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搞好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市场主体,为农村发展提供市场保障;加大投入,为农村生产发展提供资本保障;实施机制和制度创新,为农村生产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处理好产业关系,为农村生产发展提供粮食安全保障;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农村生产发展提供组织保障。这样,农村生产才能得到快速、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苏北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生产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B
“两个率先”关键看苏北,苏北的崛起“瓶颈”在农村。苏北作为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地区,农村人口占全地区人口总量的61.9%(同期江苏和全国平均水平约为49.5%和57%;美国为2%,英国为7.5,日本约为9.5,世界平均水平约为42%)。因此,如何尽快改变苏北地区这种人口的结构比例,使现有的农村劳动力从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中得到最有效地转移,不仅对江苏省“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有着战略意义,对苏北地区“十一五”实现跨越式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村人口“非农化”的途径很多,条件不同,转移的方式亦不同。根据苏北目前工业化(工业反哺农业实力不强)、城市化(城市带动农村的带动能力不够)、以及农民自身素质水平(现代产业活动的参与能力不高)等相关条件看,“就地城市化”(既不离乡,也不离土的城市化模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恐怕是当前苏北地区解决农村人口比例过大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据此,中央(2007年元月1号,温家宝总理亲临该地区视察农村生产情况)和江苏省委省政府对该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予以高度关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国没有统一模式,但却有着相同的基本原则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是核心,是关键,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生动力源,是解决苏北地区“三农”问题的突破口(这里的生产发展讲的是广义的概念,既包括农业产业发展,也包括农村其它产业的发展)。
农村生产该如何发展,在农村生产发展中农民又最迫切需要政府为他们解决哪些具体的实际问题。为此,在苏北五市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支持下,笔者就如何加快农村生产发展等相关问题,对苏北地区进行了实地调研。总体上看,被调研的农村其经济基础各不相同,资源条件各异,但在有关如何加快农村生产发展方面却存在类似的问题。笔者梳理出带有共性的五个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对当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益处。
一、 当前农民在农村生产发展方面最为关心的几个问题
(一) 加快农村生产发展的方向在那里
苏北地区农村产业多数还处在以传统的农业产业为主的产业发展阶段,在向现代产业迈进的过程中,农民如何科学地选择发展方向,使他们在现有的生产要素的配置下获得尽可能多的效益产出。比如,农民搞种植还是搞养殖;种什么更赚钱,养什么致富快。在调研中,几乎所有的被采访者都没能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在当今市场体系尚不健全,农民又缺乏必要的现代农业产业知识、技术,以及缺乏市场化运作经验的情况下,农民迫切需要“高人”指点方向。由于发展方向不明,许多盼望尽快致富的农民在如何加快农村生产发展上还处于徘徊状态。
(二) 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的资金、技术从那里来
农业属于弱质产业。目前农民利用自有资金和技术还难以承担农业生产发展(特别是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加之我国涉农服务市场发展滞后,农民难以通过市场获得用于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所需的资金和技术。在调研中发现,有的农民有了好的想法和发展项目,苦于缺乏资金和相应的技术支持而难以实施。
(三) 谁为农民提供准确的市场需求信息
农民盼发展,但“增产不增收”又常常挫伤农民的积极性。农村市场不发育,单个农业生产组织(以家庭为单位)市场的议价能力低下是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公司+农户”的形式)来解决农民生产的市场选择,虽在一定程度上将农民的生产供给和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接合起来,但目前看来,这种模式还需进一步加以完善,一是“有福还能同享,有难却不能同当”,农民几乎承担了“合作”的大部分风险;二是制约了农民市场选择的范围。如何使农民能够有效、快捷地根据市场需求信息选择最具潜力的市场发展方向和生产规模,在确保农民增产的同时,收益也能得到同步增长,是当前农民十分关心的现实问题。
(四) 谁来具体指导和组织农村的生产活动
承包制在充分焕发农村生产力的同时,也导致社会体系的离散,特别是乡村正式组织功能的退化和离散。目前,利用基层农村行政手段来指导和组织农民的农村生产活动的效力已大大减退,谁来具体指导和组织农村的生产活动,谁来带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组在对苏北地区基层农村组织调查中发现,原有的农村基层组织(特别是村一级)的现状令人堪忧,相当一部分农村基层组织经费短缺,人心涣散,大事做不了,小事也难做。所以,现阶段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层农村组织机构已迫在眉睫。
(五) 政府目前能为农村生产发展作些什么
农民渴望发展,农民更盼望政府为他们的生产发展给予具体的帮助和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的一项战略决策,为此,从中央到地方先后出台多项惠及“三农”的相关政策,各地方政府也分别出台多项支农、惠农的具体措施。但由于宣传发动不够,大部分农民对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想法知之甚少。此外,由于一些同志深入农村调查研究不够,对农民在农村生产发展中的真实需求也缺乏了解,使得政府的惠农政策很难成为满足农民生产发展需要的“及时雨”。一方面政府想为农民作实事,另一方面农民盼望政府为他们办实事,要真正把农民的事情作实,看来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总体上看,我国的大部分农村生产正处于从传统农业产业向现代产业发展过渡的初期阶段,加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尚不健全,农民在寻求生产发展中存在上述问题是正常的(不只是苏北地区的农村存在)。这里,也有必要了解一下发达国家农村现代化产业的成长道路和社会条件背景。(1)工业化迅速发展提供了大量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领域流动的机会;农业人口的流出,使得分散的土地快速集中,为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提供了工厂化生产的条件并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进而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高效率工作的现代农民。(2)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民收入迅速增加,接受社会提供相关涉农服务产品的支付能力增强(科技咨询、教育、运输、存储、加工等服务),农民具备了良好的自我发展基础。(3)发达的资金和期货市场规避了农民的融资和农产品的价格风险;良好的仓储服务条件减少了农产品的产量波动风险;充分社会化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有偿服务减少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然风险。(4)政府的价格保护政策和农产品生产补贴政策解决了农民可能发生的收入风险;政府大量的非盈利性技术、信息服务和生产指导减少了农民生产的管理风险。在上述各种风险被分担和化解的基础上,农业已不再是弱质产业,农民也不再是弱质群体,农民将成为市场主体,有着无限的生命力。上述历程和现代化农业的实现,国外发达国家大体经历了50年左右的发展历程。据此,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可操之过急,要作好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
二、加快农村生产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培育市场主体,为农村发展提供市场保障
农村生产要发展,必须提高市场竞争、博弈下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由于分户承包的农业组织形式难以形成有效的农村市场主体,致使农村市场体系发育滞后,农民利益得不到市场的有效保护。分户承包制使得农民往往成为市场价格被动的接受者、市场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好在这几年农民已有所察觉,并已自主开展联合(如东海县黄川的草莓协会)。但总体上看,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尚未形成。为此:(1)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予以扶持,鼓励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要把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作为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联系起来。(2)政府要加大强势涉农企业的扶持力度,给予它们政策倾斜,快速培育一批对农村生产极具带动作用的强势品牌企业。(3)政府要积极促进和规范农村“经纪人”市场的健康发展,并结合当地优势农业产业资源和特点积极构建区域性的农贸集散市场,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有了市场主体,有了发达的市场,农村生产将步入良性、快速的发展轨道。
(二)加大投入,为农村生产发展提供资本保障
人力资本(掌握现代农业生产知识)、技术资本(拥有现代农业技术和手段工具)和资金的匮乏是当前制约农村生产发展的主要资本障碍。在现有农业生产要素构成的前提下,要使农村生产获得增量,必须要有增量资本的投入。首先是提高农民科学生产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传统的作法是通过科技培训、科技下乡来提升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从目前来看,把农业科技建在农民的“田间地头”,即通过在农村建设农业科技产业研发基地来普及农业科技文化知识也许是更为有效的办法。其次是加大改变传统农业产生的现代化生产工具的投入,同时要确保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进步所需的资金投入。当前的现状是,大部分农民没钱学技术,没钱购买先进的农业科技产品(服务)和机械,没钱投入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政府应加大投入,力争解决当前制约农村生产发展的资本障碍。
政府对农村的投入可分为硬投入和软投入(软投入是指科学技术、信息及管理的投入)。目前,农村的软投入应以政府无偿投入为主,待农民逐渐富裕,适当发展一些有偿服务,最后逐渐向市场化的有偿服务方向过渡。对于政府对农村的硬投入(方式有四:投资于农产品价格补贴,投资于支农工业品的价格补贴,投资于农村社会化服务,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政府目前的硬投入应重点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农村服务领域,包括农村生产发展的科技服务基金和风险基金的建立(基金主要起到引导生产方向和产品结构优化的目的,一般不直接介入农户的生产环节);二是投入对农业和农村发展有长远意义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土壤工程、水利工程、林业工程、生态工程、科技教育普及工程等)。当然,在确定政府资金具体的投入方向时,要深入农村实地了解农民的现实需求,以求最佳的投入效果。
(三)实施机制和制度创新,为农村生产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目前农村生产受制于社会制度上的约束还比较多,使得农民思想意识趋于保守、抗御风险能力减弱,农民后顾之忧太多,最终也制约了农村生产的发展。因此,农村生产要发展,政府必须打破阻碍农村生产发展的各种制度障碍,进行制度创新。国家和各省、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继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各地方政府要积极对这些政策加以研究,力争用足政策,用好政策,并结合各地农村的特殊情况积极争取政策。首先,政府要构建支撑农村生产发展的社会化服务机制(例如农村生产前、中、后的各项社会服务保障机制)、有利于农村生产发展和农产品价格稳定的奖励、补贴机制(良种补贴机制、重点涉农龙头企业贷款和税收及补贴机制、建立农产品期货市场和各类农贸市场的鼓励机制、优质农产品价格补贴机制等)、有利于农村生产要素资源市场化的流动机制和农村生产发展带来的富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机制(户籍、就业、住房、子女教育政策等);其次,政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实施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失业救济制度、劳动保护等相关制度。好的制度也是生产力,上述机制和制度的建立必将为农村的生产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
(四)处理好产业关系,为农村生产发展提供粮食安全保障
粮食安全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大问题。在对苏北地区农村生产发展的调研中发现,由于市场利益的驱使,大部分农村粮食作物面积正逐年减少(有的农户已从原来的粮食提供者变成从市场上购买粮食的消费者);盲目上马的农村小企业(特别是一些污染企业)占用大量粮田耕地(有的土地将长期失去耕种的功能);不必要的乡村形象工程也挤占有限的农村土地资源。苏北地区地处我国黄淮海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肩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责任。当然,农民寻求快速致富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关键是政府要做好引导。在农村生产发展中政府必须确保耕地和粮食生产的安全。
(五)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农村生产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华西村、南街村以及连云港市的宋口村的成功实践无不证明这一点,没有一名过得硬的带头人和一个强有力的农村基层组织,农村的生产是难以发展的。我国农村组织机构尚处新旧体制交替阶段,新的体制尚未建立,旧的体制还没有完全消亡。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层农村组织机构可能还需相当一段时间,但现有农村基层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组织保障作用不可忽视。要看到现有农村的基层各级组织,不仅承担着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保持社会稳定、推进农村市场经济的建立发育、保护生态环境和控制人口增长等多项社会重任,而且也是现阶段农村生产活动最佳的指导者和具体组织者。因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加强。目前,关键问题是如何在国家利益与现行农村体制和农民利益之间作好衔接,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前提下,对农村基层组织进行改革,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农村基层组织。当前,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农村基层组织产生机制尚未形成之前,政府一要保证农村基层组织有人办事,二要保证农村基层组织能为农民办好实事,三要确保农村基层组织有钱办事。
总之,发展农村生产是当前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口,所以要认真研究并积极应对当前制约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民在寻求农村生产发展中的各种问题。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力量,进一步放宽、搞活农村市场,以拓宽农民生产和生活选择的自由度;切实加强社会化服务,分散农民在市场选择中的风险和困难;加强有效的外部投入,以作为改善农业基础环境和农村资源结构的重要手段,以及采取稳定扎实的涉农政策和法规,这样,农村生产一定能得到快速、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青林.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求实杂志,2006(3).
[2]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司长杜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之路[J].中国经济导刊,2004(19).
[3] 丁声俊.农产品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探讨[J].中国合作经济,2005(11).
[4] 袁春新.农业产业信息化刍议[J].南京农专学报,2003(6).
[5]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关于“十一五”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的几个重大问题[J].中国经贸导刊,2006(1).
[6] 杨小琴,林金树.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几点思考[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5(3).
[7] 周应堂.张月群.农户企业化论纲[J].农村经济,2006(2).
[8] 黄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法的由来[J].学习资料,2005(12).
[9] 李青柏.李莹.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对策分析[J].农业经济,2006(2).
[10]王厚俊.论我国农业的弱质性及其保护[J].农业经济,2006(2).
[11]李玉勤.农村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应该有所突破[J].农业经济问题,2006(1).
[12]杨淑云.我国农业科技发展问题分析及财政政策选择[J].地方财政研究,2005(8).
[13]张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现存问题的政策探讨[J].宏观经济研究,2005(10).
(责任编辑:孙桂珍)
关键词:苏北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生产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B
“两个率先”关键看苏北,苏北的崛起“瓶颈”在农村。苏北作为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地区,农村人口占全地区人口总量的61.9%(同期江苏和全国平均水平约为49.5%和57%;美国为2%,英国为7.5,日本约为9.5,世界平均水平约为42%)。因此,如何尽快改变苏北地区这种人口的结构比例,使现有的农村劳动力从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中得到最有效地转移,不仅对江苏省“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有着战略意义,对苏北地区“十一五”实现跨越式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村人口“非农化”的途径很多,条件不同,转移的方式亦不同。根据苏北目前工业化(工业反哺农业实力不强)、城市化(城市带动农村的带动能力不够)、以及农民自身素质水平(现代产业活动的参与能力不高)等相关条件看,“就地城市化”(既不离乡,也不离土的城市化模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恐怕是当前苏北地区解决农村人口比例过大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据此,中央(2007年元月1号,温家宝总理亲临该地区视察农村生产情况)和江苏省委省政府对该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予以高度关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国没有统一模式,但却有着相同的基本原则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是核心,是关键,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生动力源,是解决苏北地区“三农”问题的突破口(这里的生产发展讲的是广义的概念,既包括农业产业发展,也包括农村其它产业的发展)。
农村生产该如何发展,在农村生产发展中农民又最迫切需要政府为他们解决哪些具体的实际问题。为此,在苏北五市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支持下,笔者就如何加快农村生产发展等相关问题,对苏北地区进行了实地调研。总体上看,被调研的农村其经济基础各不相同,资源条件各异,但在有关如何加快农村生产发展方面却存在类似的问题。笔者梳理出带有共性的五个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对当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益处。
一、 当前农民在农村生产发展方面最为关心的几个问题
(一) 加快农村生产发展的方向在那里
苏北地区农村产业多数还处在以传统的农业产业为主的产业发展阶段,在向现代产业迈进的过程中,农民如何科学地选择发展方向,使他们在现有的生产要素的配置下获得尽可能多的效益产出。比如,农民搞种植还是搞养殖;种什么更赚钱,养什么致富快。在调研中,几乎所有的被采访者都没能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在当今市场体系尚不健全,农民又缺乏必要的现代农业产业知识、技术,以及缺乏市场化运作经验的情况下,农民迫切需要“高人”指点方向。由于发展方向不明,许多盼望尽快致富的农民在如何加快农村生产发展上还处于徘徊状态。
(二) 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的资金、技术从那里来
农业属于弱质产业。目前农民利用自有资金和技术还难以承担农业生产发展(特别是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加之我国涉农服务市场发展滞后,农民难以通过市场获得用于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所需的资金和技术。在调研中发现,有的农民有了好的想法和发展项目,苦于缺乏资金和相应的技术支持而难以实施。
(三) 谁为农民提供准确的市场需求信息
农民盼发展,但“增产不增收”又常常挫伤农民的积极性。农村市场不发育,单个农业生产组织(以家庭为单位)市场的议价能力低下是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公司+农户”的形式)来解决农民生产的市场选择,虽在一定程度上将农民的生产供给和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接合起来,但目前看来,这种模式还需进一步加以完善,一是“有福还能同享,有难却不能同当”,农民几乎承担了“合作”的大部分风险;二是制约了农民市场选择的范围。如何使农民能够有效、快捷地根据市场需求信息选择最具潜力的市场发展方向和生产规模,在确保农民增产的同时,收益也能得到同步增长,是当前农民十分关心的现实问题。
(四) 谁来具体指导和组织农村的生产活动
承包制在充分焕发农村生产力的同时,也导致社会体系的离散,特别是乡村正式组织功能的退化和离散。目前,利用基层农村行政手段来指导和组织农民的农村生产活动的效力已大大减退,谁来具体指导和组织农村的生产活动,谁来带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组在对苏北地区基层农村组织调查中发现,原有的农村基层组织(特别是村一级)的现状令人堪忧,相当一部分农村基层组织经费短缺,人心涣散,大事做不了,小事也难做。所以,现阶段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层农村组织机构已迫在眉睫。
(五) 政府目前能为农村生产发展作些什么
农民渴望发展,农民更盼望政府为他们的生产发展给予具体的帮助和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的一项战略决策,为此,从中央到地方先后出台多项惠及“三农”的相关政策,各地方政府也分别出台多项支农、惠农的具体措施。但由于宣传发动不够,大部分农民对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想法知之甚少。此外,由于一些同志深入农村调查研究不够,对农民在农村生产发展中的真实需求也缺乏了解,使得政府的惠农政策很难成为满足农民生产发展需要的“及时雨”。一方面政府想为农民作实事,另一方面农民盼望政府为他们办实事,要真正把农民的事情作实,看来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总体上看,我国的大部分农村生产正处于从传统农业产业向现代产业发展过渡的初期阶段,加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尚不健全,农民在寻求生产发展中存在上述问题是正常的(不只是苏北地区的农村存在)。这里,也有必要了解一下发达国家农村现代化产业的成长道路和社会条件背景。(1)工业化迅速发展提供了大量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领域流动的机会;农业人口的流出,使得分散的土地快速集中,为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提供了工厂化生产的条件并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进而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高效率工作的现代农民。(2)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民收入迅速增加,接受社会提供相关涉农服务产品的支付能力增强(科技咨询、教育、运输、存储、加工等服务),农民具备了良好的自我发展基础。(3)发达的资金和期货市场规避了农民的融资和农产品的价格风险;良好的仓储服务条件减少了农产品的产量波动风险;充分社会化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有偿服务减少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然风险。(4)政府的价格保护政策和农产品生产补贴政策解决了农民可能发生的收入风险;政府大量的非盈利性技术、信息服务和生产指导减少了农民生产的管理风险。在上述各种风险被分担和化解的基础上,农业已不再是弱质产业,农民也不再是弱质群体,农民将成为市场主体,有着无限的生命力。上述历程和现代化农业的实现,国外发达国家大体经历了50年左右的发展历程。据此,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可操之过急,要作好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
二、加快农村生产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培育市场主体,为农村发展提供市场保障
农村生产要发展,必须提高市场竞争、博弈下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由于分户承包的农业组织形式难以形成有效的农村市场主体,致使农村市场体系发育滞后,农民利益得不到市场的有效保护。分户承包制使得农民往往成为市场价格被动的接受者、市场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好在这几年农民已有所察觉,并已自主开展联合(如东海县黄川的草莓协会)。但总体上看,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尚未形成。为此:(1)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予以扶持,鼓励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要把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作为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联系起来。(2)政府要加大强势涉农企业的扶持力度,给予它们政策倾斜,快速培育一批对农村生产极具带动作用的强势品牌企业。(3)政府要积极促进和规范农村“经纪人”市场的健康发展,并结合当地优势农业产业资源和特点积极构建区域性的农贸集散市场,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有了市场主体,有了发达的市场,农村生产将步入良性、快速的发展轨道。
(二)加大投入,为农村生产发展提供资本保障
人力资本(掌握现代农业生产知识)、技术资本(拥有现代农业技术和手段工具)和资金的匮乏是当前制约农村生产发展的主要资本障碍。在现有农业生产要素构成的前提下,要使农村生产获得增量,必须要有增量资本的投入。首先是提高农民科学生产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传统的作法是通过科技培训、科技下乡来提升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从目前来看,把农业科技建在农民的“田间地头”,即通过在农村建设农业科技产业研发基地来普及农业科技文化知识也许是更为有效的办法。其次是加大改变传统农业产生的现代化生产工具的投入,同时要确保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进步所需的资金投入。当前的现状是,大部分农民没钱学技术,没钱购买先进的农业科技产品(服务)和机械,没钱投入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政府应加大投入,力争解决当前制约农村生产发展的资本障碍。
政府对农村的投入可分为硬投入和软投入(软投入是指科学技术、信息及管理的投入)。目前,农村的软投入应以政府无偿投入为主,待农民逐渐富裕,适当发展一些有偿服务,最后逐渐向市场化的有偿服务方向过渡。对于政府对农村的硬投入(方式有四:投资于农产品价格补贴,投资于支农工业品的价格补贴,投资于农村社会化服务,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政府目前的硬投入应重点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农村服务领域,包括农村生产发展的科技服务基金和风险基金的建立(基金主要起到引导生产方向和产品结构优化的目的,一般不直接介入农户的生产环节);二是投入对农业和农村发展有长远意义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土壤工程、水利工程、林业工程、生态工程、科技教育普及工程等)。当然,在确定政府资金具体的投入方向时,要深入农村实地了解农民的现实需求,以求最佳的投入效果。
(三)实施机制和制度创新,为农村生产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目前农村生产受制于社会制度上的约束还比较多,使得农民思想意识趋于保守、抗御风险能力减弱,农民后顾之忧太多,最终也制约了农村生产的发展。因此,农村生产要发展,政府必须打破阻碍农村生产发展的各种制度障碍,进行制度创新。国家和各省、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继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各地方政府要积极对这些政策加以研究,力争用足政策,用好政策,并结合各地农村的特殊情况积极争取政策。首先,政府要构建支撑农村生产发展的社会化服务机制(例如农村生产前、中、后的各项社会服务保障机制)、有利于农村生产发展和农产品价格稳定的奖励、补贴机制(良种补贴机制、重点涉农龙头企业贷款和税收及补贴机制、建立农产品期货市场和各类农贸市场的鼓励机制、优质农产品价格补贴机制等)、有利于农村生产要素资源市场化的流动机制和农村生产发展带来的富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机制(户籍、就业、住房、子女教育政策等);其次,政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实施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失业救济制度、劳动保护等相关制度。好的制度也是生产力,上述机制和制度的建立必将为农村的生产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
(四)处理好产业关系,为农村生产发展提供粮食安全保障
粮食安全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大问题。在对苏北地区农村生产发展的调研中发现,由于市场利益的驱使,大部分农村粮食作物面积正逐年减少(有的农户已从原来的粮食提供者变成从市场上购买粮食的消费者);盲目上马的农村小企业(特别是一些污染企业)占用大量粮田耕地(有的土地将长期失去耕种的功能);不必要的乡村形象工程也挤占有限的农村土地资源。苏北地区地处我国黄淮海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肩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责任。当然,农民寻求快速致富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关键是政府要做好引导。在农村生产发展中政府必须确保耕地和粮食生产的安全。
(五)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农村生产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华西村、南街村以及连云港市的宋口村的成功实践无不证明这一点,没有一名过得硬的带头人和一个强有力的农村基层组织,农村的生产是难以发展的。我国农村组织机构尚处新旧体制交替阶段,新的体制尚未建立,旧的体制还没有完全消亡。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层农村组织机构可能还需相当一段时间,但现有农村基层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组织保障作用不可忽视。要看到现有农村的基层各级组织,不仅承担着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保持社会稳定、推进农村市场经济的建立发育、保护生态环境和控制人口增长等多项社会重任,而且也是现阶段农村生产活动最佳的指导者和具体组织者。因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加强。目前,关键问题是如何在国家利益与现行农村体制和农民利益之间作好衔接,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前提下,对农村基层组织进行改革,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农村基层组织。当前,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农村基层组织产生机制尚未形成之前,政府一要保证农村基层组织有人办事,二要保证农村基层组织能为农民办好实事,三要确保农村基层组织有钱办事。
总之,发展农村生产是当前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口,所以要认真研究并积极应对当前制约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民在寻求农村生产发展中的各种问题。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力量,进一步放宽、搞活农村市场,以拓宽农民生产和生活选择的自由度;切实加强社会化服务,分散农民在市场选择中的风险和困难;加强有效的外部投入,以作为改善农业基础环境和农村资源结构的重要手段,以及采取稳定扎实的涉农政策和法规,这样,农村生产一定能得到快速、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青林.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求实杂志,2006(3).
[2]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司长杜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之路[J].中国经济导刊,2004(19).
[3] 丁声俊.农产品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探讨[J].中国合作经济,2005(11).
[4] 袁春新.农业产业信息化刍议[J].南京农专学报,2003(6).
[5]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关于“十一五”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的几个重大问题[J].中国经贸导刊,2006(1).
[6] 杨小琴,林金树.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几点思考[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5(3).
[7] 周应堂.张月群.农户企业化论纲[J].农村经济,2006(2).
[8] 黄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法的由来[J].学习资料,2005(12).
[9] 李青柏.李莹.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对策分析[J].农业经济,2006(2).
[10]王厚俊.论我国农业的弱质性及其保护[J].农业经济,2006(2).
[11]李玉勤.农村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应该有所突破[J].农业经济问题,2006(1).
[12]杨淑云.我国农业科技发展问题分析及财政政策选择[J].地方财政研究,2005(8).
[13]张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现存问题的政策探讨[J].宏观经济研究,2005(10).
(责任编辑:孙桂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