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取决于施工人员,同时也取决于具体的社会地理和地质环境,所以一方面要做好技术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培训工作;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适时进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促进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在公路建设中的推广应用,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交通环境。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1、公路工程施工—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一般顺序
1.1测量放线
在施工前根据图纸要求利用相关仪器进行测量放线,进行相关的定点控制,在车行道各转角点位置设控制杆,以便复测。
1.2支模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纵横支模,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模板。由于是在水泥稳定碎石层上支模,为避免出现漏浆情况,模板支好后应进行加固处理,防浇筑时产生偏移影响成品质量。
1.3钢筋制作安放
钢筋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制作、绑扎,并应根据相关图纸及标准图集进行布置。
1.4混凝土
混凝土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模式,其中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好试验配合比,后应按照正确的要求进行浇注。
1.5抹面与压纹
砼板震捣后用抹光机对砼面进行抹光至其表面符合平整度要求。施工中要经常对靠尺的直顺度进行检查,发现偏差时及时更换。
1.6拆模
拆模应控制在混凝土终凝后24小时以内,以免过早拆模影响质量。
1.7胀缝
胀缝板采用2cm厚沥青木板,两侧刷沥青各1-2mm,埋入路面,板高与路面高度一致。在填灌沥青玛碲脂前,将其上部刻除4-5cm后再灌沥青玛蹄脂。
1.8灌缝
胀缝、缩缝均灌注沥青胶泥,灌注前将缝内清洗干净,待缝内完全干燥后再灌注。
1.9养护
待道路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覆盖草袋、洒水养护,养护期间不堆放重物,行人及车辆不在砼路面上通行。
2、建立工程洽商制度
2.1 图纸审查的过程中,发现其设计图纸内容存在的差错、各专业之间存在的矛盾以及疑难问题等,据此提出设计变更和进行工程洽商的要求,并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建立工程洽商制度。
2.2 工程洽商是对设计图纸的补充,也是工程承包合同的一部分,是承包商进行工程变更、按照新的技术要求或進行要求组织施工并办理工程索赔的依据。
2.3 工程洽商必须经业主、监理、设计单位与承包商共同签认方能有效。洽商的内容要明确具体,语言准确,不得涂改,必要时应附简图。变更事项办理洽商后,应及时编号,原件存档。
3、设计交桩和设计技术交底
工程在正式施工之前,应由勘测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交桩和设计技术交底。交桩应在现场进行,应由双方的技术负责人组织,设计单位将路线测设时所设置的导线控制点和水准控制点及其它重要点位的桩点逐一移交给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在接受这些控制点后,要采取必要措施妥善加固保护。
设计技术交底一般由建设单位主持,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主管生产的副经理和项目总工程师参加。交底时设计单位应说明工程的设计依据、设计意图和功能要求,并对某些特殊结构、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施工中的难点和需注意的方面详细说明,提出设计要求。施工单位应准确掌握各项施工技术指标和施工要求,并将在研究设计文件中发现的问题及有关修改设计的意见提出,由设计单位对有关问题进行澄清和解释,对于合理的修改设计的意见,经过讨论认为确有必要,可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对所讨论的结果逐一记录,并形成纪要,由建设单位正式行文,参加单位共同会签,作为与设计文件同时使用的技术文件和指导施工的依据,以及进行工程结算的依据。
4、建立工地试验室
4.1 试验要达到的目的
检验各种材料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质量指标;确定各种配合比、强度、最大干密度等指标数据,指导施工;检验各项工程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4.2 工地试验室和主要工作内容
工地试验室是为施工现场提供直接服务的试验室,主要任务是配合路基施工,对工程所用的各种原材料、加工材料及结构性材料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以及施工结构体的几何尺寸等技术参数进行检测,常用的试验主要有:含水量试验、压实度试验、筛分试验、回弹弯沉试验,强度以及EDTA滴定试验等。
4.3 工地试验室人员及设施
人员组成:工地试验室一般可根据规模大小安排3-6名基本试验人员。其中,试验室主任或负责人1人,试验员2-5名。
设备配置:一个比较正规的土方工地试验室,至少应有40-50m2的试验用房,才能布置好不同项目所需要使用的仪器设备和办公、保管用房。工地试验室还必须配置一些通用仪器设备、专用仪器设备。
5、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5.1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工程概况;施工准备工作的意见;总体施工布置、总体进度计划及施工工序的划分;施工平面规划;主要材料、大型机械、劳动力综合平衡协调规划,施工机械、人员的配备,物资材料的供应;暂设工程及临时设施的规划;主要施工方法、技术措施;工程质量、安全目标设计及措施,环保、计量、现场文明措施;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测算等。
5.2 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所需掌握的资料
自然条件和经济调查资料;工程设计文件及合同条款;各种定额及概、预算资料;施工时可能调用的资料;施工技术资料;其它资料。
5.3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和程序
5.3.1 编制原则
严格遵守合同条款或上级下达的施工期限,根据工程特点科学而合理地安排施工程序,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采用快速施工,平行作业,尽可能缩短工期,加快施工进度,完成施工任务。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技术,不断提高施工机械化、预制、装配化程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工期较长的关键项目,如大、中桥(涵)等要根据施工情况编制单项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以确保总工期。
5.3.2 编制程序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要遵循一定的程序,一般的编制程序为:分析设计资料,选择施工方案和方法;编制工程进度图;计算人工、材料、机具需要量;制定供应计划,临时工程、供水、供电、供热计划;工地运输组织;布置施工平面图;编制技术措施计划与计算技术经济指标;编写说明书。
通过完善、周密的准备工作,全面熟悉设计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和业主的有关要求,初步提出完成整个施工任务的战略构想,并根据其战略构想对整个工程施工部署、施工计划、施工方法,对其进行、质量、安全和资源消耗做出科学的安排,使全部工程施工在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和有规范标准严格控制的状态下进行,实现优质工程施工任务的总体目标。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关键取决于人,同时也取决于具体的社会地理和地质环境,所以一方面要做好技术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培训工作,使其认识和了解施工中各个分项、分部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要求;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适时进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促进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在公路建设中的推广应用,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交通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彰明.软土地基加固的理论、设计与施工[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
[2]苏建林.公路工程施工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1、公路工程施工—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一般顺序
1.1测量放线
在施工前根据图纸要求利用相关仪器进行测量放线,进行相关的定点控制,在车行道各转角点位置设控制杆,以便复测。
1.2支模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纵横支模,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模板。由于是在水泥稳定碎石层上支模,为避免出现漏浆情况,模板支好后应进行加固处理,防浇筑时产生偏移影响成品质量。
1.3钢筋制作安放
钢筋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制作、绑扎,并应根据相关图纸及标准图集进行布置。
1.4混凝土
混凝土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模式,其中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好试验配合比,后应按照正确的要求进行浇注。
1.5抹面与压纹
砼板震捣后用抹光机对砼面进行抹光至其表面符合平整度要求。施工中要经常对靠尺的直顺度进行检查,发现偏差时及时更换。
1.6拆模
拆模应控制在混凝土终凝后24小时以内,以免过早拆模影响质量。
1.7胀缝
胀缝板采用2cm厚沥青木板,两侧刷沥青各1-2mm,埋入路面,板高与路面高度一致。在填灌沥青玛碲脂前,将其上部刻除4-5cm后再灌沥青玛蹄脂。
1.8灌缝
胀缝、缩缝均灌注沥青胶泥,灌注前将缝内清洗干净,待缝内完全干燥后再灌注。
1.9养护
待道路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覆盖草袋、洒水养护,养护期间不堆放重物,行人及车辆不在砼路面上通行。
2、建立工程洽商制度
2.1 图纸审查的过程中,发现其设计图纸内容存在的差错、各专业之间存在的矛盾以及疑难问题等,据此提出设计变更和进行工程洽商的要求,并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建立工程洽商制度。
2.2 工程洽商是对设计图纸的补充,也是工程承包合同的一部分,是承包商进行工程变更、按照新的技术要求或進行要求组织施工并办理工程索赔的依据。
2.3 工程洽商必须经业主、监理、设计单位与承包商共同签认方能有效。洽商的内容要明确具体,语言准确,不得涂改,必要时应附简图。变更事项办理洽商后,应及时编号,原件存档。
3、设计交桩和设计技术交底
工程在正式施工之前,应由勘测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交桩和设计技术交底。交桩应在现场进行,应由双方的技术负责人组织,设计单位将路线测设时所设置的导线控制点和水准控制点及其它重要点位的桩点逐一移交给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在接受这些控制点后,要采取必要措施妥善加固保护。
设计技术交底一般由建设单位主持,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主管生产的副经理和项目总工程师参加。交底时设计单位应说明工程的设计依据、设计意图和功能要求,并对某些特殊结构、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施工中的难点和需注意的方面详细说明,提出设计要求。施工单位应准确掌握各项施工技术指标和施工要求,并将在研究设计文件中发现的问题及有关修改设计的意见提出,由设计单位对有关问题进行澄清和解释,对于合理的修改设计的意见,经过讨论认为确有必要,可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对所讨论的结果逐一记录,并形成纪要,由建设单位正式行文,参加单位共同会签,作为与设计文件同时使用的技术文件和指导施工的依据,以及进行工程结算的依据。
4、建立工地试验室
4.1 试验要达到的目的
检验各种材料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质量指标;确定各种配合比、强度、最大干密度等指标数据,指导施工;检验各项工程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4.2 工地试验室和主要工作内容
工地试验室是为施工现场提供直接服务的试验室,主要任务是配合路基施工,对工程所用的各种原材料、加工材料及结构性材料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以及施工结构体的几何尺寸等技术参数进行检测,常用的试验主要有:含水量试验、压实度试验、筛分试验、回弹弯沉试验,强度以及EDTA滴定试验等。
4.3 工地试验室人员及设施
人员组成:工地试验室一般可根据规模大小安排3-6名基本试验人员。其中,试验室主任或负责人1人,试验员2-5名。
设备配置:一个比较正规的土方工地试验室,至少应有40-50m2的试验用房,才能布置好不同项目所需要使用的仪器设备和办公、保管用房。工地试验室还必须配置一些通用仪器设备、专用仪器设备。
5、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5.1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工程概况;施工准备工作的意见;总体施工布置、总体进度计划及施工工序的划分;施工平面规划;主要材料、大型机械、劳动力综合平衡协调规划,施工机械、人员的配备,物资材料的供应;暂设工程及临时设施的规划;主要施工方法、技术措施;工程质量、安全目标设计及措施,环保、计量、现场文明措施;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测算等。
5.2 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所需掌握的资料
自然条件和经济调查资料;工程设计文件及合同条款;各种定额及概、预算资料;施工时可能调用的资料;施工技术资料;其它资料。
5.3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和程序
5.3.1 编制原则
严格遵守合同条款或上级下达的施工期限,根据工程特点科学而合理地安排施工程序,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采用快速施工,平行作业,尽可能缩短工期,加快施工进度,完成施工任务。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技术,不断提高施工机械化、预制、装配化程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工期较长的关键项目,如大、中桥(涵)等要根据施工情况编制单项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以确保总工期。
5.3.2 编制程序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要遵循一定的程序,一般的编制程序为:分析设计资料,选择施工方案和方法;编制工程进度图;计算人工、材料、机具需要量;制定供应计划,临时工程、供水、供电、供热计划;工地运输组织;布置施工平面图;编制技术措施计划与计算技术经济指标;编写说明书。
通过完善、周密的准备工作,全面熟悉设计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和业主的有关要求,初步提出完成整个施工任务的战略构想,并根据其战略构想对整个工程施工部署、施工计划、施工方法,对其进行、质量、安全和资源消耗做出科学的安排,使全部工程施工在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和有规范标准严格控制的状态下进行,实现优质工程施工任务的总体目标。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关键取决于人,同时也取决于具体的社会地理和地质环境,所以一方面要做好技术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培训工作,使其认识和了解施工中各个分项、分部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要求;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适时进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促进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在公路建设中的推广应用,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交通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彰明.软土地基加固的理论、设计与施工[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
[2]苏建林.公路工程施工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