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渐行渐远

来源 :广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_three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邓 卉 广西贵港木格人,系贵港市诗词学会副会长、贵港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港北区作家协会主席,担任贵港市首部大型原创文旅剧目《荷城情韵》文学统筹、首部规范性村志《云垌村志》编辑。专注于有思想性和哲理性的文字,近年在创作《植物心情故事》和“布山文化系列”散文。
  那些花儿
  “九叔,您见过万年青开花吗?”
  “它本来就会开花,你不知道吗?”
  几缕白云在碧空中飘荡,山村的微风捎来青草、野花、泥土的气息。阳光穿过树叶缝隙,跳跃在乡间小路上,指引着我,一步步走近云垌村的祖屋。
  一间披满岁月风霜的夯土房,坐落在小村庄深处,门前是长方形晒谷场和半月形池塘。我无数次从父亲的文字中读到关于客家民居的描写,但却从未像这一刻,用专注的探寻的目光去注视这间朴实的老房子。
  无情的病魔将父亲的一生封印,定格在一个冬天的清晨。时间长河依然推动人们向前奔跑,只是将父亲留在了原地。而我却不甘心,悲伤与追忆逆流而上,急切地寻觅那个熟悉的身影,以及那些急剧流逝的往事。
  掌心躺着一把铁钥匙,造型古老而简约,像一个清瘦的问号。它似乎在问我:“你为何现在才来?”
  心底有一声叹息响起。是啊,我回来得太迟了。
  钥匙伸进门锁,陈朽的木门在“嘎吱”声中打开。首先映入眼帘的,竟然是一簇郁郁葱葱的万年青。它立于天井一角,墨绿色的叶片质朴沉稳,碧茎依节而生,风骨宛如竹子。它原本生长在一个陶盆里,随着岁月的流逝,陶盆破了,盆里的泥土回到了大地,绿植的根也在大地中寻到了更宽阔的怀抱,从容地生长出更繁茂的枝叶。
  万年青旁边有一个圆坛子,是爷爷以前用来煮酒的,后来叔叔曾用来盛放稻谷,最终闲置在天井里。
  老屋也像一个容器,头上顶着青天日月,屋里盛放著上个世纪的牛轭、铁耙、风柜、竹箩……以及古老的故事。父亲和叔伯们陆续离开祖屋外出工作后,这儿木门常年紧闭,生锈的铁锁,锁住了一屋春秋,屋檐长出蛛网,斑驳的土墙与各式器物在凡尘中日益老去。而万年青却日益茂盛,它是这废置的容器里唯一带着灵性的绿色生命,把一方天井点缀成一方禅境。
  “万年青,一名蒀。阔叶丛生,深绿色,冬夏不萎。”客家人的民居中以万年青为吉物。从我记事起,父亲的案台上总有一盆万年青,长年墨绿,父亲虽然离开祖屋,但万年青一直陪伴着他。也许是受了熏陶,我工作后也在办公室种过万年青,我也曾凝视过它的绿叶,为它那顽强的生命力感动。只是不知从何时起,我渐渐不再关注它,再后来,搬办公室,把它落下了。
  回到祖屋,我才知道,被我遗忘和丢失的,又何止是那年的一株万年青呢?
  1937年,父亲就出生在这间夯土房里。爷爷靠种田和酿酒养育了八个孩子,家里的生活总是捉襟见肘。父亲断断续续念了几年小学,每当家里揭不开锅时就自己跑回来放牛。后来教书先生寻上门来对爷爷说,这孩子写的文章极好,莫耽误了。在先生的引导下,父亲选择就读不用交学费的师范中专,为省车费曾步行一天一夜从云垌村到玉林求学。毕业后,父亲被分到木格中学执教,那时他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青年,比学生大不了几岁,教书却颇有当年的先生之风。从前农村的孩子辍学很寻常,父亲会想尽办法把他们带回来。他走遍了每一个孩子的家,和家长促膝长谈。有的学生住得远,要走半天山路,父亲赶不回来时就宿在学生家里。
  “文革”时,父亲和学生们一起劳动,春播秋收、养鸡种菜、砍柴炼钢,曾经连夜赶路去挑物资、赶生产,但无论劳动有多艰苦,父亲都告诫学生,不可荒废学业。父亲曾被造反派冤枉,被撤掉教师资格,每天只能在生产队干农活。有一天,他务农回来,一个学生和他并肩而行,那是个十几岁的少年,个头已经长得很高。父亲默默地赶路,突然少年拍了拍父亲的肩膀,说:“邓老师,放心,群众不恼你!你是好人。”
  父亲一生执着于三件事,读书、教书、写书。年幼时因家贫只能读中专,年近半百还去进修大专,执教四十多年退休后从事历史文化研究。亲身经历了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文革”、改革开放……父亲清晰地记得每个时代呼啸而过的浪潮,并将之写成文字。
  在离开人世的前两个月,父亲特地回了一趟小村庄,重游一遍年幼时从云垌村步行到玉林的求学之路。他蹒跚地走在村中小路上,与村中小学师生聊天,安静地坐在祖屋门前石墩上沉思。还有很多想写的文章,但饱受病痛折磨的他知道,时日不多了。
  两个多月后,我和哥哥带着孩子们,一起回到了小村庄。只是,相聚的亲人中,再也看不到父亲。
  孩子们在祖屋前玩沙子,欢笑连连。他们不知道光阴的无情。当初的父亲,也曾像他们一样,在晒场上、池塘边玩耍,无忧无虑。
  爷爷十八岁那年建了这间祖屋,如今已经过了一个世纪。他和奶奶在这小村庄里,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家生活,看着儿孙们长大。晒场的前方,稻谷绿了又黄、黄了又绿,池塘边的榕树上鸟儿一声声鸣唱,孩子们躺在草地上看云卷云舒。百年光阴,弹指一挥过,老人不在了,孩童又变成老人,岁月就在一代代人的脚步中更迭。
  爷爷享年六十九岁,父亲八十一岁,祖屋一百零三岁。只有天井下残砖旁的万年青,叶子依旧青青。
  “看好你妈妈,给她多补营养,她这辈子太辛苦了,你们多陪陪她。”
  “我还借着你伯父五千元钱,记得从我的存折取出还上。”
  “以后我的书都留给你。村志就交给你了,如果能快点出版更好,我想看看它。”
  每次看到他像个孩子般期待的神情,我总是用力握握拳头说:“放心,很快就能出版了。”
  直到他临终前一天,我还在他的病床边校对着村志,偶尔和他说几句话,当时他已不能交谈,只是点头或摇头示意。我们计划用最快的速度在一个月内出样书。然而父亲他已经太累了。命运如此残酷,我始终都无法奔跑在时间的前面。
  走进父亲的卧室,一床一桌一椅,两个老式木柜,一个是衣柜,一个是书柜。衣柜里没几件像样的衣服,书柜装满了中外名著、客家书籍,四周散落着无数的剪报、手稿……   十多年来,他发动乡贤村民一起修志,为了编书耗尽心血。有人劝他不必太认真,包括我,我还曾经和他争吵过。我认为年迈的父亲不应再操劳,应该好好颐养天年。
  父亲曾不厌其烦一遍遍地对我讲述村庄往事,我总是心不在焉地听着,又不以为然地走开。我出生在他乡,不会说客家话,不曾在云垌村生活。在我眼里,村庄是个陈旧的概念,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一有空就往村里跑,为什么一谈起云垌村就神采奕奕。
  回想起来,父亲与村志,就像老人与海,他有多坚持,就有多寂寞。纵然踏着荆棘,不觉痛苦,踽踽独行,不觉悲凉,他写书的时候是充满欢喜的。
  我重新采撷了一株万年青,种在城市的房子里。万年青很快冒出了新芽,大家都以为那是一片新叶。没想到,当它展开羽翼时,却变成了一朵洁白的风帆状的花朵。
  我大吃一惊,逢人就问:“你们见过万年青开花吗?”叔伯们告诉我万年青本来就会开花。我回家再凝视那朵花,心情慢慢沉入谷底。在过去的岁月里,在孤寂的角落里,它不止一次地盛开过,而我只顾忙于俗务,竟吝于给予它哪怕只有一次的驻足注视!
  两百多年前,云垌村原是一个荒凉古垌,三面环山,有猛虎出没。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第一户客家先民,在风水先生的指引下,从广东迁入贵县(今贵港市)怀北二里上垌村定居,之后陆续又迁来二十多个姓氏的客家人。他们白手起家,硬是在荒山野岭中开垦出良田千亩,建起了广西最大的客家围屋群,使云垌村变成了有“小香港”和“君子垌”之称的客家村落。咸丰四年(1854年),附贡生邓逢元建起了君子垌第一座客家围屋——段心围。咸丰八年(1858年),匪贼抢劫君子垌,附近村民到段心围避难,匪贼见围屋布置周密,遂解围而去。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君子垌第一个留日学生从东京法政大学毕业回国。清末至民国期间,这小小田垌間竟然走出了二十五位留学生、六位县长,堪称传奇。
  如今,随着时代变迁和传统农耕时代的远去,君子垌百年繁华归于宁静。渐渐的,年轻一代已经不知道这儿曾经发生过的故事了。只有父亲站在岁月的长河里,躬身打捞着客家先民二百多年的记忆碎片,一字一句点点滴滴写进了手稿。
  《云垌村志》终于准备出版了。
  父亲青年时期走出了养育他的村庄,晚年把自己还给了村庄,以一本书的形式。
  我多想拎一壶老酒,陪父亲喝上两盅,再听他讲一讲云垌往事。可是,父亲的那些絮絮叨叨的话语和万年青曾经默默开放过的那些花儿,永远都不会再回来了。
  菜地守望者
  “妈妈,您见过冬天不凋谢的紫苏吗?”
  “没见过,紫苏是无法越冬的。”
  有一次孩子无意中从课外书中看到“荏苒”一词,天真地问我这是什么意思,我说它意味着光阴飞逝。他似懂非懂,我索性查词典念给他听:“荏苒,形容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渐渐过去。”
  翻词典其实是个增长知识的好途径,原来“荏苒”还有“辗转迁徙”“蹉跎岁月”“草木柔弱”等含义,书中列举了不少典故,我看得津津有味、兴致盎然。但是词语解释的最后一行令我非常惊讶。“荏苒,一种草本植物,茎方形,叶椭圆形,有锯齿,开白色小花,种子通称‘苏子’,可榨油;嫩叶可食。亦称‘白苏’。”
  《本草纲目》载:“紫苏、白苏皆以二、三月下种,或宿子在地自生。其茎方,其叶团而有尖,四围有巨齿,肥地者面背皆紫,瘠地者面青背紫,其面背皆白者即白苏,乃荏也。”紫苏、白苏,其实属同一植物,只是颜色有差异。
  平时说起“荏苒”,只会想到光阴易逝,却从未联想到紫苏,而这种植物,对我而言又如此熟悉。
  小时候,我常常跟着母亲去菜地。母亲挑着肥料和水,风风火火地走在前边,我帮忙拎着菜篮和小铲跟在后头。菜地里,水灵灵的空心菜、豆角、丝瓜……在母亲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生长。菜地一角,必定有几棵紫苏,四方菱形的茎条蓬勃地生长,丝丝清香从叶脉中透出来,花朵细小娇柔,如一串串淡紫色的小铃铛。紫苏不用母亲照料,春天萌芽,秋冬枯萎,洒落的种子来年在春雨中自行萌发,如同菜地的守望者。
  家里餐桌上时时摆着一碗紫苏,将紫苏叶、萝卜、蒜米、辣椒、米醋拌在一起,酸辣回甘,用以佐餐,十分开胃下饭。焖鸡翅、烹鱼、炒蟹,撒一把紫苏,腥膻之气尽去,还别具芳香。感冒时,热腾腾的紫苏冰糖水就出场了,一碗下去全身舒坦,还能清寒止咳。冬天,将晒干的紫苏做成枕头,一枕药香陪伴我们度过寒夜。小小紫苏就在母亲的巧手中发挥着无尽的效用。
  种菜不是母亲的本行,她的本行是中学英语教师,但无论在哪里任教,她总有办法在学校附近开辟一块菜地,养上一群鸡,于是全家人就有了自给自足的四季蔬果与鸡蛋,逢年过节还能杀只土鸡大快朵颐。
  母亲无师自通的这些技能,与田园情调没有一点关系,仅与生活有关。母亲从小家境贫寒,年少失怙,最苦时只能靠自己一个人砍柴种地勉强度日。但母亲极有志气,即使饿着肚子也要读书,在中学有时一天只能吃一顿粥,因为营养不良,头发竟都白了。后来考上师范,不用交学费,还发伙食补助,能吃饱了,母亲的头发才恢复黑色。那些难以想象的苦日子,使一个柔弱的女子变得无所不能,种菜、养鸡、理发、酿酒、蒸糕……样样得心应手,命运给予她多少种苦难,她就回敬多少种生存技能。
  后来,母亲患了重病,身体孱弱,不能再劳动,父亲就帮她打点菜地。天气好的时候,父亲会牵着她的手,慢慢走到菜地,在紫苏的香气中共看那些阳光下的蔬菜。
  当年母亲是父亲的第一届学生。
  他们相识于饭都吃不饱的困难时期,有次全校师生连夜去挑木薯,有个瘦弱的男生扭伤了脚再也挑不动了,同样瘦弱的母亲刚好路过看见,她把男生的那担木薯加在自己的肩膀上,咬咬牙挑着双倍的木薯赶回学校。这是父亲第一次注意到这个女生,他看着她的目光中带着欣赏。
  没过多久,母亲唯一的亲人阿婆去世了,母亲在学校惊闻噩耗,失声痛哭。父亲刚好巡宿舍经过,问及缘由,为母亲的身世感伤,潸然泪下。这一次,他看着她的目光,带着怜惜。   两行清泪,冲淡了人世间的苦,从此结下一生缘分。
  1969年,父亲被造反派冤枉,被撤掉教师职务,每天在生产队干农活。那时正是母亲从广西师范大学外语系毕业后的第二年,组织给她两个选择,一是去香港从事翻译,二是在梧州市团委工作,母亲作出了第三种选择,到藤县当一名教师。原因很简单,藤县是梧州离家乡贵县最近的一个县城,也是母亲可以选择的离父亲最近的距离。那一年,父亲得以平反,他们结婚了。
  母亲的婚礼,是名副其实的裸婚,没有宴席、没有新衣服,只简单地登记,读一段毛主席语录,然后随父亲住进了四壁空空的夯土房。那时他们一无所有,但心里是满满当当的,仿佛拥有整个世界。
  我看过母亲年轻时的照片,清秀美丽,朝气蓬勃,听说不乏青年才俊追求。母亲像《白马啸西风》中的李文秀,“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我偏不喜欢”。李文秀没有等到她的爱情,没能和她倾心的少年在大漠牧马放牛。母亲等到了,她安静地跟随着父亲在乡下教书种菜,从此携手相伴一生一世。
  母亲种菜种得好,教书也教得好。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那时英语专业并不热门,母亲当时所在的县城第一中学,外语类考生全部失利,大家对学习英语的态度降到了冰点。母亲不淡定了,喜欢种菜的她,骨子里也同样热爱英语教学事业,她决心把这个冷门专业炒热。她琢磨着把枯燥的单词和语法列成日常对话,手抄了一张又一张挂图,让学生口述答题,模拟高考训练。
  母亲教的第一届考生,有三名学生在母亲的鼓励下,选择了外语专业并全部考上大学,为当时的学校实现了零的突破,这个数字每年都在上升,在最辉煌的一年,达到了二十一人,其中还有一位自治区外语状元。家里堆满了母亲的荣誉证书,自治区教坛明星、技术拔尖人才、“三八”红旗手……母亲是个擅长栽培的园丁,从菜园到校园,一路走来,桃李芬芳,瓜果飘香。
  当年那些被母亲游说考上外语系的学生时常来探望母亲。曾经有位老大哥,从外地开车来回奔波八小时,只为陪母亲吃一顿饭。听说,这位大哥从前十分贪玩,上课常在宿舍里睡懒觉,母亲总是耐心劝导。有次他又缺课,母亲去宿舍找人,结果发现他发烧卧床不起,于是马上去寻医问药,还煮面条给他吃。在母亲无微不至的关心下,他顺利考上了大学。这位老大哥因公事繁忙,只短暂相聚又离去。临别时,他紧紧地握着母亲的手,对我说:“没有苏老师,就没有今天的我。你的妈妈,她也是我的妈妈。”
  从前我一直好奇,像母亲这么质朴的人,当年为什么会选择攻读英语这么“洋气”的专业?当我问起母亲这个问题时,她若有所思,仿佛想起了遥远的往事:“那时曾经想过当翻译官,可以周游列国,看看外面的世界。”
  紫苏依然守在一方小小菜地。弯腰劳作的母亲,偶尔也会抬头望望天空,以及那些来去匆匆的白云。母亲昔日的学生分布在五湖四海,其中有优秀的翻译官。她没有到达的地方,但她教出来的学生可以到达。
  在一个初春,我翻出母亲送给我的紫苏种子,把它们种下,然后虔诚地等待新芽的萌发。没想到过几天,那些种子还没发芽,婆婆却喜滋滋地从郊外摘回来一大把新鲜茁壮的紫苏叶,我讶然,这个季节的紫苏通常处于萌芽阶段,这肥壮的叶子从何而来?婆婆说这不是今年春天新长的紫苏,是一株老紫苏,应该是往年留下来的。我更惊讶了,须知紫苏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怎么可能越冬?我根据婆婆说的地点去寻找,老天!实在难以置信,呈现在我眼前的,果真是一棵有年代感的紫苏,靠近根部的主茎较粗壮,大部分茎和枝条已经角质化,枝上有去年开过的干枯的小花,种子已散落,只留下一串串空铃铛。而在这沧桑的枝头上,仍有紫绿色的新叶在不断萌生。“岭峤微草,凌冬不凋”,南方草本植物的力量有时很神秘。
  我带着几分兴奋告诉母亲,我在野外找到了一棵越冬的紫苏,想带她去看看。母亲有些诧异,之后淡淡地说“等以后再说吧”,声音中带着疲惫。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母亲没有去看那棵紫苏。在父亲离开后的八个多月后,母親也在一个秋天离开了我们。母亲在晚年经历过好几次病危住院,又好几次从鬼门关回来,但这次没有回来。
  后来,我去郊外,那株紫苏不见了。
  世间草木,终究都敌不过岁月的钟声。勤劳能干的母亲,晚年意志很是消沉,她打败过无数的苦难,唯独斗不过病魔。我常常难以释怀,为什么上苍不能赋予她一个安详的晚年?作为儿女,我们并不能为她分担一丝一毫的苦。母亲最后的时刻是在ICU度过的,她曾经反复说“回家”,这个愿望没能实现。当时她必须每天二十四小时日夜透析,而她那懦弱的儿女们没有勇气喊停那些冰冷的机器。
  母亲走后,我在她的抽屉里,读到了一封写给父亲的信。
  哥: 你的信两封都收到了。这几天我很忙。我本月17日就出发去南宁开会,23日回到家。会议是关于如何搞好今年英语标准化考试问题,回来后又要去县教育局汇报,给县片中英语有关老师传达上课,所以很忙。我也征求过孩子们的意见,他们都支持我去。但回来后,一切都好,也锻炼了孩子们。你放心吧。孩子们都懂事了……我有种自私的念头,宁愿你不去进修了,那样我们就不用分开了。我非常想你,想到你是那样娇我、宠我,我就舍不得你走。你是不是也觉得我太自私了?好好完成学业,我会支持你的,等你回来。                  ——你的娟
  信的落款是1985年,那年母亲四十四岁,写信的语气依然像个小女孩。那时的她,拥有人生最好的岁月,最好的爱人,可爱的三个孩子,得心应手的教学事业。
  我将信件小心叠好,放回牛皮纸信封中。我的母亲,在过去几十年,她曾经拥有美满的幸福,她值得拥有那么好的幸福。
  倘若时光能停留在那个时候,该有多好。
  “吟配十年灯火梦,新米粥,紫苏汤。”母亲的菜地终于都荒芜了,只留下一缕紫苏的香气,伴随我走过生命的苦与痛、爱与舍。   寻找榕果的榕小蜂
  “如果你是一只榕小蜂,你想做走出去还是留下来的那只?”
  “我也不知道。”
  郁江日夜奔腾,浪花淘尽千古风流。北岸的老街步入了新旧更迭,许多居民都迁走了,只有斑驳的骑楼和散落的青砖乌瓦,显示出这儿曾作为贵港百年商埠的辉煌。
  一株奇异的榕树,倚在江畔的古屋上。屋子无人居住,年久失修,已是一片残垣断壁。这株榕树生于屋顶,无数粗壮的树根沿着宅子攀缘而下,深扎于墙根,形如山瀑流泉,又如群龙腾跃,气势非凡,宛然就是一面天然的墙雕。屋子的主人不知离开有多少年了,这屋子一定很孤独吧?也许,在某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路过的飞鸟在屋顶小憩,无意中落下一粒榕树的种子。这种子受了春雨的召唤,萌发出绿芽,于是古屋有了新伙伴。
  春去秋回,光阴荏苒,天边的白云聚了又散,忙碌的鸟儿来了又走,只有榕树,一旦认准了扎根的地方,就永远不会离开,静静地从一棵小苗长成一株大树。
  树和屋,在风雨中相互搀扶着,看大江东去。
  生长的天性使榕树将房子当成了大地,曲折蜿蜒的根须将古屋紧紧地拥抱着,它在破坏,它也在维系。古屋的墙渐渐风化崩塌,而树却变成了墙,伫立在原地。
  一栋房子,寿命也许是几十年,或上百年。而一棵榕树,寿命可以高达千年。
  植物,有时比坚硬的建筑物,更为坚强。《贵县志》载,“在县东门外河畔巷底,枯榕遇风雨,即见烧毁复生,或指为龙物”。“铁匠街有榕树,枯朽多年无叶,然逢冬入夜则叶落满巷。今日扫之,明日复洒,日日如斯。”
  铁巷朽榕,贵县八景之一。铁巷,旧时称铁匠巷,其位置即今日和平路十字街至大东码头一段,曾称作“古榕南路”,后又归属榕兴街。
  郁江边的老房子正陆续被拆除,这儿是清民时代贵县乃至20世纪90年代贵港最为繁华的地段,县衙、码头、商铺、影院、教堂、食肆林立,如今它们正在被新的建筑物取代。
  我仰望着中央广场那高高的大楼,恍惚间脑海中浮现另一幕……二十年前,这儿曾是一个旧式大院,院内有苍翠的大榕树,四周是低矮的老式建筑。一个穿着牛仔衬衣的小个子女孩骑着自行车进来,把车停在树下锁好,然后一口气爬上顶楼,开始一天的工作。她在顶楼上敲打着老式的386电脑,输入DOS指令,用旧版WPS写各种工作计划和总结……她还用自学的一点BASIC语言为单位编了一个工资小程序,页面框架十分简陋,其实她把时间和精力都用来编程序结束后要显示的一朵动态线绒花了,还为之沾沾自喜。
  下班后,女孩走出大院,穿过老街回家。可半路她总是三步一停、五步一回头,流连在各种服装店与小吃店里。在街这边淘一件好看的裙子,在街那边啃一串好吃的酸嘢……浑然忘了家里的老父亲老母亲已为她做了一桌热腾腾的饭菜,回去免不了又被一顿唠叨。
  这个天性自由散漫、做事本末倒置的女孩就是二十年前的我。
  那时,父亲每次做白切鸡,鸡翅膀总是留给我的。即使我已经工作多年,即使有客人来吃饭,父亲也会当着客人的面,用对小孩子说的宠溺的语气对我说:“吃这个,你最喜欢的鸡翅……”而我则感到十分难为情。那时,母亲和我会坐人力三轮车去老街买东西。三轮车的轮子悠悠地转,岁月悠悠地流逝。有次母亲在车上指着不远处对我说:“那个人很像你。”我诧异地望过去,看到一个身形瘦削的短发女孩走在人群中。我知道,当我不在母亲身边时,母亲会时不时用这样出神的目光看着与我相似的女子。
  如今,在岁月的长河里,只剩下我独行。再没有慈爱的目光,望着我的背影了。
  我是客家人的女儿,父母在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乡。当熟悉的风景里再也看不到熟悉的亲人时,家乡就变成了故乡。故乡,是回不去的岁月。无论再怎么魂牵梦萦,都回不去了。
  小时候,我经常爬上学校池塘边的大榕树,摘下圆圆的小榕果,一颗颗丢进水里,鱼儿纷纷涌来争食。小鸟也喜欢啄食榕果,于是榕树的种子便随着鸟儿飞向四方。榕树眷恋着脚下的大地,但它毫不介意把自己的孩子放飞到远方,去探索陌生的世界。
  人类的孩子从小被母亲精心呵护,长大后才会远行。榕树的孩子一出生就离开母亲去历险,真正成长后却永不再远行。人的一生,和植物的一生,是两个截然相反的历程。
  从前的我,常常幻想着去远方,过一些风风雨雨的闯荡江湖的流浪的日子,那些幻想中的日子并没有到来,我一直停留在原地。但是有一天,我发现我所在的这个空间似乎变成了另一个空间,它也在流浪,也在远行。我没有离开它,而它却正在离开我。
  估计大多数人都没有注意过榕树开花,只看到树上有很多圆圆的小果子。其实,那小果子就是它的花。榕树是无花果的一种,它的小果子是一枚空心的肉质花托,有一个很小的孔洞,洞内藏匿无数细小的花朵,只有授粉的小蜂虫才知道这个秘密。
  许多植物开花千娇百媚,而榕树却悄无声息。榕树的花,有一种专属的榕小蜂为其授粉。榕小蜂只有几毫米大小,寄生于榕果内。榕果内花开的时候,有的小蜂羽化成虫离开,有的则终老于原来的榕果。榕小蜂与榕树是共生关系,生于榕果,殒于榕果,它们世世代代相依相伴已经有上千万年的时间。一棵榕树就是一个奇妙的王国,花朵、果實、小蜂,反复上演着生命轮回的故事。
  乡愁,于岁月中悄无声息地轮回。
  如果你是一只榕小蜂,你想做走出去还是留下来的那只?我自嘲地笑了,因为我发现,不管选择哪一样,都会有所遗憾。
  多年前,我常常与儿时的小伙伴一起,从贵县高中走路到老街,只为吃一碗螺蛳粉。多年后的某天,我又和当年的小伙伴相约去吃螺蛳粉,只不过,碰头的地点变成了新城区。我们惊奇地发现,在宏桂广场,有一家栖身于城市高楼大厦中的小螺蛳粉店,张贴着许多老街的照片,大南门、粤东会馆、一大旧址、教堂、印刷厂……那一刻我明白了,老街还留在许多人的心中。
  有一位贵港本土街头画家——李志宇老师,他以老街为原型,创作了上百幅国画作品,于是老街就留在了他的画卷里。有一群作家——潘大林、徐强、宋显仁、杨旭乐等老师,以深厚的历史知识和深沉的人文情怀为老街写下了含意隽永的文章,于是老街就留在了他们的书中。有一些小店代表着老街的特色,大东码头的绿豆沙、瓦煲饭,东街的螺蛳粉,棉新街的豆腐花,南斗的猪脚粉……其中有的小店已经迁到了新城区,于是老街就留在那香醇的味道中。
  我们把老街,放在各种各样的载体里怀念着。真正的老街,依然拖着残破的躯体,一步步走向消失。
  榕树是世界上树冠最大的木本植物,其枝条上有一种长长的气生根,可以进行呼吸及光合作用,随着树冠的生长扩大,气生根会变成支柱根,可向四面无限伸展,形成树生树、根连根的壮观景象。所以榕树以独木成林。老街依水而建,因港而兴,是上个世纪贵县社会发展的历史缩影,记录着百年兴衰。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行走的轨迹重心慢慢从水路转向陆路地带。贵港就像一棵大榕树,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变成新的支柱根。这棵榕树越长越大,越走越远,它已经不再是从前的那棵单薄的只有一个主干支柱的榕树了。榕树那些强大的气生根对别的植物有“绞杀”作用,能形成包围圈慢慢切断其营养供给,同时也将它自己层层覆盖包围起来,我们再难窥见它的旧时容颜。我们所怀念的那些老建筑、老工艺……也正在被新的经营模式所绞杀。
  水源街、古榕南路、铁匠巷、大井头……与这些古老的名字所同在的历史与民间传说已渐行渐远。新的木叶不断地从榕树巨大的躯干冒出来,在清风中婆娑。
  我们和我们所在的土地都在远行,在时间的轴线上。这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风景,万物都在告别自己。
  我们都是榕小蜂,栖身于某一个榕果,向往着另一个榕果,或怀念着上一个榕果。
  而榕树上的榕果,还在不停地掉落。
  责任编辑   韦 露
其他文献
那年月老刮风。不偏不倚,它刮到了我们家里来,刮到了母亲——一个貌美如花的年轻女人,还有她三个幼小的孩子。母亲先是打了个趔趄,仿佛突然的眩晕,身体失重,父亲伸手,想去扶她,她自己已经站好了。定了定神,挨个看了看她的孩子,优美的眼睛里就掠过风一样的忧愁和凄哀,掩饰着,去看屋笆和屋梁、报纸糊的顶棚、贴有三面红旗的墻壁、卧室大炕、抵着门的小床、自制的摇篮、拨浪鼓、小铃铛,还有奶瓶、片子、灰包、圆镜子、小木
期刊
→ 王季明 本名王建明,著有长篇小说《说吧,让我们说吧》《我想过穷日子》,中短篇小说集《舞女》《麦莎这个娘儿们》《露天舞会》,长篇电视连续剧《老马家的幸福往事》(合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隆冬傍晚,天空下着细碎小雨,五十八岁的李晚从亭子头基地下班回家途中,做了一件自己从没想做的事情,被警察当场活捉。李晚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除了罚款五千元,还被拘留七天。七天后,李晚去上班,班组里的人都用异
期刊
冰冷冷的医疗器械密密麻麻地插在母亲的身上,看着有些惊悚。那时已是晚上差不多十二点,在医院的急诊室里,白炽灯的光线显得异常惨淡,母亲躺在病床上,她的头上满是汗水,泪水不停地流着,嘴里也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这样的场景让我有些害怕,我的心不由自主地狂跳起来。我习惯了母亲尖着嗓子、中气十足地指挥我们往东往西,此时这样的落差让我有些手足无措,我下意识地抓住她的胳膊,问她到底怎么了。母亲的意识还算清醒,她断断
期刊
→ 廖献红 壮族,广西鹿寨人。广西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33期少数民族创作班学员。柳州市第二、第三届签约作家。有作品刊發于《民族文学》《山花》《黄河文学》《广西文学》《散文选刊》《海外文摘》《岁月》等刊物。曾做过乡村教师、媒体记者、政府机关秘书。现供职于文旅部门。  1.六角头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鹿柴》,在小学课本中就能读到。“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我读此诗时不到八
期刊
“在嘈杂的菜市场”,“观自在人心”,这个标题取自李道芝的《祖母》和《觉初图书馆》。两个短句,我觉得提示了李道芝创作上值得注意的两个方面。第一,李道芝的诗多从日常生活取景,不是摩登的咖啡廳,不是时尚的电影院,而是普通得简直有些俗气的图书馆、菜市场、交易市场、电梯和博物馆等。第二,李道芝在这些场景中“观自在人心”,既审视别人,比如《祖母》《东汉说唱俑》,也反躬诸己,像《理发》《觉初图书馆》和《凯旋路电
期刊
牛津大学历史学教授菲利普·费尔南德斯·阿莫斯图曾著有《食物的历史》一书,在辨析食物发展的历史的同时,试图以人类的基本饮食为中介点,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书中有一个观点让人觉得特别新鲜,即食物进化的历史,承载了人类对自然的某种反制,而这种反制则基于人类自身的反抗和恐惧。现代的素食主义无疑集中了人们对自然之物怜悯和恐惧的情感。怜悯的是动物生命的终结,即人为的且伴随着痛苦的终结;恐惧的是自然之物的銳减或消
期刊
一  一幢楼被拆除了。在砖块瓦砾基本清理干净之后,原本伫立着一幢楼的地方,变成了一块空地。空地被围了起来,挂上了严禁进入的警示牌。过了几天,空地边缘修起一个宣传栏,栏里贴了一张图片。仔细看,可以辨认出来,新的大楼将在这块空地上建起来。  人们天天在空地旁边来去,偶尔也停下来,看看空地和空地旁边的宣传栏。有人谈论旧的大楼曾经充当过食堂、运动馆、学生宿舍。有人点数着新大楼的层数,讨论什么时候能够开工。
期刊
→ 原子 原名唐源志,桂林市作家协会会员。近年来先后在《广西文学》《南方文学》《桂林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多篇。  大都市小区往往被高高的围墙包裹得严严实实,有的连只蚂蚁也休想钻进去。小城市的小区就大相径庭了,高层政策还在酝酿当中,小区道路早已四通八达了。开发商把腰包一塞满,坐上豪华轿车,屁股一冒烟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老文省吃俭用,豆腐里细出骨头来,积攒了毕生的积蓄,才在阳
期刊
那黑暗中的洁白之物  必将生者覆盖  让死者芬芳四溢  它们把脚印  镶嵌到幽蓝的邮票上  体内的火苗随呼吸  在星空下忽明忽暗  这些并不影响巨大的树冠  看上去像一座城郭  也像白天的某副人脸  出于对路灯担心的回报  幼小的芳香出来散步  总是很短一段  就把权利交给身后  戴尖帽子的大鬼  如果后半夜还要提着灯笼  搜索游荡的魂魄  理所当然有了替身  要是风把花瓣吹落地下  它还没有想好
期刊
一  水房里的开水每天早晚各供应一次。时间到了,管水房钥匙的老蒋会站在廊道一头吆喝:“开水哟,开水哟!”高兴起来了,他会多吆喝几声,有时还会顺着走廊一直往前走,边走边朝两边病房张望,口中继续吆喝:“开水,开水!”越往前走,他的声音越小,最后变成轻声咕哝:“开水,开水。”像个神智不清的痴汉在念念有词。不高兴了,他连基本的两声吆喝都免了,把水房门的铁栅使劲锁上,手捏着钥匙兀自走掉,去一旁忙他的。到时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