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医药物流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来源 :物流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lil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程度的逐渐提升,复合型人才将成为企业急需的人才类型,而物流作为一个飞速发展的朝阳产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其中医药物流行业更是要求在掌握物流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融合医药知识,以更好服务于医药物流企业,高校要肩负起培养医药物流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重任。
  关键词:医药物流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promotion of market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the education level, compound talents will become the type of talent needs of enterprises, and logistics as a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the personnel quality requirements are also rising, the pharmaceutical logistics industry, requires knowledge of logistics theory and skills and medical knowledge, in order to better serve the pharmaceutical logistics enterpris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ll be responsible for training of pharmaceutical logistics talents.
  Key words: pharmaceutical logistics talents; training mod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物流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多数市场意识敏锐的企业,已经把物流作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把现代物流理念、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现代物流模式引入企业经营和管理之中。物流产业能否快速发展,取决于物流人才的能力,高校是物流人才培养的沃土,所以高校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合理完善,关系着一个国家物流人才综合素质的高低,也关系着国家物流产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现在,随着医药行业的高速发展,医药物流行业也逐步发展起来,大多数的医科类院校也已开设医药物流专业,这将物流专业细化成有针对性的专业学习,能够更好地完善我国的医药物流行业。
  1 医药物流专业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当前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医药物流专业教学面临着众多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对医药物流人才需求的变化
  物流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程度和经济发展效率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飞速发展,迫使国内物流产业必须加快与国际物流产业接轨,但物流人才却依然供不应求,这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
  伴随着医药企业发展自己物流系统的需求不断提高,医药物流人才已经成为医药企业趋之若鹜的人才。同时,由于医药精密器械、血制品、低温保存制剂、液态针剂等对物流的要求极为专业苛刻,因此,具有医药学专业的相关知识,又精通物流领域和相关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人才竞争的新亮点。
  1.2 医药与物流专业结合,使得人才培养难度提高
  根据医药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医科高校在培养企业物流人才和物流企业人才的同时,也要加强培养兼备医药专业知识的医药物流复合型人才。首先,要具备物流领域所涉及的相关物流设备、货物装卸、运输、配送、代理这些最基本的操作流程,还要具备营销、管理、计算机等知识,最重要的是因为医药用品的特殊性,无论是生产、销售还是储运都受到国家严格控制,所以要求他们懂得药品、器械的相关知识和标准,熟悉药品的销售渠道和流程等。也就是说既要培养出零售行业物流的采购、管理和作业人才,适应第三方物流、快递物流等业务的管理人才,还要培养出能够准确掌握医药供应链的医药物流人才。因为所需要掌握的知识较全面,也就延长了培养的时间,加大了培养的人力、物力,这无疑增加了培养专业医药物流人才的难度。
  1.3 师资力量有限,课程建设处于起步阶段
  作为新兴专业,物流相关专业近几年来发展迅速,有关物流专业方面的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迅速崛起,相当多的大学和学院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但教学水平良莠不齐,专业特色不鲜明,研究生层次教育才刚刚起步,而职业教育质量不高,相较于发达国家,还有几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师资力量不够强大,具有较大影响力、较为权威的物流专家和学者仍是凤毛麟角,其中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也寥寥无几,高水平的教学梯队仍在建设中,物流专业师资力量的匮乏无法保证教学质量。
  其次,物流专业尚无精品课程,部分新开课程的效果有待未来几年的实践检验,多数高校开设的课程过于偏重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实践,并不适用于实际操作,无法真正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对高层次物流人才的需求,由于物流产业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综合学科,而医药物流又是一个跨行业的复合专业,所以其专业设置仍需逐步完善,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
  1.4 培训体系不健全,认证制度不完善
  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进入正规高等院校进行为期四年的专业学习,毕业后取得相应学历学位证书,从事物流相关工作。另一种是通过短期密集培训考取物流执业资格证书,采取此种方式的大多是接受在职教育的物流执业人员,还有少部分并未涉猎过物流专业但想通过考取执业证书而从事物流相关工作的人员,由于现在物流培训机构尚未系统化,无统一标准体系,导致培训质量参差不齐。所谓的执业证书更是五花八门,如:由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学会推行的《国际物流执业资格认证》,中国商业技师协会市场营销专业委员会推行的《物流职业资格认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推行的《物流职业经理认证》、《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全国物流职业经理管理证书》、《采购师资格证》等等,其中每种证书还分为不同等级。这么多证书不仅让学员难以抉择,也让企业的录用标准变得混乱,有待进一步完善社会化培训考核和统一的认证标准。   2 医药物流专业建设的策略
  2.1 明晰专业定位及就业前景
  作为医药物流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可在大型连锁医药企业从事医药物流相关岗位,发挥其医药知识特色专长,还可在物流企业、港口、海关、货运公司、商贸企业等就业,就业形势十分可观。据调查显示,除储存、运输、配送、货运代理等领域的物流人才紧缺外,相关的系统化管理人才、懂得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人才、电子商务物流人才、掌握商品配送和资金周转以及成本核算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的国际性物流高级人才将更为抢手。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缺口达60余万,对于那些掌握现代经济贸易、运输与物流理论和技能,且具有扎实英语能力的国际贸易运输及物流经营型的人才,就业前景将不再陷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窘境。
  2.2 合理科学设置医药物流专业课程
  2.2.1 遵循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设置课程
  首先要重视基础专业知识的传授,扎实掌握基本理论,还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适应不同岗位,灵活运用物流技能的能力,将基础理论课与专业理论课进行整合,删减重复内容,提炼精品课程,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内容与国际接轨,引入国外物流专业前沿知识,开设国际化应用型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同时,更要注重将医学专业知识与物流知识融汇贯通,让学生可以在医药连锁物流管理与普通企业物流管理之间游刃有余。
  2.2.2 按照感性认知、模拟深化、综合提升三个阶段建立实践教学体系
  物流是一门具有极强实践性和实务性的专业,所以,物流实训基地已经成为高校进行物流专业教学所必须具备的硬件设施,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的最佳桥梁,帮助学生深化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高校可为学生提供模拟真实物流操作的平台,比如:在实训基地里模拟一个连锁医药企业的物流作业系统,学生们通过角色的分配,各自模拟仓储管理、货代业务管理、调度及配送管理、增值服务、结算管理等核心业务环节的执行过程。物流实体操作,是一个结点与下一个结点的联结过程,货物在全程运输途中,要有效地利用公司信息资源,随时随地掌握货物行程。除此之外,还要掌握运价知识,任何一个企业生产或销售的目的都是为了盈利,如果不能灵活地按照运价和自己的成本及时作出调整,就容易得不偿失。要想做好调度和配送,还要熟悉运输路线,目的是在运输途中,对所经过的地点和路程了解掌握,以便随时作出应变措施。此执行过程可以让学生充分的从货物储存、客户需求、车辆调度处理、配送管理等流程进行实际演练,通过学生在每个业务环节的亲身体验,理解各个环节的原理和其逻辑关系,加深学生对物流操作系统理论知识和企业业务模式的理解,完成以专业能力训练和综合素质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过程,以向社会输送实际操作能力较强的复合型物流人才。实训基地的建立要注意避免缺乏实用性,浪费教学资源,高校也可寻求与企业共建的方式,实现校企共赢、合作办学。
  2.2.3 鼓励学生考取执业资格证书
  针对物流行业的特殊性,学校应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物流及相关执业技能培训和考试,并给予一定程度的师资支持,提倡学历学位证书与执业资格证书并重的理念,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并满足市场的需求。
  2.2.4 以综合考核方式改革评分系统
  对于在校学生而言,考试成绩无疑是衡量一个学生的最有力的标准之一,而针对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应构建体现其培养特质的综合评价机制,建立以知识掌握、操作能力、专业素质等多方面结合的综合评价系统,加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分数比重,可将学生的期末成绩构成设置为:20%的平时成绩、30%的实践成绩、50%的卷面成绩,其中笔试卷子题型可分为70%的基础理论知识和30%的案例分析题。学生必须取得60分以上的成绩方可结课,形成多元化动态化的评分机制,全面综合地给出学生应取得的最后成绩。
  2.3 尽快完善高素质的教学梯队
  师资力量的强弱是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教师的学历背景、授课能力、专业技能是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校方应鼓励教师继续深造,不断提高和完善学术研究水平,与时俱进的学习和吸收前沿知识,与国际接轨,培养专业的科研团队,实施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大胆改革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校方还应给予教师政策激励,可将物流专业设为校级重点改革专业或特色专业,优先保证重点改革专业的科研项目立项和精品课程建设立项,在项目完成过程中,优先给予经费保证,并给予最大限度的人力物力支援。鼓励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实践调研,大力开展合作交流,请校外著名专家学者或企业精英来校举办讲座或进行学术合作,外派骨干教师参加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让这些专家学者共同研究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
  2.4 重视推动产学研相结合模式
  物流是应用性、理论性、实践性极强,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物流教学要与物流研究结合起来,把研究成果用于教学实践中。高校在教学中要重视案例教学,在分析实际案例的过程中让学生加深对基础理论的认识,改进教学方法,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采用问题式教学法,将以老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去发挥和实践他们自己的想法,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物流业务的实际操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
  3 结束语
  物流产业作为被学术界称为“第三利润源泉”的产业,对物流专业人才已形成供不应求的局面。而高校是整个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环节,能否把握好这个核心环节,对于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今后各高校要遵循物流业发展规律,结合自身资源,注重实践教学,设计出更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物流人才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邓冬梅,陈丽英. 我国物流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物流科技,2007(7):115-117.
  [2] 张秀英. 我国物流人才的需求与培养[J]. 理论探索,2004(6):90-91.
  [3] 孙军. 谈物流教育的必要性[J]. 大连大学学报,2004,25(1):80-82.c
其他文献
水力阻抗试井是一项新的试井技术,施工简便,成本低。本文扼要介绍该项试井技术的原理、资料的录取和解释、适用范围,并举有应用实例。
摘 要:为了满足物流人才市场对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提升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讨就变得尤为重要。文章给出了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目标以及具体的落实措施,最后总结了实践教学基地取得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物流管理;实践教学基地;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It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近年来,一批曾经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生活为题材的文艺作品被陆续改编为电视剧和其他表演艺术形式,其势头至今未减."红色经典"改编已成为当代文学艺术领域不可回避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以及不同人群对这一现象的不同反应,实际上折射着当代多种社会力量、历史观念、审美趣味乃至个人记忆、生活偏好的冲突.
卓越物流工程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政府、企业、高校的深度合作.在对政产学研合作培养卓越物流工程人才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我国物流工程人才培养的现状与特点,就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