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贞观之治
“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在太宗皇帝在位期间,唐朝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为后面的“开元之治”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二、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太宗曾将国家和人民群众这样描述:人民为水,国家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正是太宗重视人民群众,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大唐才能达到空前的繁荣。正所谓“得民心者的天下”,隋炀帝失去了民心失去了天下,太宗得到了民心得到了天下,不正是最真实的写照吗?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太宗时期国家刚刚稳定,人民经历战乱,太宗皇帝为了使国家快速兴旺发展,减轻了农民的赋税,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的热情,为整个王朝经济的复苏做出了巨大贡献,减轻农民徭役,让更多的青壮年能够安心生产,为生产提供了大量可用的劳动力。
崇尚节俭,节制享受欲望。在唐太宗在位期间他率先垂范,提倡勤俭节约,使得官员一心为公、吏佐尽忠职守,将各种贪污现象降到了最低点。唐太宗以身示范制定了一套法制来预防贪污,让官员贪污机会小,贪污之后找不到藏身地。
任人唯贤,虚心纳谏。太宗时期最有名的当属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有“房谋杜断”故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有魏征进谏时刻三省吾身,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得失。”希望大臣敢于进谏,时刻提醒自己。
大兴学校,发展科举。科举制起于隋,在唐朝得到了重大发展,太宗在位期间大力发展学校,进行科举制,为国家选举了大批的人才,重视对于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这些人才为国家的兴盛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贞观之治和现在中国社会的对比
穿越贞观来到现在的中国,虽然一个是封建社会一个是社会主义社会,但是我们会发现每一个国家的兴盛和快速发展都有着惊人的相似。
唐太宗是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而中国共产党则是走人民群众路线,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在十多年的抗日战争和三年的内战中,中国共产党正是因为坚持走人民群众路线,打败了装备精良的日本鬼子,打垮了国民党反动派。曾有人形象的将人民比作水,共产党军队比做鱼,体现军民鱼水情。所以不管什么时代,什么社会,永远都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唐朝如此,现代亦如此。
太宗轻徭薄赋,大力发展生产,中国现在亦是如此。建国之初经济萧条,百废待兴,国家给人民进行土地改革,让人们分到土地,恢复生产;1978年从安徽凤阳的第一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后来的逐渐推广,人民逐渐过上了好日子;2006年全部取消农业税,农民真正的过上了好日子。
太宗崇尚节俭,节制享受欲望。中国也一直在提倡反腐倡廉,尤其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党的十八代领导集体,更是展现了反腐倡廉,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决心。随着习总书记防腐反腐的提出,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到省部级官员,小到乡镇干部都受到了严格审查,查处了一批贪污腐败的官员,警告教育了一些官员。习主席还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更是以身作则,国宴不再是海参鲍鱼,而是三菜一汤,严禁官员请客吃饭,大吃大喝。
任人唯贤,虚心纳谏这是唐太宗的用人观。现在的中国是采用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领导人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在基层也会有人大代表,他们是负责搜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每年的人民代表大会上上交提案,这是现代的中国听取人民建议的方式,也只有中国采用这种独特的方式来保障基层人民的心声能够传达到党中央领导人那里。
唐朝是兴办学堂,科举选才。现在的中国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部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教育,全国的中小学免除学费,对于家庭贫困的孩子还给予一定的补助,对于大学生国家还设立了奖学金来鼓励学生努力读书,因为无论是唐太宗还是现在中国的领导人都明白只有大力发展教育,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唐朝可能只是为了政治发展的需要,中国现在培养大量的人才则是为了整个国家的发展,虽然有一部分会通过公务员考试,成为国家公职人员,但是更多的学生出来之后,成为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精英,这才是现在大力兴办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
四、贞观之治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借鉴
无论是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还是今天高速发展的中国,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的强盛都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不只是单单一个方面造就的,所以历史和现实之所以有着相似之处,这是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是每个历史阶段都必须经历的。正如太宗所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得失”,現在的中国发展中,我们要多和古代做对比,虽然是不同的社会制度,但是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的得失,对于我们建设和谐、民主、富强的美丽中国,对于我们实现“中国梦”都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在太宗皇帝在位期间,唐朝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为后面的“开元之治”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二、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太宗曾将国家和人民群众这样描述:人民为水,国家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正是太宗重视人民群众,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大唐才能达到空前的繁荣。正所谓“得民心者的天下”,隋炀帝失去了民心失去了天下,太宗得到了民心得到了天下,不正是最真实的写照吗?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太宗时期国家刚刚稳定,人民经历战乱,太宗皇帝为了使国家快速兴旺发展,减轻了农民的赋税,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的热情,为整个王朝经济的复苏做出了巨大贡献,减轻农民徭役,让更多的青壮年能够安心生产,为生产提供了大量可用的劳动力。
崇尚节俭,节制享受欲望。在唐太宗在位期间他率先垂范,提倡勤俭节约,使得官员一心为公、吏佐尽忠职守,将各种贪污现象降到了最低点。唐太宗以身示范制定了一套法制来预防贪污,让官员贪污机会小,贪污之后找不到藏身地。
任人唯贤,虚心纳谏。太宗时期最有名的当属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有“房谋杜断”故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有魏征进谏时刻三省吾身,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得失。”希望大臣敢于进谏,时刻提醒自己。
大兴学校,发展科举。科举制起于隋,在唐朝得到了重大发展,太宗在位期间大力发展学校,进行科举制,为国家选举了大批的人才,重视对于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这些人才为国家的兴盛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贞观之治和现在中国社会的对比
穿越贞观来到现在的中国,虽然一个是封建社会一个是社会主义社会,但是我们会发现每一个国家的兴盛和快速发展都有着惊人的相似。
唐太宗是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而中国共产党则是走人民群众路线,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在十多年的抗日战争和三年的内战中,中国共产党正是因为坚持走人民群众路线,打败了装备精良的日本鬼子,打垮了国民党反动派。曾有人形象的将人民比作水,共产党军队比做鱼,体现军民鱼水情。所以不管什么时代,什么社会,永远都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唐朝如此,现代亦如此。
太宗轻徭薄赋,大力发展生产,中国现在亦是如此。建国之初经济萧条,百废待兴,国家给人民进行土地改革,让人们分到土地,恢复生产;1978年从安徽凤阳的第一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后来的逐渐推广,人民逐渐过上了好日子;2006年全部取消农业税,农民真正的过上了好日子。
太宗崇尚节俭,节制享受欲望。中国也一直在提倡反腐倡廉,尤其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党的十八代领导集体,更是展现了反腐倡廉,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决心。随着习总书记防腐反腐的提出,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到省部级官员,小到乡镇干部都受到了严格审查,查处了一批贪污腐败的官员,警告教育了一些官员。习主席还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更是以身作则,国宴不再是海参鲍鱼,而是三菜一汤,严禁官员请客吃饭,大吃大喝。
任人唯贤,虚心纳谏这是唐太宗的用人观。现在的中国是采用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领导人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在基层也会有人大代表,他们是负责搜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每年的人民代表大会上上交提案,这是现代的中国听取人民建议的方式,也只有中国采用这种独特的方式来保障基层人民的心声能够传达到党中央领导人那里。
唐朝是兴办学堂,科举选才。现在的中国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部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教育,全国的中小学免除学费,对于家庭贫困的孩子还给予一定的补助,对于大学生国家还设立了奖学金来鼓励学生努力读书,因为无论是唐太宗还是现在中国的领导人都明白只有大力发展教育,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唐朝可能只是为了政治发展的需要,中国现在培养大量的人才则是为了整个国家的发展,虽然有一部分会通过公务员考试,成为国家公职人员,但是更多的学生出来之后,成为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精英,这才是现在大力兴办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
四、贞观之治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借鉴
无论是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还是今天高速发展的中国,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的强盛都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不只是单单一个方面造就的,所以历史和现实之所以有着相似之处,这是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是每个历史阶段都必须经历的。正如太宗所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得失”,現在的中国发展中,我们要多和古代做对比,虽然是不同的社会制度,但是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的得失,对于我们建设和谐、民主、富强的美丽中国,对于我们实现“中国梦”都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