出现在学生们的周围,他们的兴趣一下被激发出来,个个兴致盎然。当学生们对于文本中描写影子所在方位的文字通过实地体验有了直观的理解,我用多媒体课件立体展示影子与身体的方位关系,学生们再次巩固知识点。轻松有趣的学习过程带来快乐的学习心情,此时再读前面两个长句子时,学生们已能抓住“一条小黑狗”“跟着我”“我的好朋友”“陪着我”读出了调皮、欢快的语感。
三、借多媒体之力,有效转变阅读方式
语感的培养应以有效的阅读为前提,但低年级学生因受识字量有限和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总会出现唱读、误读、把握不了节奏等缺乏语感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由浅入深,帮助学生逐步改变学前阶段养成的重点看图的阅读方式,转而向关注文字、与文字链接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也是阅读语感培养的重要内容。
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课文,教师可以亲自范读或播放录音,让学生对朗读节奏有一个大概把握。很多关键词语、句子能够很好地烘托文章主题,尤其是有关于心情、动作、神情的描写,是指导学生读好课文的重要抓手。此时,帮助理解文本意思的图片通过屏幕适时出现,能将教师的语言引导和学生的自我理解有效结合起来。例如,在教学《咕咚》一课时,我结合插图,围绕“拔腿就跑”“这一下可热闹了”“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等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动物们在没明白咕咚到底是什么的情况下,盲目跟从逃命、慌成一团的样子。有趣的动画放映结合学生们生动有趣的动作表演,再现文本情境,这对指导学生们读好课文有非常好的作用。再如,在教学《树和喜鹊》这一课时,我通过出示图片和相关文字将树和喜鹊从前“孤单”、现在“快乐”进行对比,提问“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从中发现两者发生变化的原因。在学生自主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学生纷纷回答文中“后来,这里种了好多好多树,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然后,我根据回答放映树和喜鹊由少到多的动画,这样一来,就将阅读过程和思维过程密切结合在一起。至此,学生们已能将喜鹊因有了更多的邻居而更加快乐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综上所述,对于低年级学生阅读语感的培养,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和能力、兴趣等多方面的特点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主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他们阅读习惯、兴趣的养成。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建国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